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材料為王

正文 第八十二章 貼片式元器件 文 / 急凍人

    【感謝網友forblue、無數次回眸、回憶v未來、無風也氣波浪、td_32、13929570973、月盈風流、zacn、火烤老母雞、ssyss、上古江津、七星老人、飄緲雲隱、摩納哥火焰刀、sss987654、w970330的打賞,萬分感激!

    另向陳起雄朋友道歉,上次打錯了您的名字,誤將陳起雄,打成了陳起熊,再次深表歉意。

    同時感謝所有點擊、收藏、推薦本書的朋友,感謝你們為本書所作的一切,作者在這裡表示感謝!】

    11月的上海也漸漸迎來冬天,中午的氣溫可以達到17、8度,但早晚已經變得很冷,不加件厚外套就沒法出門。

    這幾天,天上開始下起盈盈細雨,氣溫也隨之驟降。就是在屋裡,也感覺不到多少熱度。

    市委趙書記才批改了一會兒文件,就感到手腳凍得發麻,只能放下筆,起身搓搓手、踱跺腳,順便休息一下大腦。南方是沒有供暖一說的,而上海臨近海邊,海風帶來大量的水汽,又冷又潮,讓習慣了北方干冷氣候的趙書記感到尤其難以忍受。

    自從國內將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由出口區改為經濟特區,一年多來效果並不明顯。深圳就在香港旁邊稍好一些,來了不少華僑華商,但主要都是來料加工和製衣制鞋等投入低、技術水平低的勞動密集型企業。雖說解決了一些當地就業問題,但就資金投入和技術引進來說,都沒有達到經濟特區的預定目標。

    最近中央又準備開放一批沿海城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聽說數目可能多達十幾個。

    趙書記很希望能為上海爭取到一個名額。

    上海歷來有開放傳統,群眾受教育程度普遍高於國內平均水平,輕重工業在國內來說都可以算得上首屈一指。最主要的是上海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如果是從歐洲來中國,自然是從中東繞過印度半島,經由馬六甲海峽先到廣東。但如果是對美貿易,雙方只隔著一個太平洋,則自然是直接抵達上海距離最近,完全沒必要跑到廣州,兜一個大圈子。

    而中美關係正常化,掃除了上海對外開放的最大障礙。

    現在的問題是,國內目前只設置了南方四個港口城市作為經濟特區和對外的窗口。上海要大力發展對外經濟,就顯得有些名不正言不順。沒有政策上的傾斜,外商們對上海不會有太大興趣,寧願去基礎設施更差的深圳,也不願到上海來。

    到目前為止,只有一個瑞士的設備製造企業剛剛在上海落足,據說將把在瑞士的生產企業全部搬遷過來。但外國人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情況他見多了,大多是口惠而實不至。聽說他們總投資額只有幾百萬美元,換算成人民幣還不到一千萬,意義不大!

    他正在思考如何為上海爭取到開放城市的名額,桌上的內線電話響了起來,應該是秘書打來的。

    他走到桌邊,等電話又響了幾聲才抓起來,放在耳邊沉穩地說道:「什麼事?」

    「趙書記,剛才接到瑞士奧斯汀斯精密設備公司外聯部打來的電話,說是後天美國西部計算機集團公司中國區總裁郭逸銘先生,要到他們公司拜訪,洽談業務。他們才剛到上海,各種建設都還沒開始,沒有合適的招待場所,所以想詢問一下,不知道能否向我們暫借一個會談場所?」秘書三言兩語,將情況匯報給他。

    他知道,這個瑞士公司不算什麼,但趙書記聽到西部計算機集團中國區總裁郭逸銘要來的消息,一定會感興趣的。

    「哦?郭逸銘先生要來?他們準備談什麼業務?」果然,趙書記一下就來了興趣,追問道。

    「是的,這次是郭逸銘先生親自過來。聽說郭先生他們最近準備開發一種新產品,需要生產大量的設備。他們向國內的幾家精密設備廠詢問過,但這些廠現在生產計劃都排滿了,生產線、工人都調撥不開。然後他們發現了這家新來投資的瑞士奧斯汀斯精密設備公司,就試探性地打了個電話,這邊當然是立即滿口答應下來。雙方經過幾次電話聯繫,決定實際見面接觸一下。」作為領導的秘書,工作當然都是作在領導開口以前,哪怕領導最後什麼都沒問,但他也不敢問而不知。

    「西部計算機公司又有大動作了?」趙書記感到一陣興奮。

    西部計算機公司自從來到國內,從最初很謹慎地小打小鬧搞點單晶硅,經過一段時間的試探,迅速放開手腳。軟驅、軟盤這兩個業務把國內的所有電子生產企業都驚動了,為了爭搶生產業務打得頭破血流。

    上海方面也搶到了傳動系統和伺服電機業務,現在這兩項業務每個月都創造兩三百萬美元的生產總值,上繳利稅三十多萬美元,成為上海最重要的出口創匯企業。

    後來西部計算機公司動作越來越大,他們研發的處理器甚至還成功聯手國際計算機巨頭dec,打敗了ibm,成為現在最熱門的個人計算機標準。聽說國內現在有意引進該項技術,大規模生產國產個人計算機,配備各科研院所以及教育、政府辦公部門,雙方已經就此開始進行協商,估計最後很可能達成授權生產的合作方式。

    到時候軟驅、處理器,呵呵,除了硬盤國內還不能生產,都可以實現全國產化了。

    郭逸銘要來,趙書記肯定是要出面接待的!

    「對了,那個瑞士什麼公司,能夠接下這個業務嗎?不要最後搞砸了,耽誤了西部計算機公司的正事,也抹黑了我們上海的形象!」趙書記忽然想起來什麼,嚴肅地詢問道,「如果他們沒有能力承接這項業務,我看最好還是市委方面組織一下市裡的力量,盡量將這項業務完成好,也能為以後我們從西部計算機公司拉到更多業務打下良好基礎。」

    「可是市裡的幾家設備廠也忙得不可開交啊。國內現在大力投建新型集成電路廠,他們任務很重,恐怕抽不出多少力量來支援。」秘書遲疑了一下,回答道。

    「有困難又怎麼了?難道有困難就不工作了?亂彈琴!告訴他們,沒困難要上,有困難就克服困難也要上!還有沒有組織紀律性了!」趙書記發了一通脾氣,又忍了下來,「算了,先讓他們做好準備,抽調精幹力量待命。具體情況,等我們和西部計算機公司方面接觸一下,確定下來了再說,你告訴瑞士公司方面,後天的會議,他們可以借用市委招待所的會議室,到時候我也會出席。」

    「好的,我這就去安排!」雖然今天天氣有些陰冷,秘書放下電話以後,還是掏出手絹擦去了額頭的汗水。

    這可怎麼辦,趙書記發了脾氣,不管是不是能達成合作,這邊肯定要做好準備。但幾個廠裡的任務也確實很重,他們都已經三班倒幹了幾個月了,要再抽調人員,還是精幹力量,恐怕會影響生產進度。

    可有什麼法子呢,還是去組織一下吧,看能不能協調出一批力量來。

    下面的幾個設備廠一聽要他們抽調精幹力量,準備在瑞士公司無法承接業務時,頂上去,全都鬧騰開了。

    可再不滿,面對市委的直接命令,他們也是無可奈何。幾個設備廠的書記廠長一商量,那就還是抽調吧,你兩個我三個,東拼西湊總算湊齊了一個十五人的技術小組。

    人是有了,可廠房、設備怎麼辦?

    這可不是說有就有的,都被生產任務佔著,想挪也挪不開啊!

    以前他們主要是給各科研院所提供設備,現在隨著國內從西部計算機公司引進了先進半導體技術,特別是南北兩個半導體基地建設的規劃開始實施,他們的生產任務就排得滿滿的,從年頭干到年尾,幾乎就沒有休息的時候。

    不只如此,由於國內已經有了先進的半導體技術,各地方提交的引進申請都被否定,要求他們也從國內訂購設備。這就使得這幾個以前清閒的設備製造廠,累得死去活來。為了完成生產任務,他們已經開始動工擴建廠房,新增設備。但這些轉化為產能都需要時間,至少在一年內,產能還無法提起來。

    面對市委的行政干預,他們雖然不滿,還是得想辦法解決。

    「我看這樣好不好?」上海科教儀器廠的廠長想了半天,提了個主意,「我們也別急著把生產線騰出來。反正合不合作,現在還沒個准信,都是市委方面一廂情願,說不定到最後人家另外去別的地方了,那現在把生產線騰出來就是浪費。」

    「萬一最後真找到咱們頭上了呢?」科教廠的書記提出了不同意見。

    是啊,雖說大家都知道這次是趙書記拍腦門的決定,人家西部計算機公司都還不一定知道這裡有一支技術小組在待命。可萬一最後人家被市裡的熱情說動了,真把業務交過來,光有人沒有機器,大家還不是抓瞎。

    「呵呵,如果最後真的接到業務了,我們就把業務分一分!我們的生產線雖然佔著,但別的工廠不還是歇著嗎?到時候把各個加工業務分到其他廠,請他們協加工。剩下關鍵的特種部件,我們把生產任務再重新排一排,讓生產線擠一擠,無非是利用效率再高一點,大家辛苦一下也能應付過來。」廠長出了個不是主意的主意。

    「這個辦法好!」

    一群書記廠長們商量來商量去,也覺得只有這個辦法了。對於那個瑞士精密設備公司,他們是一點不報指望。這個瑞士公司才來,才剛從市委方面在浦東拿了一大塊地,浦東啊,那裡啥都沒有,還是一片農田。電力、供水、道路,基礎建設等於零,等他們把一切搞好都不知道啥時候了。

    靠他們,黃花菜都涼了!

    就這樣,各個廠迅速出動,去聯繫兄弟協作單位。聯繫的範圍也由市裡擴展到周邊的蘇州、杭州,最遠都跑到了南京、武漢,總算是把從粗加工到精加工,從齒輪到軸承,從焊接到熱處理等一系列加工業務都找到了合適的協作單位。

    他們在那一通忙亂,這邊,趙書記可在市委招待所喧賓奪主,將瑞士奧斯汀斯精密設備公司的人擠到了配承角色的位置,和郭逸銘談笑風生。

    郭逸銘一來,就看到招待所入口處「熱烈歡迎西部計算機(集團)公司中國區總裁郭逸銘先生」的紅色橫幅,而且站在入口處迎接他的居然是市委市府的一干領導。奧斯汀斯的人都被擠到了後面,與招待所、各位領導的跟班在一起,成了旁觀打醬油的存在。

    這讓他有些摸不著頭腦。

    他這次藉著洽談業務的名義來和奧斯汀斯接觸,就是想給外人留下一個印象:西部計算機公司是在國內沒有找到加工單位的情況下,被迫無奈試探性地接觸一下這家公司,很偶然地和對方搭上了關係。然後通過長期合作,雙邊的聯繫逐漸緊密起來。

    這樣以後西部計算機公司向奧斯汀斯訂購各種設備的時候,也就名正言順。別人只會將西部計算機公司當作對方的一個客戶,而不會以為兩者之間,有著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

    可上海市委冒出來是怎麼回事?

    他這邊還在狐疑,跟著歡迎的人群來到會議室坐下。他還沒開口,市委趙書記就單刀直入:「聽說西部計算機公司又打算開闢新的業務了,所以前來與奧斯汀斯公司洽談設備製造事宜的……」他看著因為會談,好容易坐到了會議桌上的奧斯汀斯的會議代表,笑著點點頭,然後轉過視線,熱情地說道,「這是好事啊!奧斯汀斯公司雖然是家外資企業,可現在也在我們上海落戶了,也算是我們上海的企業了嘛!所以如果奧斯汀斯有什麼無法獨立完成的項目,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幫著解決,是不是啊?」

    他又看著奧斯汀斯公司的業務代表,笑著說道。

    奧斯汀斯的人對市委橫插一腳才不滿呢。

    這些業務代表都是從歐洲、香港請回來的經營管理人員,對奧斯汀斯與西部計算機公司之間的貓膩一無所知。他們就是純粹聽說著名的西部計算機公司,打算要從公司訂購設備,為了抱上這根粗大腿而急忙答應下來,也是希望藉著業務,能跟對方有更加密切的合作。

    現在市委方面居然突然冒出來將業務搶走,這怎麼行!

    「市長先生,」瑞方總經理阿方索還沒等翻譯講解完,顧不上禮儀,就搶在郭逸銘開口前插話道,「雖然我們是家小公司,不過以我們瑞士在精密製造業上的優勢,我想我們無需外部協助,就足以獨立完成西部計算機公司的業務訂單!」

    這些外國人就知道見錢眼開!

    趙書記很大度地不和他一般見識,面對著郭逸銘,微笑著說道:「我也相信瑞士在精密製造領域的優勢。不過奧斯汀斯公司畢竟才到國內,生產廠房、設備都還沒到位。現在改革開放,我們作為市委方面,有義務做好外商的堅實後盾,當然不能看到外商有困難而不伸手。所以我看這次合作,可以不必限定於西部計算機公司與奧斯汀斯公司兩家之間,我們市委方面,也可以作為一方加進來,三方合作嘛?郭先生覺得如何?」

    「很好!」郭逸銘看阿方索眉毛一豎,有發火的趨向,急忙在前面攔住話頭,「我起初也有些擔心,對於瑞士公司在精密製造領域的優勢,我充滿期待。但目前看來貴公司確實還未正式開展業務,所以如果可能的話,我認為三方合作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哈哈哈哈!那就預祝我們合作愉快!」

    趙書記無視阿方索變得鐵青的臉,隔著會議桌伸出手,欠身緊緊握住郭逸銘雙手,幾乎是把奧斯汀斯公司排除在外了。

    郭逸銘卻不可能真的踢開奧斯汀斯,微笑著朝阿方索看去,對方雖然很憤怒,但也捨不得這樣一筆大單子飛掉,強忍著怒火,也站起了身,繞過來和他們相握。

    「如果不冒昧的話,我能問一下貴公司是要訂製哪種設備呢?」趙書記指尖輕輕和對方一觸,便收了回來,只顧著郭逸銘,熱情地問道。這架勢幾乎就是把奧斯汀斯公司當作了空氣,反客為主充當了第一業務談判人。

    郭逸銘也有些頭痛,見他詢問,整理一下思路回答道:「我們接下來要準備生產一種移動通訊設備,也就是移動電話。

    關鍵的集成電路、電池方面,我們已經取得了成果,設備正在趕製中。

    但相關的各種元器件、按鍵、液晶面板、外殼等等,我們準備採用業務外包方式,向外訂貨……」

    「外包?」趙書記眼睛又亮了。

    別說他了,在場的市委方面的人眼睛都亮了。

    誰不知道,西部計算機公司的外包業務從來都是按照國際行情用美元付款,不知道肥了多少國內企業。材料所近水樓台先得月,佔了大便宜,現在都撐得有些消化不良了。如果能將一些業務搶到上海,那不是又給上海增加了出口項目了?

    郭逸銘卻比阿方索精明多了,聞玄歌而知雅意,明白了市委方面的想法。他本來就準備將這些業務分包給國內,自己只生產核心的基帶芯片和電池。抓住了這兩個關鍵技術,就等於抓住了手機技術的命脈。

    獨食不肥,他現在在國內的良好聲譽,正是他大方地將一些周邊業務慷慨地散發出來,讓國內廠家共享。既然上海方面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他也立即湊趣道:「關於合作事宜,目前只是一個意向。如果上海方面能夠達到我們的要求,我們也自然很有興趣就這方面進行深入地探討。」

    「好!好!我們是掃塌歡迎啊!」

    趙書記連道兩聲好,在座的諸位官員也是一臉喜色,場上氣氛變得更加熱烈。

    改革開放一段時間,與外界接觸多了,大家也不再羞於談錢。而上海有著悠久的對外開放傳統,對於經商有著本能的喜好。所以談起合作來,比北京方面還要放得開。趙書記雖說是從北方調來,但既然身為上海這座經濟都市的市委書記,其責任就是繁榮經濟,而其他官員都是本地人,就更沒什麼不好意思了。

    所有國內的人都喜形於色,就只有奧斯汀斯方面聽到業務被搶走大半,還是當著他們面搶,臉色都變得很難看。

    郭逸銘這邊還掛著阿方索,見他怒氣值不斷攀升,怕他暴走,趕忙繼續說道,「剛才說了,其他的方面都可以尋求業務合作,但手機元器件方面就比較麻煩。

    大家都知道,現在實際上已經有移動電話了,但由於使用的是直插式分立元器件,塊頭還太大。就拿摩托羅拉生產的移動電話來說,重量達到了750克,也就是一斤半,大小更像塊磚頭,拿在手裡既大且重……」

    聽到解說技術問題,阿方索慢慢平靜下來,當郭逸銘說到這裡,他和奧斯汀斯的一干代表都連連點頭。

    自人類科技進步以來,對於尋求更遠、更便捷的通訊方式的探索就沒有停止。

    更由於移動通訊對軍事、商業、生活的巨大價值,全世界都投入了重金進行深入研究。目前在從事移動電話研發與生產的,可不只有摩托羅拉一家公司,歐洲進行相關研究的公司也同樣不少。

    像芬蘭的諾基亞、法國的阿爾卡特等等,都已經研製出了各自的移動電話。

    但正如郭逸銘所說,現在的手機個頭還是太大,其中重要原因,就是採用了直插式分立元器件,佔據了過大體積。這點不獨手機如此,所有的電子生產基本都是這樣,為了考慮到散熱問題,各種電器縮小到一定尺寸,就無法再繼續縮小。

    解決的辦法,目前只有一個,那就是盡量使用更多的集成電路,來減少周邊電路元器件的數量。

    可集成電路的價格,比普通元器件貴得多。大量使用集成電路,將使得產品直線飛昇,從而失去價格優勢,無法在市場上佔據有利位置。

    趙書記聽了身邊一位電子專家的解說以後,也明白了其中道理,奇怪地問道:「現在世界各國都是這樣啊?難道西部計算機公司已經開發出更小的元器件了,或者是別的什麼替代方法?」

    「是的!」郭逸銘給了他一個肯定地回答,「我們利用集成電路技術,研發出了一種新型的貼片式元器件。將以前採用金屬、陶瓷封裝的大個頭元器件,封裝在一個貼片裡,從而大大降低元器件的尺寸。而且雖然借鑒的是集成電路技術,但技術難度卻遠小於一般的集成電路,設備也沒這麼貴,成本非常低廉,很適合於大規模生產。」

    「這麼好?」

    趙書記的眼睛都快發出光來了。

    他不懂什麼電子,什麼直插式、貼片式,他不懂兩者的區別。但他知道,如果這東西真的像郭逸銘說得這麼好,那肯定銷路極好。他不是說了嗎,現在全世界都在為直插式元器件個頭過大而頭痛,為了減小其尺寸投入巨資進行研發。

    如果這個什麼貼片式元器件能像郭逸銘所說的那樣,尺寸小、能大批生產、價格低廉,那上海無論如何也要將生產基地留下來!

    這就是一個下金蛋的雞啊!

    「這個貼片式元器件能有多便宜?肯定要比那個什麼直插式元器件貴吧?」想也知道,尺寸又小,還能大批量生產,價格肯定要更高一些。不是都說了嗎,採用的是集成電路技術來製造,集成電路啊,雖說技術難度據說比集成電路要稍低一些,但再便宜也有限。

    要是各方面都比直插式更好,那全世界的元器件廠,還不都得關門了!

    郭逸銘微笑著搖搖頭,輕輕道:「不,更便宜!」

    轟!

    會議室內亂了,不管懂不懂行,基本的語句詞義大家還是懂的。郭逸銘這個回答,簡直如同引爆了一個炸彈,所有人都驚得說不出話來。

    到處都是轟亂的聲音,以及座椅挪動碰撞發出的匡啷聲。

    趙書記的表情有些呆滯,這個信息太具有衝擊性,他需要一些時間來消化,過了好一陣子,他才舉起手,將會議室裡的吵雜聲音給壓下去。他努力吸了口氣,控制著心跳,緩慢地沉聲問道:「具體有多便宜?」

    「這個,我們也沒有實際生產,」郭逸銘對他刨根問底的追問有些無奈,只能謹慎地回答道,「根據我們的計算,如果量大的話,一枚貼片電阻成本大概一分錢,甚至更低。而現在一枚國產直插式電阻,零售價是兩分8厘,成本應該是在1分以上。

    至於電容,貼片電容成本估計是一毛到三毛不等,也要比現在的直插式電容便宜許多……」

    彭!

    不知道是誰,碰倒了椅子,但會議室裡沒有一個人去看到底是誰。他們都理解那位同志的表現,因為,他們同樣被這個消息給驚呆了。

    趙書記雙手輕輕撐著桌面,以便能保持身體平衡,而不致在人前失態。但他的心臟飛快地跳動,無法控制。

    他知道,他挖到了一個礦,一個金礦!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