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

正文 153縫紉機 文 / 大鍋菜

    李牧仔細的查看著地圖。

    能夠及時調撥軍隊的地方只有這兩個地方了。但是這兩個地方都有秦國大軍的逼迫。一部是楊端和。一部是樊於期。這兩部都是非常難纏的傢伙。能夠及時的脫身,去迎戰燕軍。恐怕有些困難。

    目前威脅最大的不是秦軍,而是來勢洶洶的燕軍。這支軍隊由敗轉勝,士氣大增。而且裝備了來自秦國的火器。進展異常的迅速。而且已經到達巨鹿。距離邯鄲只有一步之遙了。

    李牧最擔心的就是這支燕軍。看起來燕軍並不可怕。但是他們距離最核心的戰略價值目標卻最近。

    秦國的兩路人馬只是威脅,並沒有什麼大的動靜。但是燕軍卻距離目標最近。而且最有可能威脅打到邯鄲。李牧心中正在計劃抽調那部分人馬來積極的組織防禦。

    而在巨鹿,司馬尚魂飛魄散的逃回到城內。近十萬人馬,回來的只有不到一萬人。這樣的數字,讓司馬尚一臉的無措,他都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了。燕軍像瘋了一樣的追擊。那些平常看起來溫順的燕國子民也一下子開始報復。趙軍在雙重打擊下,根本就無法抵抗。

    燕軍追擊司馬尚的只有亂糟糟的一千人馬。這一千人馬有三十多人拿著火槍。只要碰到趙軍,這些燕軍就放槍。趙軍就會本能的逃跑,抓住的就地斬首,然後接著追。而死於火槍下的沒有一人。這無疑是一場巨大的諷刺。

    燕軍迅速的追擊到城下。面對巨鹿高大的城牆,這些燕軍束手無策,只好就地駐紮,等待大軍的到來。

    而在遠在後方的劇辛則慢悠悠的跟著二十門火炮先前推進。最快也要一日半的時間才能到達巨鹿。王賁則跟在後面,拿著木板筆寫著什麼。

    王賁在木板上詳細的記述了火炮集中使用的效果,特別是第一次齊射的時候,對敵軍士兵產生的震撼效果大加讚賞。對火槍的所用情況提出的改進並不是很大,提出了給士兵配備鐵劍的想法。因為五十步的射殺距離實在是太有限了。這樣的距離,只能射擊兩次。接下來,就是衝擊到跟前的敵方士兵,如果沒有一件趁手的兵器,那麼將直接面對死亡。

    而遠在咸陽的大秦右相秦尚文,則做出了一件具有意義的兵器。刺刀。做出的刺刀樣品有兩種一種類似於長矛一樣的。則是出口型。這種刺刀是仿製拿破侖戰爭南北戰爭時期的刺刀製作的。刺刀套入槍管,旋轉,有一個卡筍,然後套上,後面有有一個卡鎖,刺刀一靠,就沒有任何問題了。卸下的時候,只要按住鎖扣。一鬆,旋轉就能卸下,這樣的設計需要改造生產出來所有的火槍。不過由於生產簡單,可以大量的改造。

    這些刺刀主要用於出口六國的。而另外一種刺刀則是三稜刺刀。這種刺刀目前加工水平還全部靠人工,無法使用機器,主要是加工難度大。而且如果機器加工的話,只能生產出鐵質的,而不是鋼製的。這種刺刀的使用對象是秦軍。他們將大量裝備這種刺刀。

    工匠們不解的看著這把做工費時費工的刀具。特別是奇特的外形。

    尚文看見眾人不解的眼色笑著說道。

    「這是帶有血槽的三稜刺刀。這些血槽是放血用的。殺傷效果,比這種長矛刺刀,功效要大的多。刺刀的作用是刺,不是砍。明白嗎?」尚文說到。

    「明白,大人。」眾工匠說到。

    「你們可以做一些實驗。找一些雞狗。刺同樣的部位,你們就會看到效果了。這些沾血的事情,讓那些士兵做就行了。」尚文說到。

    「喏。」眾人拿著兩把刺刀離開做實驗去了。

    「大人。大人。」張元大聲的呼喊道。

    「大人成功了。槍管可以使用鑽孔的方式,可以大批量的生產了。」張元大聲的高呼道。

    「哦。是嗎?」尚文平靜的答覆道。

    「是啊。你看。」張元拿出一根槍管說到。

    尚文接過槍管看了看。還是很粗糙,因為缺少一道工序。這種工序必須使用化學。面對還有一些粗糙的槍管。尚文也只能面對了。

    「對了,那些固定設備怎麼樣。」尚文說的是帶有螺紋的固定槽,固定架。

    「好用極了。」張元高興的說到。

    「嗯,別想著管加工槍管。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做。」尚文說到。

    「比如,螺紋接口,還有接口之間的扣件。這種管材使用的地方只會越來越多。這可是小發明啊。回頭我給你一張表。申請專利。」尚文點頭說到。

    「那謝謝大人了。」說著張元就要磕頭。尚文趕緊的扶起來。

    「以後別磕頭了,這樣麻煩死了。要謝我,就多發明一些東西。你的管材,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去吧,忙去吧。」尚文揮手打發掉張元。

    尚文打發掉張元,就去看看蒸汽機和縫紉機。

    尚文並不參與蒸汽機和縫紉機的工作,這些研發全部交給了那些研發小組他們自己去琢磨,而且有了液壓機,可以壓製出很多他們自己認為可行的模具。

    如果火炮車間,火炮已經開始大規模的使用鐵製模具,刷上煤灰,固定封死。澆築。然後冷卻,打開。模具能夠重複使用,剩下的都是一些打磨的輕活。

    尚文走進去看看火炮。這次使用的是技術比較成熟的青銅澆築技術。火炮的口徑也變成了五寸。十六倍的炮管。工匠忙碌的打磨好火炮的,然後安裝炮架。炮架整體使用鐵製炮架。因為可可以做的更輕。這是第二批該型號火炮,首批已經送去做測試去了。這是必須的。如果可行沒有問題,那麼大批量的生產便要開始了。這批火炮依然沒有膛線。對於打的更准的來福炮,再線膛槍出現後,便立即開始,或者,現在就可以開始。比如用在銅質火炮。想到這裡,尚文將這一點記錄下來。回頭安排人手進行研發。

    走出火炮生產車間,尚文來到火炮炮彈。炮彈已經開始大量的澆築。而且炮彈種類開始豐富起來。

    榴彈,散彈,榴散彈。,外形有球型,還有大量的錐形彈。靈感來源於那天會議上的錐形子彈。不過這種炮彈屬於實驗型。效果怎麼樣還不知道。而且對於這樣的炮彈,或許只有後裝填比較合適。

    尚文見沒有生產隱患,就離開了。他們生產的只是外殼。填裝的火藥主要是女工的事情。

    尚文正要去查看抽絲機的情況。一聲翠翠的女聲傳來。

    「大人,大人。縫紉機好了。縫紉機成功了。」尚文聽到後,露出了微笑。不過,隨機尚文在自己的本子上寫下了「混紡。」兩個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