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

正文 960土地兼併 文 / 大鍋菜

    「那樣的話,我們的行程就會延長很多。」尚文說道。

    「是的丞相。」那名秘書如此說道。

    「既然這樣,我們就直接回到咸陽吧,發電報,讓韓國女王在電報中說明情況吧。」尚文說道。

    尚文認為,如果自己主動到韓國的話,有些說不過去。首先是自己的出行計劃,已經被秦王定死了。自己不可能有很大的自主權。

    其次,是自己主動去的話,有可能喪失主動權。而且是對方主動提出的,而尚文主動去談的話,很有可能喪失先機。尚文認為這一點很重要。

    最後就是,內容,談話的內容沒有確定下來。尚文沒有任何的準備就貿然去。這樣的話,在談話中很有可能處於一個極端被動的局面。既然如此,尚文不如直接拒絕。這樣對秦國來說,是非常有利的。

    而實際上,韓國高層正在積極的商討一些未來發展的大格局。

    「秦國丞相的一份電報就讓我們把新佔領的土地主動的讓出來,這對我們非常的不利啊。」韓淑憂心忡忡的說道。

    而台下的一干親近大臣們也無法訴說內心的苦楚。而張良,則面無表情的看著地面。

    在他看來。韓國新軍撤退是遲早的事情,因為,在制定計劃的時候,韓國新軍就沒有打算佔領那片土地,而且,要佔領也是未來佔領,

    不是現在。韓國新軍撤退出來了。張良心裡反而鬆了一口氣。因為這樣一直拖著,秦國必然採取措施,與其這樣被動的拖著,還不如主動的撤退的好。張良心中如此想到。

    但女王的話,也的確讓張良心中也開始掂量一下韓國目前的困境。

    秦國重要緊緊的拉緊韓國的原材料進口,就能讓韓國陷入一種經濟絕境。這不得不讓韓國重新審視一下目前的狀況。

    「寡人認為,目前,我們大韓國,依賴秦國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韓淑嚴肅的說道。

    「我們吃的麵粉從秦國進口。煤炭需要從秦國進口。還有大量的皮革,鋼筋,管材,水泥等等。我們這些東西都需要從秦國進口。」韓淑說道。

    「而這些東西,又有很少一部分,我們自己能夠生產。」韓淑說道。

    事實上的確如此,在韓國設立的工廠,大部分都是以勞動密集型的輕工業,他們生產的東西大部分都是和人們生產生活非常密切相關的東西。因為只有這些東西才能打開各國的市場。

    生產的麻布廠以及混紡布料廠。以及製衣廠,還有印染工業廠,此外還有制鞋,以及一些食品加工廠等等。這些工廠設立的時候都是以大量密集勞動力為基礎建立起來的。

    韓國正在兼併大量的土地,失去土地,以及六國的移民都轉道

    這裡,他們成為勞動力主要的來源。韓國地處中原是一個勞動力密集的國家。他們不缺乏人口。缺乏的是如何發展經濟。

    韓國女王的想法一開始就是要讓韓國迅速的崛起,迅速的崛起就是,他們忽視了農業的作用。但這種忽視也有韓國不得不考慮的原因。

    韓國在戰國時代長期的戰爭環境中,每次都割讓大量的土地給秦國。這導致,韓國的戰略空間不斷的被壓縮,最後到韓淑手中的時候,已經不可能像秦國那樣發展農業了。

    秦國地域遼闊,人口相對的稀少。尚文上台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農業問題,農業問題和秦國的糧食問題直接掛鉤,尚文不僅要保證糧食不能減產,同時還要大幅度的增加糧食產量。這對尚文來說是一個不小的難道。但尚文卻成功的解決了這個難題。

    尚文解決的辦法就是土地兼併。土地兼併這個問題,在中國封建歷史當中是一個相當大的難題,歷史上,那些開國輝煌的王朝,建立的基礎就是封建小農經濟,也就是說,國家的中的農民人人都有土地,這些土地就是平均地權。這也是為什麼封建統治者在一開始都要進行平均地權。因為他們的賦稅主體是小農,他們不僅要承擔國家的賦稅,他們還要服兵役。無論是物資上,還是從兵員上。國家的戰爭行為離不開這些小

    農經濟。

    國家建立之初,這種平均地權的做法還能執行下去。因為統治者會盡量的去維護這種土地平輥的做法,但是到了後期,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財富越來越集中到少數人手中。而隨著財富的聚集,土地也開始漸漸的作為財富的另外一種表現形式轉移到了那些大量聚集財富人手中。

    而平均地權的做法,就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土地大量的兼併,失去土地的農民,無法承擔起國家的賦稅已經各種各樣的徭役,兵役,因為他們失去了土地,這種重要的經濟來源。沒有任何經濟來源的農民成為社會動盪不安慰的重要破壞因素。而國家這個時候沒有做出任何的調整,沒有這種調整,國家很快就會失去平衡。這種平衡一旦被打破,那麼這個繁榮的國家就會進入一種自我破壞的狀態。

    農民起義,接著社會就會進入一種急劇動盪當中。戰爭不斷的爆發。瘟疫不斷的殺死越來越多的人。社會動盪不安。民眾死傷慘重。這對國家,對民眾來說。都是一種巨大的災難。

    可以說,土地兼併的問題,嚴重的影響了一個封建王朝的統治興衰。土地兼併問題無法解決,那麼封建王朝就會進入這樣的一種怪圈當中,這也是為什麼,中國的王朝一個接著一個,但最後誰都沒有逃脫掉滅亡的問題,問題的根源在於,他

    們沒有很好的解決掉土地兼併這個一大經濟難題,而且,他們固有的思維模式阻礙了這種問題的解決辦法。

    比如,西漢開口,漢高祖就是平均地權,採取休養生息的政策,人人都有田種。所以,國家安定,但隨著國家財富的積累,到了漢武帝的時候。社會財富已經達到了頂峰。加上戰爭催化作用。土地兼併嚴重。而漢武帝無力維持這種平均地權的做法。最後導致給社會埋下了動盪不安的因素,王莽篡權的最根本的問題,就是土地兼併嚴重,人們希望得到土地,而王莽希望像古代人那樣平均地權。而實際上,那樣做的話,只會損害那些有用土地財富的人的利益,結果可想而知,社會會更加的動盪。無論是唐朝,還是明朝,這些問題都麼有很好的解決。

    秦帝國末期動盪不安的因素,也是因為土地兼併嚴重引起的,土地兼併。導致的問題成為根本問題,但尚文去成功的化解掉了這種矛盾。

    尚文和以往那種繼續平均地權的做法不同。尚文進行了疏導。猶如大禹治水一樣,尚文不是去堵,而是去疏通。土地兼併是一個歷史規律,因為財富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後。就是一種趨勢,尚文非常明白,土地只有集中起來才能產生更大,更多的糧食,於是乎,尚文大膽的鼓勵土地兼併,讓土地規模迅速的擴大起來。

    這樣,農業就徹底的破壞掉原有的經濟模式,而產生的則是新的農業模式。

    土地集中到少數人手中,開始大規模化的生產那些容易產生經濟效益的農作物。比如,小麥,小麥的推廣就是隨著秦國土地的大規模集中才開始的。粟米在小麥的大規模推廣下,迅速的退出了歷史舞台,而粟米,這種農作物,在歷史上只有到了南北朝的時候才慢慢的退出,尚文提前幾百年的時間。

    隨著土地的兼併。土地越來越集中。需要的人越來越少。這也就意味著,秦國將有大量的農村人口失去土地,這對他們來說,就是失去了生活的來源。尚文這個時候,開始建設秦國的工業化,在軍工的鼓勵下,大量失去土地的秦國農村人口進入城市,成為工人,而這些失去土地的農民成為工業化開始的豐富的勞動力。

    為了減緩農村人口對城市,特別是工業崗位的需求。尚文很恰當的在這個時候展開了兩次大規模的入侵活動。戰爭,極大的減少了農村人口遷移城市的壓力。

    就這樣,秦國解決了農村和城市之間的關係,很輕鬆的化解了土地兼併帶來的嚴重的社會問題。主要是失業人口急劇增多。尚文這個時候順勢解決了這個問題。

    但韓國卻不同,韓國也想解決這個問題,但韓國沒有堅實的農業基礎,國家生產戰略

    空間就小。同時,還有嚴重的問題就是,農業沒有土地,也就沒有堅實的農業,韓國的經濟,特別是輕工業經濟是建立在一個沒有任何堅實農業基礎的國家至上的。這樣的工業,遲早要在工業原料上吃大虧。

    現在,韓國的上層們終於意識道這個問題。但韓國卻無法解決這個問題。因為你的土地本來就很有限,沒有任何的土地旋轉戰略空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