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

正文 1340消滅小工作坊 文 / 大鍋菜

    「賦稅降低是肯定的,寡人聽丞相這樣說,已經很多次了。」秦王這個時候說道。

    「丞相的難處,臣現在才體會到。」蒙毅這個時候說道。

    「嗯。有難處就提出來。」秦王說道。

    「謝王上。」蒙毅道謝道。

    隨即,秦王和蒙毅開始詳細的討論了蒙毅即將實行的計劃。這份計劃將帶來秦國巨大的利益。這份利益是顯而易見的。

    尚文之所以沒有過早的實行這份計劃,除了因為戰爭費用消耗很大,無法讓秦國集中精力來進行這樣措施,不僅僅是戰爭費用,還有其他事情牽制而無法進行下去。不過,隨著尚文的失蹤,以及秦國下放了很多事項,加上秦軍從西南方向撤軍。秦國現在有了精力來解決國內的事情。

    秦國國內的確存在尚文所說的情況,秦國雖然有工業基礎,但,工業基礎發展很不平衡,不僅如此,還存在相當大的工業落差。秦國既有完善機床的工廠。同時也存在一些小手工作坊加工。這些手工作坊加工一些純手工製造的製造品給汽車,飛機,以及其他的工廠製品。可以說,這個時期的秦國的工廠正處在快速發展的時期,但是,發展依然不平衡,不完善。與那種大工業相比,差距依然還很大。

    尚文也正是考慮到這一點,就希望加快提升秦國的製造業水平。尚文的目的首先要整合資源,把秦國的煤炭,鋼材水平迅速的提升上去,然後在這個基礎上,迅速的把那些小作坊消滅掉,在巨大的鋼材生產能力之上,建立秦國自己的工廠工業基礎,這些工業基礎就是工廠,也就說,秦國以後存在的是工廠,而非小工作坊。這樣的作坊企業雖然在解決就業,以及技術難題攻克上有一定的靈活性。但缺乏技術性的積累。同時,小工作坊存在很大的資金危險性,他們在資金情況上存在很大的安全性,也正是因為這樣,尚文確定讓這種製作方式淘汰掉。

    但前提必須要解決鋼材的穩定生產,在鋼材剛剛出現的這個時代,鋼,是最迫切的資源。這種資源遠遠要比鐵重要的多,如果鐵可以生產農具,以及各種並且的話,那麼秦國的鋼就是在鐵的基礎上最重要的資源。秦國因為大規模使用煤炭資源,所以,秦國有超越時代的冶鐵能力,在這個基礎上,秦國又迅速的有了生產鋼的能力,秦國的鋼,可以製造槍炮,也可以用來生產特殊需要的地方,建築以及火車機車方面等等。

    而其他國家沒有掌握這項技能。秦國壟斷了鋼這種重要的資源。

    而生產鋼,在某種意義上,就需要更多的其他資源來支持,而掌握這些資源,就需要密集集中的資金,同時又需要更多的其他資源。這些資源的集中,就必然需要壟斷才能維持其龐大的規模。只有資金集中,資源集中才能形成足夠多的利潤,進而維持其運轉。而蒙毅的一連串措施,特別是銀行措施,將引發這種壟斷行為的產生。

    而在銀行委員會內,銀行部長正在傳達這樣的一種信號。

    「丞相最新的意思就是說,秦國將停止向那些小型鋼鐵,煤炭,焦炭,以及生鐵冶煉的企業提供貸款。同時,針對這些企業,銀行將進行有差別化的貸款。」銀行部長這樣說道。

    「嗯。」參加會議的銀行業巨頭們這個時候。開始小聲的討論起來。

    「這樣一來,我們銀行就可以參與到實體經濟當中了。不過,第一次把目標就集中在鋼鐵上,這一點看來很重要。」銀行聯盟的一名銀行家代表這樣對另外銀行代表說道。

    「看來是這樣,不過,我認為,鋼鐵和鐵路是密不可分的,既然要壟斷鋼鐵,就要及時的壟斷鐵路,只有壟斷了鐵路。才能迅速的擴張鋼鐵的需求。」另外一名銀行代表說道。

    「我們也可以通過其他的辦法,投資,控股,通過市場操作,這樣一來,都可以這樣做。」另外一名銀行代表說道。

    「嗯。」銀行代表點頭。

    「丞相的意思已經傳達給各位,我需要各位明白,銀行的舉動,將給實體企業帶來強大的帶動作用。」蒙毅說道。

    「好了。會議就到這裡,各位可以磋商一下措施。」銀行部長說道。然後會議解散。

    「銀行業已經產生了極大巨頭。看來下一個產業,鋼鐵,以及各種重要基礎產業,都將產生巨頭了。鋼鐵巨頭。鐵路巨頭。」一位年齡較老的銀行家揮舞手臂說道。

    而一位三十多歲的年輕銀行家微微一笑。這名老銀行家,的確說明了現在的情況。秦國正在快步的朝壟斷行業發展。

    秦國如果要增加鋼鐵產量,就必須壟斷。壟斷起來,才會形成龐大的力量,但這樣做,對那些中小企業是不利的,而尚文遲遲不推行該政策,原因就是想要的合理的解決中小企業,但是蒙毅卻認為,尚文只是因為時間的關係而沒有進行下去,所以,秦國正在朝壟斷階段發展,而這個時候,其他國家還沒有展開他們的國家經濟發展。

    不過,緊隨其後的,則是韓國,韓國方面也在積極的進行自己的經濟發展。

    「秦國的丞相失蹤,對秦國來說看,是一種損失,但對韓國來說就是一種,機會,所以,韓國要加快發展進度。韓國要加快本國的工業生產。」韓淑召開了一次丞相內閣會議,因為相比大臣會議。內閣會議要比大臣會議高效很多,很多政策只要傳達,討論制定一個方案,就能立即執行下去。所以,韓淑願意召開內閣會議,而不願意召開大臣會議,因為大臣會議效率不是很高。

    「我們的工業生產能力雖然開工很多,但,不要忘了。韓國的工廠很多,生產能力很大,但,不知道為什麼需求供給卻在持續性的降低,儘管,我們的產品價格低廉,但就是無法出口到需要的國家,我們的產品正在轉向軍用。而非民用,很多企業如果不和軍隊合作的話,就會迅速的萎縮下去。所以,我們要壓縮龐大的工廠規模。」韓淑拿著一份數據報告說道。

    不僅僅是秦國發現了需求萎縮這個問題,就連一開始發展輕工業生產的韓國也開始注意到了這個問題。韓國的輕工業主要集中在布料,皮革,皮鞋以及其他輕工業品生產。但是隨著生產能力的迅速提升,需求卻沒有迅速的增長上來,反而是,本國的一些需求消化了一部分工業品,但是其他國家的需求,不增。反降。這讓韓淑感到十分的惱怒。」鑒於需求的減少。我們應該採取一些行動。這不僅僅是需求的要求,同時也是銀行的要求,韓國的銀行無法提供那麼多的資金給那些企業,要知道,企業製造出很多的商品,無法賣出的話,就會造成產品積壓。積壓的後果是佔用更多的資金,韓國企業就需要更多的資金,這樣一來,韓國王室銀行就要放出更多的資金。資金多了,反而讓韓國的企業生產更多的產品,這樣一來就形成一個惡性循環。」韓淑說道。

    「這種情況不能發生。」韓淑說道。

    「這樣下去。的確對韓國不利。」經濟部長說道。

    「而且對我們的工業生產極為的不利。這樣下去的確不利,但我們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工業部長這樣說道。

    「不過,我們可以和齊國繼續合作下去。齊國會需要這樣做的工業品,畢竟他們在打仗。我們可以提供給齊軍。」工業部長這個時候說道。

    「但這樣做,就牽連銀行,加重銀行的不利。」經濟部長接著說道。

    「這樣的做法,也十分的不可取。」經濟部長拒絕掉。

    「我們現在需要需求供給。而非生產供給。資金的情況,我們可以通過紙幣來解決,但是,需求卻無法解決,我想我們最根本的問題是,解決韓國的工業品外銷的情況,打仗,畢竟不是一個長久的計策。」銀行部長說道。

    「根本的問題,依然是解決需求的問題。但放眼看去,市場份額越來越小了。」銀行部長說道。

    「秦國本身就有巨大的生產能力,如果秦國加大生產能力的話,對我們就非常的不利了。」銀行部長說道。

    「所以,我們應該尋求另外一個市場。這個市場最好能夠迅速的填補目前的情況。因為韓國企業生產了大量的工業品,只有消除掉這些工業品之後。韓國的工廠才能進行進一步的升級。那些小工作坊才能消失。韓國的工廠才能正規化。」銀行部長拿著一份產業報告說道。

    韓國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小工作坊必須進行升級改造。但是,韓國好像沒有這樣的需求。因為需求萎縮的關係,韓國需要解決這些問題才能解決其他的問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