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宦海沉浮

第一卷 鄉 第五十五章(二) 文 / 舍人

    第五十五章(二)

    楊陸順雖然在寫發言稿,可心裡還憋屈著的,沒想到衛書記為了所謂的政治任務,居然不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了,這搞工作那有一蹴而就的呢?只求圓滿完成任務受上級表揚而不顧實際情況地蠻橫搞法讓楊陸順極度厭惡,就連謝鄉長都知道尊重專業知識,可衛書記就是聽不進其他人的意見,一意孤行,在農村裡要男人結紮根本是不可能的,還不是那些身體有病的婦女挨刀啊,如果真在結紮上出了人命,豈不是責任更大了嗎?想到這裡,楊陸順寫不下去了,他不管衛書記怎麼反對也要再去爭取,他把筆一丟,對老柳說:「柳主任,你先幫我寫廣播會的發言稿,我有點急事。」

    老柳把頭點得小雞啄米一樣,很久沒浮現的諂媚笑容又堆在了面孔上說:「楊主任,你直管去忙,這點小事交給我就行了。」楊陸順笑笑就匆匆離去,留下老柳獨自感慨道:「還是年輕領導好啊,不得斤斤計較喲。」

    楊陸順在政府辦公室裡焦急地等待著衛書記散會,他心裡想了好幾套勸說的說辭,不斷地在嘴巴裡默默念叨著,期望能使衛書記收回決定。也不知道黨委會什麼內容,直到中午要開飯了才散會,衛書記在幾個黨委的擁簇下直接就說說笑笑去了食堂,楊陸順只好等吃飯後再找機會,便關了辦公室門準備去食堂,沒想碰到了老丘,兩人並肩往食堂走去,楊陸順隨口問:「丘主任,上午開黨委會商量什麼國家大事呢?開了一上午?」

    老丘笑著說:「衛書記是個堅決執行上級指示的人,一上午就在研究準備在哪裡個村搞典型上項目呢,想爭取早點搞出成效來。」

    楊陸順來了興趣,說:「那是好事啊,現在農民都在觀望徘徊,生怕政策有變,這下由政府牽頭搞,很容易帶動農民的積極性的。我想其他黨委們也都很想一試身手吧。」

    老丘呵呵笑了起來說:「老弟,這才是初步研究,在統一思想呢,說老實話,這沒影子的事,誰願意試身手呢?搞成了出了成效就不在話下,萬一勞神費力沒發財,不就難堪了?這不在會上就形成了兩個陣營的意見,衛書記的意思是搞個小型的集體模式,可謝鄉長卻說要搞私營典型,各說各有理啊!你怎麼看呢?老弟。」

    楊陸順不加思索地說:「衛書記要搞小型集體模式,俗話說人多力量大,彙集一個居民小組甚至一個村的人力物力,把大傢伙的利益捆在一起,那還怕不出成效?謝鄉長說扶植幾個戶子也不失一個好主意,小有小的好處,投入資金少而實惠更容易體現,風險也小得多了。」

    老丘略微詫異地看了看楊陸順,心說這大學生還真有水平,說的跟老衛老謝他們的不差分毫啊,但不露聲色地說:「那要是你會怎麼搞?」

    楊陸順說:「依我看可以呀,小集體和個人都應該一起搞,活躍農村經濟這都是非常需要的,個人家庭模式有局限性,但可以使農民盡快體會到黨中央農村政策的優越性,小集體項目則更具有代表性,雖然收益有個過程,一但發展起來,那利益就遠遠大過個體經營戶了。」

    老丘暗暗記住了他的話,說:「呵呵,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這還是起步階段,我看還是小心謹慎點為好啊!改革嘛,總有個過程,是吧。」

    楊陸順點點頭說:「是啊,才開始搞就切忌不可失誤,免得喪失了農民的積極性。農民們是很務實的,不管你再怎麼說得好聽,他們只看實際效果,改善了他們的生活增加了他們的收入,你不做什麼宣傳他們也會信服的了。」

    老丘不再言語,心裡對楊陸順的話很是佩服,到時候在黨委會上這麼一說,只怕衛書記等人得刮目相看了。

    吃了飯後楊陸順便尾隨著衛書記回了宿舍,也不等衛書記發問就徑直說:「衛書記,我想請您從婦女群眾的身體健康著想」

    衛書記笑著說:「六子,我上午在開會時耳朵一直在聽著廣播的,就沒聽到你開廣播會,我知道你思想可能不通啊,你坐呀,坐下嘛。我曉得你一心為群眾好,這是值得表揚和肯定的,但我的想法跟你的不同,我沒讀過很多書,思想也許不怎麼解放,觀念也許落後了,我也很關心農民群眾,所以這幾天我四下走訪了不少村戶,畢竟不能做結紮手術的只是極少一部分人,可正是因為這少部分人影響了整個工作,你自己是農民子弟,農民們的陋習你應該比我更清楚,他們知識匱乏、目光短淺、愚昧而狡黠,我這不是貶低,是事實,你也能看得到的事實!計劃生育政策可以說是一項為了我們子孫後代的大政策,在大局和個人之間,我從來都是毫不猶豫地選擇大局!我不想因為在極少部分人那裡體現了我愛民護民的個人意願而忽略了整個工作。我是軍人出身,我就拿軍隊的事來說,當年為什麼會有狼牙山五壯士等英雄的湧現,他們就是為了大局而犧牲的個人,要說誰的生命不寶貴?可他們就甘願犧牲自己而保護大多數。什麼事情都會涉及到少部份人的利益,可為了大部分人的利益也只能犧牲少部分了。也許我這樣的比方不很恰當,可服從上級是下級的職責。當領導的就要放眼大局,當斷則斷,切不可優柔寡斷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