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宦海沉浮

第一卷 鄉 第七十七章(一) 文 / 舍人

    第七十七章(一)

    楊陸順有壓力,這壓力有來自外界的,也來自他本身。領導過分的信任給他的壓力不小,只有在工作中搞出成績,才不辜負領導的希望,這也是中國人歷來的傳統思維;外界各種傳言給他的壓力不小,不外乎是人們對他能力水平的懷疑,當然也有些別有用心的人嫉妒他眼紅他。只有在本職工作上做出番成績,那些傳言就不攻自破,而且衛書記謝鄉長對他工作的支持,無疑給他增添了巨大的信心。

    最能體現一個幹部工作能力和成績的,就是所包村的各項工作任務的完成情況,這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所以楊陸順把重點放在新平村上。至於他負責的宣傳工作就抽像得多,但也絕對不能忽視,一線工作直接反映了一個鄉的綜合情況。

    新平村緊鄰鄉政府,經常是接受縣裡檢查調研的首選村組,村委會的幹部們也習慣做表面工作。這不上次鄉上辦磚廠,劉支書等人滿以為會建在新平村,沒想衛書記卻建在了民興村,對外說是民興村的粘土質量好地層厚,其實是因為民興村是衛書記包的,好事自然就不會便宜了別的人。吃一虧長一智,求人不如靠自己,劉支書等一合計,那就自己本村再另搞,剛巧村裡有個部隊復員的青年何群,在成都軍區當兵,算是村裡有見識的,就獻策說,如今城裡人生活條件好了,在吃的方面有了講究,不如開個大型的養雞場,既可以產蛋又可以出肉雞。本來農村養雞鴨很平常,一打聽政策允許投資也並不大,村委會一班人就準備著手搞,當初馬黨委也很贊同,不過耍了個心眼,就是沒事先大張旗鼓造輿論,想等籌備工作準備得差不多了,再一鳴驚人,可惜壯志未酬身先死。不過計劃卻並沒擱置,劉支書滿以為他們這自強之舉會理所當然地得到楊黨委乃至鄉里的絕對支持。所以等楊陸順被任命黨委委員駐新平村後,才在楊黨委第一次參加的村委會上提出。

    楊陸順這次參加村委會也是有備而來,他已經跑遍全村,把一些基本情況摸熟後,也有了點具體想法,咋一聽村裡準備辦養雞場,心裡還是蠻高興,這說明農民已經開始開拓思路放眼市場了,並不局限於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老舊思維。可聽完村裡整個計劃,他覺得不很穩妥,說:「劉支書,你們的想法很好,可雞場的衛生防疫工作有沒有技術力量支持?」

    劉支書說:「我們已經聯繫了獸醫站的技術員,他負責。再說農村人都養過雞,知道怎麼防病。」

    楊陸順急了:「劉支書,我也是在農村長大的,那雞發瘟可不小事情,家裡養個十來隻雞就很容易發病,何況上幾百幾千隻雞圈養在一起,發了病得不到及時處理,造成的損失就大了啊!這得有專業技術的技術員才行,只靠鄉獸醫站的技術可不行。還有產品的銷路問題,雞蛋不易久存,南平縣消化得了不?」

    劉支書信心十足的說:「楊黨委,那怕什麼?現在城裡人生活好了,肯定不怕賣不出去!」

    楊陸順說:「劉支書,一定要調查清楚啊,現在農村家家戶戶都養雞賣蛋,萬一沒調查清楚,銷不出去就麻煩了。劉支書,村委會能積極想辦法帶領村民走致富的道路,我很欽佩,但一定要做好調查,千萬不能想當然行事。」

    村委會的人你看我我看你,都覺得不以為然,甚至有人還嘀咕:這楊黨委怎麼比老馬膽子還小呢?

    劉支書當了近二十年支書,在新平鄉都很德高望重的老黨員老書記了,心想不用你操心費神想法子出主意,只是看在你是大學生想聽點意見,可不是讓你反對的!便默默捲了跟喇叭筒,臉上竭力保持正常表情,心說我不跟你這小子計較,一股子辛辣的煙氣瀰漫開來,劉支書說:「楊黨委,你說的我們都會注意到的。」老漢低下了頭,心說我直接找衛書記,他積極提倡搞集體,量你這小毛孩子不敢再囉嗦。

    楊陸順見他們都隱隱露出不滿意的情緒,解釋道:「我不是不支持你們搞,而且我是非常支持!不過養雞場投資不小,而且關係全村鄉親的利益,我有責任提出我個人的意見,這事我不知道則已,知道了就要放在心上,劉支書,你再仔細說說具體情況。」等了一會見沒動靜,就曉得他們心裡有了隔閡,深情地說:「今天我參加這個會,本也想針對新平村的具體情況提點建議,既然村裡已經有了動作,我就先把我的想法撂一邊,把養雞場的事好好商議商議。我們一級組織做任何一件事都是選把農民群眾利益放在首位,千萬別好心辦了壞事。這雞場的資金,你們說了絕大部分是全村人按人頭集資,只有少部分資金缺口才貸款,這就更要謹慎行事,我們都是農村人,知道農民攢點錢不容易,吃捨不得吃、穿捨不得穿,有點頭疼腦熱捨不得花錢吃藥,咬咬牙去熬,不容易啊!」

    這番話倒也說出了農民的心聲,村委會裡幾個家庭情況差點的就很有體會,原先說辦了雞場就會增加收入改善生活,都還是信心滿滿,基於對劉支書的信任也就沒過多思考,哪曉得楊黨委幾句話就讓劉支書沒了笑臉,而且還頭頭是道,儼然句句話說到了他們心窩子裡,不禁心生疑竇,就有點沉不住氣了,歙合著嘴唇就想說話。

    村裡的婦女主任對楊黨委是很信任的,這信任是建築在楊黨委對農民群眾真心關懷的基礎上的,去年結紮後,一個年青小伙子,為了婦女們的身體健康,不顧女人們的調笑戲弄,硬是挨家挨戶去探望,還開課程傳輸衛生知識,這是其他鄉幹部都不屑做的,可楊黨委就做到了,現在村裡的婦女們提起楊黨委都會誇上幾句。一聽扯到了群眾利益,她就忍不住說:「劉大伯,我聽楊黨委說得是道理呢,我是個頭髮長見識短的婦女,可我也曉得大家的錢來得不易,村裡領頭搞我們真心擁護,可還是得有保證吧,賺錢了當然都歡喜,萬一虧了,怕就不好了。」

    劉支書憋了火氣不好沖楊陸順發,對這喊他大伯的年青婦女就沒那麼好顏色了,重重地哼了聲道:「艾春暉,你自己都說自己見識短,那你還瞎摻和啥?當初村裡拿意見時咋不見你怕這怕那的呢?」婦女主任臉一紅不再吱聲,怕這劉大伯呢。

    楊陸順笑著說:「劉支書,小心駛得萬年船。我們再好好合計合計。要不你把具體計劃材料給我看看,有什麼該完善的,我們再完善好。」

    劉支書沒好氣地說:「我們都是些沒上幾天學的,哪有什麼材料,商量著可以就行了。」

    楊陸順聽了哭笑不得,這算什麼事,準備辦諾大個養雞場連個書面計劃材料都沒有,哪有那麼簡單的事喲。他說:「那不行,你們村裡得拿出個可行的方案來,你們寫不出,那就讓張文謹代筆,這總可以了吧。」

    這事算暫時過了,楊陸順又說:「我前後幾次跑了全村,發現村裡戶子基本在自留土裡種了蔬菜,自己吃也總菜場賣。不過菜的種類都一樣,我看賣不起什麼好價錢吧。而且把菜拿到街道上販賣的也多,不光是新平,附近幾個村都這樣,哪裡需要這麼多菜呢?我看不少農民賣不完的菜都浪費了,可惜哩。到了菜青黃不接時大家又都沒得吃。」

    劉支書一聽就心裡好笑:這種菜得看時節,什麼時節才長什麼菜,那當然都是一樣的了,說:「那有什麼辦法?農民只能靠天吃飯了,總不能六月天長出冬瓜來吧?」大夥一聽都笑了起來。

    楊陸順也笑了,說:「就是嘛,我看還不如這樣,既然種菜沒什麼好收成,那就不種或是少種,留點自家吃的就行,其他的地可以用來做其他用途,比如種點黃紅麻、苧麻什麼的農副產品,還有村裡一些貧瘠的水田,產量不高,乾脆也做了旱土。」

    大夥一聽也議論紛紛,許村長說:「楊黨委,種麻不是不好,可那玩意太費人工,家裡幾畝水稻已經夠忙活了,哪還有精力搞其他喲。以前有計劃還約束得起來,現在也沒了計劃,萬一要種了賣不起價,還不得埋怨死我們村幹部啊?」

    楊陸順呵呵笑著說:「我看不是什麼沒計劃,是農民現在吃得飽肚子就不想多累著自己,我做了調查的,種麻的經濟效益比種水稻不差,而且還有優勢,比如不用太操心,不像水稻那樣又要治蟲抓草,肥料也用得不多,算起總的人工帳也不比操持水稻多,供銷門市部的收購價格也是穩中上漲,一點不比水稻差!最關鍵的是合理把土地利用了起來,兩下相加,農民的收入肯定得提高!就是村裡辦養雞場,我這提議也行得通,不矛盾不牴觸。」

    楊陸順這都是通過了調查瞭解,詢問了不少農民得出的結論,不是信口開河,所以大家聽了蠻有道理,只是還要有個做工作的時間過程。

    對於村裡缺少勞力的戶子,楊陸順也有考慮:「最多還有一個月,雙搶就要開始了,這幾年搞承包到戶,提高了農民的積極性,但有個問題值得我們黨員幹部們注意,那就是缺少勞力的戶子,在農村沒勞力,那活就沒法干,肯定得受窮!怎麼辦?大道理我不講,我們必須伸出援助之手,幫貧幫困是我們的義務和責任。」他把筆記本翻到某頁,報出十來戶,都是缺勞力很嚴重的戶子,劉支書等人聽了暗暗點頭,看來這楊黨委是把精力用在了工作上,他們都望著楊陸順,先個聽聽到底有什麼高招。

    楊陸順說:「既然群眾有困難,我們黨員幹部就要幫助解決。我的辦法老套,義務為這些困難戶出工。」大家一聽蔫了勁,還真的是老套,都搞單幹這麼些年了,誰還願意搞義務工喲,雙搶一季搞下來,人都要瘦上幾分,難!

    楊陸順說:「如果我是個城裡人,出這主意你們會笑我不瞭解情況,雙搶是一年中最累最苦的,不是自家要吃飯要上繳,只怕也懶得去搞,誰還願意幫別人啊?咱沒那麼高的覺悟!這話是個普通農民說我不介意,如果黨員幹部共青團員心裡也這麼嘀咕,我就容不得,要嚴肅批評!」他這麼神情肅穆地說出來,倒還有幾分領導幹部的氣勢,楊陸順說:「以往村裡情況怎麼樣,我不知道,但今年我在新平負責,我就要管起來,還要管好,也還請劉支書許村長支持配合我的工作。」

    劉支書雖然老資格,但對上級領導安排的任務不含糊,說:「楊黨委你放心,我老劉這麼多年在新平村,只要是對村裡人好的建議決定,從來都是舉雙手贊成全力支持的!」許村長等其他幹部都紛紛表態支持。

    楊陸順說:「既然大伙支持我,那我就準備組織一批年齡在三十六歲以下二十歲已上身體健康、家庭情況較好的黨員團員,進行幫貧幫困,使各項工作走在其他村的前列!」

    楊陸順白天在村裡,晚上也沒閒著,他得提前準備搞一個大型的紀念抗戰勝利四十週年。他與葉祝同一起商量很久,初步定下了整個活動的幾項內容:搞個大型的圖片資料展覽,組織全鄉黨員幹部、團員學生進行參觀學習;請參加過抗戰的老軍人講述革命歷史;組織鄉村業餘宣傳隊到村裡表演群眾喜聞樂見的小節目,達到承傳歷史、勿忘國恥的目的;組織一批抗戰題材的電影如地道戰、地雷戰、平原游擊隊等,由鄉上的電影隊到村裡放映;組織一批文字好的青年擔任宣傳員,撰文到縣、地各級報刊雜誌,宣傳抗勝利其中又以大型的圖片資料展覽為重點,利用新平中學放暑假空出是教室做展覽室。

    方案出了初稿,楊陸順就馬上給衛書記和謝鄉長過目,得到了衛書記和謝鄉長的贊同,衛書記還專程指示鄉財政所提供資金保障。

    楊陸順把所管的廣播站、電影隊、文化站等單位人員集中開了個會,把具體工作具體分配到了單位和個人,其中文化站的任務最大,通過協調,楊陸順從街道各單位抽調了人員補充,。

    這次活動重點工作盡在文化站方面,楊陸順對葉祝同的能力不懷疑,葉祝同也答應保證完成任務,不過讓他心虛的就是答應幫周可調進初中部一直沒落實,葉祝同越不問他不施加壓力,他就越內疚,幾次找機會去問謝鄉長,得到的答覆都是沒問題,有機會就辦了,可究竟機會在哪裡、在什麼時候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