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宦海沉浮

第一卷 鄉 第九十一章(一) 文 / 舍人

    第九十一章(一)

    縣委對衛家國問題的處理是黨內記過一次,調縣氣象局任副局長。按說犯了如此「嚴重的錯誤」只給記過處分還安排了領導職務,很多人都認為衛家國該滿意了。可衛家國是個拗脾氣,明明是蒙受了誣陷,縣委不但不替他澄清反而處分他,其實他也清楚問題只是借口,主要是劉書記清除異己,硬嚥不下這口氣,拒不到任,頻頻到縣委、縣紀委、縣組織部鳴冤叫屈,大有不翻案不罷休之勢,鬧得沸沸揚揚。

    可這事是劉書記默許下搞的,怎麼又能因為個人意願而變更呢,紀委、組織部幾次找衛家國談話仍舊不見效果,惱火之下連氣象局副局長也不給他了,編製掛在人事局,每月只發基本工資,堂堂一個鄉鎮書記成了閒散人員!

    衛家國在縣裡申冤無望,便一趟一趟跑地區地委行署,在郭書記暗中協助下也引起了地委領導的關注,可從南平縣調來材料一看,硬是錯誤明顯證據確鑿,倒恨衛家國無理取鬧,指示不再受理衛家國的信訪投訴了。可衛家國尤自不死心,往返奔波地縣,久而久之成了人神共厭的角色。

    且放下衛家國不說,事後新平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流傳起楊陸順「棄主求榮」的故事,各種版本都有,無非是惡毒地諷刺楊陸順為了進步不惜出賣一手提撥他的衛書記。臨陣投敵、背主求榮、出賣朋友歷來為中國人所不齒,這都關係到一個人道德品質的問題,一個人品德出了問題,就為眾人瞧不起了,莫說做朋友,就連與之說話都不屑!

    風言風語雖然還沒傳到楊陸順耳裡,可他敏感地發現政府機關的人們看他時異樣的眼光,好在他到鄉政府後與同事們都保持著較為良好的私人關係,還不至於有人當面冷嘲熱諷他。不過已經上班的沙沙和在街道開飯館的五姐就不可避免地聽到了些什麼,沙沙還不太相信,把這些學給楊陸順聽後,楊陸順羞愧異常:「沙沙,外面的人沒說錯我,我確實是在揭發材料上簽了名的。是衛書記要我簽名的。」

    沙沙倒笑了:「你又沒簽錯,衛書記是犯了錯誤調走了嘛,你這也算是大義滅親了。難怪那天你半夜出去,感情就為這事呀。都簽了你當然得簽了。你真不去簽名,我還要罵你蠢呢。」只是勤密了與謝書記、周鄉長兩家的來往。

    後來他五姐、葉祝同、侯勇等不少關係好的親朋都紛紛上門來告訴他,也含著同情和勸慰的心意,楊陸順就愈加慚愧,臉上卻顧作灑脫,這也是打落了門牙合血吞吧。

    春暖花開,又到了播種的季節,謝書記周鄉長從縣裡開會回來,就在黨政領導會上研究鄉里春耕生產的事宜,例行把縣委縣政府的會議精神傳達後,謝書記就徵詢其他人的意見,見沒人主動發言,就笑著點將:「沒人有新思路?那我就點名了啊。先請楊陸順發言,他是我們新平學歷最高見識最廣的幹部了。」還煞介有勢地帶頭鼓掌。

    楊陸順自然不敢怠慢:「根據謝書記剛才傳達縣委縣政府的會議精神,我覺得今年縣委領導也拓寬了思路,沒有硬性地給鄉鎮下指標造計劃,這就給了我們鄉鎮因地制宜、靈活機動的空間。就看我們新平鄉,一貫是已農業為根本,不過看去年糧棉價格持續下跌,實在不利於農民收入的增加。反觀去年農副產品黃紅麻、苧麻等經濟作物,價格是穩中上漲,形勢喜人。我負責的新平村,去年在我的鼓動下利用荒地閒土種植了一季苧麻,因為是頭道麻,產量不算高,但經濟價值遠遠超過了水稻,相比棉花,畝產收入雖然持平,但成本僅為棉花的三分之一。所以我認為今年新平應該大力發展經濟作物的規模,利用農副產品價格放開這一優勢,造福鄉里。」

    謝書記含笑聽完,心裡還是暗暗讚許楊陸順的敏銳眼光,事實勝於雄辯,去年新平村的人均收入是全鄉最高的,關鍵就靠了那季苧麻的橫空而出,一畝麻的收入居然達到了一百多元!那時起他就想在全鄉大面積種植苧麻,新平本就是農業鄉,自然得在農作物上下功夫了。

    農業副鄉長老梅則有不同意見:「楊黨委剛才說大力發展經濟作物,就是利用價格放開的優勢,我就有點擔心,國家不統一制訂價格任由其根據市場來決定,如果今年苧麻的價格下跌,甚至比糧食的價格還低,不就坑了農民麼?這兩年因為全國糧食大豐收導致了價格下降,但國家還在有個宏觀調控的保證,至少農民是穩賺不虧的了。何況新平水田多旱土少,總不能把上好的水田變旱土吧?」

    楊陸順時常看報關注天下事,知道中國的紡織業在飛速發展,棉花因為的國家重點的計劃產品,所以棉花的需求一直的飽和的,加之新疆也開始大面積種植棉花,他就估計棉花不會大幅度漲價,而苧麻、黃紅麻的產地少種植面積少,歷年來得不到重視,可也是重要的工業民用原材料,勢必會因為供需不一而造成價格上揚,本想將這些舉例出來,可撇見老梅一臉輕慢地望著他,心裡不知怎麼一虛,就沒有爭辯下去的勁兒了。

    老梅見楊陸順不言語,以為是自己的理由充分,便得意地笑著望向謝書記,似乎想聽幾句讚揚的話。其他人也都發言說了說個人見解,大體上想維持不做大調整,畢竟真要大面積種植苧麻、黃紅麻,也要動個大場伙,種子的引進、水田改旱土、技術方面都需要勞神費力。

    謝書記原想借楊陸順之口說服眾人,可那小子卻不吱聲了,心想正好批評批評他:「我聽了大家的發言,看得出大家都是用了心的。其實我支持大面積種植苧麻等經濟作物!」謝書記此言一出,大家就猜測是不是和楊陸順早就商量好了的。

    謝書記卻嚴肅地說:「剛才楊陸順也提出種植苧麻,我很高興,本想聽聽這大學生說說具體理由,可我失望了,他提出種苧麻也是抱著僥倖心理的,無非就是見去年苧麻價格好就想盲目擴大面積,這是很危險的,是對農民極其不負責的。老梅雖然是土八路,可他心裡還想著農民的,他就擔憂萬一價格下滑了怎麼辦?楊陸順同志,你現在是一級領導幹部了,得多用用心,別搞那麼拍腦門子的事。」大家都各帶異樣的笑容看著楊陸順。

    楊陸順被罵得莫名其妙,心裡也是不服氣就要解釋,謝書記做了個制止的手勢,就不再看他,逕直把他為什麼支持大面積種植的原因說了出來,立即得到了大家的信服。

    楊陸順瞠目結舌,謝書記的理由跟自己的根本就一樣,就懊惱為什麼不早說出,白挨了一頓批!

    會議上很快定下了春耕生產的工作細節,在保證指標性計劃的水稻、棉花落實後,其他的全部改種苧麻、黃紅麻。自然有人叫苦,說什麼群眾基礎不好,難得落實下去,謝書記一改從前的和事老性格,下了強硬的指令,而且早就聯繫好了苧麻種苗,準備倒是很充分。

    楊陸順信心滿滿,新平村的農民去年種了苧麻的戶子都受了益,早就嚷嚷來年要擴種苧麻。這不鄉上的有了政策,村民們連不用楊陸順去做動員工作,一聲喊就開始了擴種苧麻。

    苧麻是中國特有的以紡織為主要用途的農作物,是我國國寶,我國的苧麻產量約佔全世界苧麻產量的90%以上,在國際上稱為「中國草」。苧麻為蕁麻科苧麻屬,系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宿根年限可達10-30年以上。苧麻葉曬乾後含有20.5-23.8%粗蛋白質和較多的維生素,是良好的牲畜飼料,苧麻根可藥用,有止血、散淤、解毒、安胎等功效。苧麻桿表皮可加工製作苧麻紡織用苧麻纖維,其纖維中間有溝狀空腔,管壁多孔隙,並且細長、堅韌、質地輕、吸濕散濕快,因而透氣性比棉纖維高三倍左右,同時苧麻纖維含有叮嚀、嘧啶、嘌呤等元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具有防腐、防菌、防霉等功能,適宜紡織各類衛生保健用品,因此苧麻纖維具有良好的穿著服用性能,是一種優良的紡織原料,被公認為「天然纖維之王」。苧麻織物具有粗獷、挺括、典雅、輕盈、涼爽、透氣、抗菌等優點,其優越性與獨特風格是別的纖維無法比擬的。它與棉、絲、毛或化纖進行混紡、交織,可以彌補上述四大纖維的缺陷,達到最佳織物功效。苧麻一般每年收穫3次,生長週期約為50-90天,這隨氣候條件不同而異。

    苧麻對土壤的適應性比較強,無論中性土壤或酸性土壤都可以生長,以新平鄉肥沃的土地,新苗種植下去連肥料都不用追加,但是,苧麻不耐水淹,排水不良或地下水位高,會使麻株生長矮小,葉帶黃色,莖桿細弱,出麻率低,甚至根部腐爛,造成敗蔸,所以保產必先保蔸,保蔸必先排水。雖然苧麻易種植但要高產也得有專業的技術員知道才行。

    楊陸順知道新平鄉農技站的力量薄弱,便與劉支書商量後到縣農業局聘請經驗豐富的技術員,住村開班授課、現場指導農民科學種植。農民知道學好了技術才能高產才能收益好,都卯起勁兒學,遠不是從前那樣帶點強制性了,都是積極主動地學。農技員到底還是有真本事,在新平村熱情地招待下傾力傳授,苧麻的栽培、病蟲防治、田間管理讓農民們受益匪淺。切芽育苗技術就減少了麻種麻苗的投資,科學合理的配方減少了農藥化肥的浪費等等,絕不是農民們的土辦法土經驗所能比擬的。這不同樣的種植面積新平村農民在前期就比其他村的農民要節約部分成本,新苗的生長也很健康茁壯,少見病秧死苗的情況。

    新平鄉一改老舊模式大種經濟作物,加上謝書記周鄉長描繪的美好前景,縣委劉書記等領導就到新平鄉來看點。田間地頭跑了附近幾個村,還只新平村的苧麻長勢喜人,劉書記笑言:「小楊同志,是不是你們新平村的春天比其他村到得早些呀?」

    楊陸順不敢貪功,就直言是專門聘請了縣農業局的技術員傳經送寶的緣故。劉書記很高興,笑著對謝書記、周鄉長說:「怎麼樣?還是大學生有本事,知道科學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啊!農業現代化其實也就是科學種田。這小楊同志的舉措值得學習啊,要發揚。」臨走時還很熱情地與楊陸順握手道別。

    沒想縣委劉書記一走,謝書記就批評了:「楊陸順,你的怎麼搞的?你是新平鄉的黨委,不是新平村的保姆。有了好點子好主意得讓全鄉農民受益嘛,搞什麼一枝獨秀呢?縣委劉書記表揚你,我也不吝惜表揚,你在新平村的工作是幹得很好,走在了其他村的前列。可該批評的我還得批評,要放眼全局,我的同志哥!」他嘴裡說表揚,可那語氣誰聽了也知道是嚴肅批評,你說批評地不對?可他句句話有理,楊陸順有氣也只憋著,還得點頭承認錯誤。其他人就把這事當笑話說了出去,臨完了還不忘記加上一句:「你們看,這就是兩面派的下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