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宦海沉浮

第二部縣 第一八七章(下) 文 / 舍人

    第一八七章(下)

    本來年底市委組織部來人考核縣委班子是慣例了,可恰逢市委上台了新書記,而只次帶隊的又是傳說以久接替市委組織部長的賀雙連副部長。這就不能不引起南平官場矚目了,賀部長到南平的第一天,南平就傳開了縣委班子要大換血,還傳得神乎其神:縣長朱凡祖年齡到線要退,常務副縣長楊陸順將是南平的新任縣長;顧憲章和馬崢嶸都是前孫書記的人,這次一個不留,老顧估計得去縣人大,老馬則還是回市委組織部擔任個閒職,老閔窩囊了幾年,這次最有希望出任三把手黨群書記,至於縣委書記,怕是得從外面來人了。莫小看了「路透社」的小道消息,偏生就有不少人相信,特別是那些與顧、馬休戚與共的人,天知道換了新的縣委書記是個什麼局面呢?而對傳說中楊陸順要當縣長,除了嫉妒眼紅,卻也無可奈何,誰叫人家當了不到兩年農業、財政副縣長,兩條戰線就雙雙捷報頻傳呢?雖然不能左右上級領導的思路,但要考察就得聽取各方面意見吧,到時候多少得給楊陸順下點絆子,不能讓他這麼順利又陞官。

    只是賀副部長到南平的第一件事,卻是參加南平縣委領導班子的民主生活會,緊接著又去檢查考核南平縣委組織部九四年度工作,倒是考核為主,並不是人們想像中的考察。莫看一字之差,意思就相差萬里了,幹部的提撥調整才考察,而且考察是針對個人而言。同時其他縣如開縣也去了撥市委組織部的考核組,帶隊的同樣是副部長,就不禁使人覺得疑惑,畢竟新市委書記總是要逐步調整縣區領導班子的,一晃都兩、三個月了,有動靜也應該是在年末年頭。

    偏生就在人們猜疑中,賀部長忽然在縣委政府機關幹部會議上提出,要對南平現任縣委班子進行民意調查,對縣委常委們的工作表現進行無記名投票,發下去張小卡片,上面列出縣委九名常委的名字,在工作表現上分別有三項選擇:優秀、一般、不合格。手裡捏著卡片的機關幹部們仔細聽著市委組織部徐處長解釋著投票規則,心裡多少也有本帳,雖然知道自己手裡的卡片結果並不能真正起到決定作用,但總也能在市委領導啟用某人時的小參考。人們紛紛在揣測他人的同時都很鄭重又很隱蔽地完成了投票,只可惜投票結果並沒現場公佈,但在縣委常委裡做了公開,獲得優秀票最多的是顧憲章高峻,倒是朱縣長和紀委陳書記被評為了不合格,楊陸順與其他人則是工作一般。

    接下來賀雙連與徐心言兵分兩路,到各鄉鎮與鄉鎮一、二把手進行談話,談話內容主要是公正公允地評價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的功過和對縣委班子的建議。每次談話時間控制在五到十分鐘,聽完了就走,只花了兩天,就基本結束了談話。賀部長也沒做什麼交待,趕緊地就回了市裡,準備去下個縣進行同樣的考核談話工作。

    對於市委組織部的新舉措,顧憲章等人都應對得極其從容,或者這就是市委王書記新官上任的頭把火吧。

    和往常一樣,徐心言在南平並沒因為與楊陸順關係不一般而私自傳遞什麼信息,她也不知道該怎麼傳達,在縣委政府機關的民主測驗中楊陸順僅僅只是工作一般,而在鄉鎮談話的情況更不樂觀,不少鄉鎮書記鄉長對楊陸順的口頭評價不怎麼好,大體反映在楊陸順年紀輕沒經驗、辦事不遵循規則,雖說對楊陸順分管線上的工作取得不少成績都假意進行了表揚,卻都歸結為縣委顧書記的正確領導,當然也有人沒違背良心說話,認為楊陸順同志工作積極任勞任怨能為廣大農民群眾利益著想,顯然楊陸順並沒獲得同僚們的認同。這些情況都讓徐心言不知怎麼跟楊陸順透露,叫他要順應官場規則做個平庸之輩還是鼓勵他當官就要當人民群眾喜愛的好官?她自己都說不清楚,私下希望楊陸順能在工作做順順利利、很好地處理與同僚上級的關係,但為公講還是願意看到自己心愛的人不違背一個合格黨員幹部的信念與責任,真正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組織部門工作幾年,徐心言明白大多數官員沒有什麼真正的好壞之分,區分就在於為私多點還是為公多點,楊陸順顯然是為公多點,得罪了同僚們。

    楊陸順倒有點在乎這次的考核成績了,取得了成績就希望得到認可,這種心情楊陸順也不能免俗,表揚話聽多了,還真想知道縣裡其他人的看法說法,民意就不說了,南平的農民們說起楊縣長就誇是個愛民的好領導,沒有再被拖欠工資的教師也說楊縣長到底是教師出身,知道教書的清貧,很是慶幸有個真正關心他們的領導。他是通過范海波才知道組織部到全縣所有的鄉鎮。跟全部的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們談話了的,而且談話主題就是對縣委政府主要領導的評價,范海波眉飛色舞地說:「那天我被叫去談話,主持的領導就是你黨校的女同志徐處長,開口就問我對縣委顧書記、馬書記、閔書記的看法,政府就問了朱縣長和你,說心裡話我這是第一次與市委組織部領導面對面說話,雖然我知道談話內容肯定保密,可還是心裡慌得很,面對個還算漂亮的女處長,連說話都有點結巴,說老實話,我覺得我們縣的領導都很好,當然楊縣長你最好,我就舉了幾個例子,一是搞商品糧基地,二是大搞冬修水利,這都是利國利民的重要工作,其次就是對你勤勤懇懇扎扎實實地工作態度進行了匯報,我在鄉鎮也搞了十來年,哪個副縣長有你勤勞呀?越是天氣惡劣越處在農業工作第一線的,背在罵名替農民減輕負擔,這就應了一句話,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一比就出了高底,你要不是沒日沒夜操心,今年我鄉的農民收入怎麼能增加好幾百?縣財政收入怎麼能翻番?」

    楊陸順知道海波說的全是事實,可海波跟自己的關係不錯,一分好也會說成三分,當不得真的,同樣的事實換在方寶弟嘴裡說出來,又有不同,還是楊陸順主動詢問方寶弟,他才說:「我那天是與賀副部長談話,心裡怎麼想的就怎麼說,不誇大不縮小,對於縣裡修公路我很支持,但強迫農民集資通程控電話,就覺得沒必要,錢是按戶子交的,可電話卻不能進戶,只有村委會裝了一台,還要交納三千多的初裝費,可真正農民要有什麼事打電話,村幹部能讓他們去辦公室打嗎?還不得自己掏荷包到公用電話去打,要錢就想到了農民,真正實惠農民又得不到,這樣的搞法就有問題。我始終對縣委動用行政手段向農民集資就有問題。還有商品糧基地也是,南平農業一直就是主業副業齊頭並進的,好在政府今年放寬了政策,農民種棉花得了實惠,可明明農民以前就是這麼搞的,硬要不切實際地主種水稻,退旱還水就是勞民傷財的搞法。還有縣裡對科級副科級幹部進行輪訓,我看培訓是幌子,撈錢才是真,我就去上了一次培訓課,黨校教師照本宣科讀讀黨章馬列著作,下面人看小說的看小說、閒聊天的閒聊天,才上課就在商量下課了去哪裡吃哪裡玩,幾百塊學費交了何用?一邊喊削減費用,一邊變著法增加開支」

    楊陸順知道方寶弟是個直性子,話不中聽可都點到了實質問題,這還是自己提撥上去的幹部,要是那些被自己損害了利益的人,還不知道會說得如何難聽呢。左右權衡,為了使自己不受影響,硬是隱忍著沒向徐心言打聽,照常進行著自己的工作。

    市委組織部何部長對市委章副書記的新搞法也是摸不著頭腦,但他和章副書記一樣,明年換屆後都將不在南風任職了的,即便有疑問也沒去深究,只是把工作分配下去,等下面人把考核情況匯總後,向章書記匯報了,就算完成了領導交待下來的工作。

    章副書記拿了南平的資料就去找王智泓,這次轉彎抹腳地來這麼出,是他們倆的商議結果,王智泓的意思是想通過這次調查,看看楊陸順在南平各界的評價及影響,能不能籍著南平農業財政大翻身的機會,推楊陸順接替即將退線的朱凡祖,如果楊陸順在南平各方面條件成熟,再在市委常委會上由章書記提出人事變動就好辦得多,雖然九二年黨中央就提出要逐步規範縣級主官得異地任職,但至今還沒要下強令嚴格要求,而且楊陸順本人很熟悉南平情況,有利下步工作,不算違反原則。可章書記拿來的材料卻不很理想,材料顯示顧憲章在南平的影響還是頗大的,即便讓楊陸順接替縣長職務,以後在工作上少不得要有顧憲章在某些事情上達成妥協,這是王智泓不願意看到的,明年市委換屆後老章鐵定要卸任,到時候要是在市委裡形成不了絕對威信,楊陸順的提撥勢必將被延誤,他是真心不願看到一個銳意進去的年輕幹部就此耽誤前程,也許官場的磨礪會使楊陸順失去現在的激情。

    王智泓深知他在南風擔任四年多市長,迫於當時的政治局勢及與前孫書記的妥協,在市委常委一班人中並無很高威望,更多的是留給大家中庸平和的印象,而且其他副書記們在任多年,各人勢力盤根錯節錯綜複雜,要大幅度順應局勢進行大刀闊斧地改革,肯定要觸及某些人的利益,然前瞻後顧不敢有所動作,同樣將引起省委的不滿,何況南風市並無先天優勢,值不值得就此扎根南平,他還在思量,不過一個市委書記不能全盤掌握大局,不能隨心所欲地施展拳腳,窩窩囊囊地混時日,這是他不能容忍的,也許讓楊陸順換個縣出任縣長,去觸及那些敏感地帶,或者是能證明自己能否繼續留在南風市的試金石。

    有了這番計較,王智泓對老章說:「章書記,通過這次市委組織部的考核情況,我覺得各縣區的班子都很穩定團結,上下也都齊心,就不宜進行大的調整,新班子要磨合需要時間,多少要影響工作。」

    老章雖說馬上離休了,可工作熱情依舊,對年輕的市委書記也很信任,慎重地說:「智泓啊,你是考慮得很充分呀,孫書記這幾年對各縣區班子的配備,確實花了大力氣的,看各縣區的實際情況,也還算比較不錯,班子上下團結,對市委政府也很尊重,基本能完成市裡佈置下去的工作任務,進取固然不足,守成還是可以的了。再者各縣區班子成員年紀都不大,一屆兩屆不做大的變動,也有利於各地政策的持續性發展。只是我們南風先天條件不足,因為各種因素總落在其他市地區後面,你也應該看到了,孫書記再怎麼努力,也就這樣了。」

    王智泓很有感觸地點點頭,轉了話題道:「搞工作還得因勢利導,就拿南平縣來說,一直是市裡的財政包袱,就能抓住有利因素來個大轉折,不僅能圓滿完成市裡的財政任務,還有了盈餘,我還琢磨著明年加大對南平財政的補貼,看來省了大筆資金啊。我已經向省裡有關部門匯報了南平的事跡,一致認為還是基層的領導是改革成敗的關鍵。分管財政工作的茅副省長就說,像楊陸順這樣頭腦靈活、工作有辦法的基層同志,就要破格使用,我當時笑著說孫書記已經很破格了,這不提常務副縣長還不到兩年,再破格豈不成火箭式幹部了?茅副省長說我思想不開放,搞改革的目的就是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提高國家的實力,有本事就上,放手任用年輕幹部,是我們黨的一貫優良傳統。章書記,看來我不提撥楊陸順,就成了阻撓改革的歷史罪人嘍。」

    老章也笑著說:「小楊縣長是很不錯,莫看我的老傢伙,可我也知道把個財政倒掛的縣搞成財政翻番的縣,不是什麼年紀、經驗的問題,是一個領導幹部素質能力的問題,也是能不能抓住機遇、沒條件也能創造條件的關鍵問題。小楊縣長不容易啊,我是接到不少反映他不遵循規矩的檢舉了,不遭人嫉妒是庸材,我對這點看得很清楚啊。智泓,乘我這老傢伙要離休之前,盡量替你和南風做點份內的事吧。」

    王智泓真摯地說:「章書記,您是我們黨和組織的寶貴財富,人雖離休,可您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是永不離休的。您也就別回老家了,就在南風,看著我們這些年輕後輩搞改革開放,做我們的顧問,好不好?」

    老章眼睛都紅了,他嘴上說得豁達,可實際上怎麼捨得離開自己奮鬥一輩子的南風呢?早就把南風當成了葬骨之地了,但他也知道,一個離任的老領導最遭人討厭的就是倚老賣老去指手畫腳。如今有王書記親口挽留,還給予自己如此高的評價,讓他又看到了發揮餘熱的希望,如何不激動如何不動情?

    王智泓面對一生都奉獻給了革命事業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多少對利用老章有點歉意,但想到他出發點就是繼承老章的事業,一點愧疚就轉化成了動力,把自己的後補方案擺了出來:「章書記,原本我的意思,想楊陸順同志接替即將退線的朱凡祖,可這份材料顯示,楊陸順在南平的威信根本不足已主持政府工作,一個人在一個地方時間長了,難免處事也有顧慮,我是這麼想的,開縣的縣委班子看上去很團結,其實也有不少問題,縣委書記曲常林只有三兩年要退線了做老好人,縣長尤奮鬥一心想搞出政績好順理成章地接替老曲,今年開縣搞百年縣慶,不惜大舉借債搞基礎建設,什麼餐飲娛樂一條街、大型集貿市場,縣城街道大規模翻新,表面上鮮光了,可縣裡卻背上了沉重的債務」

    老章插嘴道:「當初尤奮鬥向市委上報方案時,我和你就從不同角度反對過,可是老孫卻不知怎麼就全盤接受了,還幾次親臨開縣視察,還親自去開縣主持百年縣慶儀式,真是應了驢糞蛋子外面光,我看開縣沒個五年八年,別想恢復元氣!讓小楊縣長去給尤奮鬥擦屁股?智泓,可得考慮清楚,莫讓小楊縣長陷進去出不來啊。」

    王智泓懇切地說:「章書記,這也是給楊陸順同志再次展示能力的機會啊,如果在楊陸順同志的帶領下,開縣提前走出困境,豈不是件大快人心的事?當然事物都得一分而二來看,您的擔憂也不是不會變成事實,一個黨員幹部就是要經受得起風浪考驗,也要能勇於接受挑戰,要是楊陸順同志想靠在成績上吃老本,我想您也會看不上那樣的人。」

    章書記頓時擊掌大笑起來,說:「智泓,我也是看走眼了,從你到南風我就覺得你書生味太濃,看不出有鋼鐵戰士班的雄心鬥志,我現在才明白,你這讀書人是在韜光養晦,真正在孫書記面前做到了尊重老同志,大事講原則小事講團結。其實你心裡還有番抱負的。那就按你的搞,我去整理下材料,跟組織部的同志商量商量,準備在常委會人事專題會上提議楊陸順同志出任開縣縣長,那尤奮鬥只能安排?」

    王智泓道:「章書記,材料什麼的您先準備著,提議由我來提。尤奮鬥不是愛爭權麼,就去平調去南平,想必在顧憲章手裡,他撲騰不起來。」

    老章楞了楞,說:「感情是讓尤奮鬥去南平摘桃子啊,想必尤奮鬥看在南平現財政富足,會很滿意地去上任吧。」

    王智泓沒接茬,只是眼裡露出了剛毅,他知道未來的時間裡,受到考驗的不止是楊陸順,還有他這剛上任的市委書記!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