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宦海沉浮

第二部縣 第二零三章(上) 文 / 舍人

    第二零三章(上)

    元宵節一過也就意味著春節正式結束,縣裡工作全部都進入了正軌,面對馬上舉行的縣人大會,曲常林覺得有必要對鄉鎮行局班子進行微調,確實人事調整會議年前就開過了的,當初尤奮鬥對人事指手畫腳地,如今沒了障礙,曲常林多少想給自己留點後路,畢竟只有兩年就退了。

    縣委書記要調整人事工作,只需把管幹部的副書記和組織部長叫攏商量下定個調子,然後在書記會上小範圍討論,最後在常委會上一研究基本就過了,曲常林本沒必要把楊陸順也請來商量,不過曲常林知道楊陸順比從前的尤奮鬥更得市委書記欣賞,何況楊陸順才到開縣不久,對人事工作應該不會胡亂建議的,既然楊陸順是內定的縣委書記接班人,也就樂得大方,做做扶上馬送一程的老好人。

    楊陸順進到曲常林辦公室,本來坐著吸煙的胡志清連忙站起來握手敬煙:「楊縣長來了啊,到底年輕身體好啊,我們幾個昨天一起送走市委王書記章副書記,應該也就差不多時間休息的吧,曲書記,我們明顯睡眠不足,你看楊縣長,精神抖擻得很啦!」

    曲常林也從辦公桌後面走出來說:「是啊,看到楊縣長才感覺自己真的老嘍,請坐。」

    楊陸順笑著說:「我還多虧鬧鐘叫才起得了床呢,不過我習慣冷水洗臉,顯得精神點。曲書記,你不通知我來,我還準備來匯報的呢,郵電局的人帶了省裡市裡的文件精神,想今年在開縣開通大哥大傳呼機業務呢,找政府要政策來了。我簡單看了看,一個字,錢!」

    胡志清呵呵一笑說:「郵電局的那班人胃口太大,一口也吃不成胖子,何況我們開縣這情況,大哥大誰用得起啊?先搞搞傳呼機還差不多。」

    曲常林噴了股煙出來,點點頭說:「是啊,老胡說得沒錯,以前搞程控電話,是解決我們黨政機關事業團體及廣大人民群眾的通信問題,還可以面向社會集資籌款,我們還能內部消化掉,搞大哥大業務,動輒幾千萬的投資,即便可以搞到貸款,暫時搞起來,可消費不起,沒效益連利息都還不起唷,我看這個項目得緩緩。」

    楊陸順心裡踏實了點,正要說話,胡志清卻換上了副羨慕的樣子:「曲書記楊縣長,其實那個大哥大確實好用,我一省裡的朋友就用上了,不是電影電視裡面的大磚頭一樣的大哥大,小巧得很吶,叫什麼喏雞什麼的大哥大,嘿,那傢伙真神,隨時,很適合我們用呢,比方說曲書記,你去市裡省裡辦事了,縣裡忽然有啥急事要請示,直接撥你的大哥大就是了,呵呵。就是太貴,一個大哥大機子就得好幾千,還要交幾千入網費,私人不是大老闆都用不起哦!」胡志清說完使勁看著曲常林,他記得老曲大女婿是有這麼個玩意兒的。

    曲常林心裡暗暗好笑,他省裡的女婿兒子早就用上了大哥大了,確實方便也確實金貴,隨便一月電話費就是好幾百上千的,讓黨政機關幹部用?除非開縣發財了還差不多,得對啊,這些時髦玩意都是讓那些先富裕起來的人用的,我們開縣目前狀況誰用得起?看在楊縣長手裡翻得了身不呢。咦,武勁松怎麼還沒來?」

    楊陸順就有點奇怪了,這架勢莫非要研究人事調動?狐疑間聽胡志清說:「怕是整理材料要耽誤點時間,我再去催催?」

    曲常林沒理會胡志清,微笑著問:「楊縣長,以後你抓政府的全盤工作,能不能令行禁止,還得鄉鎮行局的人擁護啊,當然我們縣委會堅決維護政府的權威,昨天王書記章副書記的談話,讓我感覺到了市委對開縣情況的焦急憂慮啊。陸順,你只管放手展開工作,有什麼困難阻力,我和老胡都不會袖手旁觀的。」

    楊陸順看了胡志清似笑非笑的臉,感覺曲書記的話裡有話,只是哪裡不對頭他還琢磨不准,微笑著說:「曲書記胡書記,有了縣委的大力支持,我就後顧無憂了,開個玩笑,下面的鄉鎮書記們的烏紗帽,不都在兩位手裡攥著的啊。」

    曲胡對視一眼,呵呵笑了起來,胡志清摸著染得烏黑的背頭說:「感謝市委給我們派來的楊縣長啊,老曲啊,開縣縣委的三位書記副書記,很久沒這麼敞開胸襟地聊天嘍。我和老曲都知道你敬老尊賢,可也別太客氣了,乾脆你叫我們老曲老胡,我們叫你陸順,親切地多,是不是啊老曲?」

    曲常林呵呵笑道:「老胡,我聽你稱呼我曲書記還真彆扭得很吶,陸順,就叫我老曲叫他老胡,其他常委同樣,我們共事來日方長呢。」

    楊陸順也著實頭疼稱呼方面的問題,他到底年紀輕,可面對比自己大十幾歲的老同志,稱職務顯得客氣生分,叫老曲老胡又怕老同志心裡不愉快,現在難得他們主動提起,順坡下驢地說:「老曲老胡,那以後我就這麼叫了,別怪我沒大沒小哦。當然正式場合我會注意的。」

    說話間武勁松夾著公文包進來了,顯得很趕,腦門子上都冒出了油汗,進門就連連檢討:「曲書記胡書記,對不住,耽誤領導寶貴的時間了。哦,楊縣長也在啊,你們要研究工作,我就在外面等等?」

    曲常林抬手指指他對面的沙發說:「勁松同志你請坐,我特意請楊縣長一起過來的,雖說縣委管人事、政府抓具體,縣委也要給政府輸送好的基層幹部嘛。楊縣長的意見很重要,你們組織部要重視。」

    武勁松張了張嘴把要說的話嚥了下去,掏出煙來敬給領導們才坐下,胡志清適時發話:「武部長,曲書記的指示還請記住。我看時間也不早了,就開始吧,那些鄉鎮行局的同志年齡快到坎的、那些同志該輪崗的,先大致說說。」

    楊陸順也屏氣凝神,他到黨政機關十來年,這也是第一次關起門來研究人事問題,這跟常委會上舉舉手、表表態是不一樣的,到常委會上的基本都有了定論,走走過場程序,而這裡才是真正決定一個人政治前途的關鍵。

    武勁松把從包裡拿出的材料作勢要分,忽然發現才有兩份,事先他也不知道楊縣長會來,他自己也有個底子,但他記心還沒好到脫稿就能匯報,乾脆就不分了,直接拿起材料就說:「曲書記楊縣長胡書記,年前組織部就對全縣副科級幹部摸了底的,目前為止,行局正職沒有年齡即將到坎的同志,鄉鎮黨委書記有三名、二把手鄉鎮長沒有。按照我縣三年一輪崗的制度,需要輪崗的黨委書記兩名、鄉鎮長一名。」感覺還是不對頭,應該把該到線該輪崗的同志的基本情況唸唸,可一念就容易耽誤時間,不禁有點赧然。

    楊陸順看出了道道,因為他見曲常林胡志清都很茫然的樣子,而武勁鬆手裡的材料似乎分了份兒,就插口說:「老武啊,是不是突然多了我,你沒預備多餘的參考材料啊?叫外面談秘書再復」馬上就覺得有誤,目前還是定調子,得嚴格保密才行,萬一談秘書複印走漏了風聲,將給以後工作代來很多麻煩,不好意思地笑笑說:「要不我和老胡合看一份材料吧,我對開縣幹部情況不熟悉,還輪不到我說話的。」

    曲常林哈哈一笑說:「勁松部長,你看楊縣長多關照你,就按楊縣長說的辦吧。」這句關照一語雙關,武勁松心領神會地把材料呈給曲胡二人,對楊陸順感激地說:「謝謝楊縣長替我美言啊。」

    楊陸順覺得武勁松有點隆重,瞥見曲常林微微點頭,頓時豁然,感情心言不提到開縣,他武勁松沒了威脅,藉機感謝我呢,也就笑了笑,與胡志清一起看人事材料。一看不要緊,要輪崗的全是有印象的名字,都是尤奮鬥幾次提及過請他關照的,看來這次小範圍的人事變動,是逐步清除尤奮鬥的殘餘勢力呢。再仔細看,那三個輪崗的鄉鎮黨委書記鎮長還都是開縣的大鄉鎮,比如萬家嘴鎮的鎮長、於喜鎮狼溝子鄉的黨委書記,萬家嘴有造紙廠、於喜鎮有煤窯、狼溝子有林業,算是開縣財貿收入最好,這手下得狠。

    楊陸順邊琢磨邊聽曲常林發言:「萬家嘴的馬宏軍,都四十八歲了啊,以前不是治理血吸蟲病受過市裡表彰的嗎?我看去縣血防辦合適,搞經濟他不裡手,造紙廠年年完不成國稅任務,他責任不小狼溝子的徐大陵,四十歲,林業工程師?」胡志清說:「徐大陵就是林業局副局長下去的。」曲常林說:「搞專業的怎麼能搞得好鄉鎮工作?我看還是回林業局算了,要是不好安排,縣綠化指揮辦去」

    楊陸順聽曲常林輕描淡寫地就把下面的書記鄉長給發落了,而且道理還很充沛,不過他還是曉得,馬書記徐鄉長是比較稱職的,萬家嘴為了給造紙廠提供便利,硬是組織群眾開了條八公里的人工河,一下就節省造紙廠的不少的短途運輸費,這樣費神出力為企業著想的幹部,僅僅是因為尤奮鬥的人就被發配去了血防辦養老,還有徐大陵,到狼溝子就因地制宜地在丘陵坡地開荒植樹,短短幾年就滿山滿坡綠色,還過得三五年就將給農民、政府帶來豐厚的回報,這是對同志的不負責甚至是打擊迫害!可惡的是理由很冠冕堂皇。

    胡志清附和道:「那就這麼辦吧,勁松,候選人情況說說。」

    武勁松說:「候選人情況在第三頁,這次組織部組織了十一個同志的基本考核,其中」

    曲常林抬頭打斷武勁松的話,逕直含笑對楊陸順說:「陸順,你仔細看看候選人情況,你認為合適,就上吧,畢竟政府工作需要下面的人來落實。我也不怕把實情告訴你,尤奮鬥在開縣四年,就有三年時間處心積慮地營建他的個人勢力,現在鄉鎮百分之六十的人都是尤奮鬥直接間接提上來的,所以尤奮鬥在開縣政令一致,我也不能說尤縣長不應該,事實就這樣,是你的人就聽你的,不然,光是對付這些陽奉陰違的人,就要牽扯你太多精力。市委王書記對開縣對你期望很高,我也想體體面面地離開開縣,老胡是個大事講原則小事將團結的好搭檔,勁松同志也能緊緊團結在縣委周圍,做好幹部選培工作。我們縣委團結一心,我想沒有搞不好的工作。」

    胡志清也表態道:「楊縣長,曲書記的話真是語重心長啊,開縣搞成這局面,我們都很痛心,以前尤奮鬥仗著後台硬,提撥幹部不講原則、不遵循組織程序,我們不能再這樣容忍需按去了。曲書記的出發點不是為了針對誰,而是為了我們開縣!」

    武勁松也說:「楊縣長,馬上就要開人大會了,得加緊時間定奪,不然」

    楊陸順第一次參加人事工作會議就成了決策人,是他萬萬沒想到的,他猛然有種被戲弄的感覺,但事實是,他確實被戲弄了,曲常林胡志清的兄弟加同志的友情只是要取悅市委王書記,而不是口口聲聲為開縣著想、為開縣人民著想。他非常清楚,市委王書記要的不是他楊陸順在開縣成為太上皇,是成為造福開縣人民群眾的人民政府縣長。

    念及於此,楊陸順微笑起來,說:「曲書記胡書記武部長,我先感謝各位對我的抬舉信任,我們常說培養一個幹部不容易,叫我在不瞭解下面同志的情況下隨意勾畫,那才是辜負了市委王書記的期望、辜負你們對我的信任了。如果真要我來決定,我想請曲書記胡書記給我兩天時間去瞭解下情況,當然保密紀律我還是會嚴格遵守的。」

    曲常林與胡志清對視一眼,感覺楊陸順的話還算誠懇,曲常林道:「陸順,也行,候選人資料你拿份去研究研究,隨時與勁松一起商量,一星期後就要開人大會,你也得動起來了,這幾天除了研究人事,哪都不要去,我們得見見代表們,確保萬無一失。」

    楊陸順在開縣畏手畏腳隱忍許久,就是等的這一天,自然點頭應允,而且他還有筆錢也得曲常林點頭才好用做人大會議的用度。武勁松見沒他啥事就起身告辭,胡志清還有事與武勁松商議,結伴走了。

    楊陸順見曲常林心情不錯,想起馬上要整頓煤窯賣掉造紙廠,聊天一樣地說:「曲書記,我們縣的煤窯造紙廠都不出效益,是不是搞搞改革,爭取也能成為縣裡的經濟支柱啊。」

    曲常林臉上沒了笑容,說:「是啊,煤窯的煤品質不好、運輸不便,如今煤價低迷,附近周邊用煤量少,成了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造紙廠設備落後、產品沒競爭力,廠裡人浮於事,勉強維持著能給干群退休職工發工資,就阿彌陀佛嘍。尤奮鬥在煤窯上費力沒討好,造紙廠更是唉,陸順,你的想法很好,還得量力而為啊。」

    楊陸順說:「曲書記,我想了很久,得想法讓工礦企業活起來,我們開縣才有希望,煤窯姑且不說,造紙廠我覺得應該承包或者允許私人買下經營,縣裡再想辦法給造紙廠跑來業務,既解決了廠裡職工生活困難,也能增加縣裡收入。」

    曲常林搖搖頭說:「陸順,造紙廠是集體性質的企業,還是七十年代建起來的廠子,設備陳舊落後,就是在職的和退休人員,都是個無底洞,誰有膽子承包?誰有膽子敢買?以前尤奮鬥也是聯繫私人來承包,可承包的第一個條件就是不負擔造紙廠的包袱,五百多退休職工縣委政府如何安置?!」

    楊陸順問:「那要有人買呢?」

    曲常林說:「我還是那句老話,企業包袱不能丟,企業職工不能甩,不然那些造紙廠的工人會讓我們縣委政府雞犬不寧的。」

    楊陸順心裡有底了,說:「曲書記,人大會閉幕,我得為煤窯造紙廠想想出路,到時候還請曲書記縣委大力支持呀。」

    曲常林無言半晌,才說:「陸順,造紙廠或許還有招,煤窯我勸你近期莫去動,沾上了就麻煩,等你完全熟悉後,慢慢治理不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