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宦海沉浮

第三部 市 第一章(上) 文 / 舍人

    第一章(上)

    王弘智一直在密切關注南風市開縣所謂的「楊陸順賄選」事件,他是曾經南風市的市長、市委書記,楊陸順又是他一手提撥的幹部,他實在想不通為什麼會搞出賄選來,按當初情況,楊陸順沒任何必要在人代會上搞小動作!出於黨性原則,他自己沒有也沒讓秘書趙君豪私下聯繫楊陸順詢問情況,他堅信楊陸順是個好同志,其實心裡多少有點歉疚:楊陸順出事,終究是他讓楊陸順在開縣大刀闊斧整頓治理造成的,他之所以調去廊柱市也沒給楊陸順打招呼,他是想考驗楊陸順到底是否堅定,廊柱情況比南風還差,他需要個只講付出不計回報且有相當能力的人為他衝鋒陷陣,事實證明楊陸順沒有因為老書記啥也沒交待走了而有抱怨有情緒,仍舊一心一意撲在工作上,不惜與醜惡現象做鬥爭。

    王弘智在歉疚中滿含欣慰,他知道楊陸順與劉家關係,只要調查證實楊陸順是清白的,縣長職位肯定是撼搖不動的,再去省裡把楊陸順調去廊柱,助自己一臂之力。可事情的進展卻出乎他的意料,雖然聯合調查組查實楊陸順並沒在人大會上有違紀行為,也沒任何經濟問題,男女作風問題同樣子虛烏有,可省委卻依照南風市市委市政府的請求,把楊陸順從開縣縣長位置上調離,發配去了市政府政研室的經研辦任調研員,莫非省委劉書記此舉另有深意?他百思不得其解,藉著去省委匯報工作之機,特意找了黃曉波,他知道某些時候秘書就是領導,只是領導永遠在前、秘書永遠在後而已。

    王弘智在南城區建設街28號秀林大酒店二十五樓豪華套房等候黃曉波,秀林大酒店是廊柱市的產業,是原市委書記耗巨資興建的,不是用來賺錢,而是用於緊密聯繫省委省政府的各個職能部門,相當於廊柱市駐春江辦事處,雖說春江市到廊柱市走國道只需一個多小時,但這裡仍舊是接待的主要場所,並非廊柱獨創,其他市亦然,而廊柱市的駐京辦事處也在籌建當中,規格比春江省駐京辦還大了幾分。

    秘書趙君豪去接黃曉波還沒轉來,王弘智一個人坐在偌大的客廳看著文件,靜悄悄的顯得有點孤寂,平常這樣的環境正是他進行思考的好場所,莫看市委書記風光無比,可就是缺少私人空間,黨內領導的私生活組織化已經是慣例了。不過現在,他很難集中精力,心裡總惦記著楊陸順,今天應該是楊陸順到南風市政府坐冷板凳的第三天了,但為什麼楊陸順至此還沒給我這個老書記來個電話呢?是慪氣還是什麼其他原因?越想越焦灼,不禁把文件丟在茶几上,用手捏住了突突亂跳的太陽穴。

    房門鎖頭卡嚓一響,打破了客廳裡的沉寂,王弘智知道是趙君豪接到了黃曉波,調整下表情微笑著站起來,轉向了房門。房門開處,果然是黃曉波和趙君豪。

    黃曉波招呼:「王書記,真對不起,讓你久等了。」

    王弘智迎上兩步伸出手笑道:「曉波,你能來就很好了,我知道國維書記在招待兄弟省的領導,還擔心你抽不出時間呢,請坐請坐,君豪,給黃秘書長泡茶。」黃曉波近期已經在省委辦公廳掛了個副秘書長的頭銜,看樣子是要放出去了。

    趙君豪麻利地泡茶敬煙,完了說:「王書記黃秘書長,我去裡面房間,你們慢慢聊。」

    吹著漂浮的茶葉,黃曉波象徵性地抿了口,看著趙君豪消失,說:「王書記,專程在等我?」

    王弘智笑道:「是啊,我們也是老熟人了,我就不轉彎抹角,我想問問楊陸順的事,多好的幹部,放在什麼經濟研究辦,不是浪費人才麼!」

    黃曉波呵呵笑道:「王書記,君豪隻字不透露您叫我來的原因,我猜著是為了陸順,果不其然,是陸順向老領導訴苦了?」

    王弘智微微搖頭說:「沒有,從我離開南風就沒主動給我去過電話,他給你去電話了?」

    黃曉波微顯詫異,失笑道:「嘿,這個楊陸順,不瞞王書記,他也沒找我,從始至終都沒給我去電話。」

    王弘智倒不詫異,說:「這才是楊陸順的本質啊,他從來都是相信組織的,也從不給組織添麻煩。」

    黃曉波很明白王書記的不給組織添麻煩的真正含義,按照楊陸順與劉書記及劉老的關係,完全可以向上反映,哪怕只要有意無意地讓周圍的人知道他上面有關係,何至於此?偏生楊陸順就如同王書記所言相信組織,不僅全程積極配合調查,還默默地服從了組織的決定,哪像有些人跑官要官那麼齷齪!讚許歸讚許,但內心還是覺得楊陸順太講原則,姿態是要高,可也不能吃啞巴虧嘛,好好的縣長被發配去了政研室,外面不知底細的估計楊陸順算是完了,他也委婉地向劉書記提起,認為是對楊陸順的不公,可劉書記並沒做任何表示,他也摸不清劉書記究竟在想什麼,直到楊陸順悄無聲息地離開開縣去市裡報到上班,他才從劉書記隻言片語裡得知,劉書記很欣賞楊陸順,他這才模糊感覺到,或許是劉書記對楊陸順的磨礪。

    黃曉波忽然笑了笑,說:「王書記,陸順在開縣的所作所為都是王書記你的考驗吧?」

    王弘智一愣,也呵呵笑道:「曉波,不愧是領導身邊的人,看問題就是透徹,我何嘗不也是接受組織考驗的呢。」

    黃曉波沒想到王弘智回答如此快速直接,卻轉口說:「王書記,陸順受點委屈,也許會更成熟,上面對他還是很滿意的。」

    王弘智蹙起了眉頭:「曉波,不能簡簡單單用委屈來概括陸順的遭遇了,年輕人是需要磨礪,可響鼓不用重錘,我、我擔心適得其反啊。」瞥見黃曉波不置可否的神態,也就不好繼續下去,好在上面還是很滿意,就足夠了。展顏一笑道:「曉波,提了副秘書長,看來要放飛了啊,可喜可賀啊,是留在省委大院還是到基層去呢?要想下來,就去廊柱吧,離省城也近。」

    黃曉波謙遜地說:「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啊。我想下基層,可沒經驗,王書記好意,感激不盡啊。」

    王弘智說:「我記得你是財經工作出身,到財政廳很合適。」

    黃曉波也不隱瞞,說:「王書記畢竟是領導,一語中的,過不了多久我就去財政廳了。呵呵!」

    王弘智說:「財政廳的常務副廳老梅已經確診是肝癌,你是去接常務一職,到時候我廊柱需要財政廳解決問題,我可就直找老弟你嘍!」

    黃曉波說:「什麼也瞞不過王書記,我也沒想對老兄隱瞞,只是未成定論,不敢胡亂顯擺啊。」

    讓趙君豪送走黃曉波,王弘智讓司機開車徑直回了家裡,原計劃安排是要趕迴廊柱的,但他認為楊陸順的事不能再拖延,決定明天請見省委劉書記,把楊陸順調去廊柱市。

    王弘智八點就到了黃曉波辦公室,因為上午省委劉書記要出席一個座談會,只有十分鐘時間空閒,只是要個人,十分鐘足矣。

    省委書記劉國維精神挺好,笑著說:「弘智啊,什麼事情這麼急,十分鐘也不放過我啊?」

    王弘智說:「劉書記,我想請省委同意,調楊陸順同志去廊柱市委工作。」

    劉國維哦了聲:「怎麼,護短啊?」

    王弘智聽出劉書記話裡沒不滿,嚴肅著表情說:「不是護短,是怕打擊了楊陸順同志工作的積極性。」

    劉維國說:「受了挫折就喪失了積極性,恐怕也不是你想要的人吧。」

    王弘智有點語塞,檢討道:「劉書記,是我考慮不周。」

    劉維國呵呵笑了起來,說:「弘智同志,你今年才把楊陸順提撥為縣長,現在調去廊柱,安排個什麼職務呢?不如先放放,再把小楊調到身邊,好好培養幾年,方可成器啊!」

    王弘智欽佩地說:「還是劉書記高瞻遠矚,我意氣用事了。」

    劉國維收起了笑容,嚴肅地說:「弘智,廊柱是我省工業支柱,如何貫徹中央深化企業改革精神,你要有新思路,省委是大力支持你的。」

    王弘智莊嚴地說:「請省委和劉書記放心!」沒有浮誇地保證更沒有囉嗦地表忠,只有一腔熱血和正氣。

    臨出門,王弘智聽到劉書記在身後囑咐:「弘智,不要主動找小楊,給他點時間。」王弘智只是頓了頓腳步,就開門離去。

    楊陸順坐在冷冷清清的市政府政策研究室分屬的經濟研究室,有種錐心刺骨的寒意,儘管已經是六月底,夏至過了幾天,可他的心裡卻如同嚴冬三九,格外淒涼。回想過去的聯合調查,他早沒了憤怒,取代的是茫然。

    調查組來得轟轟烈烈,生怕開縣人不知道才上任不到半年的縣長,是通過行賄人大代表才獲得了合法數量的選票,在調查組找他落實問題時,他才知道,就是自己那五萬多元錢惹的禍,他當然理直氣壯,他當然問心無愧,他甚至還可以說是反**倡廉潔的好黨員好幹部好縣長,在取證過程中,縣委辦主任張初民和映山賓館的朱貴貴段偉都沒敢歪曲事實,都承認幫助楊陸順縣長出售過煙酒,而煙酒的來龍去脈到鄉鎮也調查得很清楚,最後結論楊陸順不存在「賄選」,同時也不存在個人經濟問題,至於男女作風問題,更是無稽之談,連段偉都咬定映山賓館是縣委政府的招待所,從沒賣『淫』嫖娼的醜惡現象。

    事情查到這個地步,楊陸順清白了,財政局的戴局長及行財科處理五萬多元錢的科長都向楊陸順道歉,沒處理好領導交給的工作,還指天發誓不是他們洩露出去的,推卸給人大方面,說他們得了好處不認好!曲常林也是假惺惺地安慰,說什麼身正不怕影子斜,組織上不會冤枉好同志。李青江則是很痛心疾首,認為絕對幕後有黑手在作俑!

    從頭到尾楊陸順都依照組織原則配合調查組的工作,他相信組織,直到市委章副書記熊市長找他談話,到市委組織部來人宣佈市委免去他開縣縣委委員、縣委常務委員、縣委副書記,人大開會免去的開縣人民政府縣長職務,他才明白組織欺騙了他,他甚至驚訝到頭腦一片空白,他只是後悔,後悔為什麼要故作清高,為什麼不事發之初就去省裡,他後悔為什麼不知道調動一切可以利用起來的條件,來對抗政敵的惡毒進攻!最令他灰心的,自己作為依仗的省裡的關係,從頭到尾也沒給予過他任何幫助,兄弟稱呼的黃大秘連個電話甚至連個口信都沒有,是他們高高在上漠不關心還是愛惜自己的羽毛要跟基層微不足道的小角色劃清界限?他不清楚,他只知道一個省管幹部的任免勢必是要通過省裡高層的,即便與任何領導沒私交不需要避嫌,就可以任由清清白白的幹部受盡屈辱嗎?!而市政府副秘書長楊宜接任開縣縣長職務,則讓他知道了什麼是徹頭徹尾的無恥!他原本還是可以向黃大秘叫屈的、還是可以找省委劉書記雪冤的、甚至豁出去找北京的劉老主持公道,找遠在大洋彼岸發財的老同學袁奇志劉三少,但是他沒有任何行動,只是默默服從了組織的決定,沒有任何反抗地捲起鋪蓋行李去了市政府,坐進了冷冷清清的經研室,不是他不留戀縣長寶座,而是他真的灰心了,這場打擊遠遠勝於當年義無反顧地從新平棄職離開!

    從楊陸順進市政府報到開始,政研室主任老馬給予他很大的同情,甚至希望楊陸順請假休息段時間再上班,楊陸順拒絕了,他能承受得起別人給他的同情、憐憫、嘲笑、白眼,他沒有失魂落魄、沒有故作瀟灑,頭腦清醒地面對現實,他在認真剖析自己,他在思考如果再有重來的機會,他會如何把握。

    經研室真的很冷清,因為這個只有三人的科室,是市政府為了體現重視發展經濟搞出的個新部門,沒有硬性任務沒有硬性指標,另外兩人都是牢騷滿腹的失意人,與楊陸順稍微不同,他們是機關裡徹底的邊緣人,從沒得意過,只有失意。他們也為楊陸順的遭遇抱不平,可更多的是強調自己在機關裡的不公,最後演變為對口相聲般的相互吹捧相互解嘲。期間周益林給楊陸順來了個電話,約他吃晚飯,楊陸順知道周班長的心意,很爽快地答應了。

    吃飯的地方楊陸順曾經來過,很儉樸的小飯店,不過也進行了簡單修繕,至少包廂裡不再黑呼呼的,周益林熟練地點著菜,也沒問楊陸順究竟喜不喜歡,見楊陸順老看門口,笑著說:「心言還在路上,她去西平縣考察了,別急,會趕來的。」等服務員拿著菜單走了掩上包廂門,周益林端起茶杯鄭重地說:「陸順,恭喜你!」楊陸順自嘲地笑笑沒說話,也舉起了茶杯,靜等周班長下文。

    周益林接著說:「這次調查我沒主動請纓下去,我也是擔心你,好在我杞人憂天,以茶代酒,我敬你清清白白進市!」

    楊陸順碰了下,卻沒喝,放下茶杯說:「周班長,我得謝謝你,如今清清白白進市裡還落個坐冷板凳,要是那五千元事發,呵呵,估計我得開除黨籍了。」

    周益林伸手拍了拍楊陸順的胳膊,笑哈哈地說:「兩碼事,官大誘惑大,你能全身而退,就是大勝利啊!什麼冷板凳熱桌子的,公道自在人心!如今住政府宿舍家也不在,你嫂子的意思,讓你在家搭伙,比食堂伙食要好,伙食費照交啊!」

    楊陸順莞爾一笑說:「不去不去,你經常不在家的,我去摻和啥呢!我在開縣也是吃食堂,習慣了。」

    正聊著,包廂門呼地開了,徐心言喘息著進來,她從楊陸順被調查到免職進市政府,還是頭次見到,也不管周益林,就忿忿地說:「陸順,市委市政府這麼處置你不公平,你要向市委章書記反應情況啊,章書記還是蠻欣賞你的!」

    楊陸順和周益林相互看了看,不禁呵呵直笑,徐心言漲紅著臉對周益林說:「周大哥,陸順都這樣了,你還有心思笑,還是不是好朋友了!」

    周益林假意沉下了臉,嘴角卻始終含笑,楊陸順說:「徐處長,我都怎樣了啊,不就是免了縣長麼,還是周班長樂觀,祝賀我沒被查進去呢!」

    徐心言說:「他那是對你沒信心,我就有信心,你楊陸順不是貪贓枉法的**分子!」

    這話一出,周益林真笑不出來了,歉意地說:「陸順,還是心言有眼力,我、我始終還是擔心你自身出問題。」

    楊陸順無所謂地笑笑,他不知道怎麼接茬,他的確有問題,想想都捏把冷汗。

    徐心言也沒開始的激動,端起楊陸順面前的茶杯就喝了幾口,抬手一抹嘴巴說:「唉,浪費我一天準備的安慰話了,我還因為陸順肯定會哭喪著臉坐立不安,沒想到比我還篤定,不說了不說了,周班長,吃了飯我們唱歌去,我一同學開了家卡拉ok廳,正好去捧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