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怒海穿越之征服1934

章 節目錄 一一六、非洲的星星之火(三) 文 / 憤怒之翼

    這份協議其實很簡單,省略掉冗長的廢話,歸納起來就是四點:

    一、革命勝利之後,廢除殖民地性質的剛果法郎,由特區獨家發行華元,作為未來剛果共和國的法定貨幣。

    二、新的剛果鈾礦和鈷礦為特區專營。

    三、法屬剛果歸特區所有。

    四、允許特區修建一條橫貫坦桑尼亞非洲東海岸、鈾礦區、穿過剛果直達法屬剛果港口的大鐵路,連接非洲東西海岸。

    這份協議要求之底,遠遠超過巴博的預計。其實巴博最擔心是,謝長炳提出對布尼亞黃金礦區的領土要求,假如是這樣的要求,他甚至自己都難以說服自己。而整個協議,謝長炳竟然沒有提到一個字的黃金,這讓巴博真正感受到了什麼叫無私的友誼。

    至於鈾礦和鈷礦,說實話,他連這些東西是幹什麼用的都搞不清楚。自然無關痛癢的首先同意了這一條。

    至於第一條,制定華元作為新剛果的法定貨幣,雖然有點為難,但是他相信能夠被絕大多數委員會成員接受,畢竟華元的幣值非常穩定,與美元和英鎊掛鉤,這對新政府恢復國家的穩定也是至關重要的,儘管看過去這一條有點像是賣國。不過,巴博還是有信心搞定輿論和中央委員會。

    至於第三條有點奇怪了,法屬剛果理論上根本不是剛果的領土,跟剛果沒有任何關係,只是歷史上曾經是一個國家,兩國的人民有共同的民族。但是,很早之前就被法國人征服了,他們的國家叫法屬剛果,是一個靠非洲西海岸的小國,與剛果相鄰。

    巴博奇怪的問道:「謝導,要知道,法屬剛果,除了名字和我們差不多,但是並不是一個國家,我們沒有權利決定另外一個國家的歸屬問題。」

    謝長炳笑道:「這個我清楚,他們與你們不是一個國家,也互不統屬,這個沒關係,對於我們來說,法屬剛果歷史上和剛果是一個國家,那裡的人們與你們有共同的祖先,有這一點就可以了。」

    巴博想了一會,吃驚的說道:「難道謝導你們要……」

    謝長炳點頭說道:「所以,只要你們同意就可以了,法國同不同意,無關緊要,不是他們說了算。」

    巴博並不關心未來的法屬剛果到底是屬於法國還是屬於特區,出賣別人的利益是不會有負擔的。巴博當然希望,他們的鄰居是個朋友,而不是令人生畏的歐洲殖民者。

    至於修建一條橫貫非洲中部,連接非洲東西海岸的大鐵路,這是雙方都有利的事情,當然可以接受。雖然,剛果很長時間內都可能修不起這樣的鐵路,但是並不妨礙特區來修,當然這條鐵路的經營權是要跟謝導爭一爭的。

    至於這條鐵路雙方股份的多少問題,特區並不會太計較,只要符合投資和收益的客觀原則,並不反對剛果在這條鐵路中獲得可觀的利益。對於特區來說,這條鐵路的貫通關係特區對非洲東西海岸資源和力量的快速調度。這是戰略問題,同時也希望他是一條非洲的繁榮之路。

    只要控制了這條鐵路的東西出海口,特區就能在戰略上從非洲東海岸快速支援西海岸的法屬剛果,而不用繞大彎走好望角。同時這條中軸鐵路的存在,猶如一枚長長的釘子,鍥進了整個非洲。在未來,整個非洲的走向,特區將有發言權。

    同時這條鐵路的貫通也有利於非洲中部的物資快速走向世界市場,客觀上會給整個非洲中部地區帶來歷史性的機遇。

    剛果社會共和黨有了這批軍火,整個剛果都被點燃了。分佈全國25個地區,在城市之外的廣大郊區,每個地區都有好幾支三十人左右規模的游擊隊出沒在城市與城市的交通要道,他們就像老鼠一樣,襲擊了補給隊,搶了物資就會消失在叢林之中。

    如果是單獨的一次事件,沒有人會怕。不過,要是每天發生數次襲擊,持續不斷的騷擾交通線,這在各個城市造成了巨大的恐慌,城市內也開始出現黑人襲擊白人和搶劫錢物的事件。

    恐慌向瘟疫一般蔓延,很多城市的白人開始組織保安部隊,戰鬥真正在剛果打起,每天都有槍聲在各地響起。每天都有人倒在血泊之中。

    局勢顯然變得使剛果社共黨更有優勢,充足的軍火,源源不斷獲得人員補充,持續不斷的影響力,能夠非常容易獲得當地部族的糧食補給。這一切,都在預示著剛果社共黨只要不斷的襲擊,白人的統治必然會面臨崩潰,勝利的天平開始向剛果社共黨開始傾斜。

    布尼亞,這個伊圖裡地區的首府,財富的聚集地,只有一支不到兩百人的白人武裝,這段時間布尼亞開始封鎖,在進出口開始壘砌了工事。想來,當地的執政官估計到了巴博可能會拿布尼亞下手的可能。

    伊圖裡河的支流在布尼亞圍成了一個廣大的河套地區,土地肥沃,交通方便,又有著名的黃金產區在附近。這裡成了最早白人的聚集地,百多年的發展,布尼亞已經初具規模。

    同時這種地形也決定了,布尼亞易攻難守,兩百人的保安部隊能不能守住這個城市,白人是沒有底的,部分白人已經開始陸續撤離布尼亞,往首都遷移。那裡才是他們的軍事重鎮。

    巴博拿著望遠鏡仔細看著,前方躲進簡易工事的比利時保安部隊,按照謝長炳教給他的視距測量法,估算著目標距離。

    「迫擊炮準備。」

    為了這次打下布尼亞,巴博幾乎把所有的迫擊炮都帶到了布尼亞戰場,光他這邊的一號迫擊炮陣地就有五十門60毫米迫擊炮。

    聽到命令,迫擊炮營開始架設迫擊炮。

    根據謝長炳提供的迫擊炮炮兵守則,座板坑早已經挖好,一接到命令,一炮手馬上解開捆炮帶,打開架腿,對正目標架炮,兩手用力將駐鋤插入土中,單膝跪於座板左側,調整水平調整機,將托架調整

    成概略水平,然後固定好緊定手柄,將瞄準鏡插在瞄準鏡座上。

    二炮手則跪於座板右側,取下炮口帽,升起高低機,協同一炮手調整追擊炮,使光學瞄準鏡上的高低氣泡和傾斜氣泡居中。

    三炮手的手中已經拿好了一發炮彈。

    「目標521米,方向68,一發發射!」

    接到命令的測試炮位二炮手,迅速調整射表裝定表尺,搖動高低機和方向機使十字線對正目標,然後從三炮手手中接過炮彈,炮彈正直裝入炮口內,穩定了半秒,讓炮彈平穩下滑,人隨即蹲下。

    「轟」,炮彈底火撞擊撞針發火。

    測試彈劃過長空,在敵方工事越三米的位置爆炸。

    觀測到炮彈落點,巴博大聲命令道:

    「目標524,方向68,全營三發齊射!」

    迫擊炮彈藥雖然主要是支援步兵火力,對於工事作用有限,但是五十門迫擊炮同時向只能防禦步兵的簡易工事發起襲擊,威力也是非常驚人的。比利時部隊當時修築這個工事的時候,根本沒有考慮過防

    炮的因素,他們不認為黑人會有火炮出現,了不起就是一些鳥統之類的武器。

    這樣的盲目估計讓布尼亞兩百多號白人保安團陷入了極端惡劣的局勢。

    從第一發測試彈開始,巴博的剛果人民軍從前後兩個陣地向保安隊發起了炮彈打擊。

    三發齊射之後,布尼亞的工事上,已經沒有什麼人影,巴博看到白人保安隊已經逃出了陣地,正在往市區裡面撤走。

    巴博笑的很開心,這是他第一看到白人如此狼狽的逃跑。

    巴博跟第一旅的旅長埃加德說道:「兄弟,白人逃跑的姿勢並不比我們好看嘛,也是夾著屁股跑的,是不是?」

    埃加德見部隊如此容易打敗了敵人,也高興的說道:「真沒想到,我們贏的這麼容易。」

    巴博點頭道:「這要感謝,謝導他們提供的武器,憑我們以前的長矛,我們就是來一萬人都搞不過這些白人。」

    埃加德同意巴博這樣的說法,以前,他們的人不是被幾十個白人趕的滿世界跑嗎?埃加德相信,有了謝導他們的支持,剛果人民的新生已經不遠了。

    看到敵人逃跑,手持毛瑟步槍的部隊早就耐不住了,正在等待巴博的攻擊命令,他們要用手中的步槍去爆白人的菊花。

    巴博見部隊已經士氣如虹,大聲的說道:「進攻!」

    聽到命令的部隊,黑人戰士猶如一隻隻叢林裡的花豹,快速地衝向了布尼亞。

    部隊沒動的時候,還是有點樣子的,部隊一動,毛病就出來了。剛剛跑進敵方的陣地,這些叢林戰士完全失去了編隊,很多人發現自己周圍的人都不是自己的隊員,除了死命的往前跑,完全不曉得接下來要幹什麼。

    可笑的一幕在敵人陣地發生,氣急敗壞的埃加德,大聲斥責著各個連隊的指揮官,要求他們馬上收攏隊伍。

    收攏部隊之後,埃加德長心眼了,他命令部隊以排為單位,開進布尼亞,每個排長都被要求沿著什麼線路進攻,到什麼地點結束,並展開佈防,設立工事。

    這個方法確實比一窩蜂好了很多,部隊開始真正開進了布尼亞,一旦遭到敵方的阻擊,埃加德就會增派人員往那個方向增援。沒有抵抗的,直接到達目的地建立工事,確保部隊有效控制市區。

    這些控制點都是謝導他們參謀組制定的控制點。按照交通情況,把整個布尼亞分成了五個防區。銀行、市政廳、倉庫、軍營、白人區一點點被分割包圍,使裡面的白人不能相互支援,只能圍困在那裡,依靠撤退過來的保安隊,做有限的抵抗。

    三個小時候,整個布尼亞完成了分割包圍,巴博的迫擊炮兵也調進了各個前方陣地。理論上,這些包圍區裡的白人就是鱉,巴博想咋處理他們完全他說了算。整個布尼亞的槍聲都停了下來,白人知道這不是安全了,而是徹底失去了希望,剛果軍正在決定這些白人的命運。

    如何決定這些白人,剛果社共黨開過會,那些憤怒的沒頭腦的同胞都要求把白人統統殺掉,砍掉他們的腦袋。連巴博也不認為這個主意有什麼不好,但是,巴博決定下達命令之前還是應該請教一下謝導比較保險。

    巴博一個人來到「金剛果信用社」,謝長炳正在給兩職員講「楚漢相爭」的故事。

    巴博進來之後也是靜靜的聽謝長炳講故事,當謝長炳講到劉邦和項羽進了咸陽之後,採取的不同政策,心中一動。

    他隱隱覺得謝長炳會發對殺光白人的政策。等謝長炳的故事告一段落,巴博站起來問道:「謝導,布尼亞的白人該不該殺?」

    謝長炳說道:「該殺,但是殺光之後呢?」

    巴博茫然了,是啊,殺光之後呢?難道只是洩憤嗎?

    謝長炳說道:「你們是要建立一個國家,沒有明確的思路,你們會陷入迷茫。」

    「一個新的國家,是能給他們的人民帶來希望,祥和,並抹平他們心中的仇恨,這是你們是不是能夠長治久安的關鍵時刻。」

    「您覺得應該放過白人?」

    「不,你們應該制定出政策,對於那些虐待過你們同胞的白人,要讓他們公開受到審判,並以公正的名義處死他們。那些罪惡不足以處死的白人,應該審判之後,沒收他們的財產,並讓他們去金礦勞動,以抵償他們的罪惡。至於,無辜的白人,婦女,孩子,沒收他們財產,發給他們路費,讓他們離開布尼亞。」

    巴博聽了謝長炳的建議,茅塞頓開,謝導的方案既能讓罪惡受到懲戒,又不使自己的同胞被仇恨蒙蔽雙眼。他覺得謝導的方案才符合剛果的長久利益。他恭敬地向謝長炳鞠了一躬。

    布尼亞陷落的消息,傳到首都,全國震動。從那些被釋放的白人婦女口中得知,數百白人被判有罪,在公眾之下被絞死。一千多白人則被沒收財產,並被處以二年以上的金礦勞動。這裡面,很多是被釋放婦女的家人,她們同時帶給博托總督一個口信,假如殖民地政府釋放全部被捕的剛果社共黨黨員,他們將赦免那些白人的勞動改造,放他們回去。

    這則消息讓整個殖民地白人陷入了巨大的恐懼。這些白人對於黑人來說,沒有幾個是乾淨的。聽說數百人白人被絞死,所有白人都感覺到後背發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