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大明另類官商

正文 第161章 出門遇劫匪 文 / 梨下海棠

    今年年節,常智光這邊桌子上多了一個外人,海瑞。海瑞沒有攜眷來安國,而且放假後大學就他一個人。看其孤苦零丁,常智光就把他請了過來,也吩咐下面人開春後把他家眷接過來。

    刺頭歸刺頭,常智光還是佩服海瑞那性子。海瑞的事,常智光和朱玉說起幾次,朱玉則搖頭表示,這人一日在朝,朝中不得安寧。其在明世宗時候,進士還是一個閒職八品官,竟然敢上表彈劾當時的戶部侍郎於世昌。常智光這邊也打算了,讓海老頭在安國頤養天年好了。

    白蓮還是那麼大大咧咧,絲毫不覺著自己馬上二十六了。

    常智平則有點心不在焉,幾次交談竟然會走神。

    彭子晨比原先更加穩重。

    惠蘭還是愛和秦良玉一邊私聊。

    趙信破例帶了挺著大肚子的蘇氏和大家一起吃年夜飯,看得出來雖然在外面還不乾淨,但是對自己妻子,趙信還是疼愛有加。蘇氏對這情況還是比較滿足。

    女人湊一起聊孩子,聊化妝品、聊八卦,而男人則是半公半私的說話。

    「最近盜搶事件減少一些。」彭子晨道:「但是卻發現不少來安國賣孩子的事。」

    「拐賣人口?」

    「嗯,審了幾對夫妻,他們都說自己養不起太多孩子,但又怕孩子將來受了委屈。送到安國這地方來,孩子以後生活條件也好點。有點甚至是不賣,直接送。」彭子晨皺眉頭道:「大人,我就不明白,為什麼他們非要生六個七個,還有一對竟然生了十一個,別說是他們,就算是我這麼多孩子也養的吃力啊。」

    常智光歎口氣道:「其實他們是不想要。但你想像一下,到晚上黑燈瞎火,左右沒事,只能進行最原始的運動。我還聽說孕婦從房上跳下來,想製造小產,結果一屍兩命。看來只能是光明報再次增版,建立個母親專欄。能引導就引導,不能引導這事我們也管不上。」

    趙信道:「我就頭疼這戶籍,按照大人要求,任何不識千字人不得落戶後,雖然有所減少,但似乎大家都將安國想成天堂了,黑戶比比皆是。」

    「廢話,這幾千畝的荒地要開發,這是多大的工作機會。還要蓋房子,沒有幾年是弄不下來,而安國這邊工錢比其他地方高出一倍,孩子也能找機會上學堂,自然是全家跑來了。」常智光道:「不過放心,目前秦鳳路也需要大量工人,而杭州、揚州、洪州三角建設也需要大量工人,各地也學著發展商業。再過半年一載,這情況就能大大改善。」

    一直沒說話的海瑞道:「老朽就是佩服常大人這氣度,為他家好而叫好。」

    「海大人,真只有安國一家富了,不出五年,這地方肯定受不了。」誰都跑來,一個縣人口超過京城,那是多恐怖的事。常智光道:「其實除了這千畝地,安國已經接近飽和狀態,無能力再接納多餘人口。人口如果再增加,沒有任何益處。這年節後我要離開一兩個月回家省親,這邊還要麻煩大家還有海大人。」

    海瑞客氣拱手道:「自當竭盡全力。」

    常智光雖然經常不在安國,但是安國已經如同上了軌道的公司一般運作。各個部門各司其職,外加趙信一文,彭子晨一武監督,其實也不會有什麼事。

    要麼說穿越後實在沒本事就去當老大,老大不一定要有本事,關鍵是小弟有能力就行。

    臨走之前,常智光去了軍廠。軍廠研究重點在重炮和炮彈,而這兩樣產品對鐵鑄工藝要求非常高。目前軍廠能生產射程達到一千五百米的實心彈和超過一千米的燃燒和初級開花彈。但是成本太高,一台六百米的重炮造價不過幾十貫錢,而千五米如果要發射開花彈,最基本造價每門在三百貫以上。即使這樣炮身的質量也不夠好,使用幾次後就得冷卻,否則一樣會炸膛。一台不太實用賣價要達到千貫的炮,即使是大明估計也沒興趣採購。

    而常智光的槍得到了突破,子彈生產了出來,射程百米,填裝一次彈藥花費約10秒。雖然有了雛形,但沒有多少戰場實用性,而且有效殺傷更低。常智光對槍械比較瞭解,指導一些現代槍支的構思,具體怎麼弄讓師傅們自己想。

    明宣德時候其實就出現了突火槍,射程達到了兩百三十米,由於實用性非常低,所以最後被朝廷放棄。

    常智光投入巨資,而且有現代槍械理念,只要鑄造工藝跟上,解決好一些關鍵問題,槍械遲早是要成形的。

    研究所在和生產所在是兩個世界。而研究地除了彭子晨、常智光和幾名老師傅和幾名徒弟之外,包括趙信也不能出入。研究地不是彭子晨負責,朱玉在看見新火器好處的同時,派出五名錦衣衛掌管研究地的安保。裡面的衛兵全是從大內抽出來的禁軍,一方面是保護這地方,另外一方面也有一點監視之用。

    兵者,凶也,雖然朱玉讓常智光放手研究,但對這麼危險的地方不敢完全信任。要知道這裡面一張圖紙就可能讓女真或韃靼成為軍事強國。

    研究地分火器和鐵器兩塊,明鐵出產量占當時世界總產量的八成,但是製造工藝卻沒有跟上,也沒有人對這方面進行研究。雖然也有提煉鋼,但是那產量成本之高,讓人恐怖,要不然常智光重炮的成本也不會會達到三百貫之巨。這東西就不能如甩手炮那般批量生產,百煉才成鋼,一門重炮不僅成本高,而且需要的人工和花費的時間都是常智光遠遠無法接受的。

    身為一個穿越人,常智光很慚愧,早知道當時就應該多瞭解鋼到底是什麼東西。

    另外研究鐵器一方面自然是為軍廠服務,另外一方面一旦有所突破,將成為一件非常緊俏的商品,常智光對這點沒想藏私。

    元宵節後,常智光、常智平、秦良玉還有兩名丫鬟一起上路。秦良玉本來是想和常智光一樣騎馬,後來感覺不太妥當,就雇了安國物流的馬車,一輛她乘,一輛兩名丫鬟乘。

    除了他們,還有何勇白蓮等八名衙役跟隨,這是朱玉的意思,說如果常智光再單獨出行的話,她就派內衛來保護,常智光想想也對,駐女真記者收到有風聲說,女真人還是想對常智光下手的。而這風聲,則是薛柄打探而知,情報可信度相當高。

    常智平看這路人少,山路又崎嶇,和何勇白蓮閒聊,何勇介紹道:「前些年,東南這帶匪患甚重。自從新皇登基之後,東南大治。對匪皆取籠絡之政。有名的無名的紛紛被招安,有的留軍中,有的回去務農。而今這道路甚為太平。」

    「這匪多是難民所成,但是部分撈到好處後,不會甘心放棄搶掠。」常智光道:「年前不是兩府聯合剿了一夥盤踞多年,一百多人的匪眾嗎?」

    幾人正聊著,突然路邊草叢竄出十來人,當頭一個身高七尺二寸,一臉鬍鬚渣子,肩扛一口大刀喝道:「此樹是我栽,此路是我開,要想過此路,留下買路財。」

    「哈哈!」常智光忍不住哈哈一笑道:「這台詞,真爛。喂!我說你們就十二個人,我這邊有十個男人,為什麼劫我們的道?」

    一匪對領頭道:「大哥,他不怕我們。」

    「廢話,當然不怕。我們有八口刀,你們就一口。」常智平也樂了,這群匪眾有的還拿木棍,有幾個甚至是空手。看來幹哪行都得有眼力,對像看清楚很重要。

    「大哥,看來這夥人不好惹,咋辦?」

    「喂!打劫的,這裡有兩位是你們這行業多年前的老大。」常智光望著何勇和白蓮笑道:「你們還是跟我去徐州吧,否則別怪我們不客氣。」

    「你……你是誰?」領頭的將刀一指喝問。

    「安國小小知縣,常智光!」

    領頭大驚喊道:「扯呼!」一干匪徒立刻逃竄。

    常智光揮手:「抓,能不殺就不殺。」

    「是!」八衙役中何勇白蓮留下,其餘六馬四面追去。這些衙役都算是彭子晨的嫡傳弟子,對付那些連武器都沒的人,拿下不過小菜一碟。

    只不過常智光很納悶問常智平:「什麼時候劫道的怕知縣了?」

    白蓮笑道:「大人不知道吧,年前小的聽了一段子,說是大人手持一百單八斤的方天畫戟帶一百精銳騎衛,在萬軍之中直取鐵鷂子主將粘木守全,粘木守全大驚之下急忙奪路而逃,於是就成了常智光打破鐵鷂子。」

    「哈哈」常智光笑道:「其實我一直不明白,你看三國評書說,關雲長斬文丑,難道那麼多兵丁都是吃素的,一匹馬再快,難道跑得過對方的飛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