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大明另類官商

正文 第183章 知識產權案 文 / 梨下海棠

    也因為這些,今年的科舉,除了進士科外,明算、明字、明法、明經等雜科也倍受關注。特別是明算科,已經有商人私下和這些舉子們聯繫,願意包費用送安國大學深造,再為自己場業服務(現代叫委培。)。就比如造船廠,畫圖紙、測量、定規格等等一旦入位,效率將大大提高。即使是京城造作局,也非常需要這方面的人才。

    朱玉在海州宣了常智光,先是肯定了他主導的一切事情。而後道:「常智光,朝廷有意接手安國大學。本宮也打算,將來這進士科的人都要去大學,合格了才發給功名,你看……」

    「回公主,公主不如在京城建一所皇家大學,裡面集研究、學術為一體,人才最為關鍵。」

    「再建一所?」朱玉點頭:「好提議。常智光,昨天秦將軍見本宮,她和本宮說你竟然在這幾個月都沒和她說一句話。」

    常智光回答:「公主明見,海風太大,微臣嗓子太小。」

    「裝糊塗。看得出秦將軍對你還是有眷顧的。」朱玉道:「你就沒想法?」

    常智光回:「公主,就因為微臣也有眷念,所以才支持她。兒女情長,她也當不得這個將軍了。如公主一般,公主如果嫁人生子,諸多朱姓王爺還能看公主坐在監國之位上嗎?到時候必然是天下大亂之局面。秦將軍也一樣,自古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看微臣,而今有點小成,但也是犧牲了玩樂,數次從險境中逃生。如微臣只會吃喝玩樂,恐怕也不能和公主有如此親近的說話機會。」

    「說得不錯。」朱玉輕輕一笑:「本宮怎麼就覺著越看秦將軍越順眼,原來和本宮一樣,都是一個苦命人。另外,本宮問你,這掛起大明旗幟是怎麼回事?」

    「回公主,這艦隊和禁軍不一樣,多是對他國。海上往來船隻多多,怎麼辨認是自己國的船隻呢?所以微臣就想了這個辦法。只不過,微臣覺著還是要設計點圖案出來,也就是大明國的國旗。」

    「本宮知道,你在早些年上書的憲法中說過,本宮回頭就讓禮部拿出個章程出來。」朱玉笑道:「這戚繼光的字也太難看了。」

    「回公主,這『大明』二字是微臣寫的,當時船上就微臣一個狀元,公主見笑。不過官員們都褒獎有嘉,說微臣的『常字體』獨具一格,氣勢無比,字中有意,乃是千載難見的……」

    朱玉樂道:「看不出來,你常智光也如此不要臉。好了,本宮明日就回京了,你回安國後記得把本次杭州艦隊的行程造表發上來。」

    「是,微臣告退。」

    第二天,朱玉回京。

    第三天,巡查團也離開。

    常智光到了上書省繳了聖旨,而後回到安國開始寫表章。

    而常智光沒想到……一起棘手的商業糾紛正在安國等著自己裁決。

    被告人是東南商會的汝州的汝窯。原告是安國商會的定州的定窯。定窯告汝窯以卑鄙手段弄走自己兩名師傅,導致商業機密外洩。定窯以白瓷著稱,出品一般都是中高檔商品,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劃花獨到匠心。常智光用的枕頭就是定窯出的,上面的圖案確實生動。

    而汝窯是大明五大名窯之首,被欽定為宮廷御用瓷。其特點是釉層薄而瑩潤,柚泡大而稀疏。被世人稱為「似玉、非玉、而勝玉」,屬於高端用戶的首選。

    面對定窯的指控,汝窯全盤否認,稱只是掌櫃認識兩名師傅,知道兩名師傅退休,留喝水酒一杯,再無其他利害關係。至於汝窯為什麼白柚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劃花技術提升到定窯一個水平,掌櫃解釋說,乃是自己投入了大量金錢和人員研究,花費了兩年才有這樣的成果。兩名師傅也到場,說自己絕對沒有拿汝窯的好處,也沒有洩露和教導汝窯那些印繪技巧。

    原本這事是東南商會駐安國辦事處和安國商會協商,但兩邊聯合查了很久,也說不清楚到底誰在撒謊。要說定窯也不是沒有理由,兩個師傅退休兩個月後,汝窯的印繪手段突然提升到一個高度。而定窯依靠的就是印繪精美,而今商業機密洩露,導致的損失無法估量,自然不幹。

    定窯是民窯,汝窯是官窯,本來不會互相衝突。但是商人說動朝廷大臣,官窯對外銷售。而相同,朝廷也從民窯定瓷器。定窯之所以有名,也就是歷史上是少數被指定允許供應朝廷瓷器的民窯。常智光問了一天,拉了兩邊商會首腦密談。

    周屏先表態:「汝窯信譽絕對是信得過的,而且確實兩年前開始研究印畫技巧。」

    而安國商會這邊蘇老爺則是道:「這印畫是千百年經驗的積累,絕對不是一年兩年能研究出來的。就說定窯兩名師傅,也是當了十五年徒弟,練了一手繭子,才有資格在瓷器上印畫。這汝窯說畫就能畫出來,如果不是有高人教導培刃,達不到這般水準。」

    周屏道:「既然蘇老爺子這般說,晚輩只能是讓掌櫃把汝窯全部畫師請到安國來了?」

    「周姑娘,話中何必帶刺,我們是兩邊說話的人,自然要公正公平。」蘇老爺道:「按老朽的看法,不管事實如何,要汝窯放棄這技術恐怕是不可能的,定窯那邊肯定也是清楚的,所以只想代定窯商量個價格。」

    「汝窯沒錯,為什麼要賠錢?」

    「周姑娘,這印畫風格不是一朝一夕能改的。沒有專人刃導無私教練,恐怕汝窯到不了這個水準,貓膩肯定是有的。」

    「蘇老爺子……」

    「停,既然發到我這邊來,當然我做主。」常智光搖頭:「白蓮,送客。」

    「是!」

    常智平在常智光身邊道:「少爺?」

    「這周屏也不是什麼很有本事的人。」常智光苦笑:「他們都沒想過,無論汝窯有錯沒錯,這汝窯一定要背黑鍋。」

    常智平奇道:「為什麼?」

    「這事民間傳聞定然是汝窯的錯,即使我判汝窯勝,這是民間的傳統認識。如果不懲治汝窯,商家互相依靠錢、勢力來挖角破壞,恐怕遲早到惡性競爭一步。所以誰對誰錯於本案一點不重要,重要是如果沒有明顯的證據,汝窯必背黑鍋。」

    「證據?少爺要什麼證據?」常智平問。

    「這件事沒有證據。兩名師傅即使反過來說自己是被收買了,也不會採信。最重要是,如果再挖證據,耗費時日不說,汝窯定然無法正常生產,而汝窯是官窯,定貨不斷,停的時間久,必然會誤了工期。」

    常智平聽出點意思:「少爺意思是,兩家會起糾紛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都是供應宮廷的商家。」

    「有可能是定窯想吞全部定單誣陷,也可能是汝窯想霸佔定窯市場。如果是前者,我們再找證據,恐怕就誤了汝窯工期,而且非常耗費時日。」常智光道:「定窯如果是誣陷,這招就是一石二鳥。」

    常智平問:「少爺,那汝窯真是偷師呢?他沒想到後來?」

    「他也有好處,他如果真偷。等於是偷到一門技術,最多這一兩年生意不好,但是這個風頭過後,他就可以說,已經制裁完了,可以正大光明的生產了。他們很明白,商會再大,也不能控制他們現有的產品技術流通。」常智光轉頭看常智平呵呵一笑問:「知道為什麼和你說這麼多嗎?」

    常智臉一紅,支吾許久才道:「少爺怎麼知道周屏讓我來打探大人心思?不過,我保證不會告訴她。」常智平忙發誓。

    「不用,你還信不過,我信誰?不過我想你把原話轉告給她。這樣她就會拿個兩邊都有利的方案出來。」

    「什麼方案?」

    「比如……定窯可以接手汝窯完不成的某些工期,再比如汝窯在某些領域可以讓給定窯一些股份,讓定窯帶來正統技術,總比現在形象神不像要好。或者兩家可以在某地合開一場,利用兩家所長,造出最好的瓷器。我恰巧想到,這絲綢之路對外,那瓷器可是重中之重,第一批軍隊護送的商隊在今年八月就要起程……」

    西北軍路決定用商隊來試探基督和伊斯蘭國家對大明的態度,這絲綢之路如果只到阿拉伯國家是沒前途的,要去就要去到歐州、印度、希臘。

    阿富汗被一萬匹綢緞迷住,已經允許明朝軍隊在設定區域內自由進出。護送商隊的是三千精兵,而後還有四萬精銳騎兵在百多公里後策應。

    而今西北軍路正對第一批要錢不要命的商人進行招募,準備時機成熟就出阿富汗入波斯。陸地絲綢之路有三條,但無一例外必須是以黑汗或者阿富汗做為起始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