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大明另類官商

正文 第193章 聯姻求穩定 文 / 梨下海棠

    在玉州的禁軍大概是八萬人,而維持此道廂軍達到了三十二萬。目前玉州本地還無法補給軍隊,什麼物資都要從國內運來,工程著實浩大。

    常智光問:「馬將軍,按最壞打算,玉州有城造反,而大秦和大食同時對玉州有企圖,這樣情況,需要多少兵力保證玉州安全。」

    「如果就是玉州主城及要道,一萬即可。但如果要照顧其他縣,最少需要五萬精銳。」

    常智光道:「這主城內八萬漢人,其實就是八萬軍,分給武器就能投入戰鬥。我看這麼著,問禁軍們誰願意留下,誰就留下。如果有超過萬人願意留在此地,那明面上只要萬名衛戍禁軍。等穩定之後,徵召當地百姓服兵役,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常智光實行的義務兵制,法律上規定的一條義務就是,年滿十八歲的青年男子可被徵召為軍隊服務,服役時間三年,三年後如果雙方願意將轉為志願兵,待遇提高,這不失為年輕人的一條出路。

    馬千乘點頭:「還有件事,由於西北軍調動頻繁,瓦刺人知道西北軍精銳都遠征後,蠢蠢欲動。所以近期末將和李將軍可能要回轉西北道衛戍,大人即使晚一些,也遲早要回大明。不知大人對當地的節度使和安撫司有何安排?」

    雖然玉州屬於西北軍路,不過常智光意思已經要分出來單獨成一路,所以蒼蠅再小,也是要設置文武高官。現在大都是權益之人,西北初定,王錫爵呆不久,馬李兩人更不用說了。目前戰略目的已經達到,在此地佔領了一個絲綢之路中轉站後,就要為撤離此地做準備。

    「前天我和章欄將軍聊了一會。」常智光道:「章將軍願意留在玉州,我準備讓其娶有影響力東正教的頭人女兒,當個正三品節度使。你意下如何?」

    「章將軍是李將軍的愛將,也是大人的門生,馬某雖為主官也做不了主。不過,大人乃是欽差大臣,便宜行事。如果章將軍沒有意見的,其留在玉州可以說是很合適的人選。」馬千乘道:「此地民情複雜,國內支援困難,如果真有事發生,如果沒有一名文官,只能靠章將軍一人獨立完成,節度使兼安撫使,恐怕章將軍挑不起來。」

    常智光道:「其實文治方面,只要按照律法實行就可以。說到律法,恐怕沒有比安國衙役更合適人選,只不過衙役突然提升到四品,實在說不過去。只能是從國內指派官員來。此地文官還得管武事,所以要選一個能文能武的人。」

    馬千乘苦笑:「大人,這朝廷上下官員你都是知道的,哪有什麼能文能武的官員?此地貧困,又多事之地,誰又願意來呢?」

    「我倒是知道,前幾年有個進士叫李光,派遣知開化縣令,頗有聲名。和王錫爵大人有交情,此人也是王錫爵大人向我推薦的,說此人甚有本事,並且暫無家眷。其和內閣高拱有積怨,高拱早就放言要整死他。如果放在此地來,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馬千乘笑道:「大人是覺得,派誰不是派吧?」

    「也不能這麼說。這李光還是比較樂意接觸商人的,而絲綢之路主要服務就是明商,所以必須要有個親商崇法的人在這裡,才比較合適。」

    馬千乘道:「原來大人都算計好,末將孟浪。不過看這年景,末將是可以回大明過年節,大人恐怕暫時是回不去了。」

    常智光苦笑:「沒想到一出來就要一年。」目前雖然是八月,但是從這裡回到西北道就要花費兩個月的路程。馬千乘要走也要等到九月才能上路,而自己要走要麼是十二月,要麼就是開春。

    常智光其實已經打算好,開春上路。來得時候急了,沒有留意大漠風情,一心趕路,也沒有享受難得一見異域風土人情。這公費旅遊總是不能白折騰自己,至於安國,趙信已經被任命為代理知縣,特補了個功名,沒什麼好擔心的。

    常智光知道伴隨著自己離開,這條兵道就會變成商道,大明對玉州支援就會慢慢減少,如果現在不能讓玉州盡快自給自足的話,恐怕將來難以立足。最簡單,就是火藥的補給就不成,常智光火藥配方威力夠了,但是儲存的條件實在太差。即使想盡辦法,兩年已經是最高期限,再下去火藥就無法使用,而威懾四方的火器不能使用的話,將大大降低實力。

    但在玉州開設軍工廠顯然是不現實的,陸路大規模運輸成本高,困難多,自然災害多,如何解決呢?常智光想到了海路,通過海路來補給玉州。但這海路也不簡單,三條路線,北路是出白令海峽,轉到地中海。南路是從非洲南部繞行抵達地中海,東路是朝東過美州大陸。這麼看來海路比陸路更要艱難十分。

    常智光叫來了章欄,一開始就說了這個比較麻煩的局面:「明軍在此地可能會孤立無援,甚至無法使用火器,國內將來最多只能是幾年一次補給。你有沒心理準備?」

    章欄爽快回答:「回大人的話,沒火器之前,我們西北禁軍又不是不會用刀。再者,大人也說了,在這地方要四兩撥千斤,要善於利用各民族之間的矛盾,不是全靠蠻力。」

    「嗯,記住,東正教雖然被天主教攻打,但是他們和伊斯蘭教仍舊有很大的信仰矛盾。等李光上任後,我準備給他安排一名伊斯蘭教的妻子,你們放心,可以娶小老婆的。但是你們要記得,你們兩人都是無信仰者,甚至連道、佛都不可以信仰。我想沒多久,天竺人就會在這裡開寺院,到時候將進一步複雜。」

    章欄拍胸脯道:「大人放心,末將在一日,這地方就一日叫玉州。」

    接下來是外交,玉州和波斯還處在蜜月期,和大秦和大食關係也不算差。但是東正教的大秦和伊斯蘭教的大食卻是衝突不斷。還好兩邊的國家都遭到重創,所以目前不會有大規模的戰爭發生。

    經過常智光的不懈努力,四方終於坐到了和談桌上,並且發表了一份玉州聲明。聲明中說,波斯和大食將返還給大秦部分土地,條件就是大秦承認未歸還土地屬於兩國所有,四方劃定邊境線。兩方發生戰爭之後,將由另外兩方進行評估,對惡意挑釁者將聯合打擊。

    聲明還對宗教進行規定,異教在他國布道,必須得到許可。還重要一條是,將在玉州一個中等城市開設商業交易區,任何國家不得以任何借口攻擊搶掠商隊。

    另外,大明在今年將撤走讓各方都感覺威脅的大部分軍隊,還有明方將支持三方對明國內的貿易。明將在國內尋找商人,在三方國家幫助建立高品質造紙廠、印刷廠、陶瓷廠。

    玉州成立真正有意見的只可能是大秦一家,但在四方中這一家又是實力最弱的,再加此地最高武官娶了大秦貴族的女子和主教支持的態度,所以大秦暫時還是可以接受的。常智光估計,如此安排一來,戰爭要起,也是等章欄逝世以後的事。

    章欄的婚禮是在九月趕在馬、李兩人帶軍離開前舉行。由於聲明書籤定不久,所以各方都派人參加本次婚禮。婚禮過程是傳統的中式婚禮,當然也有少量的西方元素。當天,常智光就當場任命為章欄為玉州節度使。

    過了幾天,馬千乘率部開始東回,只留下八千禁軍,這八千中自願留下來只有三千人。和廂軍不同,廂軍的性質有點像國家僱傭買斷的勞工,臉上刺字。他們是願意恢復自由,在當地娶妻生子。禁軍待遇要好許多,最後讓大家抽籤,才把人選了出來留下。不過,常智光也慷慨,把黃金議事廳所有挖下來的黃金寶石,平分給這八千人,並且承諾,回明後,將運送價值五十萬貫的錢和物分給大家,並且全部家小免賦稅三十年,條件之豐厚,讓留下的禁軍大喜。

    十月,李光在護送下到任,此人沒有任何抱怨被流放此地。第二天就已經開始瞭解民情,熟讀當地律法,並且很快開始學習當地語言。雖然常智光規定是漢語不能丟失,但是身為地方長官,通曉語言是必須的。

    十二月,李光接替常智光,開始布政。其上任後果然沒有辜負期望。舉事公正,尊重民俗,比起常智光毫不遜色,當地居民皆是放下心來。下旬,李光大婚,這個婚來得不容易,常智光在大食和波斯之間頭疼了非常久。最後波斯比較有誠意,出嫁一名十六歲的貌美溫柔正牌公主,才把這個事情解決。而波斯出這麼大血本,自然目的不全在此,而是希望和大明國內開始往來,常智光自然歡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