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大明另類官商

正文 第209章 偶遇一夜情 文 / 梨下海棠

    「我考慮一下。」常智光知道,周安這是想挑起中日爭端。

    雖然目前對日本有滲透,但是商人胃口是永遠沒辦法滿足,據歷史記載,中國金銀很多來自日本,但是常智光不認為現在是侵略日本的時機。和瓦刺正在交戰,韃靼女真又盤踞側目,再有艦隊抽走七成實力進行遠航,這一切都說明,目前沒有多餘的力量登陸日本。

    再說戰爭一波接一波,修養生息的時間也沒有,雖然常智光也沒有馬上拒絕周安,但周安看得出來常智光是不同意的。周安見常智光這樣態度,也不再說什麼,客氣幾句後就告辭。

    美智子很有禮貌和家教,走路小聲,說話也小聲,如同是小媳婦一般。常智光在窗邊看湖沉思好一會,繼續開始寫表。

    地方官的表章一般都要經過內閣,由內閣判定後,再決定是否口頭知會公主,或者是原表呈上,一個可靠的內閣能大大降低公主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不過常智光的表章由於朱玉有交代,都是直接呈遞。

    常智光快寫完,又把表章撕毀,轉而開始寫公文。這美智子已經有人盯上了,必須轉幾手,如同洗錢一樣,為避免萬一有事牽連自己,還是要把自己先洗乾淨。沒有官印,常智光就蓋了個私印。

    弄好後,常智光出來招呼美智子坐下:「美智子,我不想有麻煩,我想你也不想有麻煩,不如我們做個君子協定怎麼樣?」

    「好!」

    「如果高麗和日本發現你沒有按期到高麗,必然會派人尋找查問。但是這麼一來,肯定會牽連到很多人,所以我想請你背熟了這段話。」

    美智子接過去一看,上面寫船隻遭遇海難,她被一艘漁船救到杭州休養,而後無意中遇見來此尋訪走私的常智光。

    常智光一邊道:「你要忘記一些事,還有記得一些事,否則你可能回不到日本,也去不了高麗。」

    美智子想都沒想就回答:「一切聽你的安排。」

    「張虎!」常智光拿出公文道:「送到杭州府。」

    「是!」

    傍晚,張虎回來報:「明天他們過來接人。」

    「嗯!」常智光道:「叫東西吃吧,餓了。」

    「我去擦桌子。」美智子自告奮勇。

    「嗯!」

    張虎見美智子去忙小聲問:「大人,說實在的,這事管了沒好處,管不好還惹一身麻煩。」

    「我在計劃一件事,我先問問你的看法。」常智光道:「日本那邊,現在諸侯割據,但可分兩派。民間,包括兩派都是尊重皇族,但又限制著皇族的權利。就像我們當官一樣,名頭喊一品大員,其實沒有一點實權。這個時候,如果美智子帶回日本一個有頭臉的大明名儒,這個名儒順理成章成為日本天皇的女婿,你們說是不是能將我們儒家思想在日本發揚光大,讓日本武士們只能受到儒家的統領?」

    張虎擔心道:「大人,漢武帝就是獨尊儒學,而後強國,如果日本……」

    「所以找的名儒必須夠儒。」

    「什麼叫夠儒?」

    常智光笑道:「就是要迂腐,對儒學深有研究,並且有大志向之人。」

    「哦?」張虎道:「這種人翰林院很多啊,天天研究什麼子什麼子,不過大人,為什麼呢?」

    「我也不知道怎麼說。」常智光確實不知道怎麼說,但是有一點他知道,儒家比起日本現在就出現的武士精神,對鄰居中國來說要好得多。

    雖然常智光沒打算故意禍害日本,但本著一張衛生紙都有其用處的思想觀念,對順水推舟之事,他還是要干的。

    日本不比中國,地震連連,而且土地貧瘠,如果他們不侵略,那本地資源根本就自給不足。常智光知道,過不了幾年,日本倭人就會禍害大明沿海地區。

    飯後,常智光寫密折:「微臣聞知東贏之地武力甚盛,其糾結成群,佔地自足是為諸侯。諸侯互戰,掠奪子女錢糧占城。雖暫無強者所領,但微臣心憂,東贏地貧物瘠,災害連年,如有努爾哈赤之輩統領東贏,其武士精神驅使之下必然伸手海外,而吾中原與其一鄰帶水,必然首當其衝……」

    常智光先說了自己的憂慮,認為日本一旦出現統一,那他們將會開始打算把觸手伸到海外。上岸是日本呼籲了幾百年的話題,常智光並沒有誣陷。常智光還分析了日本精神層面,認為其現在主導思想不利大明,所以想出一個辦法……

    寫好一切後,常智光封好交給張虎,讓其上京一趟,張虎接信,立刻出發。常智光聽更響,已經是兩更,當晚也放棄出門的打算,而後和李強還有美智子玩起了撲克。

    要麼說壞事傳千里,禍害遺千年,日本竟然已經有了常式撲克和麻將,結果李強是輸慘了。

    三更天準備休息,美智子非常慇勤的服侍常智光寬衣解帶。既然女有所思,依常智光不做賠本生意的個性,豈能將她拒之門外……(此處省略2000字,有讀友會問,怎麼又省略這麼多字呢?天北告訴你吧,我就算不省略,你也看不到,因為全是馬賽克。)

    美智子確實漂亮且溫柔,說句實話,日本漂亮女生的比例著實是低,相比韓國就差遠了,雖然人造,但關自己什麼鳥事……

    第二天一早,杭州府派人接走了美智子,而後會先居住杭州府內,等待朝廷的回文後,杭州府再做安排。

    在東京朱玉看完了常智光的折子,思考了很久,雖然她不認為日本對中原會有什麼威脅,但是從幾朝態度就知道日本人並非善人。對隋朝稱臣,對唐朝稱友,對宋對明則是以國相交。最主要就因為隋軍強悍,逼其臣服。而日本和高麗王儲聯姻消息事先不知,讓朱玉也感覺不舒服。

    再看常智光分析,於是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態度,還是肯定了常智光的辦法,反正左右大明沒有犧牲。再者說,玉州之後,有大臣說朱玉被常智光蠱惑,有法家的影子,現在好了,施儒家學說於海外,可以看出朱玉是堅定擁儒者。

    在諸家學說中,道家和儒家是可以共存的,但是法家和儒家共存大家是無法接受的。至於常智光說的選擇一個有大志,有才學的儒家堅定思想擁護未婚人氏……這,不是問題,每三年科舉,這些人多到海去。這可以到日本當駙馬,又有官籍留明的機會,消息一出,必然很多人爭搶。

    至於日本會不會答應?朱玉不太擔心。從日本來的使節態度就可以知道,大明說一,日本是不會說二的,再說,這是幫助日本天皇豎立威信。當皇帝都知道,儒家最大作用就是,通過禮教促使中央集權,將皇帝權利無限放大。

    其實朱玉和常智光一樣,不知道日本如果實行了儒家統治之後,會變成什麼模樣,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儒家是比較溫和的思想。

    常智光回到了安國,每天都可以看見戰報。戰爭進行並不順利,為避免損失,馬千乘部對興慶府不下手,而是掃蕩附近城縣,並且從軍中抽認識字的士兵安插當知縣管理地方。

    一方面又和附近酋長、頭人和有聲望的人協商,保證明軍佔領後他們的利益,所以這些人對明軍不僅歡迎,而且很配合。

    永興軍路雖然啃下了橫山三縣,把三縣以及橫山控制在明軍手上,但是損失慘重,士氣低迷,原地休息整頓。李如松深入之後,士兵諸多水土不服,雖然保持旺盛的進攻**,但李如松冷靜下來,放緩進攻步伐,等待後勤補給。

    瓦刺震驚明軍的戰鬥力,才幾個月時間,就佔據了一半的地盤,而且無論是攻堅戰還是遭遇戰,明軍就從沒處在下風過。

    三路比較,永興軍路禁軍基本是沒打過仗的,但是人數最多,更有明朝特派下來的監軍李成梁,殺起將來,毫不手軟。打橫山某縣三天,殺六名正將,一名五品營指揮使,最後防禦使進退都死情況下,自提刀上,才拿下。

    瓦刺看這路還好,火器還沒完全換裝,而且士兵素質不高,但是西北軍路那就威不可擋。完全火器化裝備,戰術佈置嫻熟無比,即使中埋伏情況下,仍舊能反敗為勝。

    而此時,韃靼大明瓦刺仍舊在臨潢府扯皮,瓦刺之敗已成定局,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而大明的消息時時刺激著韃靼人。

    朱玉宣佈,原秦鳳路所轄將併入永興軍路之中,而西北軍路則管轄所有原瓦刺的州縣。明面看沒什麼,但分析後會發現,一旦瓦刺被滅,西韃靼就完全對上了西北軍路這支明朝精銳。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