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大明另類官商

章 節目錄 第353章 以戰強國論 文 / 梨下海棠

    「呵呵!」白時中皮笑肉不笑哼兩聲道:「既然大利明國,白某擔負點罵名,實在不算什麼。」

    這邊計議完畢,第二天白時中就以監國身份發出密令,要求葉夢熊對東海女真下手。葉夢熊接到命令著實愣了一會,但很快朱玉的手諭到了,上面吩咐:按監國的想法辦。

    於是即將過年節時候,葉夢熊就對東海女真突然實行打擊。軍隊強行遷徙東海女真青壯到永興軍路原屬地,老弱者遷徙到蘇州安置。反抗或者是各種理由不遷徙者,就地正法,戰敗國沒有權利要求講人權。

    此事一傳開,龜縮在五國部的女真人終於放棄了和談,開始全面的備戰。而明朝廷和民間對執政的白時中非常不滿,怎麼能出而反而呢?而且事先根本就沒有知會別人,朝廷上也沒有進行表決。

    不滿的最大聲音來自舊制官僚,仁義禮智信忠孝悌是他們衡量人道德的標準。早先對女真南部的處理,已經讓他們很不滿,不過,那次因為於世昌之死,朱玉佔據了大義的名頭,再加上常智光等人集體贊成,他們才無奈。

    白時中對東海女真的政策拉服了他們一部分人,但是沒想到白時中說翻臉就翻臉,這讓他們很憤怒。以門下尚書和門下侍郎為代表的舊官僚對白時中進行了抨擊。

    隨後白時中引咎辭職,把監國之權暫時交給了王錫爵代任,朝廷和民間不滿才有所平息。這就是政治遊戲,用一個人暫時的犧牲,換取巨大的利益,並且消除了利益後的副作用。

    朱玉在通州和幾名將軍一起過的年。看完這份公文笑對九公公說:「當年本宮處置南部女真的時候,花費了無數的心思,最後常智光幫本宮殺了於世昌,才能順利執行。你看他們四個人唱戲,臉不紅,心不跳,說殺就殺了,而且轉身一看,一點損失也沒有。如果本宮在位上,這罪名恐怕就要本宮來背了。」

    九公公問:「公主,如果白時中支持對女真和談,還同意女真一些條件,公主會不會出面制止?」

    「這個問題……本宮沒有想過。」朱玉皺眉,這確實是一個問題,問題是執政者所採取的手段和自己的想法不符,自己是不是會出面干涉呢?

    朱玉搖頭:「不會,除非大傷國體,否則本宮應該會放任他們,看到底能給本宮弄出什麼名堂來。常智光老在《穿越未來》中吹噓這好那好,本宮也看看到底好不好。」

    九公公道:「常智光干了半個月就下來,白時中也只有幾個月,不知道王錫爵……」

    「本宮和你打賭,王錫爵最少能呆兩年。」

    九公公驚訝:「公主為什麼這麼肯定?」

    「王錫爵這人為人比較公正。不會像常智光、白時中和吳敏那樣私心重。所以常智光他們三人也會覺著王錫爵監國比較好。」

    「公主,這吳敏和白時中咱家知道,常智光有什麼私心?」

    「他的私心就是為了國、為了民。他發展商業也好,他慫恿對韃靼女真開戰也好,都是為了大明。本宮本就應該看明白,這樣的人雖然是棟樑之才,但是對老朱家卻不是什麼好事。」

    「公主為什麼這麼說?」

    「比如本宮聽聞市井中流傳一個問題,太上皇執政時期,人頭稅流毒,這時候給你一個機會,你可以殺死太上皇,拯救萬千蒼生,你會不會動手?」

    「……」九公公擦把冷汗。

    朱玉道:「全大明官員可能就常智光一個會選動手。人頭稅關官員什麼事?有些官員甚至因為人頭稅發財陞官。有必要為了一些老百姓的死活冒賠上自己的性命的危險嗎?」

    九公公忙道:「常智光膽大包天……」

    「胡說,如果這個機會給本宮,本宮也殺。」朱玉道:「我朱家天下哪能就這樣被一個昏庸無能之輩給敗了,其十死不能抵也。少了太上皇,還是朱家人當皇帝。但多了太上皇,就可能民不聊生,甚至我朱家天下從此改姓。諸如商朝滅亡在紂王之手,如果當時有個人把紂王給殺了,那商朝還是殷家天下。唉……本宮哪天也昏庸的話……」

    九公公醒悟:「所以公主不插手他們的事,公主有錯,別人未必敢說。他們有錯,就會被人拉下馬來。這樣他們所犯的錯最少會比公主少一點。」

    「就是這個意思。」

    「報!」一名內衛在房門外道:「馬將軍他們來了。」

    「帶他們去偏堂,本宮這就過去。」年夜飯,朱玉請客。

    朱玉在宮女幫助下整理好衣服,而後到偏堂,剛接近就聽見裡面有幾個大嗓門在說話:「九成九能拿下。」

    「無常勝之將軍,再說軍機處還在研究,你怎麼知道就能拿下。」

    馬千乘喝道:「兩杯酒下肚就口無遮攔,來人,拉下去每人掌嘴十下。」

    「什麼事要掌嘴這麼嚴重?」朱玉走進堂內道:「本宮似乎不知道一些什麼事,坐吧。對了,你們,既然馬大元帥說掌嘴,就拉下去掌嘴吧。」

    「是!」兩個倒霉將領無奈下去。

    大家落座,馬千乘看這桌全是主將級別的人才道:「回公主,是常相發文給各路主將,還有軍機處的公文。上面問,動用西北軍路,多久能拿下吐蕃?動用西北軍路和永興軍路,多久能拿下吐蕃?我禁軍傷亡會多大等一些問題。」

    「……」朱玉倒吸口冷氣小聲問:「常智光想滅吐蕃?」

    「這個……」馬千乘猶豫會道:「似乎有這個可能。」

    「瓦刺、韃靼、女真是他一力挑動的,蒙古、西韃靼也是他挑動的。本宮一直不覺得他是一個好戰的人,但為什麼總那麼積極的發動戰爭?」

    同桌的吳玠苦笑道:「我記得常相曾經說過,要趁自己有能力欺負別人的時候欺負別人。千萬別等別人能欺負你的時候再想反抗。」

    馬千乘也苦笑道:「公主可能有所不知,末將聽李將軍說,常相不僅想打吐蕃,還想打大理、交趾、暹羅、俄國、日本、波斯……他都想打。」

    「唉……怪不得他一力慫恿本宮,保證軍隊的健康平穩發展,而不是為了滅哪家就強徵兵稅。」朱玉有興趣問:「馬大元帥,按你看,這韃靼女真一滅,周邊還有我們的對手嗎?」

    馬千乘想也不想就回答:「沒有了,常相說的那些地方,完全可以指哪就能打哪。」

    「左右也是個好事。既然常智光和一些人惦記或者說喜歡打仗,就仍舊會重視軍備,重視將領,重視軍費。對各位將軍來說,未必是壞事啊。」朱玉道:「常智光想打,就得說服朝中人,禁軍就是禁軍,不去管要不要打,而是接到命令後去想怎麼打。」

    群將抱拳齊聲道:「是!」

    喜歡打仗,並不是指喜歡看見人類互相廝殺,而是指支持對外進行戰爭,掠奪資源、土地、人口。通過戰爭轉移國內矛盾,通過戰爭繁榮國內財富。資本家們無疑都是這類人。而資本家別的沒有,就是有錢。錢雖然是王八蛋,但卻是人見人愛的王八蛋。

    朱玉並不肯定常智光的想法是對還是錯,就如同當年她自己也不知道聯韃靼抗女真是對還是錯一樣。不過朱玉相信,即使常智光想發動戰爭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為不願意發生戰爭的人在朝廷佔據了非常大的數目,如果連這些人也同意的話,那就是確實有發動戰爭的必要性了。

    春秋時期,曾經出現百家爭鳴的盛況。所謂百家爭鳴就是知識分子著書立作,發表自己的政治主張、看法、內政管理辦法等等,諸侯從中選擇自己喜歡或者是本國適應的學派加之利用,其是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的一個必然的產物。

    中國幾千年歷史中用過儒家、道家、法家的政治主張,最後在南宋後開始一言堂,獨尊儒術,直到明清變本加厲,扭曲儒家。但按照現代社會看,以法治國的法家幾乎是全人類的一致選擇。

    在明朝這個政治比較開放的年代,各種學說也孕育而生。首先就是在光明報刊登的吳敏一派為代表的天演論。此刊屬於加印性質,不需要購買者額外付錢,全是周屏個人提供的資金。

    常智光並非是始作俑者,他只是和周屏有閒聊過一些問題。不過常智光看這份政治論裡面很多字眼卻是分外的眼熟。比如:落後就要挨打,還有就是漢人是優勢民族、漢語是優勢語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