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大唐第一莊

正文 第233節 茶之道傳天下 文 / 晨風天堂

    李元興說華麗,能讓大唐秦王說華麗的,絕對不俗。

    大唐秦王不僅僅代表的是大唐皇室,而且還有一個星君的身份,這份華麗自然讓人期待。

    光是這套茶具拿出來,就讓茶商們大開眼界。有許多人還停留在將磚茶敲碎扔入沙鍋之中,加上鹽煮上好半天的喝法之中。

    茶對於他們來說,只是一個掙銀錢的物件罷了。

    就是糧食一樣,特別是對於草原上的那些人來說,這就是糧食,和鹽一樣重要的糧食。

    大唐秦王展示的卻是另一種茶,一種完全讓人耳目一新的茶。

    「父皇,請移座!」李元興恭敬的請李淵坐在桌前來。

    李淵點了點頭:「茶之道,是道!」李淵也變的嚴肅了許多,起身後坐在武曌的對面,因為李元興說這裡是上座。

    李元興又請了崔孰禮入座,崔孰禮比李淵更加的在意這個入座的過程。起身之後先整冠,然後正襟,邁出小四方步,第一步的尺寸都是相同的。在來到桌前,先對著武曌長身一禮,然後雙對李淵一禮,這才坐在李淵左側下首的位置。

    武曌眼觀鼻,鼻觀口,口問心,正襟而坐,僅是這個坐姿與勢,崔孰禮就給打了十二分,絕對是受過大禮儀的人才能這才的坐姿,這才的神韻!

    李元興點的第三人,正是越茶商會的會首。

    越茶商會的會首激動的全身發抖,衝到李淵面前行了跪禮。就準備往桌前坐的時候。崔孰禮道:「秦王殿下以茶論道,你作為越茶商會之首。心浮氣燥,心中無茶,你且退到一旁,默念道家靜心咒,否則不可上桌!」

    越茶商會會首這時才發現自己失禮了,立即長身一禮退到一旁。

    接下來李元興點的三人,分別是長安茶商會,巴蜀茶商會、江浙茶商會。這三位會首有了越茶商會前車之鑒,自然不會失了禮儀。再看武曌身上穿的是漢式禮服。三人也是有學識之人。持漢禮向李淵、武曌行禮,然後才整衣入座。

    崔孰禮滿意的點了點頭,可教也!

    越茶商會的會首有些笨拙著學著另三位會首的樣子入座,崔孰禮點評了一句:「不知禮。問道。你問的是何道。回去自當修心。學禮。」

    「多謝長史教誨!」

    武曌這時睜開了眼睛!

    第一步:治器!分為六個動作起火、掏火、扇爐、潔器、候水、淋杯。

    崔孰禮的心醉了,不由的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境界。他的心也隨著武曌手中的動作慢慢的平靜了下來,這才是真正的大禮儀。這才是真正的道。

    李淵腦海之中卻想的是,你們七世家說我們李氏是蠻子。看一看,這是什麼?這比起你們七世家更有古禮的氣度。

    四位茶商代表一言不發的看著,他們在學習,在觀察,在體會。

    一個能讓知名大儒稱讚的,自然是極好的。

    後廳,鄭秀嫣歎了一口氣:「好想學,學會這樣一定能夠讓殿下開心的!」其餘六女都沒有說話,各自有心思。崔瑩瑩卻在想,學會了這個,何止能讓秦王殿下開心,放在詩會之中,保證震驚全場。

    第一步武曌足足整了十幾分鐘。

    而第二步:納茶!將茶放在白紙上,供品茶之人鑒賞。

    此茶,在座的自然是沒有見過的,不過卻沒有人開口,他們不懂,只會默默的觀察著。

    接下來,候湯、洗茶、沖茶的過程,武曌都在不停的說著,這些自然是非常有講究的,而且武曌用的全是以詩文的方式在解釋著這個過程。

    杜壹葉在一旁,拿筆快速的記錄著,生怕少寫了一個字。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要喝茶了,可卻是沒有想到這才僅僅剛剛是個開始。

    再往下,第六、七、八步,刮沫、淋壺、燙杯,武曌又有一翻說詞,崔孰禮忍不住在點頭,這就是禮,沒有錯,這就是中華的禮。正如秦王殿下所說,這是道。茶之道!

    「聞香!武曌親手將蓋甌遞以了李淵面前,李淵接過深深的吸了一口氣,不由讚道:「好香,好茶!」

    崔孰禮聞過,當場賦詩一首,李元興是一句也沒有聽懂。

    第九步淋茶之後,終於到了品茶的階段了。

    「韓信點兵!」武曌倒上了六杯茶,然後作了一個請的手勢。

    李淵喝過,沉默不語。崔孰禮喝過,同樣沉默不語。四位茶商喝過,也是一樣,沉默不語。六個人默默的坐在那裡,一言不發。

    收回空茶杯,再次第二泡。

    茶七泡。武曌展示了多種倒茶的方式,關公巡城、昭君出塞、天人合一!

    七泡之後,武曌洗壺,開始收拾器具,動作還是那樣的緩慢,優雅。

    而六個喝茶的人,卻是完全一樣,都是那樣一動不動的坐著那裡,沉默的坐著。

    外圍觀看的人真心是心急著,茶是什麼滋味,這茶喝著有什麼感覺。因為這些人不能靠近,真是乾著急。

    後廳的七女反倒安靜下來了,因為她們是未來秦王妃,這樣的茶以後她們是可以常喝。

    武曌收拾好之後,躬身一禮,退後正襟而坐!

    李元興這時輕聲說道:「茶有七義一心,七義為:茶藝、茶德、茶禮、茶理、茶情、茶學說、茶導引;而一心,既然是『和』悟了,才可以稱為茶道。今日到此為止,明日本王在此等候!」

    說完,李元興把武曌抱起:「累了吧!」

    武曌微微的點了點頭,頭上已經滿是汗珠了。

    李淵伸手一扶桌子站了起來:「起駕回宮,明日朕再來!」說完,李淵和李元興連個招呼都沒有打,轉身就走。他心中想的是什麼,李元興猜不到。只是可以感覺到,李淵受到了衝擊絕對不小。

    崔孰禮也站了起來衝著李元興長身一禮:「下臣肯定殿下明日可下請柬,禮部王尚書應請,戶部崔尚書應請。朝野內外,飽學之士應來見識茶之道。」

    「你去安排吧,名單你來定。這裡的一切都不要動,不要動我桌上的茶。」

    李元興說罷,抱著武曌向後廳走去。見到七女,李元興笑著說道:「去本王的小會客廳。」說完,又對七位管事說道:「茶是道,這也是商機,你們七位想一想,回去給自家的主子也講講,她們理解多少算多少!」

    「是,殿下!」七位管事都深深一躬。

    李元興帶著七位未來的秦王妃去小會客廳了,這裡自然準備了午宴。

    大廳內,越茶商會的會首第一個站了起來,後退幾步衝著武曌坐的位置又跪下重重的磕了一個頭,頭磕在地板上咚的一聲。

    「某,今日才知,某辱沒了茶!」

    長安茶商會的會首起身將他扶了起來:「兄台說的極是,在場的人都辱沒了茶。我中華博大精深,今日我等才算見識到什麼是茶。這是殿下在傳道,說的市儈一些,也是殿下賜給我們的商機。」

    說完,長安茶商會的會首拿起剛才給他們展示的茶,將一片干茶頁放入口中,品嚐之後笑著說道:「回去都好好準備一下,明日才是真正的精彩,某自認,今是唐突了,自當回去沐浴齋戒,明日再來悟茶之道!」

    眾茶商紛紛稱是。

    這時,有一個商號的商人卻趁著大伙都在往外走,伸手在展示的那龍井茶的小盤之中偷偷的將幾片茶葉放在手心。

    在他旁邊的一位商人看到後小聲說道:「你想改行嗎?」

    那商人一愣,馬上反應了過來,將那幾片茶葉趕緊放了回去。

    杜壹葉在紙上飛快的記下那個商人的名字,剛才的時候,已經有護衛打眼色詢問了。杜壹葉認為沒有必要為這點小事去拿下,雖然殿下說過,不許任何人動他的茶葉。

    商人逐利是天性。

    雖然不處罰,但杜壹葉還是記下那個商人,以便在合適的時候匯報給李元興。

    另一邊,李元興邀請七女一同午餐。

    「殿下,那茶之道可否傳授我等!」

    「好,我現在就教你們一種,本王最喜歡的方式。」李元興起身,自己去架子上拿了一個大玻璃杯,然後翻出一筒茶葉:「這個是龍井的雀舌級,本王喜歡。」

    李元興伸手抓了一把茶葉倒入杯中,完全沒有武曌的優雅。

    然後,從地上提起一隻熱水瓶,一下就把水杯倒滿了。大杯,大把的茶葉,然後又倒了許多水。李元興笑著將杯子放在桌上:「一會涼一點,大口的喝。這就是本王的,牛嚼牡丹喝法!」

    七女先是一愣,轉而全笑了。

    她們只當是秦王殿下在逗樂,卻不知道,李元興當真就是這種喝法。

    用櫃爺的話說,李元興就喝那十元一兩就足夠好了,再貴些的茶給李元興喝是浪費。

    武曌什麼都明白,只是不說破罷了。示意元春將那大杯分成小杯,倒給眾女,然後打眼色給李元興。李元興只好說道:「茶道,很快會成為士族所學之藝的一種。不懂茶道,出門會低人一等。只是本王要作的,卻是商。」(……)

    ps:加油,繼續碼,今天加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