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大唐第一莊

正文 第264節 小小一坑 文 / 晨風天堂

    隴西李氏的貴婦們在勸著李麗苑,就只有昨天下午眾姐妹與她爭搶絲綢之事。

    李麗苑兩行淚水滑下,可是把貴婦們急壞了:「可不敢再哭,臉上妝容要是哭花了,可是大麻煩的!」

    李麗苑卻說道:「幾匹綢罷了,秦王莊自然多的是。」

    「知道還哭呀!」有貴婦笑著說道。

    李麗苑卻說:「怕是此時她們都沒有睡下,從小到大打打鬧鬧爭爭搶搶的,姐姐出嫁之時我也與姐姐搶過,可後來姐姐還是從婆家拿來些有趣的物件給我。等我到了秦王莊,如還有那樣的絲綢,自然給姐妹們每人合來幾匹!」

    李麗苑正說著,門被從外面推開,幾十個昨天還打架的姐妹進來哭的死去活來。

    李家的男人們似乎早已經知道了這個結果,所以昨天沒有人去勸,也無人制止。

    倒時此時,他們聚集在正堂之中商議著。

    「大婚的禮儀卻是有些不同,以長安為家,雖然說這也說得過去。但總感覺少了那麼點什麼?家裡不熱鬧!」

    「熱鬧,真正的熱鬧倒是在明年!」又有人說道。

    「為什麼是明年?」許多人不解。

    隴西李氏的家主這時才開口:「其實有幾件小事。前些天朝廷有一道聖旨,這是太醫院院長與禮部聯合上的表章,然後下了聖旨。男子二十、女子十五才可婚。當時沒怎麼在意,也認為娃娃太小就當娘,身子骨還沒有長成,倒不是壞事!」

    世家的知識遠比普通農民強多了。

    而且從保健醫學的知識上,原本世家存的書就比皇宮還多。

    隴西李氏家主口風一轉:「今天醒來才算是明白,宮裡頭這也是為我們七世家動了些心思。七位秦王妃,自然都還小些,這圓房肯定要往後退。鄭家那丫頭怕是要推後一年,你們先別說鄭家這次吃虧了。」

    「太醫院院正是鄭家人!」

    「不為此事囉嗦了。大婚之後,回門大禮肯定放在圓房之後。是在長安,還是在我們隴西,這件事情要有一個事先的準備!」

    隴西李氏家裡討論的事情,不算是小事。

    李麗苑其實是年齡最大的一個,她肯定十五歲生辰,只有一個半月時間了。接下來則是王語煙與崔瑩瑩。都是在三個月之內,年齡最小的就是鄭秀嫣了,還差一年零一個月才到十五歲。

    回門禮絕對是大禮。

    士族不同於普通的人家,結婚第二天或者第三天就回門了。

    士族嫁女,除了招女婿上門之外,不可能嫁在家附近。少說也在幾百上千里之外。

    所以回門大禮,許多都是在有了孩子之後。

    崔壹葉的母親就是因為回門的時候出了意外,只因為兩家距離太遠,又趕上了戰亂。

    誰的年齡最大,事實上不是李麗苑,而是崔燕燕。

    倒不是博陵崔家故意把年齡報小了,事實上是李家的情報錯誤。崔燕燕小的時候。是崔家在記錄生辰八字的時候出過錯,足足記小了一年。

    家裡人也沒有把這種小事當一回事。

    可卻在納吉之禮的時候,這八字絕對不能報錯。給皇宮裡送去的八字是真的,博陵崔氏家主的特別說明,事實上,崔燕燕比李麗苑還大五天。

    論心智,崔燕燕最成熟,因為她的爺爺就是家主。而她的母親管理著家中一部分產業的賬目,三年前她就幫著查收過地租,也管過一些事情。絕對已經是很成熟的女子了。博陵崔氏選擇了她,就有暗中與清河崔氏一爭高下的想法。

    兩個崔氏其實同出一門,都為季子之後。

    但清河崔河卻是秦時兄長立門,博陵是弟弟。

    在漢朝,博陵崔氏卻是強盛了起來。擁有著更顯赫的地位與身家,就是三國時期,博陵崔氏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可以左右諸侯。就算當地諸侯被滅。後來者也會以禮相待,再到晉代,更是山東士族之首。

    清河崔氏與博陵崔氏,都有心一爭崔氏正宗之說。

    崔燕燕此時已經整妝完畢,正在聽著母親講洞房之事,小臉通紅,卻強忍著作出一副平靜冷艷的姿態,極是美艷。

    說到洞房,李元興自然是不用人教了,可是洞房之事,李元興依然還有些頭痛。

    在隊伍中的程魔頭小聲問身旁的秦瓊:「那個聖旨的事情,為何不告訴五郎?」

    「呆貨!」黑炭哥在後面罵了一句。

    秦瓊卻不緊不慢的說道:「五郎身為秦王,這鬧洞房之事怕是不成。就算五郎不介意,禮部那邊也不好過關,既然無法鬧洞房,總是要搞出些事情的。」

    「何事?」程魔頭有些反應不過來了。

    一直保持沉默的李靖開口了:「某在想,五郎喝些酒,準備興沖沖入洞房之時,一道聖旨告訴他,女子十五方可圓房,不知五郎會如何?」

    程魔頭臉上的表情很是古怪,強忍著笑意。

    終於,他忍不住要大笑之時,被黑炭哥將一塊肉塞進了他嘴裡:「多吃些,今日有的熱鬧呢!」

    程魔頭沒有怒,心中還在想著那樂事。

    秦王殿下還年少,自然會心急洞房,那裡不知道他敢不敢去皇宮找聖上吵架呢!

    深夜趕路,入秋,自然有些涼了。

    李元興騎在馬上,突然發現自己對今天大婚的流程一無所知。仔細想一想,似乎禮部的官員給他講過了,或者是沒有講過,自己記錯了。

    總之,眼下是一無所知。

    擺明了,自己今天就是一個擺設,雖然是主角,但依然還是擺設。

    秦王莊內,武曌也起床了,她要給李元興一個驚喜,嘴上卻一邊罵著。她自己是不痛快了,自己的男人去娶別的女人,自己竟然還要半夜就起床幹活,還要這個男人一個驚喜,這還有沒有天理了。

    這故事放在現代,放在網絡上不出二十四小時,一定不會少於十萬回帖。

    九萬九千個都會說自己是傻子。

    還有九百九十個會說上自己是說笑話,不相信這個貼子。

    終於有一個人說支持了,沒一會功夫就會有另外九個出現,表示剛才的那個是從精神病院逃出來的。

    檢查新蓋的電池房,很好,從磚房的角度上來說,很完美。

    發電機安裝的非常好,看來李元興還是有點用處的,水流,角度,葉片等都都不錯。

    再看電池組,總體來說武曌還是滿意的,以大唐的技術趕工的結果,存電量只有設計的六成多,這已經是極好的成績了。以後工藝提升了,可以再換一批電池,就算不按,這些電池能用幾十年,只是電量會慢慢減弱罷了。

    一道淺溝在武曌的指揮之下挖了出來,然後一根來自後世的電纜埋了進去。

    電纜的另一頭,從大會室廳前廣場的水池旁出來。

    說是水池,卻佔地近十畝,上面亭、台、樓、閣還沒有修,只是擺了個假山巨石罷了。

    幾個強力水泵讓工匠裝好。用木板再蓋好,派軍士守著。

    大唐自然是沒有鐵製的水管的,可大唐的工匠有辦法,一節節的瓷管用活扣連起來,拉口處用羊皮密封,再用鐵皮包上一道,這樣幾十米長的水管就算是到位了。

    天色漸亮!而李元興等人已經從長安秦王莊走了快兩個時辰了。

    在李元興來到長安城明德門前三里的時候,從旁邊田間地頭數以萬計的小孩子衝了出來。

    「哈,攔路第一道呀!」騎在馬上背上原本昏昏欲睡的程魔頭精神大震,策馬上前:「聽本將號令,第一隊,衝!」

    這是要打仗嗎?李元興嚇了一跳,根本不知道會發生什麼。

    卻見第一隊上百名騎士每個人背著一個背簍,伸手從背後提出一串銅錢來,這一串就是一百枚,提著麻繩在空中舞動著。

    那些衝出來的小孩子們基本上全是窮人家的孩子,作為長安城的居民,來為秦王殿下擋第一道門。騎士們手中的長長銅鐵串舞動著,然後手一鬆,手中這一條繩飛了出去,銅錢在空中嘩的一個散開來,整個天空就被鋼錢所覆蓋。

    最遠的,可以彈到幾百步之外,漫天的錢雨呀。

    二十萬枚銅錢,就這麼一眨眼的功夫就撒出去了,這是錢呀。

    李元興突然感覺有些心疼呀,大唐二十萬枚銅錢,放在後世以一枚實際購買力四元錢來說,這就是八十萬人民幣撒出去了,這還僅僅是第一關。

    咚咚咚!城關上戰鼓響聲,數千火把同時點亮,以明德門為中心左右各一里長的城牆上每個城垛都有一支火把亮聲,城上一武將,這武將身上穿的不是城門守將的軍鎧,而是大唐皇宮禁軍的軍鎧,他就就站在箭垛之上:「本將今日值守,要過這一關,比箭!」

    「比箭,比箭!」城牆上數千軍士高聲歡呼了起來。

    尉遲恭騎馬上前:「老何,你狗日的速速打開城門。小子本將打的你滿地找牙!」

    「老黑,敢不敢下個綵頭,十人對十人,只出兵,不出將!」城關上的老何笑呵呵的。(。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ps:更的晚了,實際是卡文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