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大唐第一莊

正文 第309節 趙州橋【精彩一更】 文 / 晨風天堂

    始皇歷848年、大唐貞觀元年,元月十一日,凌晨四點!

    原本漆黑秦王莊突然被巨大火炬所照亮,整個秦王莊都動了起來。

    李元興坐床邊,任憑七八個侍女擺弄著。

    大唐皇帝深夜特旨,要秦王李元興辰時初趕到大唐天英閣,參加大唐第一次天英會!

    「扯蛋!」李元興抱怨了一句,正準備習慣性搖搖頭,站李元興背後鶯兒立即就說道:「殿下先別動,頭髮又亂了!」

    討厭穿就是秦王袍服,太複雜,太麻煩了。

    讓李元興痛苦是,就是想去小解一下,都需要有兩個小太監幫助拉著衣服,否則肯定會尿衣服上。不用說大解痛苦了。

    羽絨服不能穿,這個顏色不對,只能披上貂皮大氅!

    秦王七妃全部站內院門口相送,秦王上朝她們送行這是禮節,說了些什麼李元興沒有聽到,李元興視線已經放了儀仗上,這是一個三百人儀仗,其中二百人都是護衛。清一色行騎士。

    騎士衣服李元興喜歡,這種粗毛暱大披風真是很帥。

    走上馬車,卻看到武曌竟然也車上。

    「深半夜,你不睡覺嗎?」李元興說完,武曌拿出一卷聖旨。

    「嘿,待遇不錯。還有單獨聖旨!」李元興把武曌抱起來,然後自己坐中間位置,將武曌放到了旁邊,武曌卻說道:「我感覺,這一次大會應該是貞觀元年工作計劃會議,秦王府要,一定要爭!」

    武曌一句話就把李元興睡意全部吹散了。

    「工作計劃會議?」李元興重複了一遍。

    「沒有錯,別忘記了。我們借用了工部三萬民夫,非但不能還,而且還要再要八萬人。否則你拿什麼把長安到洛陽路修通。要知道這個時代靠就是人力。秦王莊勞力一個也不能動。秦王莊與長安之間,水泥秋天之前打上!」

    武曌說這些李元興都知道,這是他們商量好。

    「本王明白了,這幫傢伙想從本王手中粘到好處!」李元興笑了。

    「錯。應該是他們打算你這裡換點好處。」武曌非常肯定強調了一句。這一點武曌非常自信。誰膽子大到敢來佔秦王府好處。

    李元興打開盒子,吃了一塊點心,又給自己倒上一杯茶。慢吞吞對武曌說道:「橋三份圖紙,你選擇那一種?」

    「涇河實測水面寬度達到了三百三十四步,橋體至少按現代標準六百至七百米。你能夠能夠足夠水泥嗎?僅這一座橋,鋼筋水泥結構,你需要至十萬噸水泥,還有,上千噸鋼筋,如果你有話?」

    武曌笑很邪。

    「送你一個人!」

    「怕了你了,你每次這種口氣,就是來敲詐我!」李元興苦笑著。

    「這次免費,上次掙真不少,實落四千貫呢,還有各種禮物十大箱!」武曌連禮物都不說是什麼東西了,用箱來計算了。

    一張紙條交李元興手上。

    紙條上只有兩個字「李春」。

    「這李春是誰?」李元興當真是完全不知道,心說難道很有名氣嗎?

    武曌作了一個鄙視你手勢:「趙州橋,你知道嗎?」

    「來人!」李元興拉開窗戶大喊一聲,可是把武曌嚇了一跳,立即就有騎士來了車前,低頭行禮:「殿下!」

    李元興突然又不知道怎麼說了,這個時候那橋叫趙州橋嗎?

    武曌靠近窗戶處說道:「隋大業年前,有一個叫李春。趙縣洨河上他修了一座石橋,單孔、橋長三十三步!」說完,武曌向李元興點了點頭。李元興接口說道:「去找到他,無論他現何處,只要活著,那怕還有一口氣,也要給本王請回來了,禮遇!」

    李元興用了一個請字。

    別話都可以忘記,但李春這個名字,那座橋,還有李元興用了一個請字。

    這就足夠了。

    李春現何處,他只是一個低賤工匠罷了,而且悲慘是他還是隋大業年間七品小官,悲慘他為抗唐竟然把家產捐給了大隋。所以,他全家為官奴,此時正全家老小長安西郊一個小窩棚內,忍受著寒冷。

    李元興命令,要找李春,別說是活著,就是屍首也一定會給挖出來。

    李元興心中激動不得了,他加大水泥與鋼產量,不惜一切,就是為了存夠修這一座橋材料,就是一尺見方石塊都存好幾萬塊。

    趙州橋,中國橋樑歷史,及至世界橋樑史奇跡呀。

    李春一定是一位大師,有著與虞士南一樣氣度,只有這樣大師才能夠創造奇跡。

    武曌暗中敲了敲窗戶,然後遞出了一張紙條。

    紙條上寫著:不惜代價,必須找到。

    秦瓊先是見到急急求見秦王府親衛,然後還不到一會功夫,武曌紙條也到了。

    「無論此人是誰,秦王殿下要找,就一定能找到!」秦瓊自信回答著。

    大唐帝國安全司、大唐工部、大唐吏部、大唐文書院。所有相關人都天亮前行動了起來,秦瓊親自下令,不需要理由,不需要借口,活要見人,死要見屍,那怕人逃到了異邦,動用兵部力量,也要找到。

    大約凌晨六點時候,就是卯時中。

    連李二接到了報告,說秦王殿下來長安路上,突然發出命令要找一個人。而且要不惜代價找到,已經驚動六部官員了。

    「找個人,五郎需要找人,一定是大才!」李二漫不經心回答了一句後又說道:「先不要去管,如果他們不心,朕下旨讓他們找人!」李二心中多是期待,能讓李元興瘋狂去找人會是什麼樣人。

    石匠、橋工、修過橋。但凡是叫李春都被清查了一次。

    秦瓊作法是,先長安找,如果找不到再派人去趙縣。一般來說,修三十三長橋,肯定是一縣之力可以完成。

    一定會是工部主持。

    工部關於趙州橋資料已經被找了出來,當年參與過這橋建造所有人名單已經列出。

    橋是大業年前修,但可惜是因為戰亂資料並不全,但卻有過李春這個名字,而且還有官職。接下來,吏部翻查時候,刑部官員也要從床上叫起來,去查資料,看有沒有前隋官員發配之類記載。

    數百個李春已經被長安令找了出來。

    正主卻正領粥,然後準備上工,今天他們這個石場之中要砸出五百塊石條,聽說是秦王殿下要修涇河橋而準備。

    修橋呀!作夢都可以夢到去修橋,李春摸著一塊塊石頭,心中期待著。

    「李春!」管工出現李春面前,李春趕緊跪伏地上,因為他是官奴!

    「你可是知道,趙縣有座橋!」

    李春如雷擊一般,整個人瘋了,猛跳了起來:「那橋怎麼了,難道橋塌了嗎?我橋,我橋呀!」李春暈倒了。

    勞累、寒冷、飢餓,已經拖垮了他身體,突如其來刺激讓他氣血上湧。

    「,救人!」那管工才是要嚇暈倒。

    這是秦王殿下要找人,萬一真是他,自己被砍頭也沒有地方說理去呀。

    從官奴七手八腳抬著人,管工趕緊讓抬著他屋裡,那裡至少還有個爐子。一邊叫人去找郎中,一邊讓人立即去回報。

    另一邊,李元興已經來到了天英閣。

    天英閣設計是依照李元興理論而設計,圓形大屋。

    正北面南位置上,上面有個三個座位。然後下一排是五個,再下來兩側就是二百七十度圓形三層座位。一共可以座一百六十人。

    其中標有名字自然是天英閣百人,沒有標名字,就是給匯報事務官員就坐。

    今天這裡所有座位都坐滿了,除了天英閣人之外,還特別允許諫院選派五十人來旁聽,如果需要話,可以允許他們發言。還有幾個座位,就是留給秦王府以及大唐帝國安全司官員。

    李承乾以秦王府參謀身份,坐帝聽席上。

    主位三個座位,平時只用一個,今天中間坐大唐皇帝李二,左側是李元興,右側武曌!

    天英閣閣主,以及四位副閣主坐下首五個座位上,這一任閣主公推禮部尚書王及善。四位副閣主不分名次,分別是,兵部尚書李靖、戶部尚書崔君肅、商業部尚書高儉、御史台魏征。

    這裡高儉現大唐錢袋子,他這裡收入已已經高於戶部武德九年兩倍了。

    所以他副閣主支持率高於了崔君肅。

    魏征以御史身份作為閣主,說是監督作用,但他能當選,卻因為他天策上將府長兄身份,長史是三品官,御史才是五品上。

    這次大會還當真與武曌猜測一樣,就是一個年度計劃大會。也會分配一些預算出來,以及今年唐戰略目標等。

    ps:作者心中,趙州橋是奇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