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大唐第一莊

正文 第366節 秦王是什麼 文 / 晨風天堂

    回到大唐了,李元興默默的坐在椅子上,今天晚上武曌沒有在這裡等李元興回來。因為幫助李元興計劃著茶會,所以武曌忙的有些累了。

    除在武曌,任何人都不可能在夜裡沒有經過李元興同意,而進入了書房的。

    秦王是什麼?

    櫃爺有著他的理解,李元興也有著自己的理解,突然間李元興很想聽一聽其他人的理解。

    回到臥室,王語湮沒有睡,那怕李元興這一夜不回來,她也不會睡,因為這是屬於她的夜晚,那怕只要看到李元興坐在這屋內她就很滿足了。

    幫助李元興換上便服,倒了一杯熱水。

    「語煙,你告訴我什麼是秦王?」李元興接過熱水之後,笑著問道。

    「秦王,自然是天下第一王,大唐最高貴的親王了。」王語煙輕聲回答著。

    李元興笑著將王語煙攬在懷中,心說這樣的問題不應該去問王語煙的。

    接下來,自然是一室了。

    次日清晨,金德曼求見!理由是來秦王莊作客已經五六天時間了,秦王殿下身為主人竟然迴避不見,這不是待客之道。

    李元興聽了笑道:「去告訴他,本王在等一份禮物,禮物到了之後,本王帶著禮物去見她。今日,本王有公務要去長安城,想來禮物就在這幾天應該會到的!」

    長安城,皇宮!

    李元興在進入皇宮的時候,一隊全身大紅。背著背簍,背簍上插有八根紅色的布條的騎士由禁軍帶著進入皇宮。

    禁軍看到李元興,全部停下腳步立正,側身讓到一旁等李元興先行。

    那一隊騎士卻在這時列隊,整齊的向李元興行了一個軍禮,為了騎士在禮畢後向前一步:「殿下,遼東……」騎士隊長激動的整個人都在顫抖,用力的一跺腳,再次施了一個軍禮,用足了全身力氣:「殿下。遼東大捷!」

    「遼東。大捷!好,好,好!」李元興也用足的全身力氣回應著。

    那騎士隊長從背簍之中拿出一個木盒,雙手捧著。

    李元興也雙手接過木盒。打開一看竟然是兩方印。想來就是遼城與建安的城守官印了。

    伸手在騎士的肩膀上拍了拍。那騎士卻腿下一軟差一點坐在地上。李元興趕緊上前一步去扶,兩位禁軍也趕緊出手幫著扶。

    「八百里加急,辛苦了。」李元興扶起那騎士後對禁軍說道:「扶他們去見聖上!隨本王一起去!」

    李元興原本就是來求見李二的。

    已經有內監先一步去報告消息了。李元興還沒有走到李二的書房,就看到李二站在書房門口,遼東大捷對於李二更是意義非凡。

    戰突厥,只是守土之戰。

    而戰遼東,卻是李二開疆擴土的第一戰,大捷更是意義非凡。

    小小高句麗,敢與大唐叫板,那就讓你見識一下大唐的軍力。

    「每人賞錢五貫,帛三匹,豬一頭。下去休息!」李二臉上沒有激動的表情,在高公公接過信使交上的戰報之後,很平靜的揮了揮手。

    回到書房之中,天英閣的幾位閣老除出征的李靖外都在,還有長孫狐狸也在。

    李元興隨著李二進入書房,禁軍關上了門後,李二用力的一揮拳頭:「痛快,當真是痛快呀,應該痛飲幾杯。一夜下雙城,五郎當居功!」

    「皇兄,我在家裡喝茶,這沒我什麼事,藥師兄當居功!」

    李二將戰報往李元興胸口一拍:「兩座城,全是你秦王府的屬將拿下。遼城是三個小傢伙用計加上險戰,保阿史那杜爾順利入城,而城守與主將更是計殺,很好,遼城一戰,僅損失我大唐軍士三十一人。」

    在李二眼中,大唐軍人死掉,這才是戰損。

    契丹人、靺鞨人死多少他不關心,那數字他連看都沒有看。

    李二又說道:「建安城,才真正顯得五郎高明。震天雷!很好,很好。」

    李元興不意外,八個火藥包如果連城門都炸不開,那自己的心思就白花了。只是可惜,現在的火藥威力太弱。倒是竹筒之中灌上火藥、白磷、鐵刺的簡易手雷,點燃之後扔上城頭,,殺傷弓手卻是利器。

    總之,兩座城拿下了。

    眾臣全部起身,齊躬身:「恭賀聖上,大唐又增加兩城之地!」

    「笑,都痛快的笑。這兩城,也讓大唐百姓得些富足,各家各戶,也可得些小利。大唐國庫銀錢不少,卻是越的少糧了!」

    眾臣都笑了,這個利益自然是所有人都有的。

    「聖上,秦王殿下,看來需要真正的修養生息,兩年息兵了!」崔君肅也跟著說道。

    沒有錯,消化了戰利品之後,才可以繼續征戰的。

    「禮部準備條陳,大唐報下一期加印特刊,連續三期,傳遞大唐全境。遼東之戰,一定要好好寫。」李二下令,王及善起身恭敬的施了一禮。

    李元興卻在這時說道:「皇兄,臣弟有一事迷惑。」

    「問!」

    「秦王是什麼?」李元興想來想去,這時候問最適合,問王語煙自然什麼也問不出來。但是這裡有在儒,重臣,世家,高官,還有皇帝,他們來回答這個問題,或許自己可以得到啟示。

    李二愣了一下,思考片刻之後微微的點了點頭,笑了:「眾卿說說,朕最後再說!」

    高儉第一個回答:「聖上,殿下。自大漢朝起到我大唐立國,歷代自封與受封秦王有七位,自封的想與大秦比肩,受封的只是以封地為秦州罷。無論是晉還是隋,臣不知他們這個秦王有什麼特殊的意義!」

    李元興安靜的坐著,他只是在聽。

    看了看李元興,又看了看高儉,李二微微的點了點頭。不知道這個點頭是讚許李元興,還是在認同高儉的說法。

    高儉又繼續說道:「大漢朝不立秦王……」

    正說著,書房的門被人從外面推開,竟然是李淵,而且連正裝都沒有穿。

    眾人都是一愣,李淵也一愣。

    眾人愣是因為李淵突然出現,而且這副打扮。李淵愣是因為他正好聽到大漢朝不立秦王。

    「父皇、太上皇……」眾人趕緊起身行禮。

    「我聽聞遼東大捷,特來祝賀我兒二郎。卻聽到你們在說秦王,某驚訝!」李淵大步進殿,就坐在李元興的身旁,伸手在李元興的手背上重重的拍了幾下:「五郎,你很好!」

    高儉又重頭說了一次,李淵聽著微微點頭。

    「大漢朝不設秦王,臣以為,漢立國之初,立國之帝,心中亦對秦之始皇有著一種敬畏,加之國都就在秦地,所以不設秦王。之後各朝,無論是自封的,還是受封的,他們在辱沒……」高儉深深的吸了一口氣:「他們在辱沒大秦!」

    秦之威武,天下共識。

    長孫無忌也接口說道:「某以為,秦就代表著秦之敢戰,秦之鐵血!」

    王及善有不同的意見:「秦、晉、齊、楚。為秋戰國之最強,所以一字王之尊貴,則源自這四個封號。自前隋起,「周、魯、趙、魏、梁、燕、代、韓、宋、吳、越」也是一字王的封號,自然是考自秋戰國之時。」

    「某認同!」崔君肅也言說道:「秋之是,諸子百家興。才是我中華文明之輝煌之始,之前雖然有夏、商、周。特別是夏朝,僅僅是剛剛脫離蠻荒之始,詩、書、禮、樂之始,才是文明之始!」

    李元興聽著之時,卻在悄悄的按下了錄音機。

    聽古人論史,果真有著不同的感覺。

    崔君肅又說道:「秦大興,秦為第一統。但秦王是什麼,這層意義怕是此前無人提及!」

    說罷,崔君肅起身向李二一禮,又向李元興一禮後,這才說道:「聖上為秦王,為大唐征戰四方。五郎為秦王,為大唐日夜操勞,威服四海。某當以為,在我大唐,秦王才算真正有名稱之外的意義!」

    李二一拍桌子:「某當以為,身為秦王,自當征戰四方,一統天下!」

    李二沒有用朕,而是自稱某。

    此時,李二的心就像是他曾經身為秦王之時,那種狂熱,那種熱血。

    李淵慢吞吞的站了起來,先是站在李二面前,又站到了李元興面前,再一次又站在李二的面前,同樣慢吞吞的說道:「朕立大唐,天下各反王就如同戰國之時,亂!朕立二郎為秦王,就是想二郎如大秦,掃平海內,中華一統!」

    李元興也站了起來,向著李淵一禮,向著李二一禮,又向眾臣一禮。

    直起身後,李元興再次衝著李二一禮:「皇兄,臣遞告退,請皇兄允許臣弟借信使送回來的官印、人頭一用。」

    「為兄允了!」

    「臣弟告退!」李元興施了一禮,又向李淵施了一禮:「父皇,兒臣告退。」退後幾步後,李元興又停下了:「父皇,天池之事既然是父皇負責,父皇就不能懈怠,還有幾日天池盛會,如果有準備不足,兒臣就斗膽向父皇問責了。」說罷,李元興這才離開。(……)

    ps:這一章節,算是私貨了。

    我只是想告訴大家,李元興為什麼會是秦王。

    秦王在作者我心中的意義!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