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大唐第一莊

正文 第855節 北美無封地 文 / 晨風天堂

    李元興沒有封過北美,也沒有中美,只有南美的一些封地。

    為什麼沒有北美,那一塊大陸難道是不毛之地嗎?

    世家、權貴、公爵們都不理解,他們作出了無數的猜測,可當真像公佈出來的時候,卻是那麼的出人意料。

    秦王李元興不在長安,可誰能說這位秦王殿下的影響力就會減弱。

    一封來自大唐秦王的親筆信被長安幾大報紙原版復刻,殷商遺民!

    這封信,高句麗人首先表示不樂意了。

    因為高句麗人認為,他們曾經也是從中原到遼東的,憑什麼這些野蠻的瑪雅人就能夠成為大唐上賓,而他們高句麗人卻不行。

    長安城無數的酒肆、茶樓,都有許多人在爭論著這個。

    高句麗人顯得很激動,許多高句麗富商在酒肆、茶樓之中大量的買單,請客。就為了讓別人可以聽一聽他們的言論,無非就是想多得到一些待遇罷了。或者多給些貨物的配額,或者讓高句麗人可以買到真正的蒸汽船。

    但不管怎麼說,高句麗人認為自己與正宗的大唐人,原本是同根的。

    「似乎是很有趣呀!」李靖品著高句麗人買單的美酒,吃著從南洋運來的大紅蝦,很有興趣的看著上竄下跳的高句麗人。

    「衛公以為如何?」候君集在旁邊幫李靖倒上酒。

    王及善一伸手擋住了候君集,然後自己拿起酒瓶幫李靖把酒倒上:「這一杯由老夫來敬。候尚書容老夫先有一問!」

    「請!」候君集笑著作了一個請的手勢。

    崔君肅拿酒瓶給候君集倒上,微笑著點了點頭。

    「衛公,秦王殿下在想什麼?」王及善問話之前,示意普通的隨從退出去。

    李靖沒有立即回答,而是將那隻大紅蝦切開,將肉分了幾份,用公筷給每個人夾了一份後,反倒是放下了筷子,一臉的凝重。

    眾人都沒有去催,只是默默的等著。

    「先品嚐這美食。這大紅蝦一隻就有一斤多重。美味無比。聽孫神仙講,此物大補!」崔君肅邀請大家先吃。

    李靖將一塊放在嘴裡,品了品滋味,突然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

    「某心中有一個疑問。無論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海裡游的。縱然是那珍珠五郎都可以圍個圈讓人養出來。這東西難道養不出來嗎?高句麗與倭人為了這大紅蝦可以說已經是水火不容了。澳洲那邊只差讓兵部劃出海區,讓兩邊在各自的區域下水了。」

    「這本就是兩桃殺三士之計!」崔君肅從懷中拿出一份書卷。

    「何物?」沒有人去打開看,只是好奇的問了問。

    「大紅蝦是養殖之法。墨爾本那裡。就有最合適的養殖區。只是某也不準備急著就動,某在等南洋人開始對倭人與高句麗人下手,那海捕的地方,南洋人也想粘手。巨港有七個貴族湊了黃金十萬斤,只為讓我崔家支持他們一個船隊。分他們一些貨!」

    李靖這時總算是把話題扯回正題了。

    「瑪雅人,那裡約有一千四百萬人。這個人口數字何等巨大?從北至南,那一片大洲,差不多有十個中原這麼大。大唐有多少兵,可以佔據這全部的地方,分封了有何用。最終的結果就如一隻螞蟻啃象,吃不了多少的。」

    候君集也趕緊來了一句:「大唐沒有兵了。」

    大唐沒有兵了?

    在追問之下,候君集也沒有回答,只是把視線轉到了李靖的身上。

    李靖笑著說道:「大唐現在,人口約為一千八百萬人。除去蒙學之童、老殘之人。十五歲之上,四十五歲之下,人口只有一千一百萬人。那除去的七百萬中,孩童就有五百萬人。」

    在大唐,能活過四十五歲還健康的,已經算是老人了。

    「還有,侍產之婦,又佔了二百萬之巨。加上要照顧她們的老婦,大唐又少了三四百萬人。接下來青壯只有不到八百萬人。」

    八百萬,聽起很似乎很多。

    可李靖繼續算:「大唐現在農田,按這八百萬人去分。平均每個人要耕種八十畝地。大唐的官吏與人口的比例是四十七比一,那就是說,大唐的官吏就有差不多四十萬人。工部給出的統治是,大唐現在的需要工匠至少四百萬人。司農寺給的統計是,大唐需要農夫不能低於五百萬人。兵部給的統治是,大唐的常備兵與衛所衛兵,總數不能少於一百二十萬。鐵道部說,為了鐵路的安全,他們需要二十萬人……」

    李靖說的是目標與計劃。

    三算兩不算,僅明年大唐需要的青壯,就需要二千多萬人。

    否則,因為人口問題。大唐的農業,工業,運輸業,等等……。都會受到巨大的影響。

    末了,李靖最後說一句:「美洲的寶藏,看來不是金銀玉,而是人呀!」

    「一千四百萬人口,十年無戰爭,人口就能增加三倍!」王及善在旁邊應了一句。

    崔君肅卻說道:「大唐如果十年保證出生率,那麼總人口將達到六千萬以上,給大唐三十年,人口過億,青壯過半。」

    「看著吧!不出三個月,五郎必有奇招,各家還是多存錢吧。」李靖作了總結性發言。

    奇招是什麼,這四個都是代表著大唐不同身份權貴的人,他們也想不出來會是什麼?可他們有隨從卻是過來報告:「聖上有賞賜下來,說是極珍貴的紅花梨木。已經送到家中了一些,家中的木匠認為,此木金不換!」

    金不換!

    木頭好不好,木匠們心中有數,摸在手上就知道這東西的深淺。

    這次賞賜,可以說大唐頂級的貴族人人有份,但數量有限,不過就是可以製作一套書桌的材料量,想打造一個衣櫃都是鐵定不夠的。

    就在王及善家裡,不止李靖與候君集等人一起過來了,大唐許多權貴也都聞訊趕來。

    先開出幾塊板,打磨、拋光。木匠們恭敬的退到一旁。

    「比南洋花梨成色更好,好不止一倍。某對檀香木不懂!」李靖後退幾步讓開。

    貴族自然有貴族的氣度,幾翻推讓之後,有一位名士鑒定了幾塊木材之後說道:「依大唐律,大唐境內這些木材已經嚴令砍伐,違者重罪。」說罷,轉向了隴西李家的一位老者:「李老,你們李家怎麼說?」

    「秦王殿下作主之事,我們李家怎麼說。」

    那位名士又說道:「某知道秦王此去,從呂宋過去單程也要一個月之久,這往返兩個月時間不算長吧。」

    眾人點了點頭,認同這個說法!

    「三個月多些,秦王此去又派船回來僅三個月時間。殿下身旁有二千精銳,可就算那裡海邊就長滿這種樹,怕也不可能在這麼多段的時間內就裝上兩船回來。南洋那邊,砍了樹,運到港口,裝船一千八百噸大船,僅備貨就需要三個月,林子裡不可能全是一抱粗的大樹,所以此事怎麼都想不通。」

    「想不通就別想!」一個聲音從遠處飄了過來。

    眾人趕緊回身施禮。

    因為這個聲音的主人就是大唐皇帝李二。

    「一個個,就知道算計怎麼多掙些錢,有那費腦筋的時間,不如直接去問五郎來的實在。」李二爽朗的笑著。

    大唐的人沒有奴性,而且也不禁言論。

    更何況,剛才的話也沒有什麼大不敬之錯。

    眾人聽到李二開口,按規矩施禮之後,那位名士依然敢笑著開口:「縱然聖上之英明,這次怕也想不明白吧!」

    「有什麼想不明白,瑪雅人拉去了五六萬奴隸,三萬士兵。五郎都不知道把這些人怎麼用,有金礦不敢開,有玉石、水晶、翡翠也不好動。只能砍些樹拉回來給你們當個禮物,你們這些貨色,還敢在背後編排五郎不成!」

    「聖上說笑了,那敢有此心呀!」

    眾人一陣歡笑。

    李二臉色突然變得極嚴肅:「這瑪雅人不可小看,原本朕以為他們只是一些土人。可他們在算學上的能力,這半個月看來,宏文館已經有些吃不消了,只能拿五郎傳授的更高明的算學理論強撐著,怕是最多再有幾天就會敗下陣下。」

    「當真這麼厲害?」崔君肅不敢信了。

    他在戶部尚書,大唐這幾年在統計學、賬學、工程力學方面,可以說進步巨大。

    難道依然還是敗了嗎?

    李二歎了一口氣:「袁天師已經在天學上敗落,雖然說各有千秋,但這瑪雅人推算的曆法、天象、星學等,五郎不在長安呀!」

    李二這話就是很明顯了,要是李元興在還能有一比。

    可僅大唐現在的對天文學的研究,已經敗落。

    「那,天象地位學呢?」有官員急急的問著。

    「原本瑪雅人沒見過六分儀,可這東西倒了他們手上。僅僅一天時間,他們的推算就已經超過了大唐訓練半年的天象地位師。這足以證明,他們的底子好,就如武林高手交流,學到招式,卻可更精!」

    眾官員卻是不悲,反喜!看來,大唐的工匠缺口可以補上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