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大世爭鋒

正文 第543章 【鐵路股的滑鐵盧】 文 / 水鬼遊魂

    馬寅初並沒有走遠,躲在王公館的圍牆轉角的地方,不久之後,他就遠遠的看到衛挺生,臉上洋溢著收穫頗多的笑容,大搖大擺的從王公館的大門出來,便急匆匆的迎接了上來。

    「他答應了?」

    衛挺生的臉上帶著笑,卻搖了搖頭,說:「沒有。「

    馬寅初納悶道:「沒答應,你高興什麼勁啊?」

    「你也不想想,子高也不容易。他回國之後,就開始投資鐵路,一條滬甬杭,就幾乎佔用了一千萬的資金,我現在估計,王家已經到了極限,無法再承擔更大的投資了。」衛挺生還是為王學謙偷偷的講了幾句好話。

    馬寅初卻不幹了:「可是一旦拿下了貨幣的發行權,那麼對於子高來說,有什麼買**得上這座金山。」

    「收益是大,可也要本錢不是?」衛挺生神秘的一笑:「不過,他說到了一個可能,或許能夠改變現在的困局。」

    「時間可不多了,根據這段時間英國、美國和法國的統計數據,各國的戰後恢復都已經開始了,用不了幾年,現在混亂的貨幣結算方式將打破。到時候,民國想要翻身,就一點機會都沒有了。」馬寅初心事重重的說道。

    「放心吧,船到山前必有路。」

    「是車道山前必有路,別想糊弄我。」

    ……

    兩人絮絮叨叨的一路伴著嘴,不過短時期內,馬寅初是不會去燕京了,準備在上海留下來。而衛挺生按照王學謙的設想,準備在上海建立國內第一個貨幣研究經濟所,專門研究貿易和貨幣關係。

    而這個人選,就落到了馬寅初的身上。

    至於郭秉文的國立東南大學的教務長,看情況吧?

    不過人手有點少。再想想辦法,就近補充一些人手。衛挺生很快就想到了郭秉文,還有正在籌備的國立東南大學。學生還剛剛錄取,不頂用,但是老師的質量還是不錯的。

    要是郭秉文知道,他在哥倫比亞的校友,在教育部的同事,一個勁的在他的地盤,挖牆腳,非氣死不可。

    很快。衛挺生被另外一件事給羈絆住了手腳,暫時放下了他的財政改革的事業。

    當天,證券交易所冷清的情況,讓他簡直不敢相信,這是開在上海,而且擁有一支非常優秀的鐵路股票上市的證券交易所。想著不遠處,人頭攢動的商品交易所,他也開始緊張起來。

    畢竟,王學謙用他。

    首先。是因為他的專業才能,讓他獲得了王學謙的信任。可要是把王學謙用了老大力氣創辦的證券交易所給弄垮了,加上證券公司,他還有臉在國內經濟學界混嗎?

    其次。他嗅到了一股陰謀的味道。

    別說民國初期,就是在清朝末年,國內開始新建大量的鐵路工程的時候,在上海灘的三馬路上。彙集了大量的國內,或者國際上的資本,角逐對整個資本市場來說。並不算大的鐵路投資市場。

    而鐵路投資的豐厚利潤,也是讓這些資本趨之若鶩的原因。

    比方說盧漢鐵路,從開工到通車,耗費4000多萬兩白銀的資金。這筆巨款,對於當時的清政府來說,簡直是無法籌集的天文數字。國庫已經空虛,只能期待列強貸款,才能把鐵路建設完工。

    可是當工程完工,鐵路開始營運之後,僅第一年,整條盧漢鐵路就盈利超過500萬兩。也就是說,只要營運8年,這條鐵路將收回全部的投資。

    而20%的投資收益,也給了像銀行,錢莊,等需要大額貸款來消耗庫存存款的資本機構帶來了穩定,安全的高回報。

    也就是在這個時期,鐵路股在民國一部分投機者眼中,成了香饃饃。

    可現如今,看著空蕩蕩的交易所,衛挺生首先想到的就是有人在背後針對滬杭甬鐵路,故意造成鐵路股票無法發行。從而讓已經開工的兩座浙江境內的鐵路大橋無法獲得建設資金,從而整條鐵路的通車被無限期的延長。

    想到這裡,他立刻叫來了證券交易所的結算主管,詢問這段時間內東方鐵路公司的發行情況。

    抱著一大堆厚厚的交易記錄,結算主管推開了位於大樓頂層的衛挺生的**辦公室,雖然這裡不是上海最高的地方,但是能夠看到愛多亞路靠近黃浦江的風景,也是得天獨厚的好地方。

    「衛先生,您找我?」

    「叫你來不是問別的,而是問你,這段時間證券交易所中股票的發售情況。」衛挺生顯得有些著急,直奔主題。

    「是這樣的,東方鐵路公司,在昨天開始發行,兩天的時間,發行了差不多51萬股的鐵路股票。而按照鐵路公司的要求,總股本1000萬股,發行價3元的股票,將有200萬股將在交易所掛牌,如果在發行截止日期結束之前,按照報銷合同,證券公司將按照發行價,全部買下剩下的鐵路股票……」

    「51萬股票?」衛挺生吃驚了一下,按照這個趨勢,200萬股票用不了幾天就能全部賣完,可奇怪的是,他看到的交易所冷清的樣子,不得不讓他懷疑,難道走錯了地方?

    主管苦笑道:「老闆,您可能忘記了。50萬股鐵路公司發行的股票,是被幾家銀行買走的。其中包括通商銀行購買了10萬股,浙江興業銀行20萬股,浙江實業銀行20萬股。」

    衛挺生想起來了,這些股份在未發行之前,就都是已經說好了的。當時做出這筆交易的其實不是衛挺生,而是王學謙和朱葆三之間的商量結果。

    「也就是一天賣了1萬股,一個月之內完成報銷,估計有些難度。」衛挺生也是無奈,要是無法完成股票包銷的合同,那麼最後這些股份,不得不只能拿在王學謙的手中。

    等於是一個口袋,流入另外一個口袋。

    鐵路公司,證券交易所,股票在這些地方轉悠了一圈之後,再次落入王學謙的口袋。到時候,王學謙要是沒有一點怨言,衛挺生都不相信這是真的。

    再說,王學謙有怨言,也沒什麼。但要是耽擱了鐵路大橋的建造工程,造成的損失,可就不是他能夠承擔的起來的。

    到時候,茅以升、羅英、鄭華,這些老朋友非衝到上海來,跟他拚命不可。即便王學謙大人大量,不收拾他,他也沒臉在上海灘混下去了。

    可讓他絕望的是,精算主管似乎還不滿足,給衛挺生說出了另外一個情況,直接把這位哈佛的高材生,逼到了懸崖邊上。

    「其實賣出去的一萬多股,是范季美先生以企業銀行的名義買下來的。實際上,昨天開盤之後,交易所只有賣出去了2000股。」

    「才2000股?」

    即便衛挺生在部下面前裝的再榮辱不驚,也忍不住驚叫起來。可他叫嚷的聲音再響亮,也無法掩蓋一個事實,民國第一家在證券交易所上市的鐵路股票,在他的手裡,卻意外的遭遇史無前例的冷遇。

    「其實昨天有不少人來詢問過鐵路股票的行情,但是……」

    「但是什麼?」

    「因為我們規定現款,或者銀行的承兌匯票交易,讓很多投資者都望而卻步,希望我們像物品交易所一樣,有信託公司授信,只要支付一筆信託費用,就能購買股票。」

    衛挺生聽到這裡,沉默了,他似乎感覺到了情況不同。

    想來想去,他帶著兩個交易所的分析員,去物品交易所。面對人山人海的場景,衛挺生微微有些失神。但很快,就回過神來,開始在物品交易所內觀察起來。

    接連兩天,他都是以一個投資者的身份,出現在物品交易所的大廳中。

    但並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反而像是滴入大海的一滴水,被忽略了。

    而衛挺生這兩天的觀察,並不是一點收穫都沒有,反而感受到了巨大的危機,似乎這個危機,正在籠罩過來,整個上海灘的金融業,都將受到這場危機的波及。

    帶著這份擔憂,衛挺生再一次來到了王公館。

    看著臉色擔憂的衛挺生,王學謙出人意料的並沒有對衛挺生的工作評定,不埋怨,更沒有一句心懷不滿的話。反而專心的擺弄起來他功夫茶茶具。

    這些都是他新學的,當然教授他的是公館裡新住戶,孟小冬。

    「來,解解渴。」王學謙將泡好的茶湯遞到了衛挺生的面前,後者木訥的拿起茶杯。

    接連喝了兩杯茶,才想起來,王學謙怎麼開始擺弄起這些東西,好奇道:「子高,你不是?」

    「哦,我不是不喝茶,而是嫌喝茶麻煩。不過現在看來,文化這東西,一旦接觸了,就會被深深的迷住。」王學謙說話間,又將第二遍的茶湯遞送道了衛挺生的面前。

    衛挺生舉著小茶杯,遲疑的看著王學謙,良久才問:「子高,難道你一點都不擔心嗎?」

    王學謙抬頭笑著問:「你說的是錢荒?」

    衛挺生的心中一驚,他沒有想到,王學謙早就對錢荒有所瞭解,那麼肯定有所準備,點頭道:「難道你早就知道?」

    「預感到一些,在三個月之前,我去過一次物品交易所,就有過感受。不過讓我吃驚的是,情況已經變得這麼嚴重。你說,現在我們是加一把火呢?還是挑破這個膿包?」王學謙意味深長的看著衛挺生。

    這一刻,衛挺生卻支支吾吾的,不敢回答。(……)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