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大世爭鋒

正文 第750章 【選定談判代表】 文 / 水鬼遊魂

    上海總商會舉辦的會議,已經結束了。

    一次臨時召集的會議,雖然空前盛況,但用一句剪短的話來概括的話就是:『時間緊,任務重,效果一般』的會議。

    實際上,如此匆忙的會議,想要提出一些有建設性的建議,顯然是不可能的。在會上提出的建議,其實就是在公共租界內經營,或者擁有產生的商會會員。

    這些條件,早在一個多月前,罷市開始之前,就已經成熟了。

    甚至有些地位頗高的商界大亨,通過渠道,向英國駐滬總領事館提出過抗議,或者委婉的要求過。但無力例外,都被英國駐滬總領事傑彌遜爵士拒絕了。當然,增加華商的經營負擔,可不是傑彌遜爵士自己想出來的。他也是接到了公使,乃至英國國內的授意,才提出了這麼一個臨時決定。

    當然,現在的情況是,英國駐華公使艾斯頓爵士也是焦頭爛額,他怎麼可能承認,是他讓手下做出如此不明智的舉動呢?

    其實,英國在華的租界並不止上海的公共租界,英國在華擁有七處租界。雖然官方上說的是六處,其中上海英租界因為併入公共租界,而被忽略。其他包括,天津、漢口、廣州、廈門、鎮江、九江六處租界。但是其他租界,要麼是英國人勢力的薄弱範圍。要麼是英國人都覺得沒多大用處的地方,比方說鎮江租界,除了每年耗費一些錢修幾棟英倫風格的房子之外,對於英國人來說,幾乎是可有可無的地方。

    也就是上海,集中了整個民國工商業一半資本的重鎮,才會對英國人提出的增加華商稅收的反應如此強烈。

    要說傑彌遜爵士倒霉呢?

    英國駐華的其他幾個臨時區風平浪靜,就他管轄的地方出事了。

    至於都逃到香港的英國駐廣州總領事,那是因為在廣州出現了一個民族主義者。手中還掌握了為數不少的軍隊導致的結果。

    所以有媒體認為,造成上海時局動盪的傑彌遜爵士,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可是作為當事人的傑彌遜爵士也是一肚子委屈,他也是接受帝國的命令,才頒布了這些針對華商的政策。

    當然,站在英國人的立場,一直把民國當成英國最大的工業品傾銷地,前幾年一直忙著和德國人死磕,等到把德國人干趴下,這才回過神來發現。民國的商人都已經發展起來,企業辦的有聲有色,成為英國工業品傾銷的最大障礙,能不針對華商設置障礙嗎?

    不僅在上海,新加坡、香港,都有類似的法案出現。

    但是畢竟上海的地位不一樣,作為排名在巴黎之後的,全球第四大城市。不僅僅是從人口上來排名,更是從經濟和財富排名。這就說明,上海的資本界有多麼雄厚了。

    英國人原本以為,民國會服服帖帖的讓他們任意宰割,但要命的是。民國人彷彿也一夜之間驚醒過來了,一點都不配合。不僅如此,還用罷市這個『大殺器』來威脅英國人,不僅如此。還引狼入室,把美國人拉近了這場博弈之中。

    時局越來越不明朗之下,英國人首先提出和商會的接觸。也是切中要害。

    上海的罷工,罷市,說白了就是商人不滿意英國人針對他們的盤剝,而行程的大規模非武力反抗。不過現在看來效果很不錯,英國終於在一個多月之後,頂不住了,提出要和商會接觸。

    對於上海總商會來說,這已經是到了分蛋糕的時候了。

    其實要是英國人再拖延下去,法租界在蓬勃發展滯後,成為了上海反英運動最大的受益者。罷市,其實也就在公共租界內罷市,另外禁止銷售英國工業品。但是並不妨礙法國人和美國人在背後大發橫財。甚至美國人看著生意這麼好做,以前一直被英國人霸佔著,自然有些不滿。

    有些美國商人,甚至通過私人途徑,向美國駐滬總領事提出,退出公用租界,把美國租界和法國租界合併在一起,享受這場如同天上掉下來的盛宴。

    可惜,美國政府在亞洲的中立表現非常明顯,美國和美國商人,可以在後背大發橫財,總領事館和在菲律賓的殖民地方面,也可以支持一下。但是絕對不會站在國家層面和英國人打擂台。

    看到,英國人終於表現出一副和談的樣子,不少美國商人失望的哀歎,好日子要到頭了。

    而美國商人的好日子結束了,但對於在上海的華商,好日子似乎要開始了。

    任何一個商人,都會被眼前的利益引誘,而迷失自我。所以,及時的給商會的會員們,潑冷水,也是亟需要辦的事。當然,這件事做成功了,商會的會員終於認識到,英國人詭計多端,不好對付。

    所以,對於商會提出的,由商會派遣精英和英國人接觸一下,試探一下對方的意圖,也就這麼稀里糊塗的通過了。

    但是這個人選的選擇,就難辦起來了。

    選多少人,誰去,誰留下,都成了商會高層之間博弈的籌碼。

    其實,誰去都不合適。誰都有可能被英國人收買,誰都可能因為個人利益,而傷害集體利益。

    爭論之中,陳教授忍不住了,他算是徹底看透了商人的嘴臉。只不過看在王學謙的面子上,他正在強壓心頭的怒火,可是壓著、壓著,總有壓不住的時候。突然,陳教授站起來,眼神睥睨的環顧了四周不停爭論的商人,小會議室內的聲音頓時小了很多:「諸位,談判代表我算一個。」

    「另外,我認為顧維鈞和王學謙也是非常適合的談判代表。」

    說完,陳教授也不搭理

    人,自顧自的坐下了。

    眾人面面相覷,也不知道,這位陳教授到底是哪裡不對勁了,商會去談判,他一個學界的。瞎參合什麼?

    但是王學謙已經聽出了陳教授提出要參加和英國人接觸的人選之一,其實就是談判代表。可這並不是陳教授想要自己攬權,更不是多事。而是他開始不相信商會真的能夠站在所有民眾中間,成為民族的一份子。因為這幫傢伙太勢力了。

    被點名了,王學謙和顧維鈞倆人,隨便那個人都不能熟視無睹。

    「陳教授,我和少川兄都不適合怎麼早露面。」

    開口的是王學謙,他先是小心的看了一眼聶雲台的臉色,後者表情非常自然。因為,他和王學謙幾人的密談。根本就沒有吐露給其他人聽。他明白,這次談判或者接觸,商會不會得到任何利益,甚至有好處,都要往外送。

    可是這種話,聶雲台不能說出來,所以他憋的很辛苦。

    僅僅一個陳教授,跳出來,就讓他跳出來好了。就是讓他去參加談判。也多有多大一點事,反正談不出結果來。

    可是陳教授是那種較真的人,還真是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性格。逮住王學謙就問道:「子高,你的能力我信得過。人品也是絕佳……」

    雖然王學謙聽得有些臉紅耳熱的,但是他也知道,自己的人品和絕佳根本搭不上邊。

    至於其他的話,王學謙都歸集為是陳教授的瘋話。打擊面太大,容易造成誤會。

    「陳教授多心了,我和少川不參加商會的談判。是有原因的。」王學謙解釋道。

    史量才是個話不多的人,眾人都在爭論的時候,他卻在觀察王學謙和顧維鈞之後。

    一開始他還不知道,顧維鈞的身份,多少有些好奇。但是聽到王學謙稱呼顧維鈞為『少川兄』,辦報紙的,要是連『顧少川』都不知道,也太孤陋寡聞了。

    但是他明知道顧維鈞在談判上的能力卓越,但是一開口,也表示出反對:「諸位,聽史某說幾句。」

    「史老闆,大家都爭的口乾舌燥的,就沒聽你說過一句話,你可是故意藏拙啊!」說話的是鹽業公會以為姓張的理事。

    其實按照身價和產業,史量才根本就沒有資格坐在小會議室內。

    但如果加上聲望的話,就是另外一種情況了。

    眾人很快把目光集中到了史量才的身上,史量才也不著急,不急不緩的呷了一口茶,舔了舔嘴唇,才開口道:「我認為顧次長出面不好,王子高也不適合出面。」

    「史老闆,這是何意?」

    「史老闆,你這話就有點說過了吧?顧次長和王子高都是出面和英國人交涉過的人,難道他們還沒有資格不成?」

    並不是在場的每一個人都願意在這種局面下和英國人打交道,實際上,別看可以率先和英國人接觸,或許能夠帶來巨大的好處。但同時,風險更大。

    得到了好處是大家的,可萬一要是被英國人拿住了短處,最後名譽掃地也不是不可能。

    而且,在商會內部,雖然都是在一條船上,但是彼此之間並不是毫無保留的信任。能夠讓大家都信任的人,真不多見。而王學謙和顧維鈞兩人,都是商會代表們覺得可以信任的人選。也是談判的不二人選。史量才一開口,竟然把兩個好不容易默認的談判人選都否決了,眾人的臉色當然不會太好看。

    於是,對史量才的口氣也不大客氣起來。

    史量才還是一副後知後覺的木訥樣子,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老史是面冷心熱的人,但是給人的印象總有些似乎看打不起周圍人的樣子。容易招惹麻煩。

    「其實,兩位的才能,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要說在我們中間,他們出去談判,誰都不會猜忌,更不會擔心英國人會從他們手上討去了便宜。但是大家不要忘記了,他們的身份。」

    「身份?史老闆,你這話有些危言聳聽了吧?」

    「你們不要忘記了,顧維鈞和王學謙兩位博士,都是民國外交部的官員。而英國駐滬領事館邀請的商業代表,而不是民國的官員。他二位要是出面,就說明商會是受到政府支持的。要是英國人轉而不和商會談判,選擇逼迫政府呢?要知道,大家的生意雖然都在上海,但是做實業的誰的商品都是發往各地?真要把政府逼急了,用一個異地重稅,誰吃得消?」

    史量才的話,等於是在平靜的湖面上,擲下了一塊石頭,在滾燙的熱油上灑上了一瓢熱水。

    能夠把生意做到行業領軍人物的商人,都不簡單。一開始大家沒有想美白這層關係,是因為爭論太激烈了,誰也說服不了誰,並不妨礙他們認清局勢。

    史量才見他說的話起作用了,這才莞爾一笑道:「諸位,要是信得過史某人的話,我來分析一下,這個談判人員需要的技能和眼界。」

    「史老闆還請不要賣關子!」

    「對啊,我們也是被英國人的手段給迷惑住了,還請指教,派誰去合適?」

    ……

    史量才再次開口的時候,有意無意的看了一眼王學謙的方向,正好王學謙也是抬眼相望。兩人的目光在接觸的那一剎那,立刻分開了,但是對方眼神中流露出的味道,卻讓王學謙心頭猛然一緊。

    不會是史量才看透了他的心中所想吧?

    是故意買好,還是來攪局的?

    &nbs

    p;

    很快,王學謙就不用擔心了,因為史量才開口了:「大家想一想,英國人的思維習慣和東方人截然不同。我們的談判代表,需要擁有西方的學術背景,不能讓英國人小瞧了。同時還要熟悉西方人的思維方式和習慣,做到有備無患。」

    「沒錯。」

    「史老闆說的在理。」

    「其次就是這個人應該是商會的新人,這樣英國人獲得的消息就回更少。主動權就會掌握在我們的手中。而且,這個人代表的行業,是確實受到了重大損失的。另外,這個人代表的行業,不該太大,具有在行業中超然的地位……」

    史量才說了一大通,或許別人沒有聽明白,但是王學謙知道了史量才的目的,這人是故意給他買好來了。史量才是用誘導的辦法,將眾人的目光都投到了衛挺生的身上。

    按照史量才的分析結果,也就華商證券交易所主席衛挺生,最適合出任談判代表。

    而史量才就是不說他推選的人是誰,可是大部分的商會高層都把目光投向了衛挺生。

    宛如在舞台上的主角,聚光燈一下子打在了他的身上,讓他無處遁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