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大世爭鋒

正文 第757章 【官迷】 文 / 水鬼遊魂

    讓曹錕心情很不爽的不僅僅是他被英國人堵在了宅子裡,更讓他怒火中燒的是,他已經是燕京城的主宰了,但是英國人艾斯頓爵士,作為大英帝國在華的全權公使,竟然還認不清形勢。

    因為英國公使艾斯頓爵士,竟然不是第一個拜訪他,而是先去了大總統徐世昌的府邸。

    這讓得到消息的曹錕非常不爽。

    加上他本來就對洋人有著一種與生俱來的畏懼,當然這種畏懼是從聲譽上考慮的。因為和洋人關係走的密切的,老長官袁世凱,臭了;老長官段祺瑞,也臭了;再往前,清朝的時候,朝廷重臣李鴻章,也臭了……

    總是,曹錕是一個愛惜名聲的人,但是他是布販出身,認為名聲這東西,主要還是茶館這些地方傳播的快。

    所以,曹錕對於洋人的不合作態度,在北洋高官中,是非常出名的。

    賣國賊不好當,這一點曹錕倒是比誰都清楚。就是因為這樣,不管是日本人,還是英國人,都因為太難見到這位現如今權勢最顯赫的大人物,而錯失在民國鞏固其在華利益的機會。

    雖然外界穿越呢,曹錕已經淪落為英國人和美國人的走狗。

    但這種傳言很膚淺,也不契合實際情況。

    心中有氣的曹錕,在見到艾斯頓爵士的那一刻,表現的不冷不得的態度,也是讓艾斯頓爵士認定,眼前的這個小販出身的民國高官,是這次談判的關鍵人物,可是對於艾斯頓爵士來說,是最難逾越的一個鴻溝。但是如果曹錕不認同談判,或者不點頭,談判就無法開啟。

    送走英國人,民國外交總長顏惠慶趕到了曹錕的大元帥府。

    「駿人,英國人到底什麼意思?」

    吃不準英國人打算的曹錕。還是覺得詢問專業人士更靠譜一些,顯得和顏惠慶非常的親熱。至少表情上看,一點虛假的樣子都看不出來。

    顏惠慶也是沒有辦法,他知道和英國人談判是架在火上烤。弄不好,就要玉石俱焚,搞得身敗名裂。

    所以,更多的他並不願意出面,代表民國政府和英國在燕京開啟談判。而且曹大元帥的性格,他也是非常清楚的,怕麻煩,尤其是怕和洋人之間的麻煩。

    這一點雖然民國官場的高層,大部分都有些這樣的情節。可無疑曹錕本人是最嚴重的,一旦英國人選擇在燕京談判。他可以肯定,眼前這位民國北方最有權勢的大人物,一定會從燕京的大元帥府,不聲不響的連夜跑到保定老巢。

    加上顏惠慶本人也不願意參加這次談判,勸解曹錕將談判放在燕京意外的地方。並不難。主要是,將這次談判是放在天津還是上海?

    「大帥,英國人只不過是看到了他們的地盤上,越來越多人的人伸手進來了,開始緊張了起來。至於談判……」顏惠慶在分析英國人意圖的時候,還留著心思偷偷看了一眼曹錕的表情。

    反倒是曹錕,雙手托在胸前。要不是坐在紫檀圈椅上,像極了在牆角根,曬太陽的窮苦老農,顯得憂心忡忡。

    「哦,你是說英國人談判是真的?」

    「大帥,至少現在看來。英國人沒有敷衍我們的必要。而且英國公使措辭已經不像是一個多月前那麼嚴厲。反而更多的是希望和政府之間的合作能夠繼續下。屬下認為,這是一次機會。」

    「好啊!英國佬也有今天!」曹錕突然得意的跳起來,一手指天,彷彿英國人服軟是因為在他的英明領導下,民眾才有了如此成就!等到發現自己好像有些高興過頭了。曹錕才感覺到有一雙眼神,正滿懷著不解和懷疑的眼神,看著他。這才哈哈大笑道:「駿人,本大帥失態了。咱們繼續……」

    看著曹錕突然表情大便,精神頭一下子起來了,彷彿受氣過日子的小戶人家,聽到仇人家的房子被點了,興奮的以為,這是老天幫忙。

    顏惠慶有些發愣,這位大帥在政府中的秉性,他還沒有摸透。

    主要是曹錕一直在軍隊中,而曹錕的官衙長期以來都是在保定,很少來燕京。其實直系的領軍人物當然是馮國璋,要是馮老還在世的話,徐世昌的總統位置早就不保了。

    但是曹錕想要上位,阻力重重。

    加上這位大帥,平日裡總是表現出一副小人物的『醜態』,真要是讓他當了大總統,不少燕京城的高官也擔心,有礙國體。雖然知道和曹錕談論國家大事是一件苦差事,可顏惠慶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英國人要是把談判地點真的放在燕京,到時候就不是苦差事了,而是要命的官司了。只好硬著頭皮給曹錕解釋:「大帥,據屬下看來,英國人談判的意願非常濃烈,主要是因為英國在長江流域的勢力範圍正在受到美國人的挑戰,而英國卻沒有太好的辦法。」

    「這樣啊!你說,要是我們兩項不幫,最後是不是……」

    曹錕的想法很奇葩,如果誰都不幫的話,對於民國來說,最後只能成為任人宰割的肥羊。顏惠慶只好舉出當年在東三省發生的日俄戰爭來說事:「大帥,您還記得當年的日俄戰爭吧?」

    「就是小鬼子和老毛子死磕那次?」

    曹錕其實也不大清楚顏惠慶到底想要說什麼,好好地說英國人,為什麼扯到了俄國人和日本人?

    「正是那次大戰。」

    「小鬼子就是從那時候,一飛沖天,成了列強之一……」

    曹錕眼神中露出滿是羨慕的目光,尤其是他作為一個軍人,他也想要在戰場上讓人敬仰,做出不朽的功績。羨慕歸羨

    慕,但是讓他和洋人作戰,甚至是暗地裡搞事,曹錕都是不敢的。

    顏惠慶連忙點頭,他可不敢再讓曹錕說下去了,這樣下去,他就是說到明天。也不見得能把事情說清楚。兩人說到現在,都是車轱轆話,有點越繞越遠的危險。

    「大帥,您聽我說。當初俄國人和日本人在我東三省大戰。一直從遼東打到了松花江、嫩江邊上,但是當年清政府已經被洋人給打怕了,決定倆不幫,讓俄國人和日本人兩敗俱傷。」

    「這是對的。」曹錕非常認真的發表意見。

    顏惠慶這個氣啊!怎麼和曹錕說點事,就這麼難呢?還對的,對個屁!

    顏惠慶這時候也有點火氣了,打斷了曹錕的思路繼續說:「大帥,可是之後的結果你也看到了。俄國人和日本人是兩敗俱傷了,在海上,俄國的艦隊全軍覆沒。但是日本人也沒有得好處,打旅順的時候,屍山血海,才幾天時間,日本人就傷亡了十萬陸軍。」

    「小鬼子的陸軍也不咋地!」曹錕插話道。

    顏惠慶的腦門上。青筋都跳起來了,他真的無法忍受,將來自己的頂頭上司真要是這位,讓他怎麼活?

    「大帥,可是日本人和俄國人是兩敗俱傷了,但是你看看清政府得到了什麼?」

    曹錕的性格其實很不錯,腦子反應也不快。這就讓他在部下面前很少發火,對待部下和下屬,也要比段祺瑞寬厚得多。要不是他實在缺乏那種上位者的霸氣,威懾不住人,或許還是一個不錯的好上司。

    在顏惠慶的引導下,他開始琢磨。當時候,清政府到底得到什麼好處了?

    想來想去,好像啥好事都和清政府沒什麼關係。倒是他想起來,當時日本人打贏了俄國人之後,好像還鬧騰過一段時間。弄得局勢很緊張。不過有些事情,他也看不準:「好像小鬼子是打贏了,但是最後也沒有落下什麼好處?」

    顏惠慶終於能夠鬆一口氣了,曹錕能往這裡頭想,讓他省去了很多麻煩。

    「大帥,您記憶真好。當時小鬼子是打贏了俄國人,之後,他們就賴在東北不走了。而且一直看戲的清政府,最後只能眼睜睜看著日本人在東三省賴著不走,要不是英國人、法國人和美國人干預的話,日本人恐怕把咱們的東三省給佔領了。」

    「這就是當時清政府兩不相幫的壞處,眼下雖然美國人和英國人爭奪的是市場,是勢力範圍,但是如果我們事不關己的話,最後恐怕也是步清政府的後塵。日本人和俄國人爭鬥,不得不看美國人和英國人的臉色,可是大帥,您不要忘了,英國和美國是當今世界最強之兩列強,根本就不用看任何人的眼色。」

    「駿人的意思是,咱們不能置身事外?」曹錕總算是聽出來了,眼前這位穿著如同一個英國老紳士一般的部下,可是一旦關係到要站位,曹錕頓時猶豫起來了。

    幫英國人的話,沒多大好處。幫美國人的話,簡直就是順人不利己……曹錕的心裡頭開始琢磨開了,要是兩都不相幫的話,最後吃虧的是自己。

    琢磨來,琢磨去。

    曹大帥腦袋一愣一愣的發脹,難受。可真要讓他下決定,這可真不要下啊!

    「要不,讓徐世昌去定奪?」

    顏惠慶氣的眼珠子都大了兩圈,可是沒辦法,徐世昌要是能夠做主,他還來找曹錕幹什麼?

    其實他也是在徐世昌哪裡找不到任何有用的支持,才來曹錕府邸的。

    「大帥,雖然是火中取栗的局勢,但是眼下對於您來說,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啊!您可千萬不能掉以輕心,把這份功勞讓出去。再說了,英國人真要是誠心誠意談判的話,等談判最後就頂著讓國人看著立竿見影的功績出來,您老的聲望也不就水漲船高了嗎?到時候,大選,誰還敢不選您當大總統……」

    「大總統!」

    曹錕這些年,被官場上的政敵們,『曹大傻子』、『曹大傻子』這麼叫著,就是因為當年徐樹錚用一個副總統的位置,把曹錕給迷糊的神魂顛倒。

    燕京政府上下都知道,曹錕,曹大帥是一個官迷。

    當然,要說以前,曹錕能當上官已經滿足了。還有什麼能不滿足的呢?

    二十歲的時候,他是一個布販子,真要是當上官老爺,那威風勁?可不是讓鄉里鄉親都眼熱?

    可是後來從軍之後。隨著地位的越來越高,他的追求也開始變了。要說他傻,其實真不傻,能偶當上督軍的人。有幾個是傻子。要是顏惠慶鼓動曹錕去競選總理,說不定當時曹錕的臉就拉下來了。

    倒不是總理不威風,但是曹錕自己也知道,總理是幹事的,雖然威風,但政府那一灘事,他能忙活的過來嗎?

    人要是沒有一點自知之明,那麼真的就是一無是處了。

    曹錕清楚他的本事,在總理的位置上,非出洋相不可。但是總統就不一樣了。總統威風不說,還不用管多少事情,政府干的不好,他還能把責任推卸到政府那邊。實在是一個又清閒,還無比高貴的職務。曹錕當然相當大總統。當年袁世凱就職大總統的時候,他可是眼熱的不行。

    當然,曹錕的政治野心,也就是到這裡就結束了。

    至於當皇帝?

    他是想都不敢想的,當初袁世凱傻不愣登,被自己的大兒子騙著當上了皇帝,還以為就是南方有人反對的話。洋人總會支持他的。可最後呢?連洋人都不支持他,加上部下反對,最後抱病而亡。其實是被氣死的。

    可是顏惠慶把大總統拋出來,這下曹錕都心動了。

    他早就想要把徐世昌給趕下台去,就是沒有找到好機會。就是議會選舉,曹錕也知道自己沒戲。倒不是他的實力不夠。無法控制住局面,主要還是因為他在政府中,沒有拿得出手的功績。

    心裡越琢磨,越覺得可行。再看顏惠慶,也順眼多了。只不過關係到和洋人站隊。曹錕也有些疑慮:「駿人,可是英國人和美國人是神仙打架,我們能幫誰呢?」

    「誰也不幫,我們就和英國人談判。談判的目的也不是幫人,而是拿回一些在英國人手裡的東西。比方說開灤煤礦局,或者是鹽稅管理權等等,只要有一樣東西到手,英國人吃虧也不大,還能穩定局勢。加上盧永祥那邊,多溝通一下。上海的局勢緩解,我們得到好處,總商會也能得到好處,英國人在長江流域的商業權利也受到了保護……這是皆大歡喜的好事。」顏惠慶蠱惑道。

    雖然顏惠慶並不這麼認為,但曹錕卻這麼想了。

    「可萬一要是談不下來呢?」曹錕擔心道。

    顏惠慶裝作為難的思索了一陣,然後提議道:「大帥,那麼我們就不要在燕京談判。就在上海談判,政府方面出面,授權外交部談判,先和英國人談判,等到和英國人達成了共識,那麼商會哪裡,就讓張謇出面。張老大人,在商會的面子,誰都要給一點。」

    張謇出面的話,確實非常合適。

    別看張謇是一個商人,大生紗廠的規模在國內是數一數二的。但是張謇同時又是一個政客。在民國政府中,自從宋教仁之後,他長期擔任民國農商部總長的位置。

    加上全國總商會會長也是張謇長期擔任,真要是他出面,和上海商會的協調工作,就變得容易多了。

    還有最後一個擔心,英國人放心了,商會放心了,可是美國人不開心了怎麼辦:「駿人,你似乎忘記了,還有美國人呢?都說這個中人不好當,弄得不好,兩頭都要鬧翻?」

    「大帥,您也說他們是神仙打架,我們怎麼能兩頭都出面呢?英國人一旦能和民國政府和商會和解,美國人那邊,他們自然會自己出面?」顏惠慶硬著頭皮說道。

    曹錕眼前一亮:「此話當真!」

    「大帥大可把心放在肚子裡!」

    美國人怎麼想,顏惠慶當然是不敢打包票的,但是燕京政府也不能一點沒表示。真要是這樣下去,和英國人之間的外交往來,就足夠英國人喝一壺的了。

    另外,美國人在外交上,比英國人還要軟,只要英國人想要穩定局面,他認為美國人跳出來的可能性不大。最多是美國商人不滿意,但是政府的話?應該不會出面,明著和英國人爭鬥。

    曹錕拿起茶杯的那一刻,顏惠慶緊張的以為曹錕是要趕他出門了。

    可沒先到的是,門房也不說送客。這有點意思,在官場,端起茶碗送客,是一個常識。可是曹錕卻一口氣,把已經微溫的茶水一口氣都灌到了肚子裡,這才唱出一口氣:「就按照駿人的意思辦,這樣待會兒我去找徐大總統,讓你出面,去……」

    「大帥,屬下來,一來是認為這次和英國人的談判,必須盡快,否則夜長夢多;其次是來推薦一個人,他比屬下更加適合和英國人的談判!」顏惠慶怎麼可能去和英國人當面談判呢?

    現如今的燕京城,學生鬧騰的不像話,玩意真的在談判沖,傳出一些不好的消息,或者是謠言。他就要倒霉了。當初巴黎和會的時候曹家被焚燬,還沒過兩年呢?

    曹錕頓時明白了,顏惠慶是自己不想談判,但是知道大事不可為,是給自己找替身來了,心下頓時有些不喜歡。沒本事的人,也不見得就會喜歡沒本事的人,顏惠慶在曹錕的眼中,已經是能力欠缺了:「駿人說的是何人?」

    「顧維鈞,顧少川。」

    「這個人……」曹錕聽著挺熟悉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