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教父三國

正文 第三十章 改弦更張 文 / 北方三哥

    冀州之戰大勝,而張揚的援兵也是無功而返,高飛大喜,佔據了冀州之城,也就意味著以後有了一片自己的根據地,進可攻退可守,爭奪天下的雄偉戰略,已經初現眉目。

    高飛率領著黑山軍開進冀州城,左右百姓誠惶誠恐,以為是什麼山賊土匪進了城,要屠城一般,而高飛看到這番景象,也是眉頭緊閉,雖然說爭奪天下靠的是謀臣武將,但是民心也是不可或缺的,離心離德之人,終究不會有大氣候的,比如說這個韓馥,前車之鑒,高飛也是不得不借鑒,所以佔據冀州城的當天,就發佈了一條告令,「我黑山軍乃是正義之師,奈何韓馥殺我首領張燕,此番前來就是報仇而已,然而冀州之主韓馥昏庸無德,既無良將,也無良臣,落得一個身死城破之下場,我高飛今天接替韓馥之位,暫時管理冀州城,明獎懲,斷善惡,減賦稅,保農耕,善待冀州百姓,而黑山軍也不能非法作為,且我今日言明,從此之後,我黑山軍保冀州城安危,無人敢來相犯」。

    高飛的告令貼的滿城都是,而百姓見狀,紛紛自喜,而高飛也是說到做到,第二天就開始著手冀州城裡的政務,務必政治清明,百姓安康,但是為官為臣,高飛實在是搞不清楚,只能是依靠一些原來冀州城裡的官吏,而高飛也是特別小心,挑了幾個為官清明之人,替他管理冀州事宜。

    冀州城裡兩個兄弟,大哥辛評,二弟辛昆,都是飽讀詩書的官吏,但是為人正直,一直得不到韓馥的重用,平時也都是逆著韓馥的言論,但是字字珠璣,可惜韓馥不懂得品味,而高飛一見到這兩個兄弟,就愛不釋手,因為冀州城的管理太需要這兩個正直能力之人了,高飛吩咐命令為冀州城左右參事,冀州事宜也都大概的交給他們手裡,而高飛也是放心。

    辛評看到這個新晉的冀州之主,如此謙遜重才,也是甘願為之效命,比那個整日尋歡作樂的韓馥不知道高明了多少倍。

    一日,辛評辛昆兩兄弟處理完手中政事,逕自到了主公的府上。

    高飛佔據冀州之後,也是沒有給自己建造什麼大的宅院府邸,看到韓馥的府上裝置的不錯,前腳砍了韓馥,後腳就住進了他的府上,原先的那些丫鬟下人什麼的,也沒有換掉,直接沿用了下來,倒是韓馥的家人子嗣小老婆姨太太什麼的,都讓高飛一併砍了,養虎為患不如早做解決,高飛領著雙兒兩個人住進了寬敞明亮的大宅子裡,倒是喜了雙兒,還是像對待一個大哥哥一樣,侍奉在高飛左右。

    「主公入主冀州城,已經半月有餘,城中百姓已經都作安撫之情,而冀州也在正常運轉,大局已定,再無半點擔憂,倒是主公應該思慮一下進表朝廷,雖然實際上主公已經是冀州之主,但是也應該宣告天下,求一個朝廷封賜」。

    高飛恍然大悟,這個時代什麼都講究一個名分,他高飛出身山賊,想要抹掉這點底子,還得頗費點功夫,雖然朝廷已經不太靈光了,但是還得表示一下尊重,上表求封,但是具體的規矩禮儀也是繁瑣的很,高飛揮揮手讓辛評辛昆兩兄弟去弄就是了,自己落得一個清閒,不過高飛想到朝廷之上還有一個董卓,就有一點思慮,「董卓不死,群雄不起啊!」,高飛得想點法子,早早結果了這個董卓,但是眼下的事情還得關注在冀州城裡,高飛打定了心思,親自一番作為。

    高飛的上表幾天之內就到了朝廷裡,而太師董卓看到之後,莫名其妙,「什麼時候冒出了一個叫做高飛的人啊!居然從韓馥的手裡搶下了冀州城,真是費解!」,董卓拿著那封上表問左右之人,皆說沒有聽過高飛這個名號,倒是李儒止住了董卓的發問,「太師不用疑問,高飛者,天下新出之英雄也,蓋天下不穩,英雄四起,今日成名明日殞命,無外乎爭個地盤,爭個郡縣,太師不必驚慌,如此宵小,且許他一個虛名,且略施小計,這個高飛在冀州也是呆不長的」,董卓捋著虎鬚,腆著一個大肚子,頗為得意,「允他一個冀州刺史之職,必感恩戴德,且留他,日後為我所用」,吩咐左右,拿出自己的太師印章,在一張上表上狠狠的蓋了一個印記,有人拿過來一看,上面的印章赫然是天子的玉璽。

    李儒低首允了一個「諾」,逕自散開了朝堂。

    幾日之後,朝廷裡快馬傳來了一份敕書,文縐縐,駢文四六句,大概的意思就是敕封高飛為冀州之主,領刺史,務必感恩戴德,回報皇帝之厚愛,高飛跪下聽完敕書的正文,有點好笑,天子都已經被董卓做空了,還回報鳥的厚愛,不起兵造反就已經很給你面子了。

    前腳送走傳遞敕書的官宦,後腳高飛就召集群臣武將,召開了一個冀州的內部會議。

    在冀州城裡,高飛的府上,一個寬敞大廳裡,高飛落座在主座上,左手邊一溜武將,分別是左將軍張遼,前將軍張頜,右將軍高順,還有幾個人是黑山軍中的舊部,原先在張燕的手下,現在對高飛也是完全的歸心,而高飛的右手邊都是一溜的文臣,依次是參事辛評,長史辛昆,別駕劉惠,剩下的就是一些冀州城裡原有的官吏,高飛看著沒有什麼過失的就都留了下來,其實高飛的人事安排,還是有跡可循的,基本上武將都是自己從黑山軍裡帶出來的,而文臣都是用的冀州城裡原有的人馬,因為黑山軍裡能認字的人就不多,所以冀州城裡現在的格局就是,武將都是高飛的心腹,全部出身自黑山軍,跟隨在高飛身邊的時間最長,而管理冀州的人都是一些投誠過來的,原有的冀州文臣,這就形成了兩個派系,而且從來都是文臣武將不相和,這個冀州城裡的情況就是更加複雜了,而高飛實在是不想埋下兩邊都有間隙的種子,欲成大事,團隊裡必須和睦無間,這是高飛做社團的心得。

    議事廳裡氣氛詭異,幾十號人坐落待定,而高飛起身,先是挽住了左邊張遼的手掌,又挽住了右邊辛評的手掌,意味深長的說道,「我高飛出身卑微,不過就是一個草民而已,得到張燕大哥的賞識,做到了黑山軍的二當家,然而張燕首領命薄福淺,我高飛也是誠惶誠恐,走到現在,憑的就是一個將相和睦,軍民一心,而我高飛入主冀州城,當然帶的是黑山軍的家當,但是這不代表厚此薄彼,我高飛一視同仁,有功則賞,有罪則罰,不管是黑山軍舊部,還是冀州城裡新軍,且念高飛仁義,諸君合力,打理好這個冀州城,不蹈韓馥的覆轍!」,高飛一番話說完,倒是驚了左右的張遼和辛評二人,且說這兩個人互為代表,都看不過對方,暗地裡都有爭執,且背後代表著不同的利益,聽完主公話語,倒是都有些紅臉。

    「主公嚴重了,我與張遼兄弟都是心腹之交,沒有其他」。

    張遼也說話,「必然不敢讓主公擔憂!」。

    高飛三言兩語就化解了一場可能是以後會生出大亂的災禍,不過現在人心和睦,高飛看的心喜。

    「此番不是大事,今日召大家過來,其實是為了商討改革之事!」。

    「改革!」,議事廳裡的聲音起來了,似乎這是一個很新鮮的名詞。

    「所謂改革,就是改弦更張,原先韓馥墨守陳規,倒是冀州如此一個大城,居然只有兵三四萬,有糧食幾千石,一遇到敵軍圍城,壓根就堅持不了幾日,而且渤海郡相離甚遠,如果有敵情,片刻不能趕到冀州城,所以我要改革,擴充軍隊,行軍練兵操練,開墾荒地扶植種糧,每家每戶,多開墾一畝地,免一畝地的賦稅,到時候民心踴躍,糧食必定豐收,百姓富足,則冀州城大治,再以糧養兵,則糧多兵足,冀州城的實力必定令天下英雄膽忌,再把屯兵的渤海棄了,直接在冀州城邊,在開闢一個鎮子,專門屯兵練兵,冀州城何懼來犯!」。

    高飛的話一出,整個議事廳頗為震驚,此等言論根本就是從未聽說,倒是辛評辛昆兩兄弟思允了一會,方道,「主公精妙,此等改革必定能讓冀州大治!」,而周圍的人也是點頭稱道,高飛賣弄了一下自己,其實這些東西中學課本裡都有學的,只不過是千年之後和千年之前的思想碰撞在一起擦出的火花而已。

    高飛雙手示意安靜,「改革新政,還請諸位放手去幹,不要忌諱,動了誰的利益,就牽出誰的尾巴,阻擋我冀州之大計者,不可饒恕」,吩咐待定,招軍擴充的事情交給了張頜張遼二人,而獎勵種田種糧的事情交給了辛評辛昆,再是一堂討論,各種細節再細細摸索,而高飛暗地裡囑咐高順,「陷陣營之事,全賴君使,不久將來,我要發揮你陷陣營的最大威力!」。

    高順允諾,高飛大喜,一切都在掌控之中,而他自己正在培養羽翼,或者他應該去主動尋找一些羽翼,能夠讓他飛的更高飛的更遠的羽翼才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