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教父三國

正文 第八十八章 詭計 文 / 北方三哥

    呂布入了虎牢關,親自向董卓請罪,「父親大人,奉先不力!先失戰機,請罰!」。

    董卓並未說話,倒是李儒開口,「溫侯方才奪得汜水關,遠奔而來,想是體力不支,方才有頹勢,不可怪罪啊!」。

    原本呂布是蠻不待見這個李儒的,因為在洛陽之時,呂布看上了王允大人家的小姐,百般求父親大人允諾這門親事,倒是李儒這個傢伙一直橫加阻攔,言說什麼,「王允大人書香世家,其女尚小,當在閨閣之內學習五倫人常,不知禮,不能為妻」之類的話,活生生把一樁好事,壓成了陳年舊事,而近些年,呂布更是西征北戰,壓根就沒有時間再提此事,卻不想此時,這個李儒竟然說起了好話,的確讓呂布意外!

    董卓沒有追究,袖子一揮,便讓眾人下去了,而李儒在呂布身旁,輕聲問道,「溫侯何故入關?依我看,劉備那三兄弟,雖然厲害,但侯爺的勝算還是相當大的!」。

    呂布這人也是直性子,見得剛才其說過一番好話的份上,也沒有遮掩,「聯軍之中,還有一高手,實力不凡!」。

    「是高飛?」,李儒問道。

    呂布擺手,道,「其人未顯,可見這聯軍之中,並非可以小覷,還有那劉備三兄弟,算上高飛一個,未必會有勝算!」。

    李儒笑道,「溫侯不必多慮,某自有妙算!可破敵軍!」。

    呂布倒是允諾了一下,繼而領兵佈防虎牢關去了。

    此時,聯軍之內,已經兵分兩路,除卻袁紹袁術兩兄弟之外,剩下十六路諸侯各自分半,八路軍馬在汜水關之前,八路軍馬在虎牢關之前,而曹操,公孫瓚,高飛等人皆在盤算著如何攻破虎牢關。

    呂布出手,輕而易舉的拿下了汜水關,現在聯軍所部必須再克下一座關卡,才能直入洛陽,尊奉聖駕,而現在的情況是,雖然前番虎牢關小勝,但是也難以為繼。

    權衡虎牢關和汜水關兩座關隘的守衛情況,其實汜水關更容易攻破一些,但是先機已失,董卓派李榷郭汜二將,重新守衛汜水關,更兼有呂布來回折騰,情況對於反董聯軍來說,不太樂觀!

    虎牢關之前,高飛和曹操所部,在附近駐紮下來,而現在所處的情況正是戰爭的拉鋸戰時期,謀而後動,誰先動誰就會先露出破綻,所以現在兩軍拼的也還是給養,自亂陣腳者必輸!

    高飛在大帳之內,踱步不停,他在回想昨天的那場戰鬥,從始至終,高飛的注意力都在曹操身後的那個禿頭漢子身上,處變不驚,而且有一個細節被高飛觀察到了,在呂布發出超強的衝擊波的時候,聯軍之內所有的人都被吹後的半丈距離,高飛也是費了好大的力氣,才勉強的定住了身子,而曹操身後的那個漢子竟然一點事情都沒有,而且緊緊以一個手指的力量,便止住了曹操的後退之勢,實力非同一般,而且竟然沒有出手,高飛實在想不明白這個曹操到底打的什麼算盤?

    狐疑之間,賈詡入得大帳之內,而高飛倒是沒有提及此事,而是說了另一件事,「文和先生,恐怕李儒已經拿住了我的把柄,為之奈何?」。

    賈詡也不裝糊塗,「當日洛陽城門之事,我已瞭然,這李儒料後手留的高明,不過卻有破綻!」。

    「什麼破綻?那兩位姑娘我可是必定要救回來的,而且還要完璧無損!」。

    正在說話之間,帳外有一人稟報,「將軍,有一支箭矢上綁著一封信,射在了轅門之上,信上寫著『敬高飛上』,不敢耽擱,即刻送來!」。

    「好的不靈壞的靈,說來就來了!」,高飛一把攬過信件,吩咐送信之人,「此事不可張揚,最好爛在肚子裡!」,隨即拆開了信件,果然是李儒。

    賈詡沒看信件,便已經猜測的**分了,而高飛眼神信件內容的時候,不禁皺眉。

    「李儒想要主公怎樣?」,賈詡問道。

    「說難不難,說簡單不簡單,李儒讓我殺了袁紹,作為交換條件他可以把雙兒和惋心兩位姑娘完璧歸趙,否則的話,令我後果自負!」,高飛略有難色。

    賈詡止不住笑了起來,「殺了袁紹,難道他就會放了兩位姑娘嗎?」。

    「你是說讓我不從!」。

    賈詡又道,「不殺袁紹,兩位姑娘必受罪過,難道主公捨得嗎?」。

    這倒是讓高飛摸不著頭腦了,「殺也不是,不殺也不是,究竟要哪樣啊?」。

    「主公勿急,這袁紹的生死,其實並不重要,袁紹一死,聯軍必然會潰散,袁紹不死,這聯軍也必然會潰散,十八路諸侯,各懷鬼胎,明面上合作無間,暗地裡各有戒備,如此軍隊,必不可久持,不過有一點不同,如果袁紹不死,那李儒就得花點血本,方能瓦解聯軍,聯軍一散,則董卓後顧無憂矣!」。

    聽得賈詡這番見解,高飛倒也明白,「難道始終都要我受制於人?就沒有把兩位姑娘救出來的辦法嗎?」。

    賈詡以雙手攤開,示意無能,「恐怕現在兩位姑娘,已經不在洛陽了,所以賈詡無能為力!」。

    高飛又開始犯嘀咕了,當初拒絕陳宮的時候,高飛就有考慮,雙兒和惋心兩位姑娘還在李儒手上,怎麼敢公然與董卓為敵,不過後來被賈詡說的動心了,才把兩位姑娘的事情拋諸腦後了,而現在這個問題又突現了出來,簡直讓人焦頭爛額。

    「聽我一言,主公近日還是稱病好了,不要走動!」,賈詡勸諫高飛道。

    高飛給李儒寫了一封回信,提筆揮就,寥寥數言,「敬李儒上:手中無將,麾下無兵,恐怕殺不了袁紹,反被其害,莫不如大人借我大將溫侯一枚,並上兵卒十萬,我即刻傭兵自立,先殺袁紹,再戮其他諸侯,大人以為可行否?」。

    這封信件,其實啥內容也沒有,不過是氣氣李儒罷了,洩洩嘴皮上的火氣罷了,不過高飛還是注意了一下措辭,不至於那個李儒看完之後火大,反而撕票就得不償失了。

    高飛命人在夜裡的時候,把信件綁在箭尖上,射入虎牢關之上,而之所以選擇晚上,主要是避人耳目,如果被大家發現高飛被李儒捏在手裡,那真的就不知道高飛應該何以自安了!

    解下來的三天之內,兩軍並無交戰,卻在第三天夜裡,曹操所部遭遇一隊軍馬的偷襲,月黑風高之時,虎牢關之上偷偷的閃出了一隊人馬,約有數千人數,皆身著黑衣,刀身劍身也被塗黑,在三更天的時候,突襲曹操大營,黑衣之人為首的手持一柄畫戟,闖入曹操帳中,正準備下黑手的時候,床榻之上,突然蹦下來一個禿頭漢子,左右手持雙戟,來戰敵手,黑衣之人大驚,與禿頭漢子戰鬥百餘回合,不分勝負,最後那個黑衣人虛晃一招,奔著虎牢關方向跑走了。

    禿頭漢子欲追,而大帳之中走出一人,正是曹操,說道,「窮寇莫追,其部已全部覆滅!」。

    果然,那個端著畫戟之人,跑出營帳之外,見得自己所帶來的突襲部隊,全部死傷在地,那黑衣人也不計較,風也似的奔回虎牢關之上了。

    第二天,曹操被襲之事,已經傳開了,而令高飛大失所望的是,這個曹操竟然一點事情也沒有,不過高飛還是板出一個關切的神態,去過問了一下大致的情況,而根據高飛親眼所見,可以判斷出,這來劫營之人,也不是什麼善茬子,不過曹操也是妙算,早就事先佈置妥當,就得有人來劫營了,沒想到還真讓他等上了,所以三千劫營而來的兵馬,無一歸還,除了一人。

    最令高飛意外的是,劫營人之中必有一名高手,而能夠令這個高手折戟沉沙而回的話,那這曹操軍中,必是也有一位旗鼓相當的高手,而今天,高飛卻沒有看到那個不離曹操十步之外的禿頭漢子,倒也奇怪!

    虎牢關前被劫營,汜水關前,聯軍總部也未避免,正是同一個時刻,也有一支軍隊潛入了袁紹的大營之中,為首兩人,不過這袁紹就沒有曹操那麼幸運了,損失了數萬人馬,袁紹也差點掛掉了,要不是顏良文丑二將及時前來護駕,這袁紹早就一命嗚呼了。

    劫營事敗,虎牢關上也就沒有什麼銳氣了,雖然汜水關袁紹吃了虧,但是對方也是殺敵一萬,自損八千,折合起來,聯軍還算小勝,此時,高飛倒是坐立不住了,詢問賈詡道,「這夜色劫營之事,是不是太莽撞了!李儒會有這麼糊塗嗎?」。

    賈詡輕道,「這可不是糊塗,這正是聰明的地方!」。

    「何以見得?」。

    「且看劫營挑選的地方,汜水關是袁紹大營,虎牢關之前的是曹操大營,二者有什麼共同之處?」。

    高飛腦子裡轉了轉,「袁紹為盟主,當然首當其衝,至於曹操嘛,倒還沒有不知道其用意!」。

    「錯,袁紹雖未盟主,但是其人無用,而汜水關前大部的戰鬥力卻出在袁紹所部,實則有顏良文丑二人,至於虎牢關就更簡單了,主公與呂布交過手,劉關張也與呂布交過手,所以劫營才會挑曹操所部!」。

    高飛突然大悟道,「難道此番劫營,只是為了摸清聯軍的真正實力,而據我所知,曹操部下卻有一個不凡之人,不過卻從來未顯露,難道李儒也察覺到了此人的存在?」。

    賈詡輕聲道一個「然!」。

    這個時候,高飛的後背,卻下來了一層冷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