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教父三國

正文 第一百四十三章 暗流湧動 文 / 北方三哥

    卻說李傕拔劍要斬皇甫鸝,時左右副將卻阻止道,「將軍不可!殺了皇甫鸝便給郭汜留下了口柄,到時候便出師有名,於將軍不利啊!」。

    皇甫鸝見到李傕拔劍,不為所動,反而罵道,「李傕不奉皇帝諭詔,意圖謀反自立矣!」。

    李傕猶豫不決之間,見到皇甫鸝出言不遜,更欲殺之,而左右副將阻攔,方才止住李傕,當時獻帝於郿塢之中,聽聞皇甫鸝險境,便急使宮內之人前來召皇甫鸝,未保其性命,獻帝罷黜皇甫鸝回西涼老家,躲避此難。

    卻說李傕之軍隊裡,大半都是西涼人士,西涼之人驍勇,而兼有不少羌人助陣李傕,所以李傕的軍隊倒是有幾分的實力,皇甫鸝見到自己已經不能再助力皇帝,便有心自戕謝恩,但是轉念一想,便潛入了李傕的軍營之中,在軍中不少西涼人面前謠言,「李傕謀反,從之者即為賊黨,後患不淺」。

    西涼人多有信任皇甫鸝者,紛紛聽其言,意欲離開李傕軍隊,不過尚有不少人不以皇甫鸝為意,皇甫鸝便拔出隨身攜帶的匕首,於軍中自刎,臨死前,仰天長歎曰,「某不才,不能再侍奉在帝側,今欲以死明志,報效帝王之恩,李傕謀反,臣不能誅之,大恨矣!」,遂一腔熱血,盡數拋向空中,身子轟然倒地。

    西涼人盡皆震撼,皆信皇甫鸝之言,不欲再在李傕手下,紛紛逃走回老家,而不少的羌人也怨念李傕不賞賜名爵,紛紛離開李傕,繼而軍中軍心不穩。

    李傕大怒,但是皇甫鸝已死,無以怪罪,逃竄之西涼兵馬也都是遊兵散勇,難以追擊,而李傕倒是派兵去追回羌人,但是羌人早就逃入深山之中,尋不到影子了。

    獻帝見李傕喜怒無常,大怒皇甫鸝,便有心安撫之,遂降下昭告,封李傕為大司馬。

    如今之時,獻帝也只能許給李傕這種虛銜,不過李傕倒是受用的很,當下大喜,不復管軍中不穩的事情,乃雲,「此乃女巫降神力助吾也!」,遂重賞女巫,卻不賞賜軍將。

    騎都尉楊奉大怒,謂自己的親信道,「吾等出生入死,身冒箭矢,功勞反而不及一個女巫乎?」。

    其親信道,「李傕無義,不若殺了此賊人,以救天子?」。

    楊奉也早有異心,聽聞此言,正中其下懷,說道,「某有一法子,汝在李傕軍中,我在營外,明日三刻,汝在軍中放火,我親自引兵外應,到時候李傕之軍必然大亂,我便手刃此人,以救天下!」。

    副將以為然,便諸般準備,以策萬全,不想事情籌劃的並不周密,早有一人去李傕之處告密,李傕怒不可遏,當即便派遣人馬前去把那楊奉之副將斬殺,梟首於軍營之內,以警眾人,當時楊奉在外,久久不見火光,便疑心有異,果不其然,一時半刻之後,李傕親自率軍而出,正好遇上了楊奉所部,楊奉知道事發,索性死戰到底,一時間,兩隻人馬於李傕的軍營之內廝殺開來,死傷者無數,而楊奉料敵不過,便引著一支隊伍,逃竄而走,奔著西安去了。

    先是軍中的西涼人士逃走,兼有羌人尥蹶子,還有楊奉叛亂,一攤子事情下來,這李傕手底下也就沒有什麼人了,而郭汜更是見到空子不放手,天天率兵來挑戰,李傕閉門不出,已有數日。

    李傕在軍營之內悶悶不樂,只得喝酒,忽然有人來報,言說「張濟將軍統領大軍自陝西而來,欲與二位大人和解,言論如有不從者,必引兵擊之!」。

    所謂二公,不過就是李榷郭汜這兩個匹夫而已,而言和之事,倒是正和李傕心意,現在他的境地已經不必從前,早就想要議和罷戰了,如今卻又張濟前來說情,卻正好賣他個人情,便應允了此事。

    原來這張濟和樊稠交好,同在李傕郭汜手下,馬騰兵犯長安之時,這樊稠私放韓遂,張濟向李傕獻計,殺了樊稠,張濟事後悔恨,便向李榷郭汜二人辭行,去了陝西之地,不復在長安之內為官,當時李榷郭汜正是如日中天之時,尋常人哪裡會捨得離開,不過張濟倒是離了這是非之地,也算是頗有智慧,而當他聽說長安之內已然大亂的時候,憂心獻帝受苦,繼而放遠了政治目光,以為李榷郭汜二人不堪用,便有心取而代之,總攬朝政,便從陝西之地奔赴而來。

    張濟到得長安之時,派出了兩隊人馬,一隊往李傕軍營中去,另一隊往郭汜軍中去,兩邊都傳來了好消息,盡言願意講和,原來這郭汜見張濟勢大,也便失去了當年的硬氣,欣然答應。

    卻說這李榷郭汜二人盡皆到張濟軍中,握手言和,張濟倒是開懷,不復管此二人,而是到郿塢之內,上表天子,言說,「長安霍亂,苦不堪言,不適宜帝王居之,請天子移駕弘農!」。

    當初張濟向李榷郭汜二人請辭的時候,去的就是弘農,乃是陝西之境,正好是張濟的大本營,而弘農之所在,又離東都洛陽相近的很,所以獻帝也是大喜,「若是能夠得償所願,再見東都之地,當是無憾,仰仗張濟將軍了,萬萬幸也!」。

    獻帝當即冊封張濟為驃騎將軍,而張濟也把自己軍營之內的酒肉飲食貢獻了出來,分給獻帝及眾位官吏,這張濟一到,李傕便安穩了起來,不敢再圍禁獻帝,而郭汜也不敢再關押著百官,紛紛收手,儼然他們兩鷸蚌相爭,張濟這個漁翁倒是得到實惠的利益了!

    張濟把一切事情都安排好,車與具備,馬匹無虞,獻帝遂上了鑾駕,百官也一起隨行,在張濟的押送下,浩浩蕩蕩的朝著陝西進發。

    不提李榷郭汜二人,單說此時的冀州之內,一人端坐在椅子上,有人來報,「鑾駕已經出了長安範圍!」。

    「再探!」,端坐之人的神色似乎沒有什麼觸動,反而讓來報之人繼續探聽消息。

    「好茶啊!」,一杯茶水輕拭,一縷郁香飄出,品一口,倒是令人氣定神閒,門外有一人走入,乃雲,「主公,似乎袞州方面已經有了動靜!」。

    抿茶之人抬頭一望,笑道,「原來是奉孝啊!快來嘗嘗這新鮮的茶葉,乃是山巔之上,剛剛採摘下來的上品啊!」。

    郭嘉字奉孝,而古人親近之間,方才以表字稱呼,所以品茶之人便是冀州刺史高飛。

    郭嘉並沒有想要喝茶的意思,只是說到,「主公也貪戀杯中之物了!」。

    高飛哈哈大笑,「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這茶水可不是貪戀,茶道精髓的很吶!品茶如品人,世事如茶,都在一杯之中啊!」。

    「主公妙論,只不過奉孝並不懂茶道,倒是袞州曹操已經準備出手了,不知道主公以何應策?」,郭嘉拱手道,以便拒絕高飛的茶水。

    高飛倒是並未有什麼關鍵的說辭,只是說到,「我知道奉孝喜酒不喜茶,酒水濃烈,茶味清淡,若是單單以味蕾來判別,當然是先酒後茶了,不過這茶之妙處,還得用心體會啊!滾水泡茶,茶葉沸騰,熱不得涼不得,恰到好處的溫度,才能泡出絕美的味道啊!」。

    這高飛自從徐州歸來,身受重傷,然後就像是換了一副脾氣一樣,待到身子調理好之後,便喜好飲茶,心平氣淡,而郭嘉以為奇怪,高飛只是言說,「挨了一刀,便長了一刀的智慧,豈能白痛一回?」。

    剛開始的時候,郭嘉以為主公有異,便處處留心,但是數日觀察之下,確定眼前之人確實是主公高飛無疑,這才略有放心,不過主公換了這樣的一副面孔,倒是讓郭嘉感到奇怪。

    郭嘉低首道,「奉孝明白了,謹聽主公之命!」。

    郭嘉終究是沒有飲高飛的茶,其實高飛也知道,這郭嘉不會喝茶的,而在郭嘉退下的時候,高飛把手中的茶杯放下,一股子茶水的熱氣飄上來,又散開了。

    其實人的秉性哪裡會那麼容易改變,而高飛之所以從徐州歸來之後,便像是得道之人一樣,風輕雲淡,一切漠不關心的模樣,其實,高飛所做的不過是掩人耳目罷了,而他所防備的人當然不在徐州之內,他之所以這麼做,就是為了作戲作足!

    徐州的虧,高飛吃的太大了,被劉備算計,差點身死,這種局面高飛絕對不會讓其發生第二次,吃一塹長一智的道理,高飛比誰都懂,背後的一刀,絕對不能白挨,而高飛此刻所圖謀的,便是獻帝其人!

    袞州曹操,採納荀彧之計,早早的在獻帝東歸的路上,埋伏下了伏兵,準備靜候以待;而徐州劉備、呂布,也在陳宮的建議下,出奇兵攔截;只有冀州高飛,在輕輕的品茶,似乎與世無爭,顯得無時不刻都很淡定,但是他真的淡定嗎?冀州方面會束手無策放任獻帝東歸嗎?還有「鬼才」郭嘉又會使出什麼奇招?獻帝爭奪大戰,才剛剛開始,而這片動亂的土地上,究竟會有多少英雄崛起?這是一個傳奇的時代,也是一個英雄的時代,好戲才剛剛拉來帷幕,請記住,三國真正精彩的篇章,就在這裡,好戲即將登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