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教父三國

正文 第一百四十五章 九個敵人 文 / 北方三哥

    冀州高飛,第一時間得知到了華陰縣的事情,不過他倒是略有喜色,對著身邊的郭嘉說道,「現在這個局面真是越來越有驚喜了!」。

    郭嘉點頭,說道,「局面越亂,越好渾水摸魚!」。

    「奉孝啊,你對徐州劉備和袞州曹操有多少的認識?」,高飛突然調轉了話頭,面向郭嘉。

    郭嘉笑道,「我與此二人都不熟,會有多少的認識!」。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我相信奉孝對於冀州的敵人,當然會有見解!」。

    「難道主公以為冀州的敵人只有徐州劉備和袞州曹操嗎?」,郭嘉也反問道。

    這回倒是輪到高飛回答了,「冀州的敵人是天下人,天下人數不過來,也不值得去數,而當下最顯著的確是曹操和劉備!」。

    高飛從來不在郭嘉面前隱藏自己內心的想法,因為對方是聰明人,和聰明人耍心眼實在是不明智,而高飛壓根就不是什麼善類,也不是漢室的臣子,他的內心很簡單,建立一個自己的天下,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前世混幫派,現在他要建立一個更大的幫派,這個幫派就是天下,他要把天下握在自己的手心裡,尋常帝王做不到的事情,他要做到;尋常帝王不能建立的功業,他要建立,而尋常帝王不能讓天下百姓安居樂業,他高飛要做到!一個男人的王霸之路,從不需要對自己的心腹掩飾!

    而郭嘉也不是什麼忠貞的儒生,儒家講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能有違常理,在郭嘉這裡卻都是狗屁不通,郭嘉愛酒也愛色,行為不羈,既然他投靠在高飛門下,他的眼裡便沒有獻帝什麼事情了,他要輔佐自己的主公登上九五至尊,實現他自己的偉大抱負,作為一個謀臣而言,沒有什麼能比為主公算盡天下更讓人酣暢淋漓了!

    所以,高飛才會在郭嘉面前直言不諱,說他視天下為敵,而郭嘉也沒有表達出什麼意外的神色,他早就看穿自己的主公了。

    郭嘉思慮片刻,便嘴角露笑,而高飛問其何故,郭嘉答道,「依我看來,主公所言的天下,也不出這幾個人之中!」。

    「請說!」,高飛饒有趣味的問道。

    「天下之敵,有淮南袁術,河北袁紹,荊州劉表,益州劉璋,漢中張魯,袞州曹操,徐州劉備,無外乎此中之人!」。

    高飛仰頭,繼而轉向郭嘉說道,「奉孝少算了兩個人!」。

    郭嘉思慮再三,以為不少,而高飛說道,「奉孝確實少算了兩個人,其一江東孫堅之子孫策,其二外族蠻荒,羌人,烏桓之類,也都是大患!」。

    郭嘉沒有考慮到江東孫策是因為那個時候,孫策還沒有收服江東四郡,談不上一方諸侯,另一個沒有考慮到外族蠻荒,乃是因為冀州所在之地乃是中原地區的心腹之處,少有外族人,所以郭嘉沒有料到。

    對於高飛所說,其二他確實是忽略了,不過對於江東孫策,郭嘉倒是有懷疑,「主公以為江東孫策也能成大事?」。

    高飛笑道,「能夠笑道最後的,只有四個人,曹操,劉備,孫策,還有我高飛!」。

    高飛把最後的贏家孫權說成孫策,其實是不想讓郭嘉疑慮,因為孫權接手江東基業還得等兩年,所以高飛並不想要混淆眾人!

    由於歷史的先決性,高飛對於三國這段歷史自然是瞭如指掌,所以也沒有任何避諱,把最後的結局說了出來,而郭嘉疑色漸消之後,反而笑道,「依奉孝之見,四家鼎立之勢也不能長久,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如果果真如主公所言,最後四家亦必將歸於一統!」。

    高飛問道,「歸於何人?」。

    郭嘉略有遲疑,「將來之事,確實不好說,不過我信主公不會失敗!」。

    「哦!何以見得?」。

    「江東孫家暫且不說,單說劉備,此人色厲內荏,狠毒多詐,心機有餘勇武不足,可以守天下,打天下卻是艱難,所以劉備後期必敗;再說曹操,此人能征善戰,當機立斷,為將帥之才,並非帝王之能,所以曹操難勝!」。

    高飛哈哈大笑,「奉孝吹捧我高飛了,不過所言卻是不虛,正因為他們都有此缺點,所以我高飛才有心一戰天下!」。

    其實這點,高飛並沒有說實話,高飛乃是穿越歷史而來,對於三國歷史的走向,他是最為瞭解的,而且旁觀者清,當局者迷,賈詡郭嘉之人謀算比天,也看不透歷史的細節,而這些東西,高飛卻比誰都瞭解,基於此,高飛才對三國歷史的最終走向有無比的信心,運用他所掌握的歷史信息,定然能夠在群雄並起的三國時代,建立一個偉大帝國。

    郭嘉的這一番言論,也正好回答了高飛最開始的問題,不過如果郭嘉是回答高飛最開始的問題的話,郭嘉的答案倒是不能令高飛滿意!

    高飛把話頭收了回去,繼續問郭嘉,「遠的不說,單說現在最為棘手的問題,獻帝的歸屬,當在何處?」。

    「獻帝是個香餑餑,而眼下領悟到獻帝的重要之處的人,只有四個,一乃是陝西張濟,二乃是袞州曹操,三乃是徐州劉備,第四個便是主公了,而這個張濟不過是為他人做嫁衣而已,雖然獻帝現在在他的手裡,不過我敢斷定,獻帝最後的去處,只有三個,袞州,徐州或者冀州!」。

    高飛見到郭嘉的說法左右搖擺,便問道,「難道奉孝沒有把握嗎?」。

    「把握不大,不過某可以更加斷定,獻帝當在袞州和冀州之間!」。

    郭嘉的說法,高飛倒是聽明白了,現在劉備盤踞在徐州,雖然實力大漲,兼有呂布在側,但是卻無良謀之士,而且高飛也瞭然,呂布可不是什麼善茬子,他的眼睛裡對劉備的徐州可是盯得死死的,所以陳宮不會全力幫助劉備爭奪獻帝,三人又去一,只剩下曹操和他高飛,而曹操帳下有「三子良謀」,不可小覷,高飛帳下只有郭嘉一人,以一敵三的道理,高飛自然瞭然,所以他看出了郭嘉的動搖之色!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高飛不是見到對手就會打退堂鼓的人,有對手有挑戰,才會更好玩,所以高飛下定主意,這一局要陪曹操好生玩一玩!

    其實搶皇帝這種事情,也只有在三國時代有發生,而其他的各路諸侯,都沒有想到其中的好處,都以為皇帝乃是九五至尊,迎接皇帝當然要伺候前伺候後,不少的花費不少的精力,不過皇帝背後的政治權利,倒是少有人看到,所以獻帝這塊香餑餑一直無人問津,但是搶皇帝這種事情,不單要有謀略,還得要有膽識,因為在封建社會之中,鮮有人會做出這種大逆不道的事情,不過高飛和曹操都不傻,暗地裡是搶奪獻帝,明面上卻都打著冠冕堂皇的口號,出師有名這種事情,是發動一場戰爭的前提,也是欲蓋彌彰的手段。

    高飛又問郭嘉,「袞州曹操已經有所動作了,徐州劉備也不安分,不知先生有什麼良策,可以後發制人?」。

    郭嘉和高飛兩人都立在書房裡,時間一久,郭嘉的身子就有點支撐不住,笑道,「慚愧啊,身體不能力行,倒是有些虛弱!」。

    高飛看在眼裡,心有不忍,其實郭嘉的身體向來不好,加上他這個人又縱情聲色,酒肉不忌,生活從來不知道檢點,所以身體越來越差,年紀二十七八,已經時常有疲憊之態!

    高飛說道,「人各不同,生性不一,聖人只在書中,卻不在現實,所以我最恨道貌岸然者,生性豁達肆意雖為好,不過奉孝還是應該有所注意,酒色能免則免之,恐身體不消!」。

    郭嘉尋到椅子上,輕聲咳了一句,說道,「不礙事,某一日離不開酒,一日離不開女人,若是能夠戒掉酒色,那我郭嘉就不是郭嘉了!」。

    高飛哈哈笑道,「我所認識的郭嘉的確是這樣!」。

    朋友不為難朋友,其實有一些東西看的淡了,身外之物也就不算什麼了,性命這種東西也是一樣,古時候有一個詩人,後背之上生了一個大邙,不能飲酒,而其人又偏好飲酒,醫者便囑咐道,「若是飲酒,病發身死!」,然有一天一位朋友來尋這詩人,說是要遠遊,來此一聚,詩人便欣然與之對酌,**肆意,好不快活,待到那友人去時,詩人後背病發身死,臨死前到說,「飲酒如此,不復遺憾!」。

    這種事情能說出什麼對錯嗎?所以高飛也只是提醒郭嘉一句,身體要緊,不能再多言了。

    郭嘉擺手道,「我為主公出謀劃策,難道主公一點酒水一點美女都不捨得讓郭嘉享受嗎?」。

    高飛攤手,示意不再說此事,而郭嘉也調轉了話頭,說道,「後發制人,憑借的就是處變不驚,見招拆招,郭嘉願意為主公獻策獻力,迎接獻帝歸於冀州!」。

    高飛等待的就是郭嘉的這句話,表面上袞州與冀州的對敵,只是曹操和高飛兩個人的事情,其實一牽扯開來,兩方會有無數的其他東西攙和進去,軍隊的比拚,城池的堅固與否,錢糧的多少等等問題,為這次的獻帝爭奪戰,卻是郭嘉欲以一人之力,力敵袞州的「三子良謀」,即荀彧、荀攸、程昱,未知精彩如何,且看後續。

    (其實歷史上的郭嘉也是身體不好,最後僅僅二十七歲便病死了,所以這裡也算是埋下個伏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