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教父三國

正文 第一百六十二章 水淹安邑 文 / 北方三哥

    高飛率眾奔赴安邑,卻在路上遇上了李榷郭汜的隊伍,意外之餘,竟然聽到李傕口中說出「獻帝已死」的話來,不由得懷疑開來,「這他媽的這都是什麼情況啊?」。

    不過高飛轉念之下,便思慮到個中緣由了,張口便問李傕,「汝在此地,不會是專門等我高飛吧!」。

    李傕哈哈大笑,「當然不是!」。

    話說此時,高飛所帶五萬軍馬正好被李榷郭汜二人攔截住,橫在半路之上,似乎對峙之勢,而高飛忽然注意到李傕的閃爍之意,隨即便明白了,原來這李榷郭汜的目的和他高飛是一樣的!

    同行是冤家,何況高飛和此二人的目的一樣,便有了利益衝突,所以當先下手為強,而李傕所說「獻帝已死」,不過是蒙騙高飛而已,欲令其歸去!

    而高飛暗笑道,「這點彫蟲小技也能難倒我高飛嗎?」,便走馬出前,問道,「獻帝果真已死?」。

    李傕說道,「剛才我和郭汜將軍衝入安邑縣內,意欲迎接獻帝,不想當時軍馬大亂,獻帝不幸,已然死於亂軍之中,我等悲慼矣!」。

    高飛笑道,「如李傕將軍之言,獻帝確實已死,不過某為大漢之臣,當見獻帝屍首,國葬之!」。

    李傕聞言大窘,搪塞道,「獻帝死於馬蹄之下,慘不忍睹,已經化作肉泥,不見屍首!」。

    一個人的謊言被質疑的時候,就會編造出更多的謊言來掩蓋,而更多的謊言只會暴露先前之謊言的拙劣之處,高飛也不想再逗這個李傕了,便問道,「看將軍之行軍,也是意欲往安邑縣而去,而談從安邑縣而回?又何談獻帝已死?」。

    當時高飛身後,趙雲趙子龍早就閃出,手持一柄銀槍,立於馬上,「豎子休要多言,看我趙子龍結果了你!」。

    李傕見到對方陣營之中閃出一將,雖不認識,卻看出不凡之處,便與郭汜二人,引軍奔回,高飛見狀哈哈大笑,「就這麼大點的膽子,居然還有謀逆之心,實在可笑!」。

    當時安邑縣已經近在咫尺,而李榷郭汜二人雖然離去,不過高飛的疑心卻並未放下,緣何會在此地遇見此二人?

    安邑縣只不過是一方縣城,地方並不大,而高飛已經率眾開赴到安邑縣境內,卻並未見到張濟留下的兵馬,也未見獻帝之蹤影,難道剛才李傕之話是真的?

    高飛左右打量了安邑縣內的情況,鮮有人煙,破敗不堪,不過倒是沒有發生過激烈戰鬥的痕跡,所以李傕所說之話的確是假的,而高飛在此刻的疑心更大了,難道張濟故佈疑陣,此處有埋伏?

    所謂安邑縣,其實不過就是一方彈丸之地而已,既沒有堅固的城池,也沒有可以伏兵的地方,高飛倒是不信張濟可以在此處埋伏他,高飛隨即派遣千人,在安邑縣境內搜索,他倒要看看這個安邑縣內究竟有什麼秘密!

    須臾之後,有人來報高飛,說是安邑縣之內並無一人,而高飛狐疑之,這個時候,趙雲對高飛言說,「適才子龍看見這安邑縣之內,多有挖掘之處,恐有詐!」。

    高飛也感覺到事情的詭異之處,急令趙雲和許褚二人帶兵撤出安邑縣,但是來時容易去時難,之前望慌而逃的李榷郭汜二人此時卻殺了回來,攔住了高飛的去路,高飛立於馬上,大笑道,「如此二人,竟然也敢攔我?」。

    李傕在馬上也大笑,「此地便是你高飛葬身之地!」。

    高飛心中怒火上來,便欲親自去誅殺此二人,但是未及高飛出馬的時候,身後早有人大喊道,「有水,有水!」。

    高飛聞言回頭望去,只見濤濤之水湧來,而他身後的軍馬都被淹溺其中,叫苦不迭,而高飛見狀,恍然大悟!

    這個時候高飛才看明白了安邑縣城的挖掘之處乃是何意,整個的安邑縣的地勢整整低了一圈,而李榷郭汜二人領兵卻在地勢高的地方!

    安邑縣臨近黃河,而高飛瞬間便會意,此招乃是掘黃河之水,水淹安邑縣,高飛大呼大意,而趙雲和許褚二人,搶先一步,護在高飛左右,飛身上岸,而身後的諸多兵士,身手不及,已經淹溺在黃河之水中,死傷過半!

    原來此時時值深秋,黃河上游雨水充沛,導致黃河流量大漲,所以只要略微挖溝引渠,便可以引來黃河之水,而李榷郭汜兩人肯定不會想出如此妙計,靜等高飛入甕,所以高飛的思慮略微遊走,便料想到了是張濟的手段,「料敵未深,故而有此害!」,高飛不諳水性,見身後大水一來,便有些手足無措,幸而有趙雲和許褚二人護在身邊,方才保高飛無虞!

    水勢滔天,等到眾人發現的時候,已經逃脫不及,只有不及三分之一的兵士免遭遇難,但是李傕和郭汜的兵士卻在岸上驟放冷箭,高飛之軍士損失大矣!

    高飛被攬上岸的時候,李傕便派兵來攻,有趙雲和許褚二人護身,哪裡會給李傕機會,而李傕也見到高飛難殺,便止住了兵勢,就在此時,許褚於亂軍之中,瞅到了一眼機會,手裡揮舞著兩把鈍鐵大錘,飛身直取李傕。

    所謂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許褚自然知道這個道理,便準備一招擊殺李傕,反敗為勝,不想就在許褚的鐵錘快要砸到李傕的腦袋的時候,突然橫伸出一把大斧子,攔住了許褚的大錘!

    許褚始料未及他的大錘會被攔住,定睛一看,見到李傕軍中有一將,手裡使著一把長斧,正好擋住了他的鐵錘,許褚大怒,鬆手用力,而鐵錘之下的那只長斧略微吃力不起,便收了起來,而許褚的斧子就勢落下,不過李傕早就驅馬跑掉了,許褚見擊殺李傕未果,便欲戰那個長斧漢子。

    許褚厲聲問道,「汝是何人,報上名來,我許褚之錘下不殺無名之人!」。

    那個使長斧的人,也不甘示弱,喊道,「某乃徐晃徐公明,特來敗你!」。

    許褚一雙鐵錘,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揮出,哪裡給徐晃留下情面,而徐晃手中長斧揮舞,躲身鐵錘,以進為退,而許褚一擊未中,順勢掀翻了周圍的數十個小兵,小兵的腦袋一碰到許褚的鐵錘,瞬間便**飛濺,血肉橫飛,李榷郭汜軍中之人,見許褚勇猛難敵,紛紛退身,不敢與之交戰,而徐晃卻並不怯敵,雖然略顯下風,依舊步步為營,不肯讓分毫!

    許褚見三擊亦未取勝,便不願與這徐晃再做糾纏,正欲伺機殺李傕和郭汜二人,但是軍中人多馬亂,許褚憂心主公有失,便退身去助趙雲,而趙雲護在高飛身邊,哪裡容得敵軍靠近!

    許褚退到高飛身邊,說道,「李傕身邊只有一將,本事過人,除此之外,儘是烏合之眾,若是以蠻力相抵抗,未必沒有勝算,只不過主公之安危要緊,適宜即刻趕回冀州之內!」。

    趙雲也以為許褚之言有理,而高飛雖然面子上有點抹不開,竟然被李榷郭汜這幫龜孫子弄到如此地步,不過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想要迎接獻帝卻被張濟算計,只得認輸,所以高飛正準備奪下三匹快馬,奪路奔逃,不願再在此地糾葛!

    水淹安邑縣,高飛身邊只剩下趙雲和許褚二人,還有一些零星的兵馬也逃脫掉水淹,但是壓根就形成不了抵抗力,所以高飛無奈之下,只能放棄這些人,做老大的或者做將帥的,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這種事情,跟自己混的小弟或者手下的兵士被人屠殺,自己卻無能為力,不過高飛不是一個會輕易忘仇的人,所以張濟和李榷郭汜這三人他記住了,早晚必手刃之!

    奪馬之事,輕鬆的很,而在高飛等三人盡皆上馬的時候,李傕便知道這個高飛欲逃走,不過他倒是沒有為難人家的實力!

    正待高飛在前奔馳,趙雲越許褚在後護翼的時候,安邑縣之前的位置,又趕來一處兵馬,約有萬人,而高飛見狀,不禁皺眉,「難道是張濟怕我死不透,還有後手!」。

    許褚和趙雲見到此種情景的時候,也面露難色,不過須臾之間,許褚和趙雲便眉頭舒展,而高飛也不禁面露笑色,因為前方趕來的軍隊打出的番號,正是「冀州高飛」。

    領軍之人,為首的正是郭嘉,而高飛見郭嘉率兵趕來,便一切都明瞭了,郭嘉以神鬼莫測之算,竟然會料到高飛在安邑縣遇險,所以才領兵救援嗎?

    形勢瞬間逆轉,本來李榷郭汜二人還有勝利的機會,不過此刻,高飛倒是想要親自殺剮了此二人,郭嘉率軍迎主,而高飛見只有郭嘉一人前來,便問道,「城中諸位將軍呢?」。

    郭嘉說道,「奉孝自有安排之處,正來援救主公!」。

    高飛大喜,坐立軍陣之中,而趙雲和許褚二人也在將軍之位,高飛一聲令下,反攻李榷郭汜二人,勢如破竹!

    原來在高飛離開冀州的時候,郭嘉神色一轉,突然預料到了事情的不尋常之處,所以即刻便調譴城中兩萬軍馬去做應援,果不其然,郭嘉之擔心完全應驗,而萬幸主公並未出事,正所謂風水輪流轉,剛才還是李榷郭汜二人耀武揚威,卻不想,轉瞬之間,便以勝利之師變為敗軍之將,也不知高飛如何對付李榷郭汜二人,且看下章。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