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教父三國

正文 第一百六十五章 與張濟對峙 文 / 北方三哥

    小軍士一回首的時候,就被身後之人看出了端倪,而那個頭頭之人,厲聲問道,繼而眼睛在這個軍士身上盤旋,似乎在尋找破綻之處!

    而剛才被小軍士詢問之人,突然也對那個小軍士厲聲說道,「某乃是朝廷命官,安敢在我楊奉將軍身上找油水,活的不耐煩了!」。

    小軍士聽聞那人自稱楊奉,略有驚訝,而身邊的那個頭頭之人見狀,似乎明白了什麼,嘴角露笑,「什麼命官不命官的,現在在我家張濟將軍手下,須得老實,否則看我不斷了你的吃食!」。

    管頭之人似乎頗認可那個小軍士揩油,便轉身而去,而小軍士膽顫之餘,方才意識到身上還有一份血書,手腳並做,遮擋過眾人的耳目之後,瞬間便塞進了楊奉的懷中,而楊奉也早就預料到會有東西給他,所以遮掩之下,並無旁人發現。

    小軍士見事情已經完成,忙不迭的走掉了,而楊奉其人並不在意吃飯,思允著懷中的布條,一直等到夜色深沉的時候,方才拿出來觀看,上面只有兩句話,「伺機奔逃,往洛陽去!」。

    其實楊奉也早就知道了獻帝被困在東城,也想要幫助獻帝脫困,但是苦於無天時地利,而且原先的那點援駕的兵馬,都被張濟收繳了,所以楊奉現在也是一個光桿將軍,而楊奉心急之下,便尋到了董承,滿朝文武之中,楊奉只信任董承一人,不僅僅是應為他是獻帝的老丈人,而且為人方面,也頗得楊奉信任!

    董承見到獻帝的血書之後,垂淚不已,不過為了掩人耳目,倒是止住了,「如今陛下蒙難,所謂君憂臣辱,君辱臣死,奈何乎?」。

    楊奉卻有了主意,其實他的兵馬雖然被張濟收繳,但是只要楊奉振臂一揮,還會跟在他手下,所以現在對於楊奉來說,缺少的只是一個機會,一個可以趁亂救出獻帝東歸洛陽的機會!

    楊奉想啥來啥,因為此刻,高飛的隊伍已經殺奔鄆城和運城來了!

    現在的情勢是,袞州曹操受損,徐州劉備被趕到了小沛,而冀州高飛方面,也在安邑縣折了將近四萬人馬,所以說,高飛的實力大大受損,既然高飛已經付出了大代價,那他就得拿回來大報酬,方才能彌補高飛錙銖必較之心,所以高飛對於獻帝志在必得!

    張濟知道高飛沒死的時候,就算到了他必然會發兵鄆城,所以張濟隨即向徐州呂布求救,而消息到了徐州,卻被陳宮攔下了,對呂布說道,「張濟狡詐,與之為謀,須得慎之又慎,如若此番將軍發兵去救張濟,徐州之內勢必空虛,到時候小沛劉備卻來攻城,如何是好?所以兩方面衡量,還是作壁上觀為好!」。

    呂布聽信陳宮之言,所以遲遲不發兵,而張濟瞬間便瞭然了,沒有識人之能,是張濟的一個大破綻。

    而張濟之前的局佈置的很大,他把一切都考慮的十分周全,包括如何殺曹操,如何解決掉劉備,對付高飛的招數也很絕妙,不過越精緻的佈局越不能出亂,牽一髮而動全身,所以當曹操並未身死的時候,張濟的謀劃便有些捉襟見肘了,繼而陳宮在徐州的內應被殺,倒是呂布只能與劉備做交換,放下留下了劉備在小沛,而此刻小沛的劉備卻是牽制呂布的絕好人選,所以解下來張濟的招數節節敗退,殺高飛不成反被攻,張濟也算是作繭自縛!

    不過張濟卻並未打算束手就擒,他把兵馬分作兩路,盤踞在鄆城和運城之內,互成犄角之勢,不管高飛攻打那邊,都會被另一邊作夾擊的攻擊之勢,所以高飛只能兵分兩路,只要高飛分兵,張濟便有機會帶著獻帝脫身,因為他有故佈疑兵之計!

    論軍馬的人數來說,張濟與高飛的兵力都在四五萬左右,不過張濟的軍隊戰鬥力有限,而且沒有能堪大任的將軍,所以雙方高低立現,而高飛兵到兩鄆城之處,卻並未攻城,而是遵照郭嘉之言,往袞州去了一封信。

    其實按照道理來說,既然張濟的連環計一計未成,而又知道高飛必來犯鄆城,張濟應該先率軍逃跑才對,怎麼還會在鄆城相等呢?張濟的理由很簡單,他沒有時間,因為從安邑縣到鄆城只需要不到一天的時間,而在一天之內,張濟壓根就做不到有條不紊的撤軍,而鄆城兩百里之外,就是剛剛大敗的曹操,張濟不得不防,因為鄆城所在,實在是頗為尷尬,東是黃河,而要西入關內或者往塞北而去,都得先過袞州境內,如果張濟貿然撤軍的話,必然會遭到曹操的伏兵!

    而念及到袞州曹操,張濟或許又可以大做文章了,現在獻帝還在他的手上,他可以借此為籌碼向曹操求援,不過曹操肯不肯出援手倒是令張濟琢磨不透!

    早在高飛給袞州去信之前,張濟也給曹操送去了一封信件,當時曹操在臥榻之上,正是頭疼的厲害,而兩封信紛至沓來,曹操一眼便知其意,但是頭疼難忍,無法思考,曹操命人尋來一塊冰塊,以頭覆在冰塊之上,藉著冰塊的寒意,方才消除了大半的疼痛之感!

    在鄆城之內被張濟放火,曹操的腦袋被烈火炙烤之後,已經有不適,後來又聽聞典韋之死,腦血上湧,兩處加在一起,導致曹操的腦袋時常疼痛不已!

    曹操的頭疼病又犯了,而為了能夠做出最明智的決定,曹操以冰塊消除痛感,不過是飲鴆止渴而已,低溫可以麻痺神經,減緩痛感在神經之中的傳遞速度,不過曹操之病灶乃是頭部,頭部被冰,也會影響部分功能的!

    當時荀彧在曹操身邊,勸說道,「主公不必如此,待我尋訪袞州乃至天下名醫,定能治療主公之頭痛!」。

    曹操攤開兩封信,內容不言而喻,不過曹操倒是在猶豫,是助力高飛報仇於張濟,還是援救張濟以圖獻帝,或者是坐山觀虎鬥?

    如果按照高飛的心思,張濟這麼狠,那就是把天捅個窟窿也得先把仇人干死的,但是曹操卻猶豫,因為他在權衡利弊,報仇雖然一時爽,但是利益未必最高!

    荀彧諫道,「張濟詭計,不能相信,高飛也非善類,不可信任,主公最好作壁上觀,現在袞州實力羸弱,不能必勝則不能出手,而高飛與張濟對決,必然會出現混亂,到時候主公再伺機出手,搶回獻帝,以策萬全!」。

    曹操以為然,兩處也不給回信,只是坐鎮袞州,靜觀其變!

    曹操不動手,高飛自然料到,不過高飛沒有料到這個張濟還會恬不知恥的去求曹操援救,當初死手下的夠狠,如今卻要人家給你甜棗,實在是荒唐可笑,不過高飛知道張濟肯定是在以獻帝作為籌碼,不過有前車之鑒,曹操肯定不會輕易相信張濟的,而且現在以曹操在戰局之外的情況來看,無疑作壁上觀是最好的選擇!

    高飛的軍馬在鄆城之外十里地的地方,而高飛之所以沒有即刻攻城,反而在等,他的理由不是想要消耗張濟的糧草,而是在等待時機!

    高飛的假面狀態做的很好,所以張濟一直以為高飛想要打消耗戰,看誰先撐不下誰先死,不過張濟倒是有準備,他備下的糧草足夠堅持三個月。

    高飛在等待的時機,其實簡單的很,郭嘉獻上一計,可破張濟,而高飛洗耳恭聽,以為絕妙!

    張濟的王牌只是獻帝,想要徹底戰勝張濟,只能從獻帝的身上下手,所以高飛派人潛入了運城之內,想要借力打力。

    夜色深沉之時,趙雲趙子龍身形如飛,越過運城城牆,及牆上的看守之人,轉身沒入城內,而趙雲對運城之內也不瞭解,摸索了一個晚上之後,方才把城內的一切兵力佈置以及獻帝可能藏匿的位置打探到,而待到第二天天亮的時候,趙雲把夜行衣一換,陡然變成了運城之內的一個小兵,倒是大搖大擺的走來走去。

    無人發現趙雲的身份,而趙雲利用些許錢財及忽悠的手段,便打探到了獻帝及文武百官的所在位置,而獻帝之所在難進,所以趙雲便把算盤打在了百官之內,而在跟隨獻帝跑路的官員之中,高飛特意交代了兩個人,一個叫做楊奉,另一個叫做董承,所以趙雲特別留意此二人。

    趙雲混進百官的所在,利用的也是送飯這個差事,不過趙雲倒是比那個小軍士有膽識,所以並未露出馬腳,便尋到了楊奉和董承二人,還交談了幾句,而從楊奉的口中,趙雲得到了一條重要消息!

    送飯的時間不能太長,所以簡略幾句話之外,趙雲便被命令離去,而趙雲出得西城,便轉身換掉了衣服,變成了另一副打扮,逕自尋到守城軍中,找一個人。

    根據楊奉的形容,趙雲在眾多兵士之中很快便發現了一個長鬚的漢子,看此人的模樣,應該不是兵士,至少也應該是校尉一類的人物,因為他的頭頂上戴有頭盔,而尋常的兵士能有一身統一的棉服便衣便不錯了,不會穿鎧甲,更不會有頭盔,所以趙雲認定此人便是楊奉所指之人無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