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教父三國

正文 第一百九十二章 驅虎搏狼 文 / 北方三哥

    話說兩頭,這夏侯惇隻身一人奔回袞州之內,面見主公曹操,跪地拜曰,「元讓無能,辜負主公之托,袁術之女並未搶回,韓暹身死,軍馬全覆,連虎賁營七十二人也盡皆……」。

    夏侯惇面露難色,自責不已,當時立在曹操身邊的荀彧問道,「按照之前所計行事否?」。

    「回稟軍師,夏侯惇著實按計行事,本已經劫掠袁術之女,不想卻被高飛察覺,舉兵來犯,元讓意欲先遣人送袁術之女往返袞州,卻反遭高飛算計,全軍覆沒!」。

    曹操的臉色也氤氳起來,不過卻並未對夏侯惇責怪,「元讓請起,勝敗乃是兵家常事,先輸一局,再扳一局,並不打緊,只是可惜了虎賁營!」。

    荀彧又問,「只是如此情況嗎?」。

    夏侯惇見主公並未深責,反而羞愧不已,「元讓不力,自降三級!」,曹操並沒有駁回夏侯惇,而夏侯惇趁此時間,把所有的事情都說了一遍,荀彧大笑道,「主公何言先輸了一陣,分明是先贏了一陣!」。

    曹操不解,「文若何有此言?」,夏侯惇也不知其意,也問道,「軍師之語,豈有深意?」。

    荀彧止笑說道,「主公圖謀袁術之女,所為何事?」。

    曹操說道,「袁術只有一兒一女,長子袁耀懦弱無能,頗為袁術所惡,而其女袁翎兒聰明伶俐,頗為袁術所喜,袁術帳下上將紀靈與袁術其女定下婚約,當為袁術繼承之人,所以某意欲以袁翎兒換回袁術手中之傳國玉璽!」。

    荀彧正色道,「袁術安肯以玉璽換回其女?」。

    曹操面露疑色,這出謀劃策劫掠袁術之女的可就是他荀彧,怎麼此番竟如此相問,夏侯惇也詫異道,「軍師如此相欺耶?」。

    荀彧面色露笑,解釋道,「文若為主公出此計謀,當然乃是有十分之把握,袁術定然會以傳國玉璽來換其女的,原因有此,袁術愛女,把其女許配給紀靈卻不是為了繼承之人,不過是收攬紀靈之心罷了,其子袁耀雖然無能,但亦是袁術嫡脈,安肯坐擁天下為帝,再傳外人乎?所以袁術意欲收攬紀靈之心,必然以女許之,如今其女不在,紀靈安肯安穩?失紀靈之袁術,不可大為也!」。

    「縱使袁術肯把玉璽來換其女,但是其女已不在吾手,安肯便宜高飛?」,曹操反問。

    「主公此言差矣,剛才夏侯將軍所言,高飛發狂之症,定然是袁術之女有異,不若身死便是重傷,高飛傷袁術之女,袁術安肯善罷甘休?」。

    曹操聞言,大喜道,「如此正好,驅虎搏狼之計,看他高飛此番如何脫身?」。

    原來這曹操早就聽聞袁術之女袁翎兒之事,所以便依照荀彧之言,誘韓暹為將,驅夏侯惇率虎賁營為輔,意欲皆落袁翎兒,以此為要挾袁術,但是事情紕漏,夏侯惇一眾,反被高飛覆滅,而曹操將計就計,反書一封,傳與壽春袁術,備言高飛之事!

    密信已到袁術之手,當時紀靈也早就回歸營寨,閉口不提洛陽之事,只是說到高飛護駕,對手難敵,未成得手以殺劉協,他自己也是強命方才脫身!

    袁術在壽春稱帝,建造了一座宮殿,富麗堂皇之處,不必當年的洛陽遜色,而袁術聚集文武百官,正欲商討再對獻帝下手之事,突然袞州曹操的信使報來,袁術看罷信件之後,大怒不已,責問紀靈道,「翎公主何在?」。

    紀靈惶恐不已,答曰,「不知!」。

    袁術問左右之人,「翎公主何在?」。

    原來這袁術數日之內,盡皆沉溺在稱帝之大喜之中,未成一見其女,看罷曹操的信件之後,放下省悟去尋其女,但是片刻之後,左右人回報袁術,「稟陛下,公主不在!」。

    袁術憤怒不已,對紀靈大怒道,「我女如何會落在高飛手裡?」。

    紀靈跪地拜曰,「實在不知,翎公主定然是尾隨末將,前往長安,所以才被高飛擒下,定然是如此!」。

    紀靈知道肯定是那封信道出了一切,難道是高飛送來索要玉璽的?念及此處,紀靈陡然一激,若真的是高飛送信而來,定然也把當日之事情道出,卻是如何是好?

    就在紀靈悔恨未說真言之時,袁術大罵道,「好你個高飛,竟然害朕之愛女,不可饒恕!」,隨即便欲點齊兵馬,殺剮了高飛!

    紀靈見此狀,略有疑色,雖然不明就裡,但是紀靈亦知道此事蹊蹺,便諫道,「誅殺高飛,勿勞陛下親征,某紀靈一人足矣!」。

    時大殿之上,班臣之中,有一人閃出,厲聲諫道,「袁術忤逆,擅自稱帝,如今竟然敢劫掠漢家天子,罪大惡極,吾料汝袁家小子,必然五雷轟頂,遭受天譴而死!」。

    袁術的火氣上來的不是一點點,剛剛聽聞到其女遇害,又有一人蠱惑人心,袁術真的是肺子都要氣炸了,尋眼看去,不是別人,正是主簿閻象!

    當初袁術新得傳國玉璽,便尋思稱帝之事,當時便是這閻象力主勸道,「昔大週一朝傳至於文王,積德累功,三分天下有其二,猶服事商殷,主公雖有袁家之顯赫,未若有大周之盛,漢室雖微,未若有殷紂之暴也!誠不可稱帝!」。

    袁術不悅,打發走閻象之後,數日之內,已然禱天告地,焚香沐浴,登台成登基之禮,而當時閻象見之,搖頭歎息道,「豎子不足與謀!自招其禍矣!」。

    袁術端坐於大殿之上,厲聲喝道,「出人來,閻象無理,拖出殺之!」。

    大殿左右湧出一班軍士,上得殿內,撕扯閻象而出,殿下群臣之中有人諫道,「閻象誠不可殺也!此乃國之棟樑,殺之有傷國本!」。

    袁術怒不可遏,喚人道,「把此人也給我殺了,有肯求情者,下場如斯!」。

    朝堂群臣驚恐,皆不敢再言,而閻象大叫道,「袁術無謀,自取其禍,天公作雷,必不饒汝!」。

    袁術卻是一點耐心也沒有,當即走下朝堂,擎出侍衛腰間佩劍,一劍塑進了閻象的胸口裡,「吾遭天雷,先誅你閻象!」。

    閻像一口鮮血,盡皆吐在了袁術的身上,而袁術身披龍袍,大黃之色大半被染成血紅,而胸膛之前,正中一條盤踞的五爪金龍,已被血污,獨獨留著一雙龍眼,圓睜視天,袁術略有驚愕狀,正欲把閻象砍作肉泥,突然晴空一道雷聲落下,正打在袁術的頭頂之上,雷聲怒吼,袁術手中的長劍已經跌落在地!

    周圍護衛擁上,見袁術並無大礙,方才放心,而袁術久久方才反應過來,大呼道,「閻象詛咒天子,誅殺九族!」。

    正是出師未捷先遭雷,閻象身死詛袁術,未知後續如何,且看下章!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