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教父三國

正文 第二百一十七章 兵分兩路 文 / 北方三哥

    高飛手中佩劍,拔鞘而出,劍鋒抵在李添的脖子上,而李添面色驚恐,顫顫巍巍的問道,「吾乃漢臣,汝為漢相,何意殺我?」。

    高飛笑道,「吾為漢相,汝非漢臣,老實招來,你與河北袁紹究竟有什麼關係?」。

    李添亦笑道,「吾昔日為袁家故吏,袁家四世三公,門生遍佈天下,此乃世人眾所周知,丞相有何疑問!」。

    高飛劍鋒所指,已然加上了力道,李添的脖頸上已經有鮮血生出,李添亦怒氣道,「汝敢在天子面前殺人乎?」。

    高飛厲聲,「你與袁紹尚有書信往來,昨夜之時,一封信件送入汝之府上,乃是袁紹所言,把傳國玉璽嫁禍於孫策身上,是也不是?」。

    李添的腦門上滲出汗水,繼而神色難定,呼道,「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內朝之臣安敢與外聯繫?」。

    高飛轉笑道,「未有證據,某怎敢劍指朝臣!」,當下一呼,朝堂之上,走進一人,而李添一看,便全身癱軟無力,原來高飛喚來之人,正是李添府上的管家!

    那管家上的朝堂,正色說道,「某受命於左丞相,潛入李添大人府上為管家,不想昨夜晚間,有一封信件傳來,李添大人神色慌張,獨自於書房之內拆信而看,某有懷疑乃是通敵之證,便偷偷的把這封信帶出與左丞相大人相看!」。

    此時高飛於袖口裡抽出一封信件,而李添當時便傻掉了,怒道,「你派人監視我?」。

    高飛手起劍落,李添的人頭已經滾落在地了,高飛繼而笑道,「諸位大人莫怪,不止是李添大人府上有我安排的眼線,而諸位大人府上亦有,不過眾位大人放心,此乃是我與右丞相曹操大人所商量之計策,只要諸位一心向著朝廷,必然不會惹禍上身!」。

    當時李添之人頭跌落在地,滿朝文武盡皆驚駭,而楊奉和董承二人更是神色難掩的厲害,而高飛目光所及,說道,「楊奉與董承二位大人有恙乎?何故如此驚心!」。

    董承說道,「偶有小恙!偶有小恙!」。

    高飛喊道,「來人啊!把這李添大人的屍體弄走,朝堂之上,血濺四方,成何體統!成何體統!」,繼而轉過目光朝著楊奉及董承二人,面色露笑,「既然兩位大人有恙,當早做歸去,喚御醫醫治,這有病啊可耽誤不得!小病能成大疾,到時候病入膏肓,可真的就萬劫不復了!」。

    楊奉與董承二人慌張退去,而朝堂之上,亦人人自危,只有高飛與曹操二人神色自若,便是高高在上的獻帝其人,亦心驚不已!

    「傳國玉璽已然在袁紹之手,袁術稱帝之事,袁紹亦不能豁免,此時怕是這袁紹不求安生了!」,高飛與眾臣商議道,「兵法河北袁紹,諸位以為如何?」。

    群臣不敢言說,倒是曹操問道高飛,「誰人可領兵?」。

    高飛笑道,「既然群臣並無異議,當行此事,不過天下不穩之處,何止袁紹啊?」。

    曹操又問,「還有何人有異心耶?」。

    高飛以手指西南方向,說道,「宛城張繡!」。

    張繡者,乃是張濟的侄子,張濟唯恐天下不亂,幾番設計欲謀獻帝,不過最後倒是反受其害,身死殞命,而張繡最為張濟的侄子,當然要為叔父報仇,所以宛城張繡亦垂涎許都久矣!

    曹操再問,「高飛之意若何?」。

    高飛稱笑,「宛城張繡,河北袁紹,此乃許都之敵也!姑息待之不若斬草除根,吾之意乃是,兵發兩路,曹公帶兵取宛城張繡,我高飛帶兵取河北袁紹!」。

    這時候倒是輪到曹操大笑,「高大人所說之言,不是玩笑!」。

    高飛面露不解,「此等軍國大事,怎可玩笑?」。

    「宛城張繡乃是一地方小吏,軍不過萬,而河北袁紹乃是一方諸侯,帶甲十萬,高大人怎可以身犯險,倒是讓曹某去取宛城!」。

    高飛亦笑道,「兵者詭道,以人數便分強弱勝敗,未免兒戲!」。

    「高大人所言極是!不過高大人以為此時你我左右丞相盡皆出城而戰,許都之內,肯安乎?」,曹操話鋒一轉,倒是看向了群臣!

    高飛指著朝堂之內柱子上未消的血跡,說道,「李添之血跡尚且未干,誰敢為亂?」。

    曹操指著剛才楊奉及董承二人退下的方向上說道,「吾恐此二人有禍!」。

    當時獻帝在金鑾龍椅上聽的分明,顫巍巍說道,「左右丞相勿擾,朝廷必安,內政必無禍矣!請兩位丞相安心出征,佑我大漢!」。

    曹操諫道,「既然我與高大人要出征而去,許都之內空虛,吾舉薦一人,為朝綱之主,獻帝若有難以決斷之事,當問荀彧!」。

    此時高飛亦諫道,「高飛亦舉薦一人,當作咨詢之事,乃為穎川之人郭嘉!」。

    獻帝維維稱諾,而高飛與曹操二人之意也分明,便是令此二人暫時待行左右丞相之職!

    退朝之後,曹操憤懣入府,見荀彧便問道,「這個高飛究竟葫蘆裡買的什麼藥?竟然要親自帶兵出征袁紹!」。

    荀彧聽聞之後,亦面露疑色,「高飛要親自征討袁紹?這袁紹在河北之地,經營日久,號稱十萬之眾,高飛怎會去打袁紹的主意!」。

    曹操亦不知其意,「高飛欲發兵於袁紹,卻讓我發兵於宛城張繡,費解不已!」。

    「主公答應此事了嗎?」,荀彧問道。

    「既然高飛敢征討袁紹,我安能有怯意,當然允諾下來!」。

    雖然此刻荀彧不知道高飛何意,但是荀彧亦了然這許都之內雙方的對峙,「主公若是不答應下來此事,那高飛必然不會征袁紹的!」。

    曹操笑道,「吾亦知曉此事,所以才會痛快的答應下來,雖然袁紹與高飛久有交手,但是遠征亦非守城,高飛勝不了袁紹!」。

    荀彧倒是問道,「既然如此,那高飛為什麼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難道只是尋開心嗎?」。

    曹操的臉色又氤氳了起來,而荀彧倒是說道,「文若倒是有一猜測,不知對否?」。

    「說來聽聽!」,曹操正色道。

    「此時河北之內,並不安分,北平公孫瓚趁著中原地區紛爭不已,早就取下了幽州全境,為幽州之主,而幽州接壤於河北,公孫瓚與袁紹亦有舊仇,此刻此二人正在河北邊界因為地盤問題而打的不可開交呢!此時高飛介入其中,必然有不可告人之秘!」。

    曹操點頭,不過荀彧一番話說出,倒是並沒有任何實際的信息,只能是斷定高飛發兵於袁紹,可能是暗中聯合公孫瓚,兩方共同起兵於袁紹之處,不過高飛和公孫瓚聯手之後,勝算會有多大,曹操倒是不得而知!

    話說當年袁紹發兵於冀州,約定公孫瓚助戰,當時高飛以利曉之,便把敵對陣營之中的公孫瓚拉了過來,兩人合力,大敗袁紹於冀州城下,以此為由頭,這袁紹便與公孫瓚結下仇來,而公孫瓚既得幽州之後,便有了實力與袁紹一戰,而袁紹亦早就想要佔據幽州地盤,不過他的手腳倒是沒有公孫瓚的快,公孫瓚先起兵一萬,先攻袁紹上谷之地,而正在此時,袁術起七路大軍意欲攻打許都,當時袁術向袁紹求援,而袁紹疲於應付公孫瓚,便不理袁術之事,直到袁術身死在江亭,袁紹都沒有發兵救援!

    不過袁術這個當大哥的,在最後倒是沒有坑袁紹,他把傳國玉璽給了袁紹,不過袁紹既見此物,便沒了主意,他大哥的前車之鑒,袁紹自然知曉,所以袁紹雖有稱帝之心,卻無稱帝的勇氣,而這玉璽在自己的手中,對於袁紹來書,也未必是一件好事,所以袁紹便尋思著隱下此事,教天下人皆以為袁術手中之傳國玉璽被江東孫策擄去了!所以便有了袁紹休書一封往許都之中李添相送之事,袁紹的意思是,憑藉著李添在朝廷裡的添油加醋,把禍事完全嫁接到孫策的身上,不曾想,這個李添之事早就被高飛發現,而現在傳國玉璽之事倒是天下盡知了!

    上谷地界的戰事,打的反反覆覆,公孫瓚不肯輕易退兵,而袁紹亦討不到什麼便宜,當時田豐在袁紹身邊,諫道,「上谷之地,若姑息之必為禍患,不如早做打算!」。

    袁紹說道,「汝之意思,乃是讓上谷之地於公孫瓚,今日讓他一個山谷,明日他便要我整個河北之地,安能姑息此事!」。

    田豐又諫,「許都之內,李添大人已經被高飛殺了,更有傳言,說是高飛親自帶領軍馬來征主公,上谷之地持而未決,再有高飛來攻,兩廂夾擊之下,河北之地不保矣!」。

    袁紹笑道,「吾上將數員,精兵十萬,糧草百萬,兼河北之地廣袤民多,安懼他高飛!」。

    田豐苦諫,「高飛既肯發兵前來,必有應對之法,袁術新死於江亭,不可不引以為鑒!」。

    袁紹一聽到他老哥的下場,便身子一顫,雖然袁術身前這兩兄弟不合,但是想到袁術死時的慘象,袁紹亦有顫抖,畢竟是一門骨血,打斷骨頭還連著筋!

    袁紹的臉色一轉,「讓上谷於公孫瓚,此人便肯罷休?」。

    田豐頗為自信的說道,「元皓自有辦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