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教父三國

正文 第二百九十一章 以退為進 文 / 北方三哥

    其實許都之內方圓並不大,原本乃是許縣,因為地勢之原因,才被高飛與曹操二人選為都城,修建皇宮內苑,百姓居所,一切都是後建的,而皇宮的樣式亦是仿造洛陽原貌,不過精細與威嚴程度,都不能與原先的洛陽相比,若是比較後來獻帝流落的瓦房草屋之中,倒也是天壤之別,並不虧待他這個獻帝的身份!

    未央宮其實也是名不副實,西漢之際,漢武帝之期,所謂未央宮便是整個宮殿建築群,面積也不大,只有後來故宮的七八個大小,大漢王朝的鼎盛之期便是如此,八方來賀,雄踞寰宇,好不威風霸氣!

    不過世事變幻,現在的大漢王朝只剩下了獻帝這麼一個光桿皇帝,還要受到高飛與曹操二人的擺佈傀儡,每每念及於此之際,獻帝都不禁大恨道,「漢室頹在我手矣!」。

    許都之內的未央宮,不過就是一座宮殿而已,既有辦公接見大臣之用,亦有起居生活之所,而高飛趨身往未央宮而去,正好路過一片花園,但見得一個少年郎模樣的人,背對著高飛方向,手中正在拿著一隻大剪子,修剪花草!

    園藝花草之事,高飛倒是不太懂,但是中國古典文化博大精深,門門都是學問,園林之藝雖有偏門,但是亦有造詣大家,不過高飛對待這種小資調qing的技藝倒是不太感興趣,然而就在高飛眼神掠過那少年郎的背影之時,方才發現其中的詭異之處!

    那少年郎竟然是獻帝!

    當時高飛在背後拱手道,「臣高飛拜見陛下!」,那少年郎一身素裝,上身一件白色長袍,下身一件皂藍綁腿褲子,倒是跟尋常百姓的打扮沒有異樣,不過卻鮮有的少年英氣!

    那少年郎正在修剪一簇花草,先是用剪子剪掉多餘的枝葉,繼而休整根基斜溢,聽聞背後有聲音,便轉身而望,果然是獻帝其人!

    獻帝手中拿著一隻大剪子,見得高飛其人,倒是慌忙之間把剪子放下,「原來是高大人!」。

    高飛倒是作躬瑾之狀,乃說道,「臣子高飛,遠征河北方回,秉承聖意,卻並未收復河北之地,臣高飛請罪!」。

    獻帝的模樣倒是比高飛還有躬謹,「愛卿何出此言,倒是惶恐了朕,大漢天下,滿朝文武,有高大人與曹丞相二人坐鎮,便是大漢之幸事,不敢怪罪!」。

    其實高飛的這一番言辭,純粹只是客套之詞,他壓根就不把獻帝其人放在眼裡,不過表面功夫還是要做的!

    當時高飛欲作下跪之狀,卻被獻帝其人一把攬起,「愛卿請起,征戰之功,不在勝負,想來高愛卿出兵月餘,以身犯險,不過乃是為大漢天下勞碌,為朕勞碌,當作封賞!」。

    高飛一臉嚴肅之情,對著獻帝其人說道,「高飛不敢居功,只要大漢昌盛,我高飛肝腦塗地!」。

    獻帝倒是發問道,「愛卿之言,當真?」。

    高飛倒是對獻帝的這句話略有意外,「不知陛下何意?」。

    獻帝隨手又撿起了落在地上的長剪子,「朕本是陳留王,少小遭遇董卓亂朝,繼而便被推上帝位,實在是身不由己,一晃已經五六年,洛陽大亂,長安事變,董卓、王允、李傕郭汜、張濟,等等之人盡皆圖謀不軌,為禍一時,朕本無才,治國無力,卻陡遭佞臣為禍,致使我泱泱大漢王朝,竟然被一眾黃巾之兵便打的分崩離析,如今天下群雄並起,盡皆不軌,念我劉協實在無力匡扶漢室,唯有……」。

    高飛倒是不解,「陛下不必憂心,但有我與曹大人在,必然匡扶漢室天下,教陛下無憂矣!」。

    獻帝倒是說道,「但幸得遇左右兩位丞相,放才在流落之中,暫居許都之內,而今朕思慮之,意在花圃園林,而非治國天下,實在不適擔任帝位,朕有心禪讓大位!」。

    獻帝的這一句話倒是讓高飛難解的很,常理言,龍位這把椅子,只要坐上了,誰也不會想下來,當然後世的乾隆乃是個例外,不過他那個太上皇明顯比嘉慶的皇帝要來的怯意!

    高飛試探的問道,「既然陛下有此等意思,我等為臣子者,亦不好阻攔,且不知陛下意欲禪位於何人?陛下年紀少小,未曾有子嗣,而劉氏宗親者,但是高皇帝血脈,能勤勉為政者,我與曹大人必定全力輔佐之,共使大漢昌盛!」。

    獻帝話風一轉,倒是問道於高飛,「治國之能臣,亂世之梟雄,非高飛與曹操二人不可,朕有心禪位與你等二人,但是一國怎麼可以有二君,朕思慮之,實在是難以抉擇!」。

    高飛倒是暗笑道,「原來陷阱在這裡!」,繼而目光誠懇的說道,「大漢天下,怎可禪位於外姓之人,高皇帝建立大漢基業已有四百餘年,雖然歷經呂雉亂朝,王莽篡漢,等等之事,大漢王朝依然堅挺,陛下此言,未免荒繆至極!」。

    獻帝其人倒是笑道,「劉氏宗親,當時但在洛陽之內者,盡皆被董卓殺絕,而身在外者,有荊州劉表,益州劉璋,朕幾經身陷險境,但有此二人來救乎,所以此等之人盡皆不如高愛卿與曹丞相忠貞,朕本無心朝政,只能委朝於兩位丞相!」。

    高飛倒是笑道,「陛下此言差矣!劉氏宗親者,還有一人在外,只是陛下不知,若得此人,陛下當委之國事!」。

    獻帝面色露難,「此人是誰?」。

    高飛倒是笑道,「此人乃是中山靖王之後,幽州涿郡人士,劉備劉玄德,正值壯年,兼有兵馬,佔據一地,堪為有識之士,而且若是按照輩分來算,此人還是陛下的叔父呢!」。

    獻帝的神色難以言狀,不過他沒有料想到自己的一番苦肉計竟然被這個高飛遮擋了過去,不過獻帝卻並不打算放棄,乃繼續問道,「此人何在?」。

    高飛稱笑,「此人本在平原縣,糾結兩個兄弟,招募幾千兵馬,倒是時刻念及大漢王朝,後來徐州牧陶謙因圍城之事,求救於劉備劉皇叔,事後便以徐州相托,劉備仁德,招募呂布而入徐州,卻被鳩佔鵲巢,奪城而出,現在這劉備引兵屯於汝南,可堪大用,誠宜招攬入許都之內,委託以大任!」。

    獻帝的臉色突然蠟黃,倒是不知道該如何說下去,只能說到,「速……招劉皇叔入許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