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教父三國

正文 第三百五十七章 郭圖身死 文 / 北方三哥

    待到天明之時,曹操軍馬早就佔據烏巢全城,而城中的大半軍馬,都隨著顏良文丑二人身死,剩下千人,亦隨著高覽逃走。

    曹操喝令全軍,在烏巢城外遍插「曹」字大旗,正好與官渡之內的袁紹軍馬對峙,其實不用曹操這樣張揚,袁紹亦早就知道烏巢大敗之事!

    袁紹在官渡城內急的如火燒螞蟻一般,在簡陋的府宅內不住的打圈子,早就有數人來報,先是說顏良文丑二將已死,再是說高覽棄城而逃,然後便是烏巢被曹軍佔據!

    「都給我住嘴!」袁紹意欲抽劍殺人,但是劍鋒所至,卻被一個人聲攔住,袁紹視之,正是郭圖!

    袁紹見到郭圖,陡然收回手中之劍,繼而欣喜的說道:「公則既來,當有良策,此時困境,如何能解?」

    郭圖神色嚴峻,走到袁紹的身邊,說道:「烏巢被佔,當是許攸之責,若無此人私通曹賊,烏巢安能有失?」

    袁紹聞言,乃厲聲喝道:「都是許攸在暗中搞鬼,此人何在,不殺此人,難解我心頭之大恨!」

    袁紹命令一下,早就有幾個兵士從大牢裡提來許攸其人,而許攸見到袁紹,更是當場大笑道:「豎子不聽我言,當由此禍!」

    袁紹大怒,手中之劍還未歸鞘,正欲劈在許攸身上,而此時此刻,郭圖倒是笑道:「主公不須如此,公則還有一計!」

    袁紹疑惑問道:「是何計策?」

    郭圖笑道:「既然許攸先生通敵於曹操,此刻倒是不妨以許攸先生為人質,或許可以要挾曹操一番!」

    袁紹啞然:「以許攸一人,如何能要挾曹操?」

    「不妨一試!」郭圖輕描淡寫的說道。

    官渡之城,雖有天險,但是無烏巢庇護,亦不過是一個活靶子,而此刻之際,曹操的兵馬早就圍城,圍而不攻!

    不一刻的功夫,官渡城城牆之上便拖出一個落魄漢子,正是許攸其人,而邊上的兵士倒是對城下大喊道:「許攸在此,若是曹操還不退兵,恐怕許攸無命矣!」

    早有軍士把消息傳到曹操的耳朵裡,而曹操當即一震,便對左右荀彧說道:「怎會有此事?」

    荀彧倒是不以為意的說道:「主公為丞相之貴,恐怕難解小人之心,文若倒是聽說這郭圖與許攸素來不合,所以有此事也算是正常!」

    曹操忽地一笑,「文若之言,是郭圖難容許攸嘍!」

    荀彧稱是,便說道:「主公以一封假信送到官渡城內的郭圖府上,妄言許攸與曹軍勾結,而最大的妙處在於,那郭圖倒是真的與主公達成共識,正好藉著此計,欲蓋彌彰,離間許攸,而主公愛惜許攸之才華,所以才會暗中命郭圖留下許攸的性命,既然主公想要留下許攸,定是意欲重用,想那郭圖以一己之力,助主公奪得河北,到時候論功封賞,卻未必能高過許攸,所以才會有此殺手!」

    荀彧一句話把前因後果說盡,而曹操亦瞭然,便說道:「如今卻為之奈何?」

    荀彧稱笑,便說道:「主公圍而不打,便意欲官渡生亂,此時卻好藉機為之!」

    曹操做出一副願聞其詳的樣子,而荀彧倒是說道:「郭圖此人不堪用,留著也是禍害,不若假借袁紹之手,來殺郭圖!」

    曹操笑道:「此計甚妙!」

    曹操軍馬果然後退數里,而曹操本人更是出身對官渡城內喝道:「若敢傷許攸,我曹操必然屠城洩恨!」

    袁紹聽得消息,說是此計奏效,而曹操軍馬亦後退數里,當即便大喜道:「重賞郭圖,重賞郭圖!」

    其實郭圖的這條計策,用的實在是冒險,因為如果他想要殺掉許攸其人的話,完全可以暗中下手,沒有必要做的這麼明顯,而曹操之反應又實在大大出乎郭圖之預料,本來郭圖以為,曹操其人梟雄,斷然不會因為許攸一人而放棄攻城,如若曹操攻城,則袁紹必然會遷怒於許攸,所以許攸必死,而現在曹操居然退軍數里,著實讓郭圖吃驚!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郭圖見到曹操其人如此重視許攸,若是留下此人,待到曹操佔據河北之時,斷然不會有他郭圖的好處,所以郭圖已然在暗中盤算,如何能不漏痕跡的殺掉許攸。

    正在郭圖暗中琢磨之時,官渡城上早有一隻飛箭射來,落在了城緣之上,一個兵士感到奇怪,正聽到城下一人喝道:「此乃我家主公送給袁紹之信,誰敢怠慢?」

    喊話之人,右手擎著一支長弓,左手做勾拉之勢,而他的左眼之處,空無一物!

    那個撿到箭矢的小兵,早就嚇的屁股下沉,險些跌倒在地,當即便忙不迭的跑入城內。

    袁紹見得一隻羽箭,其上帶著一封信,便暗中思慮道:「難不成是曹操想要退兵,以城來換許攸之命!」

    正在得意之間,袁紹已然撕開那封信,細下看時,已然怒不可遏,當即便喝道:「來人啊!給我把郭圖先生請來!」

    兵士不知其意,以為主公袁紹又要與郭圖商議軍情大事,當即便傳令到郭圖府上。

    郭圖聽聞消息,倒是不以為意,乃對府內的幾個舞姬說道:「大人往見主公,晚上回來時,爾等再來伺候!」

    郭圖既見袁紹,便低身拜道:「見過主公!」

    郭圖低著身子,看不到袁紹的臉色,不過他心中倒是有計較,畢竟他自己混跡於河北之地,已有數年!

    「大膽郭圖,既然敢私自通敵於曹操,罪不可赦!」袁紹厲聲喝道。

    郭圖驚訝不已,當即便挺直著身子答道:「主公何出此言,我郭圖對主公可是忠心不二!」

    袁紹見得郭圖起身,便大喝道:「來人!給我拿下此人!」順勢之下,袁紹已經把手中的一封長信扔到了郭圖的面前,繼而厲問道:「你且看看這是不是你的筆跡?」

    郭圖已經被兩人按倒在地,其視線所過,正好見到袁紹扔過來的那封信,不看不要緊,一看之下,這郭圖便已經神色呆滯!

    「不可能!這不可能!」郭圖亦厲聲喊道,而袁紹倒是怒氣正盛,「給我押下去,斬首示眾!」

    郭圖怎麼也不會料到自己與曹操私通的信件,竟然會落到袁紹的手裡,而在那信中,郭圖已然如諂媚之狐一般,向曹操邀寵請功,而作為交換的代價就是,郭圖要助力曹操取下河北之地!

    袁紹的結局,郭圖作為一個並不太聰明的人也瞧得出來,所以他早就安排好自己的下家了,不曾想這下家竟然把他出賣給前主子,郭圖暗恨啊,袁紹是個孬種,曹操是個人精,最後他卻死在了孬種的手裡,真是一個天大的諷刺!

    郭圖還想要掙扎,但是一支長刀已經利落砍下,當即之時,那郭圖便人首分家,濺出一灘血跡!

    郭圖的人頭滾落城下,卻被曹操看到,乃大笑道:「再給我往城牆射上一箭,乃言招降!」

    夏侯惇手勢搭起,便有一支羽箭飛出。

    郭圖叛敵的消息正在沸沸揚揚之時,袁紹又接到一封信,這個時候,袁紹已然膽戰心驚,料想這官渡城內不會還有什麼曹操的奸細吧!

    袁紹看信時,卻不是什麼通敵的諂媚之信,倒是一封招降信,乃言:「料爾一城之守,無兵無將,無謀無勇,安敢與朝廷大軍對峙,若能交出傳國玉璽,我曹操保你性命無虞!」

    袁紹大怒道:「狂妄小子,當年為我馬首是瞻,如今竟然敢喝令我袁紹投降,豈不……」袁紹出口之時,方才察覺自己所處之境,哪裡還有當年那種十八路聯軍總盟主的氣勢,隨即便萎了下去!

    河北之地,人傑地靈,素有賢臣勇將,可惜他袁紹卻無識人之能,空守河北,竟然為曹操所謀,難以抵擋。袁紹唉聲歎氣不已,當即便呼道自己的三個兒子前來。

    袁紹有三子,長子袁譚,二子袁熙,三子袁尚,當時袁紹喚來自己的三個兒子,囑咐道:「如今之勢,官渡難保,恐我袁家被曹操所戮,所以喚來爾等三人,意欲護送爾等突圍而出,到時候往荊州而去,投靠劉表!」

    三子略有悲愴狀,而袁紹倒是喝道:「我袁家四世三公,定要東山再起!」

    袁紹似有飲恨,喚來百人兵馬,喝道:「汝等護送三位公子出城,不容有失!」

    其實袁紹之意已決,之所以要把三子送出城外,已然預料到自己之下場!

    袁譚、袁熙二人悲愴出身而走,而袁紹倒是拉住了小兒子袁尚,暗中將一個黃布包裹的包袱塞到了袁尚的懷中,袁尚會意,並不吱聲,繼而揚身而去!

    三子之中,袁紹最喜愛小子袁尚,一直意欲立袁尚為自己的繼承人,但是卻遭遇群臣百官的反對,而最好的例子便是始皇帝廢長立幼,只傳二世。

    迫於群臣之言,袁紹一直沒有把冊立袁尚的事情提到日程上,不過袁紹心中已有打算,今日把傳國玉璽交給袁尚便說明其心意,不過袁紹的這點安排,倒是埋下了日後的禍根!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