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教父三國

正文 第三百七十三章 劍指徐州 文 / 北方三哥

    高飛見得曹操其人,心道:「佈置了這麼大的一個局,曹公不到,無以為繼!」

    一輪晨曦從東方升起,碩大的圓日有如一顆紅寶石一般,徹亮山川廟宇,繼而暗夜退去,雞鳴狗叫之聲,依稀傳來。

    高飛一眾依舊盤踞在許都城內,而曹操兵圍許都,似乎沒有絲毫懈怠。

    「令陛下受驚,實乃高飛之罪,懇請陛下降罪!」高飛維諾的說道。

    自從曹操率領眾兵馬歸來許都,這高飛對待獻帝的態度倒是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所以才會有現在之時的公瑾。

    獻帝自知這是他的左丞相佯罪罷了,他豈能當真!豈敢當真!

    伏皇后攬住獻帝的左半邊身子,暫扶於地,倒是在一旁說道:「有左丞相坐鎮天子之旁,只道是處處化險為夷,想必陛下也是不敢怪罪的!若無大人,也不知陛下現在將身處何處!」

    獻帝聽聞伏皇后之言,倒是慌張掩口,只是說道:「皇后說的極是,高愛卿輔佐漢室,勞苦功高,朕當獎賞才是,豈肯降罪?」

    其實獻帝心裡的想法是,這高飛霍亂朝政,把持宮廷,巴不得其人早死呢!不過有些話不好說出來,更不能表露,而獻帝便是這種人,他的處境,實在是尷尬的很!

    高飛何嘗不知道獻帝心中所想,不過這獻帝早就是光桿司令了

    ,縱然還有統領漢室,制命天下的想法,也不過只是黃粱一夢罷了,獻帝其人,高飛認其為天下,他便是君臨天下的大漢天子;若是高飛不尊獻帝,恐怕獻帝就連大街上的一個乞丐也不如。

    挾天子以令諸侯,隨著天下諸侯一個個的消失於大漢亂世之下,這天子的效用也越來越小,值此北方之地,他獻帝的天子身份,怕是沒有幾個人肯在心裡尊奉的,不過高飛遲遲沒有廢掉天子劉協,不只是想要借用漢室賢臣之名,更重要的是,對於南方之地,獻帝的身份尤為重要。

    南方比北方,不可同日而語。北方作為自古以來中原地區的政治中心,戰略意義尤大,而南方作為中原地區的經濟重地,也是許多野心家趨之若鶩之所,高飛從來不以為區區北方,便可轄制自己的勢力範圍,而想要一統天下,與南方世族的對抗就迫在眉睫。

    暫時之下,控制南方的勢力有兩股,一股是劉氏宗親,諸如荊州劉表,益州劉璋之類,雖然沒有什麼大本事,卻也不可小覷,而另一股便是後起之秀,其中以孫堅之子孫策為甚,已經基本佔領江東全境,可以與劉表一搏。

    漢室宗親,雖然不太鳥這個漢獻帝,但是終歸一族之親,怎麼都要顧及漢室朝廷的存在;至於江東孫策,雖然其心身野,不過現在他的身份還是江東太守,

    名義上還是要受朝廷節制的,居於此上兩點,高飛便有繼續在獻帝面前裝忠臣的必要。

    見到獻帝神色慌張,高飛倒是笑道:「陛下不必多慮,前番伏完大人藉著國丈之身份,意欲亂朝,已經伏誅,而昨夜之事,也請陛下放心,不過是臣與曹丞相一點私人相爭,不勞陛下費心!」

    獻帝微微順暢了神色,乃說道:「有高大人與曹丞相,漢室無憂矣,朕亦無憂矣!」

    高飛在作戲,獻帝又何嘗不是呢,不過相比較於高飛的百般綢繆,獻帝倒是希冀可以過些安穩日子,至少不用擔心被高飛或者曹操暗害!

    現在的獻帝,已經知道了高飛與曹操二人的厲害之處,哪裡還有心思去復辟朝堂?

    高飛笑意十分,倒是對獻帝及伏皇后二人十分恭敬。

    許褚及趙雲二人立在高飛身後,獻帝見高飛身後這兩位將軍,具是非凡人物,便說道:「高大人軍務繁忙,倒是不必顧轄朕!」

    此時曹操兵圍許都,倒是不肯輕易相放高飛,這一點他早就明瞭,所以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要說服曹操,往徐州取劉備性命。

    獻帝見高飛退去,腦門上陡然滲出一層密密的冷汗,暗叫道:「可算是暫時躲過一劫!」

    伏皇后扶著獻帝其人,落在一處草蓆上,閉目養神去了。

    高飛喚來許褚及

    趙雲二人說道:「冀州百姓具被移出城外,按照郭嘉之計,昨夜早就水淹冀州城,想必以奉孝之妙算,此時夏侯淵與樂進二將,已在冀州之手,把此二人交還給曹操,或許能夠向曹操表達我們的誠意!」

    趙雲說道:「主公以為以夏侯淵及樂進二將,便可以令曹操放我等出城?」

    高飛似有得意的笑道:「絕對可以,不消一個時辰,許都之外的兵馬必會散去!」

    高飛不知,其實早在昨夜之時,郭嘉便於自己的府上去世,不過按照郭嘉之遺願,暫時秘不發喪而已,而且他的遺策,也都交到了冀州長史辛昆手上。雖然辛昆的才能有限,但是郭嘉已經命自己府上的一個小僕,把事情都交代清楚了,而郭嘉最大的遺憾就是,他沒有親眼看到自家主公一統北方,所以在他死時,他的眼睛是閉不上的。

    天色一亮,敗退的張頜兵馬,便退守於青州城裡,而接應張頜的張遼與華雄二人,也盡皆碰了一鼻子灰,他們只知道,是曹操親自帶兵歸來,所以已經入手大半的袞州城,活生生的又被曹操吃了回去。

    張頜引領一眾兵甲,與張遼、華雄二人碰上了面。當時華雄便叫苦不迭,「主公交代下的任務沒有完成,可如何是好?」

    高飛並沒有把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於張頜等人,而他給張頜一眾下

    達的命令也是,趁夜偷襲青州城,繼而攻取袞州。

    張頜等人知曉曹操的厲害之處,但是卻不知道曹操軍中還有一個厲害的少年將軍,昨夜之時,張頜等三路兵馬,盡皆被一個少年將軍阻攔,繼而潰敗而走。

    張頜倒是說道:「我等已經盡力,至於沒有取下袞州城,自去主公處請罪!」

    華雄倒是敗得心服口服,「兩位兄弟可曾聽說曹軍之中有一個使雙短戟的厲害將軍嗎?」

    張遼搖頭,只是說道:「這段戟本就難使,何況雙短戟文遠只知道之前曹軍之中有兩個使用雙短戟的將軍,一個是典韋,一個是曹操長子曹昂!」

    張頜聞言,倒是略微驚訝的說道:「可是這二人早就身死,不過我卻聽說那曹昂的雙短戟也是從典韋之處學來的,雖然只有典韋三四成的本事,但也是數一數二的高手了!」

    張遼倒是自言自語道:「那使雙短戟的將軍只是個少年,而且眉宇之間,似乎頗有……」張遼倒是見過典韋其人,不過終究沒有交過手,不過典韋那樣貌,張遼倒是有幾分記憶,似乎與那少年將軍頗為相像。

    張遼已經猜測出來了,昨夜潰敗他們三路軍馬之人,必是典韋之子——典滿。

    當張遼把心中之話說出的時候,三位將軍早就心驚不已,都喃喃道:「也不知這典滿,相較

    於他老子典韋如何?」

    高飛深陷許都之消息,早在天亮之時,便傳到了青州之內的張頜等人耳中。當然張頜、張遼、華雄三人是知曉主公高飛會深入許都,但是他們卻沒有料到如此之時,自家主公還沒有脫身,所以這三人暗中思量,要不要舉兵往許都而去,營救自家主公。

    冀州之外,長史辛昆率領一眾兵勇,早就縛住了夏侯淵及樂進二人。

    夏侯淵早以為自己將要葬身水中,不曾想睜眼一看,竟然不是陰曹地府,而是明晃晃的太陽光。樂進被繩索捆綁週身,見得夏侯淵已經清醒,便小聲說道:「將軍,我等已經被縛!」

    夏侯淵俯身一看,果然發現週身之上,已經被手指粗細的繩索綁得結結實實,一旁倒是站立一個文臣之樣的人,不用想,定是冀州城內的大臣。

    此時冀州長史辛昆正看著夏侯淵與樂進二人,當即便吩咐道:「把此人鬆綁,具都送到袞州曹公府上!」

    「什麼?」夏侯淵只感覺自己出現了幻知幻覺,反正剛剛經過水淹雨浸之後,夏侯淵與樂進二人便被送回了袞州城內。

    曹操自知兩位愛將無恙,便吩咐其二人歸去養傷了,他自己倒是端坐於大堂之上,似乎腦中有思。

    荀彧見得主公思慮不止,便勸諫道:「主公不必多慮,雖然高飛詭計多端,但

    是此番行計,也未必全如高飛所算!」

    「文若請細說!」曹操知道荀彧有應對之法,便急不可耐的問道。

    荀彧靠近曹操身旁,只是說道:「無他,只是將計就計罷了!」

    曹操不置可否,便說道:「高飛其人詭計多端,想那劉備之流雖然心機,卻是根基不穩,高飛想要敗之輕而易舉,何故大費周章的導演這一出呢,細細想來,不過是想要借我之手,來除掉北方的頑固勢力,想來高飛不只是忌憚劉備、張繡二人,而且早就在打算我手中的傳國玉璽了!」

    荀彧笑道:「若是丞相大人昨夜沒有及時趕回來,恐怕高飛已經把一切都做實了,恐怕也沒有許都之內的一席之話!」

    曹操深以為然,而他的右手之中,正端拿著傳國玉璽。

    這傳國玉璽最初被孫堅撿走,後來落入袁術手裡,繼而又從袁紹之處流到了曹操掌心裡,這傳國玉璽的確是一個好東西啊,把玩在曹操的手裡,簡直不忍放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