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啟大明

章 節目錄 第三十三章 或言堯幽囚(六) 文 / 荊洚曉

    誰知吉達搖了搖頭,捂著下巴說道:「我是主人的人,主人要打誰,我就打誰。」丁一聽著皺起眉來,什麼叫你是我的人?就你那嚇死人的長相,就算好那一口也不會找你湊合吧?這也太噁心了。

    卻見那少年跪了下去,衝著丁一磕頭,口中說道:「我會長大,就有力氣,主人射中了飛鳥,也需要狗去叼回去,我便是主人的狗。」

    丁一就愣住了,這怎麼回事?瓦剌奸?還是應該叫蒙古奸?

    實質上丁一有點高估這個時代的草原上的人,對於國家和民族的意識了。

    除了統治者,會叫囂什麼大元朝啊、黃金家族血統之類的,來作為自己統治的合法性之外,一般的牧民,包括士兵,都是跟隨自己的部落、頭人、主人。特別是現時會盟制度還沒有建立的時節裡,一般的牧民不見得對於瓦剌或是蒙元有著多深的歸屬感。要說蒙古族歸化的話,歷史上隨著袁彬陪英宗北狩的哈銘,本來就是蒙古人,後來才賜姓楊的;明末的滿桂,也是蒙古族。

    所以真沒有什麼出奇。

    「起來。」丁一對那少年說道,「去那邊找隻羊來烤了。」他指的是吉達的那些羊,吉達是悍勇之士,原本也是有些財產的。吉達看著,卻有些捨不得,本來他就是不安份的傢伙,平時仗著自己手頭過硬,總去別人帳裡蹭吃蹭喝,此時本想勸說丁一,隨便跟他去相熟的同伴帳裡蹭一頓就是,但下巴的腫痛卻又使他醒起,這羊已不是他的,連他自己也是丁一的奴隸。

    「你若把差事辦好,我回中原會帶上你去。幾頭羊有什麼捨不得的?」丁一極為鄙視地衝著吉達罵了一句,後者卻不知道為什麼,倒立時開心起來。丁一也懶得花心思去揣摩這廝心理,這覺這人真是賤骨頭,不打不罵不高興。

    少年刀法不行,殺羊、烤羊倒是有一手好本領,死掉的塔拉帶著這少年在身邊,便是叫他負責伙食的。把羊侍弄好了,慢慢地烤著,又把內臟洗乾淨了,用只缺了耳的鐵鍋煮起一鍋羊雜湯來。

    這時伯顏帖木兒的幾個手下騎著馬過來,看著少年在烤全羊,不禁吞起唾液,卻對丁一說道:「早知道就不用送來食物了。」他們弄了兩袋羊奶還有一些類似酥油做的餅之類,想來是安排給英宗和丁一的伙食。

    「伯顏帖木兒不是當著也先的面,說他養活皇帝麼?」丁一叫這幾個侍衛把食物留下,卻對他們道,「又沒說養活我,自然是得找東西吃。但伯顏帖木兒說了要養活皇帝,以後他一樣就要送食物來,皇帝吃不吃,那是另一回事。」

    那些侍衛聽著,也覺得有道理。

    丁一又留他們一起吃飯,那幾個侍衛可不比吉達,他們是伯顏帖木兒身邊的親信,換句話說,政治敏感性要比吉達這廝殺漢強得多了,哪裡願意為了一頓烤羊肉跟這大明皇帝廝混到一起去?自然是不肯的,倒是丁一在他們面前,連接贏了兩個好手,他們對丁一頗是客氣,笑著辭去時,有個侍衛還扔了袋馬奶酒給丁一。

    去喚英宗出來吃飯時,那小黃門吞著口水,說要先試毒,丁一兜頭一巴掌扇在他腦門上:「你***有病啊?試毒?你想多吃一塊吧!先前亂軍之中,不見你擋在皇帝前面,這會就來說要試毒?這麼大一頭羊,就是四五人你還怕少你一份麼?」

    英宗聽著卻也笑了起來,丁一遞了把匕首過來給他切肉,他也隨手接了,倒是適應能力極強。吉達和那少年倒是有規矩,割了幾大塊好肉,找了個土碗給丁一和英宗送了過去,他們才和那小黃門吃起來。

    「你得找伯顏帖木兒要點人手侍候,這小閹人,看來不是厚道角色。」丁一邊吃著著烤羊肉,邊對英宗說道,「再說總得有個人陪你聊天使喚啥的,我恐怕沒法老陪你身邊,得去找些吃食,要不靠伯顏帖木兒這廝給點這玩意,咱們十天半個月,怕就皮包骨頭了……對了,我這算不算大不敬?」

    「你覺得算,便是大不敬;你覺得不算,便自然是不算。」英宗胃口似乎很好,這一土碗的羊肉,他吃得比丁一還多些。

    丁一聽著就笑了,別說,英宗這人,還真合丁一胃口,他這話說得有水平:你覺得算,你就是把我當皇帝,你這麼跟我說話,自然就是大不敬了;你覺不算,把我當朋友,那自然就是不算了。

    吃飽喝足了自有那小黃門跟吉達他們去料理,英宗示意丁一到邊上去,卻壓低了聲音問道:「事至如今,不知何日得歸哉!」

    丁一一撩袍裾,作勢要跪拜下去,口中只稱道:「天子聖明,臣罪當誅兮!」

    英宗一把扯住他,苦笑道:「如晉!」

    「臣在!」丁一便真的跪了下去。

    英宗無奈地搖了搖頭,黯然道:「起來,坐下說話。」

    「臣遵旨。」

    但不論是丁一還是英宗,都沒有再說話。

    只因不必說話,英宗仔細一想,一切便盡在不言之中了,這也是為什麼丁一會突然拿捏起腔調的根本原因——英宗,他終究是皇帝啊。不是丁一要跟他逗樂子,而是這個問題已經涉及到政治上的高度,英宗自己心裡也是有答案的。

    倘若是只要逃離就好,那麼先前亂軍之中,只要他肯脫下這華麗甲冑,換個兵卒衣袍,丁一是有極大把握把他護送出去的。但英宗不願這麼幹,因為他很清楚這麼幹的話,恐怕會比現在的處境更糟。

    所以他問的不是何時得歸,而是皇帝何時得以歸。

    丁一便只能回他「天子聖明,臣罪當誅兮」了,這哪裡答得了他?便是明知歷史英宗是能回去的,也不可能現在就給個準確時間報將出來啊。以這種大忽悠的心理,指不准還覺得丁一是不是有什麼陰謀呢。

    「如今細思,那賤人之子平日裡不曾規勸我一言半語,真乃其心可誅。」英宗幽幽歎息,黯然搖頭道,「倒有推波助瀾之勢……如曹公、鄺尚書仍在京師,便是單使英國公留駐京師,也不至於此!」

    丁一有點不明白了:「賤人之子?誰啊?」

    「朱祁鈺!」英宗咬牙切齒地說道。

    「噢,這廝,別說,這廝風評似乎比你好許多啊。」丁一這回聽明白,英宗說的,是景帝。

    英宗自嘲地說道:「是啊,惡事壞事都是我做的,只不過他從來都沒有逆過我的意思,所以原本也沒想過,這賤人之子,惡毒至此!太皇太后去了,我母后是良善之人,自然沒預著那賤人和她兒子的把戲啊!」

    這節說來話長,景帝也就是朱祁鈺,他的生母吳賢妃本來是漢王朱高煦邸的侍女。宣德年間,朱高煦作死要叛亂,明宣宗皇帝御駕親征——說到此處,英宗這親征,卻也算是他們家有這傳統的——生擒叔父漢王朱高煦,又將漢王府裡的女眷充入後宮為奴。

    在返京途中,明宣宗皇帝不知道怎麼就和原漢王府裡的侍女吳氏,**擦出火花,想來這吳賢妃應該算得上女神級的美貌吧?總之吳氏就被明宣宗皇帝包*。回京之後身為罪人的吳氏自然是不能被封為妃,於是宣宗皇帝就包*到底,將她安排在宮外的宅院中,不時就去勾搭,時長日久吳氏就有身子,為宣宗生下了次子,這就是朱祁鈺,也是現時的郕王、後來的景泰帝。吳氏也因此被封為賢妃,不過還是繼續住在宮外。

    宣德皇帝朱瞻基架鶴西去之前,把吳氏母子傳入宮,托付給他母親張太后,由於時逢皇帝的大喪,無人顧及吳氏母子的身世,他們就這樣被大家接受了。孫皇后也並沒有食言,不久就封朱祁鈺為郕王,並為他們母子修建了王府,供他們母子居住。

    所以英宗這根正苗紅的,出生就是太子的傢伙,要以出身論罵景帝賤人之子,倒也不是沒緣故。丁一算聽明白了,卻不以為然地笑道:「得了,他敢規勸你?他要敢規勸你,搞不好被你弄死很多次了。」

    英宗聽著就不樂意了:「放肆!」

    「天子聖明,臣罪當誅兮!」丁一便這麼頂了回去。

    英宗被嗆得啞口無言,過了半晌才道:「好吧,是我著相了。」

    丁一卻不理他,只是慢慢地喝著馬奶酒,再不與他搭話。

    夜風凜冽,吹去許多的浮塵,也把一些面具吹拂去了,英宗走了過來,劈手奪過丁一的皮袋,仰頭喝了一口,卻就扔回給丁一:「忒難喝!」這塞外的馬奶酒,算是有特色吧,便要說多好喝,對於中原地區的人來講,真不見得。

    「噢,剛才忘記叫那小黃門過來幫手試毒啊!」丁一突然一拍大腿,如夢方醒一般叫了起來。當然,這是丁一對於英宗的嘲諷了。

    英宗無奈地道:「何必刻薄至此?」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