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啟大明

正文 第八十二章 雄雞一唱(十四) 文 / 荊洚曉

    她所說的數字,是風速,就是根據那桿明字戰旗,旗幟下底邊和旗桿所成夾角來推算的。

    一百米以內,正常來講可以不計算風阻,因為風力還沒作用,子彈就命中目標了。

    而兩百米,卻就不得不計算,四點四米每秒的風速,會讓飛行三百多米的現代槍械發射的七點六二口徑子彈,移離目標三十四厘米左右。而對於丁君玥他們手中這種直線膛的槍械來說,這種影響,只會更大。

    但她還是舉起了槍,儘管距離百步,二百米,九米每秒的強風。

    然後壓下了扳機,大約在離這個狙擊陣地一百五十米的距離、楊守隨那六條戰列線八十米的距離上。

    首發命中。

    然後跟隨著吞哥兒的騎兵下意識地拔轉馬頭向兩旁兜過去,他們不可能連主將也一併踏死。

    然後他們就潰散了。

    吞哥兒倒下了,全無聲息,沒有〞呻吟〞,也沒有慘叫,大抵被子彈掀開了頭蓋骨的人,都會這般的沉默。那麼,他們為何而戰?為誰而戰?他們就四散而逃了,把已經下令:「手榴彈預備」的楊守隨,嗆得口瞪目呆愣了至少二秒,才重新下達了命令,「取消!取消!擰回手榴彈後蓋!」

    「那韃子頭目的運氣很差。」丁君玥在事後是這麼說的,「看著是個大官,我本來是瞄準他的馬頭……」她很傷感,因為她有著莫名的擔心,「先生說,最可怕的事,莫過於是錯誤的勝利了……」的確,這就是一次錯誤的勝利。

    「勝利者不應該被指責。」丁一微笑地安慰著她,「哪怕是來自於自己的指責。」

    這場戰事,最後以杜子騰先前領著的那三百騎,兜出去之後準備來個背後一擊。卻發現正好收拾潰逃的草原軍馬為最終的音符。杜子騰是這麼評價這場戰事的:「所謂虎頭蛇尾,不過如是了,不應如此啊!……」杜子騰的話,很讓劉鐵有同樣的感歎,劉鐵覺得,最後六百人在通道的推進,以至於草原兵馬的崩潰。讓先前所承受的攻擊,學生們流的血,傷亡的軍余,都似乎沒有意義。

    甚至他抱怨道:「連陣地上的壕溝,還有陷馬坑,都似乎成為了多餘的東西。」

    丁一笑了起來衝著杜子騰問道:「展之意下若何?」

    「弟子不敢苟同。」杜子騰倒是很清醒。抬手作揖道,「學生以為,若無先前陣地構築、學生、軍余喋血死戰,便無最後韃子之潰。」

    丁一點了點頭,他終於在沙場上實現了自己的第一個目標:不必抽刀。

    比起這場勝利來說,丁一更在意這一點。

    這不僅僅只是一場以弱對強,以少敵眾。以步對騎的大捷,更是一場不需要丁一親冒矢石,身先士卒衝鋒在前的勝利。它的意義不僅僅是沙場上的戰勝,更是雷霆書院的軍校式教育的戰勝。

    「戰鬥總結盡早提交上來,不論是楊守隨還是李雲聰,包括展之和子堅,丁君玥你也一樣要寫的。所有雷霆書院的學生,都必須提交。我自己批審,手臂受傷的,口述,由班排長記錄。」

    丁一併沒有馬上去指出他的學生們在戰事裡所體現出來的不足,他們能夠取得一場勝利,他便期望他們能夠做到更多,比如說發現自己於戰事裡的缺陷和弱點。如果他們能完成這一點,才是丁一所想要的軍官團和參謀團。

    這讓丁君玥一臉快要哭起來的表情,她對於書寫報告,向來有著致命的恐懼。其實先前她對那個夜戰之中失控潰逃身死的排長的好感。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為著那排長能夠不時給她抄作業。

    至於那千來名臨陣決定跟隨劉鐵一搏的軍余,還有跟著杜子騰衝殺的正軍們,他們都在咧著嘴笑著,儘管有不少袍澤逝去了,但上得了陣,哪有不死人的?按首級和俘虜算下去,每人的功勞都不少,這賞賜是可期的。而且許多軍余還同意了留在關外,組建新的衛所之後充當骨幹,因為他們每人至少都分到了兩三匹戰馬和幾副弓箭,包括韃子身上的一些盔甲。

    戰馬和馱馬可不是一回事,在這年頭能擁有一匹戰馬,對於華夏人來說,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而韃子的騎兵通常都是有著三四匹馬的,甚至在成吉思汗的年代,還有攜帶著十幾匹替換戰馬的騎兵。

    五千草原騎兵,除了被當場擊斃的,餘下的戰馬,丁一讓雷霆書院的學生每人挑了兩匹之後,還足夠讓這些正軍、軍余再每人分上幾匹。簡單地說,他們發財了。這可不單單是馬啊。

    弓也是一筆財富。

    古代的冶弓,是需要一個漫長的週期的,冬天剖析弓干,春天治角,夏天治筋,秋天合攏諸材,寒冬時把弓臂置與弓匣之內定型,嚴冬極寒時修治外表。批量作業自然可以每年都出產一批弓,但每把合格的戰弓,都是需要二到三年的時間來完成製作的。

    極少有人不希望發財,特別是作為社會底層的軍余。

    也極少人嫌自己擁有的財富更多一些,至少,密雲前衛這些軍余,是不會這麼想的。

    「回關內去,學生先前答應下的東西,自然是會兌現的。」劉鐵對帳篷裡的十來個軍余連長說道,「不過,回去了,就在州府下面的縣城裡,當個巡捕頭子的角色,恐怕要想再往上爬,就有點難了,除非民亂,否則哪有軍功給你晉身?真正民亂了,指望那些捕快和差役,能跟這裡的弟兄一樣,同心同力去殺敵?」

    他的話,倒讓那些軍餘低頭思考起來。

    「自己想清楚吧,聽著先生的意思,除了密雲前衛,關外大約還要再辦一個衛所起來,要是留下,怎麼著也是一一個出身之路。學生向來不作妄語的,你們下去,好好想想,不過決定了,學生把名單往先生那裡遞過去之後,便不能改了,故之,要自己掂量清楚。」

    於是這便成了那些軍余苦苦思索的事情了,不過他們大都在罵著一個人,那個人就是肥球:「入他娘的,死了幾百軍余,連雷霆書院的小先生死了十幾人,這便宜就全讓肥球佔了去!」、「當時老子是暈死了,要是能醒過來,操,也不見得老子的身手就比肥球差多少!」

    肥球被丁一收為弟子,就是這些軍余,甚至正軍詛咒他的根源。

    對他們來說,跟著名動天下的丁容城,那可要比分上幾匹馬或是從小旗遷總旗,盼頭來得大多了。

    他們並不知道,丁一之所以會收肥球為弟子,倒並不是因為他的悍勇搏殺,而是去看望負傷將士時,詢例問了肥球一句:「好一條大漢啊,好好養傷,有什麼要丁某辦的事麼?」而這個時候,肥球說出了讓丁一動容的話。

    「先生,指揮使出去這麼些天,攜帶的糧草只怕早就吃完,此時還得湊出一支兵馬,挾大捷之威,去接應指揮使才是!」雖然丁一在打掃完戰場,就讓杜子騰領著一千正軍,還有騎了馬的五百雷霆書院學生,前去接應丁如玉了,但以一個軍余,能想到這一節,還是馬上吸引了丁一的注意力。

    所以丁一便問他道:「壯士大名?」

    「不敢當先生動問,小人姓厲,賤名劍南。」

    「可曾開蒙?」

    肥球的眼睛就亮了起來:「小時曾讀過幾年書,後來家父在陣上沒了,家道中落,便讀不起書了……小人向學之心,不曾消減,可惜家貧……」邊上負傷的雷霆書院學子倒是不知情,要是讓外面那些軍余聽了,只怕得連連撇嘴:這死刺頭還什麼向學之心?

    丁一看著肥球這模樣,倒也猜到了一二,不過他卻不計較這節:「可願隨丁某讀書?」

    「固所願也,不敢請耳!」肥球掙扎著從榻上爬了起來,就是沖丁一磕頭。

    丁一笑著止住了他,告訴肥球好好養傷,等回京師時,再行拜師之禮。

    等丁一走了,劉鐵才酸溜溜地告訴他:「你這廝倒是命好,到時怕是于先生也會來的……」等聽著于先生就是指于謙於大司馬,肥球往自己傷口用力捅了一下,痛得慘叫起來,才相信這一切是真的,自那日起,時時胖臉上都帶著笑,脾氣好得不行。

    密雲前衛清點俘虜、繳獲,安撫出了力的正軍軍余暫且不提,杜子騰領著一千五百騎去援丁如玉,卻是過了五六日就回來,只是回來的人馬,有點多得誇張,不止丁如玉帶去的三千步騎和他帶著的一千五百騎。

    足足有近二萬騎!

    儘管那「丁」字的將領認旗打在前頭,仍舊嚇得密雲前衛的前出遊哨拚命吹動鐵哨,瞭望台上的軍兵,也死命敲打著銅鑼;那些在養傷的雷霆書院學生,只要能動彈的,都掙扎著去摸榻邊的遂發槍。

    連丁一也一言不發著甲備馬,準備隨時從西南清出的通道,撤回鐵門關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