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啟大明

正文 第八十四章 虎脫柙(二十) 文 / 荊洚曉

    「學生原本以為,侯大苟起兵,是承藍受貳的遺志,要為這十萬大山的貧苦生民找條活路,原來他是自己想當皇帝?如此,便也不必說了,明天你我刀兵相見就好。當然,你也可以現在就出兵過來,看看能不能在這懷集城前,將學生殺了。」丁一緩緩地說完,便轉身從容欲行。

    「且慢!丁容城留步!」叫住丁一的,卻是那如一尊鐵塔也似的黃牛兒,他在城牆上扯住鄭昂,卻是對後者說道,「他和姓柴的不一樣。你莫問俺,牛兒嘴笨,但這人與姓柴的,看著不是一路的貨色,教牛兒出城去聽聽,他要說什麼話。」

    鄭昂搖了搖頭,他怎麼會讓自己的兄弟冒險出城去?只不過看著黃牛兒執著的表情,卻也只好退了一步,對城下丁一喊道:「俺兄弟敬你是英雄,願聽你說話,你可敢入城來述話麼?」

    「不可!」文胖子聽著臉色驟變。

    「十萬瓦剌鐵騎,學生也說去就去,說走就走,區區懷集,汝以為,學生可有怯意?只管開門便是。」丁一笑著說道,舉步便向城門行去,文胖子無奈,只好連忙擋在丁一身前,以防有暗箭之類的刺殺。

    行到離城門約莫四十步也就八十米左右的光景,丁一突然抬眼橫眉,舌綻春雷喊道:「鼠輩敢爾!」抬手向左邊城牆一指,有個偷偷摸摸挽起了弓的軍兵,只聽一聲悠長尖銳聲音響起,胸口一個血洞,不住地往外飆出血來,手上那枝箭一下子失了準頭沖天射出,然後全身氣力便如被抽去,「撲通」一聲摔倒在城牆上,再無聲息。

    還沒等城牆上的人回過神來,便聽著文胖子咆哮道:「如此。安是待客之道?侯大苟也是一方豪雄,麾下人馬,竟如此卑下!」黃牛兒和鄭昂連忙約束城上守兵,令他們不可放箭。那些軍兵都被驚得心頭大駭。哪個還敢放箭?

    鄭昂倒是低聲向慕容秋水問道:「這是什麼術法?」後者也是驚魂未定,猶豫著說怕是火器,鄭昂聽著大怒,「你詐俺不識事麼?丁容城手上並無火銃,左右也不見煙霧升起,安有這樣準頭的火器?不懂便是不懂,何必胡扯!」卻和黃牛兒一同下了城防,去城門口迎丁一了。

    他卻不知道,鋼質槍管能承受硝*基發*射*藥,是不會有黑色*火*藥的濃煙;而螺旋膛線讓射擊的精準度大幅度的提高。就算方才丁一身後,那趴在城外衰草之中開槍的狙擊手,比不上丁君玥的天賦異稟,但不足一百步距離,也就二百米內的命中。卻是沒有問題的。

    至於槍口的火光,在陽光之下,除非事先有所預料,否則注意力都在丁一兩人身上,誰能看清二百米外,一閃而過的火光?十二把狙擊槍,這是丁一敢於走近城門的原因之一;其實就算對方齊射。他與文胖子都是內著三層甲的,就算上百羽箭齊射下來,也不過狼狽一些,摘下身後大鐵盾護住頭臉便罷。

    黃牛兒和鄭昂設下的宴席,就在原來這懷集縣的縣衙裡,大約黃牛兒對於丁一是有著深重的仰慕。入得內去踢了鄭昂一腳,卻把丁一請到對著門的上位座落。鄭昂苦笑著搖了搖頭,這丁容城名動天下不假,但自家這兄弟也太憨了,這當口各為其主。何必如此落了自己的威風?

    而隨後入內的拓跋真戈和慕容秋水,臉色就明顯不好看了,黃牛兒和鄭昂這等起義軍,骨子裡還是純樸的底層百姓,不管怎麼說,丁一是大官,又是江湖上有大名頭的豪俠,拋開過往傳說的事跡不提,敢於孤身入城這份膽氣,城前四十步隨手一指教人致命的本事,他們都是敬重的,所以請丁一坐上位,鄭昂有點不爽,但也能接受。

    而拓跋真戈和慕容秋水這兩個幾百年來一心想著復國的王室遺族,可就不這麼看了。他們所知道的,是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這就是侮辱!藺相如遂以血濺五步,逼秦王為趙王擊缶來回應,方才罷休。居於丁一之下,他們兩人雖然知道應該略為隱忍,但坐著真是心中極不痛快,坐不了一陣,就以佈置軍務離席了。

    「學生要與侯兄傳話,只是想問他一句:這天下,他打下來之後,如何治理?或是這廣西一地,他打算如何讓生民得活,如何讓百業興旺?」丁一很平靜地對著黃牛兒和鄭昂這麼問道,「兩位,可知道鳳陽麼?」

    在洪武年間倒是還好,朱元璋給家鄉免了稅,有能力的提拔去做官,無能力的就給朱家看守祖墳,種田的不用交租稅,年老的只管逍遙自在地吃酒。所謂一年三百六十天就唱著過吧!這也是鳳陽花鼓的起源,生活好過嘛。

    但這僅僅是限於鳳陽的土著,也就是朱元璋的鄉親們,後來那些填入中都的江浙移民及黜官、罪犯的家屬、後人則就對朱元璋怨恨入骨。據《鳳陽新書》稱:「太祖時徙民最多,其間有以罪徙者……怨嗟之聲,充斥園邑。」後來明朝滅亡了,那是罵得更難聽,就不必提了,本來就幾輩子怨氣,何況明亡?

    所以丁一提鳳陽,不是平白無故的:「若無良策治天下,他日侯兄功成,桂平不過是另一個鳳陽罷了,於民何益?到時,依舊有人活不下去,依舊有人罵著侯大苟,依舊會有人揭竿而起。兩位,學生這話,可記得住?可能傳與侯兄?」

    黃牛兒沒有作聲,鄭昂卻開口道:「按著容城先生這意思,俺等山民,生來就該受這樣罪麼?不管如何,俺的父老,俺的親友,不教他們受苦就好,天下人,干俺底事啊?俺隨侯大哥起兵,就是要自家的人,過好日子!」

    「試了許多次了……你可明白?已經有人試了許多次了。」

    「什麼試了許多次?」

    「至少,漢高祖試過了,本朝太祖也試過了。」丁一無奈地歎了一口氣,投筷於案上,對鄭昂說道,「這麼下去,就是打仗,官軍死,山民死,各自死上一大批人,便是侯兄能成事,將來又是又有起義,又是官軍死,義軍死,總之,總歸有人活不下去,總歸是不斷的這樣死人。但依學生看,侯兄困於廣廣西一隅,是成不了事的,日後事敗,官軍又殺人,株連……學生以為,要讓家人父老活下的法子,怕不是這般辦的。」

    「那當如何辦?」

    「此非學生此行之意,煩請將學生之惑,轉達侯兄,若侯兄有意,今年六月,於桂林聚上一聚吧,到時見面再細談,看看能不能商量出一個比現今好的法子。反正現時這般,不是個法子,朝廷總會來打的,對不?便你是皇帝,你也不會就這麼算了啊……」

    「丁家哥哥!」一直沒有開口的黃牛兒,突然這麼對丁一叫道,然後甕聲甕氣地把丁一的話,複述了一回,卻問道,「俺可有記錯麼?俺敬重哥哥,侯大哥對俺頗看顧,這話等下俺便派快馬捎去,但侯大哥聽與不聽,俺實在就無法了。」

    「多謝。」丁一抬手衝著黃牛兒一揖,「若事成,廣西戰火消殆,百姓應記黃牛兒的大名。」

    黃牛兒很靦腆地謙讓著,連道著不敢。

    鄭昂不知道為什麼,讓丁一說了一通之後,連酒也喝不開心,但就在他沉悶之際,卻聽外面喧嘩起來,接著便有人喊道:「姓丁的殺了侯七哥,現在又把阿牛兄和鄭阿兄害死了,兄弟們,殺入去替幾位哥哥報仇啊!」一時之間人聲洶湧,鄭昂不禁色變,高呼了幾聲他沒事,但外面上千人在呼喊著,哪裡聽得著他的話?

    他帶在身邊的幾個心腹要奔出去,卻給黃牛兒出聲攔下:「無用的,俺等出去,便有不知哪裡來的箭,將俺等統統射死了;不知哪裡來的刀,將俺等砍翻了。」說罷他從腰間取出一節古籐,咬在嘴裡吹響了起來,極為高亢綿長的聲音傳了出去,黃牛兒回首對丁一說道,「容城先生且坐,這是那姓柴的搞的鬼,等俺等擋上幾刻鐘,等著俺那些老弟兄來了,他鬧騰不出什麼花樣……」

    丁一笑著點了點頭,但他卻沒有黃牛兒一般的樂觀。

    有一些東西,放將出來,就很難收回去。

    如水,如野心。

    他雖沒有認出拓跋真戈與慕容秋水,但丁一清楚敢這麼混水摸魚,再栽贓到丁某人身上的傢伙,是不可能臨時起意的。他敢發兵號稱替黃牛兒等人報仇,只怕那侯七,已被他真的殺了。

    而敢於這麼幹的人,必定會有其他的安排,去對付那些黃牛兒和鄭昂的手下,想等那些手下來救,除非拓跋真戈把丁一、黃牛兒、鄭昂等人,全都砍死了之後,才有這些的可能吧?而如果這個計劃成功的話,丁一很清楚,發動這個計劃的人,得到的這不只是懷集和黃牛兒他們手下的那些兵馬。

    大明如再折一位廣西軍務總督的話,只要雲貴那邊戰事略定,就必然調了兵馬過來鎮壓,否則還得了?於是侯大苟與朝廷就要開始大戰。懷集這個戰略要地,手下又有幾千兵馬,到時趁著這時候,便能發展出一支軍馬,只怕侯大苟與大明戰事稍安,就會發現,這邊又多出了一支不容小視的力量。

    收益極大,風險也極大。

    這絕對是不可能回頭的事。

    便似丁一出京。

    如虎脫柙。

    或嘯聚為王;

    或身死魂滅。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