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啟大明

正文 第三章 心如鐵(四) 文 / 荊洚曉

    在草原上面,作很少有人能抗拒憑白得到幾支千人隊的誘惑,儘管陳三帶來影響也先徵召的,只有一千五百人,但是任誰都知道,部落裡怎麼也還得有三五百人。二支千人隊,能征善戰的兩支千人隊,在這幾年裡,從無敗績的兩支千人隊。

    「他請我過去,不是想投靠我,就是實著撐不住,控制不了場面,所以想讓我過去,以免還沒病死就先被手下幹掉。」阿剌知院的年紀和也先差不多,但他的眼睛,仍如蒼鷹一般的銳利,他質問著跟隨自己出征的兒子,「他能對我做什麼?你說呢?殺死我?然後在十萬鐵騎之中逃遁?就算他逃得了,他又能逃到哪裡去?太師會放過他嗎?」

    如果阿剌知院在都音部落的軍隊裡遇刺,那麼也先肯定會找都音部落算帳,這不是為了給阿剌知院復仇,而是沒有人可以這樣,公然抽草原梟雄的臉,如果都音部落可以幹掉阿剌知院而仍存在著,那麼也先在草原上,還有什麼權威可言?

    他的兒子搖了搖頭,卻憂心重重,他說不出有什麼不對,但心頭總覺有不好的預感。

    可是阿剌知院總歸是刀山火海裡走出來的人,他有絕對的信心去面對這樣的邀請:「孩子,」他握著兒子的臉,對他說道,「我得去,懂嗎?一頭不敢接受其他狼群歸附的狼王,很快就會被撕碎,因它爪牙已老!」

    阿剌知院的爪牙並沒有老去,他騎在馬上仍然可以奔馳。甚至來到都音部落的時候,馬還沒有停穩,他就縱身而下。如釘子一般,穩穩落在地上:「亂什麼!」他向看起有些亂糟糟的都音部落士兵吼叫道,「帶我去見你們的頭人!」

    陳三半躺在羊皮上,看上去臉色有些潮紅,在他帳篷裡,幾個百夫長互相的敵視,張弓拔弩的氛圍。暴露無遺。當阿剌知院走進來的時候,陳三臉上露出了喜色,開口道:「知院。竟勞你過來,著實是……」

    「怎麼樣了?」阿剌知院彎下腰,摸了一下陳三的額頭,寬慰他道。「有點熱了。沒事,好好養傷,我一會便請喇嘛過來,幫你誦誦經,心靜了,這邪火便退下了。」卻又回頭對跟在身邊的兒子說道,「把你帳裡那兩個婆娘送過來,給這小子去去火。行軍日久,說不定。就是太久沒辦事,憋出來的!哈哈哈!」他說著,輕輕拍打著陳三的肩膀,而後者感激地握住了阿剌知院的手,衝著他微微點了點頭。

    就這樣,阿剌知院沒多說一句話,就起身出了帳篷,他到了,表示了對陳三的關心,這就足夠了,這就是一種態度,一種支持,只是那些百夫長不是瞎的,至少他們不敢在陳三患病時,弄得太過。當然,本來就是在陳三命令下做出亂狀的手下頭領們,也早就被告知,阿剌知院來了以後,就讓下面的人不要再去架鬧。

    這讓阿剌知院感覺到愜意,他的到來,體現了自己的威嚴。

    但就在他離開都音部落的駐地,在風雪裡趕回自己的大帳的路上,他覺得身邊的親衛,貼得有些太緊,所以他放緩了馬速,不耐煩地說道:「離我遠些!我還沒老到……」然後他就沒有說話了,因為一線冰涼的氣息,貼在他的後頸,就貼在他的皮膚上,但沒有割破他的一點油皮,哪怕是在奔馳起伏的兩匹戰馬之間,毫無疑問,這不是莽夫,這是高手,如此穩定的手握著那一線冰涼的刀鋒,足夠在他讓戰馬加速之前,斬下他的頭顱。

    「你要什麼?」阿剌知院體現了他作為一個草原大人物的氣度,他沒有去問對方是誰,因為這絕對不是仇殺,如果是仇殺,對方應該早就斬下他的腦袋,所以他問的,是對方要什麼?這沒有斬下的刀鋒,就是為了談判,在這一瞬間,阿剌知院就判斷出了局勢。

    但出乎他意料的,是在他問出這句話之後,那刀鋒就離開了他的脖子。

    就這麼消失了,如同從來就沒出現過一般。阿剌知院大聲在風雪叫喊著自己的親衛,但他們都表示不曾有人離得這麼近,因為他們知道阿剌知院的習慣,他很介意自己的親衛太過貼近他,正在老去的狼王,是不太願意讓他人看見自己的老態的。

    於是阿剌知院搔了搔鬍子,風雪之中能見度很差,或者剛才只是他的錯覺?他也有些不太肯定了,那麼,趕回自己的大帳,應該是最好也是最為正確的選擇,於是他們再次啟程,但是過了一陣,在還沒有到達阿剌知院的大帳之前,那一線冰涼,再次貼在了他的後頸。

    「你要什麼?」他再一次這麼問道,沒有慌張,也沒有驚措失錯,甚至他比第一次,更加的冷靜和穩定,因為他更加確定,對方絕對不是來刺殺他的,「你儘管開口,草原上,很少有我拿不出的東西,或是辦不到的事。」

    於是那一線冰涼再一次消失,無影無蹤,如同沒有出現過。

    隊伍再一次停下來,而護衛再一次表示,沒有人曾貼近他的身邊。

    「你們先走,到前面那裡等我。」他指著前方某個部落的駐紮地,「把馬奶酒熱起來。」

    他的護衛並不太同意,因為如果阿剌知院出了什麼事的話,他們的身家性命,也就跟著化為烏有,不能保護好自己頭人的護衛,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但是阿剌知院再一次堅持了自己的命令,護衛也只好聽命離開。

    在自己的護衛離開了一箭之地,阿剌知院衝著他的兒子,或者說騎在他兒子的馬上的騎手問道:「阿傍羅剎,你想要什麼?你知道,不交出脫脫不花,太師是不可能退兵的,就算你殺了我,也不可能會退兵。」他沒有問自己的兒子到哪裡去了,也沒有問對方是誰,他用的是陳述句,「雖是白晝,風雪卻讓一切變得黑暗,黑暗是你的天地,除了你,沒有人可以這麼戲耍我。」

    「脫脫不花死了,也先就會稱帝。」騎在阿剌知院兒子馬上的丁一,就這麼對著阿剌知院說道,「他不會賞賜給手下金銀,也不會賞賜給手下女人或地盤,他只會賞賜給

    你們,死亡和屠殺。」丁一也同樣緩慢而穩定地述說著,「不要急著反駁我,你可以跟他談談,他稱帝以後,讓他當太師,看看他是否會同意吧。他如果同意,就是我錯了;如果他不同意,那麼他稱帝以後會怎麼做?先殺掉你的兩個兒子,再殺掉你,這是一個好主意,也先的好主意,你覺得呢?」然後丁一就拔轉馬頭,對阿剌知院說道,「等半炷香。」

    他沒有告訴阿剌知院怎麼做,他也沒有告訴阿剌知院他要什麼,半炷香之後,阿剌知院的兒子騎著馬趕了上來,他告訴阿剌知院,在離開都音部落不遠,他的馬不知道為什麼就失蹄把他摔下,是遇到一個巡邏經過的牧民,把自己的馬給了他,他才得以趕上來。

    「那是你的馬。」阿剌知院笑著這麼說,他指著自己兒子所騎的馬,「那就是你的馬!」

    也是剛才丁一所騎的馬,所以阿剌知院看得很清楚,哪怕風雪如晦。

    「為什麼會這樣?這不可能!」阿剌知院的兒子驚叫著,在風雪中,滿臉的茫然。

    阿剌知院搖了搖頭:「這是黑暗,他就是神,他為所欲為。」

    「什麼?你說的是阿傍羅剎?長生天啊!他在哪裡?」阿剌的兒子拔出了自己的長刀,這個名字讓他感覺到恐慌。

    阿剌知院笑了起來:「不要擔心,不要像那些無知的牧民一樣恐慌,你要知道,當阿傍羅剎出現的時候,恰恰是他不想殺你的時候。我親眼看見,他把一個草原上的勇士,活活咒死,他沒有在那人身上按下一根手指,那人身上也沒有一點傷口,他如果要殺死你,不需要靠近你,他只需要黑暗,黑暗裡,他就是神。」這便是迷信的力量了。

    其實丁一所做的,不過是用一匹毛皮花色相近的馬,在阿剌知院入去探望陳三時,把他兒子的馬做了一個調換,而在出營裡,那匹被調換的馬,後腿被做了手腳,所以在馬上騎士開始加速時,疼痛就讓它倒下,而也就把馬上騎士掀了下來。

    就是這麼簡單的事,但先入為主的印象,卻讓阿剌知院為了迷信的傳播者。

    當然,騎著他兒子的馬,在風雪裡兩次貼近阿剌知院,並把刀貼在他脖上的能耐,卻就是這個騙局能成功的關鍵了。

    丁一沒有再跟著阿剌知院,有一些事,做到了某個臨界點就好了,再用力,往往就過猶不及,他在阿剌知院和也先之間種下了一顆離間的種子,至於這顆種子最後會長成什麼樣,那就不是丁一所關心的事情。

    「阿剌知院會因此跟也先翻臉?」陳三有些不敢置信,他從被子裡掏出那一個讓他臉色潮紅的手爐,裡面當然裝著火炭。就算是極為信仰丁一的陳三,也覺得這是很不可置信的事情。

    因為他並不知道,丁一對阿剌知院所說的,就是歷史上發生過的事實。(……)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