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啟大明

正文 第二章 遠航(四) 文 / 荊洚曉

    留下這兩個女郎,其實並不是丁一看出她們有什麼特別,而是其中這個丁一吩咐不要對她用刑的女郎,語言水平是八個希臘女郎裡最好的,她不單能說法語,甚至能說一些日耳曼語和英語;而另一個,則是語言能力最差的。

    命運就是如此不公,事實上也許被刑求的那個女郎知道更多的內幕;命運也是如此的公平,機會總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哪怕她只是語言略為出眾一些。

    丁一之所以離開審訊室,是因為李匠頭結結巴巴地地向著李雲聰匯報:「小的得見見先生……得見見先生就是,您別問為什麼,這事不能跟您講,您跟先生說,小的怕是弄出了自動的玩意來了……」

    他說的「自動的玩意」,嚇了丁某一大跳,而當李匠頭激動地在靶場向丁一展示他所帶來的兩把槍時,丁一也十分激動,馬上讓李匠頭進行試射。儘管很粗糙笨重,但還可以看得出,其中一把是手搖供彈的加特林式重機槍,另一把是加斯特式的重機槍。

    想要李匠頭弄出馬克沁的話,實在有點太過難為他了,儘管丁一跟他說細講解過馬克沁的工作原理,但工業基礎擺在那裡,鋼製槍管都因為沒有空氣錘而沒法列裝,梯恩梯也只能填裝到手榴彈裡,只怕連槍機短後座的復進簧彈簧都難以生產出合格的;至於活塞長後座?橡膠都沒有,怎麼活塞啊……

    能弄出手搖加特林。算是李匠頭很努力了;至於那把加斯特式的重機槍,丁一就沒什麼興趣了,為了追求連射。李匠頭弄了兩個碩大的彈巢在左右兩側,兩條槍管,他也是真敢想,丁一和他提過這自動原理,他就給鼓搗出個樣品來,看起來李匠頭對這邊加斯特式重機槍,明顯要比加特林式更加喜愛。至少在外觀的打磨上,就看得出來是用了心的。

    而丁一倒是覺那邊加特林不錯,用了丁一說的彈鏈供彈方式。由射手擊發,副射手負責供彈的彈鏈以防卡彈,雖然是黑火*藥驅動,但一分鐘接近三百發的射速。還是很有些意思的。只不過不知道是李匠頭裝藥太狠,還是其他的問題,打了半條彈鏈,就卡彈了,而且旋轉的槍管就開始冒煙了,也只能停下給它冷卻。

    李匠頭很有點尷尬,但他對丁一說道:「先生,這種轉轉槍不好。還是那種好些!」言下之意,那把加斯特式重機槍不會讓丁一失望。

    丁一笑著點了點頭。示意那兩個射手去操作加斯特式機槍,儘管一咆哮起來,加斯特式機槍的射速要比加特林大許多,也就是精度要下降很多,這玩意,在近代一出來,就是每分種一千多二千發的射速,完全秒殺人力搖動的加特林了。

    但打不了一會,卻就也啞火了,李匠頭這才發現,丁一跑去給那挺加特林排障了!

    看著李匠頭跑了過來,丁一已經把那卡彈的故障排除了,卻對李匠頭說道:「連接發桿斷了吧?以後這種小花招,不要再弄了,你喜歡哪一種槍械沒問題,但不允許用這種小花招來糊弄我,明白沒有?」

    李匠頭嚇得一下子跪了下去,連連磕頭不敢答話。

    丁一這回沒有扯他起來,走到那挺加斯特機槍,也不說聲,就動手拆解起來,果然不出他所料,持續射擊的情況下,對槓桿產生的交變力矩,使喚得中間槓桿連接部位產生疲勞強度而出現了斷裂的。因為加斯特機槍的原理,就是槍機上的槓桿裝置,當一側槍管射擊後後座力使槍機後座的同時帶動另一側的槍機上膛擊發,循環交替射擊。

    加特林式的機槍,多根槍管擊發,本來怎麼也不至於過熱的,卡彈倒是加特林式本身固有的毛病,剛才排障的時間,丁一看了一下,那子彈明顯是裝藥有點過量,雖然不至於炸膛,但導致了槍管發熱。

    「老李起來。」丁一沒好氣地把李匠頭叫了過來,指著身前的機槍對他說道,「你看看這散佈?聯接桿斷了不說,我先前就跟你說了,沒有活塞材料時別考慮這方式,你怎麼就聽不進?是,這種自動方式結構簡單,而故障少,但你看看彈著點?」因為李匠頭弄的加斯特式,可不是現代的加斯特導氣式原理,而管退式的,所以震動是非常可怕,也導致了散佈比起受離心力影響的加特林還要大許多。

    不過丁一也沒有過多的訓斥李匠頭,事實上他很清楚,把太多的工作壓在李匠頭的身上了,這幾年過去,李匠頭的額上發線上移了許多,兩邊也有了些白髮,這可是壯年人,伙食也是有跟上的,可見耗心耗力真的不少。

    「咱們有多大家底,干多大的事,給轉管機槍加個金屬套吧,防止因為異物進入而卡彈,先把精力放在這一款式上,等我去西邊回來,要能搞到橡膠了,你再著手導氣式後座吧。記住,下次再玩這種小花活,那你就要被起訴上軍事法庭了。」丁一最後不得不扳著面對李匠頭這麼加上一句警告。

    這種技術瘋子,一發作起來真是不得了的。

    「一百挺轉管式機槍,二月底之前能交貨麼?」丁一看著李匠頭誠懇地認錯,便這麼向他問道,「彈藥生產線我看過報表,現在問題不大,這機槍要能弄出來……」

    誰知還沒說完,李匠頭就搖頭道:「小人便知道先生會這麼說了,這哪弄得出來?要不是小人混身是膽,也不敢在先生面前弄這花活!這是真弄不出來啊!」因為這加特林的槍機,可不是近代史的那用後部大前部小方便供彈的玩意,丁一給的結構圖,是按著現代m134的槍機來畫的,只不過把直流電機驅動,改成了搖動手柄來驅動罷了,工作原理是一樣的。

    李匠頭就是搞一把加特林搞完覺得要死掉了,才會想方設法玩貓膩,想讓丁一放棄這玩意,流水線作業沒錯,但現在工場不是個個都是王恭廠出來的匠頭,百分九十是這幾年招收入來的平民,百分之八是他們這些工匠的徒弟,餘下的百分之二,才是王恭廠出來的,大明頂尖工匠——連同英宗這次賜給丁一的這批工匠算在裡面。要知道梧州工場

    場,現時可是幾萬人的大工場啊,這流水線上零件下來的公差,有多少能符合得上工藝標準?符合不了標準的,別說裝上去怕炸膛,那麼複雜的槍機,裝都裝不上去!

    「那能交付多少?」丁一也知道李匠頭的難處,所以退了一步向他這麼問道。

    「最多十五挺。」李匠頭說著,還指著邊上那挺,「連它也算上。要是中間有人病了,十挺都湊不齊。」

    丁一長歎了一聲,這工業基礎薄弱就是這樣啊,他點了點頭道:「努力一下,過年、元宵先不要休息了,等我們出了海,你們再補休,湊個整數,弄個二十挺行不?」他說到後面,還是商量裡帶著討好的味道了。

    不是丁某人不想王霸之氣一振全擺平,而是再怎麼振,這工業水準就在哪裡,怎麼也擺不平啊,他能畫出槍械結構圖,能描述出後座原理,工作原理,真讓丁一去做零件他也捉瞎的。丁一很清楚,加特林槍機的加工,大約還是用流水線,只不過這流水線,應該就是李匠頭和其他大匠、他們的親傳弟子在操作,為了控制公差,不可能讓那些剛進工場幾年的人來弄的。

    「先生都這麼說了,小人盡力試試。」李匠頭長歎了一聲,有點無奈地說道,「不怕說句不知好歹的話,以前在王恭廠,老覺官老爺看不上咱,不看重……有什麼新鮮活計,還得偷偷弄……活兒做得再好,也沒哪個大人把咱當人看……跟了先生,咱卻盼著,先生啥時看不上咱,也好讓咱喘喘氣……」

    丁一拍了拍李匠頭的肩膀,對他說道:「不是為我,也不是為你,咱們都累,這麼累,是為你我子孫後代,不必被外敵欺凌,能過上太平日子啊。你這邊先撐著,還有就是下面的工人,也要捉緊培訓起來,有出色的,要提拔,形成一個培訓機制。」

    看起來出任工場總管的蒼梧知縣杜木,平時宣傳工作倒也沒落下,聽著丁一這麼說,李匠頭卻也振作了一些。

    這時李雲聰卻就飛奔而來:「先生,以四海大都督府名義發下去的公照會,廣東布政使司說是不合規矩,無法照準辦理!那邊回話說徵召數量如此多的民夫,又不是邊患水患,沒有這先例。學生與那布政使司的師爺說,這邊會按著工作量,給付酬勞的,那布政使司的師爺卻說那讓我們自己去僱人就是了!」

    丁一聽著,臉色漸漸冷了起來,但他看著李雲聰似乎吞吞吐吐還有話要說,便問他道:「怎麼了?還有啥事?」

    「這、這個,大奶奶和二奶奶、張姨奶奶到了廣州府,姑奶奶還在四海大都督府公事房裡,教官們打發學生趕緊來報知先生,一會姑奶奶要是回府去,會不會……」張姨奶奶就是指英國公府過來的張玉了,至於姑奶奶,當然就是丁如玉。

    丁一聽著這回不是臉色變冷,而是整張臉都快要垮掉了,這是火星要撞地球的節奏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