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戰狼

正文 第四十五章 :吳三桂叛清 文 / 我愛123

    第四十五章:吳三桂叛清

    吳三桂出身於遼東將門望族,父親吳襄自幼習武,善於騎射。吳三桂在父親吳襄和舅舅祖大壽等的教誨和影響下,即學文,又學武,不到二十歲就考中武舉,從此跟隨父親吳襄和舅舅祖大壽,開始他的軍旅生涯。

    薊遼總督洪承疇年初調到遼東,發現遼軍缺乏訓練,影響戰鬥力,用吳三桂為署練兵總兵官,負責練兵。後來吳三桂參加了幾次戰鬥,既表現出智慧勇敢的品格,又暴露出怕死投機的秉性。

    李自成令諸將發書招吳三桂,命吳襄寫信勸子投降,另派人帶白銀4萬輛犒賞吳軍官兵。吳三桂和眾將商議決定歸順大順。

    四月初五日,吳三桂行到永平西沙河驛,見到從北京逃出的家人,得知父吳襄為闖王部下行掠,吳三桂大怒。自己的愛妾陳圓圓被劉宗敏搶佔,奪妻之恨不能不讓他憤怒!

    然而,自己和清軍結仇甚深,在吳三桂接到撤離寧遠的詔書之前,寧遠早已是處於清軍包圍下的一座孤城。為了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吳三桂已有棄守寧遠之意。

    北京形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明朝的滅亡使吳三桂失去倚靠。為了尋找新的主人,此後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吳三桂便在各種政治勢力間進行投機活動。

    吳三桂之「決意降李」,並非是其立場的轉變,而是在敵我形勢懸殊下的投機之舉。他希望自己的投降至少可以保證已有的特權和在京家小財產的安全,也許還抱有充當新王朝的佐命功臣的幻想。

    從三月二十五日開始,農民軍領導人劉宗敏、李過等便開始了對俘獲的明朝在京官員進行拷夾、追贓等行動,吳三桂的父親吳襄也在被拷夾之列。這對吳三桂的降李來說不啻是當頭一棒!

    在政治上和李自成相決裂使得吳三桂處於腹背受敵的局面。山海關之西,李自成重兵近在咫尺,一場惡戰迫在眉睫。

    山海關之東,又有日益逼近的宿敵強大的清兵。降李的道路既已堵塞,為圖本身生存之計,吳三桂被迫把目光轉向了雄踞東北的清朝政權。

    北方三方勢力都在各施心計的時候,李定國已經完成了每個軍裝備電台的事情。兩個發報員、兩個翻譯,電文是通用的密碼。

    他不怕情報被竊,因為,沒有人懂得電台,即使譯電員被俘虜,電碼也會被自己偵破。各軍的通訊都在自己掌握之中,這是最保險的控制方法!

    部隊又一次發展,手中接近一百五十萬雄兵的李定國,沒有急於出擊。他要打造的海軍還未完成,要等到時機成熟,會先把山東拿下來!

    北方的局勢他不用去考慮,吳三桂必然要投靠韃子,李自成也肯定兵敗無疑。有一個特殊的消息,令他不得不派出握在手中一直都沒有使用的特務營。

    「到達石家莊,東西弄到手撤到山裡。就地埋藏後留下一個連防守,其他人趕快回來!」李定國交代完任務,又一次仔細的交代著。

    「是!」王征南作為這支部隊的營長,早就想幹一次漂亮的讓大家看看。他們待遇高、裝備好,縮在襄陽會被別人瞧不起。

    「闖軍人數不會少,但我相信他們的戰鬥力很弱。記住,這是一批巨額金銀,李自成絕不會不追擊。奪取我不擔心,恐怕運送和隱藏非常不容易!」

    七千萬金銀,須騾馬一千八百五十萬方可裝載。李定國不相信有這麼多,一兩千萬也是了不得數目!李自成要把這些金銀珠寶運送到西安,在路上行走的日期少說也得一個月!

    「司令,我們最好的辦法是選擇山區設伏,得手後就地埋藏,然後把所有車輛撤離毀掉!」王征南沒有學其他人喊李定國少爺,他用職務稱呼著。

    「將在外君命所不受!」李定國微笑著:「你們有電台,注意隨時和我聯絡。」

    「是!」這幾年的軍訓,王征南更加相似一位鐵血的軍人。他規整的敬禮後,走出了李定國的王府。

    李定國不擔心這些人,一旦不能取勝,跑掉不成問題。金銀他並不看重,培養一個好兵實在太難。當他轉身時,發覺家裡小丫頭的眼睛閃爍著乖乖的目光。

    「認為我是強盜?」李定國並沒有把家裡的丫環當成嚇人,他微笑著說道:「這些東西不能讓李自成一個人吞掉,他是華夏的財富!」

    「華夏?」朱亞蘭困惑,難道又是一派勢力?

    「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是夏朝。古時候,黃河流域一帶的先民自稱「華夏」。漢族由漢王朝而得名,此前稱華夏族,所以漢族本身就是由不同民族融合而成的,其主體是華夏族,所以稱為華夏。」

    「可華夏是朱家的天下!」朱亞蘭毫不客氣的反駁。

    「朱家的天下?」李定國一愣,隨後問道:「朱元璋奪取的是元朝天下,你認為他做的是對還是錯?」

    「我——」十歲的小姑娘回答不上來了。

    「天下是萬民的,不是一家一姓私人的。」李定國溫和的說道:「誰來掌權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他的行動。稅收是國家的財政來源,它應該用在國防上、萬民的發展上!」

    李定國說到這裡,微微笑道:「你知道我一年能收入多少?建立起現在的火車運輸線花費又是多少?從東南亞每年購買的糧食又是多少?我一家人消耗又是多少?」

    小公主雖然聰明過人,但她從沒有思考過這些問題。她從內心裡感覺到襄陽是一團祥和,很多有趣的東西令人驚奇。

    李定國一家的消費她自然知道,此時恍然大悟:「你要奪得財寶不是自己要,是用在百姓身上。」

    「哈哈哈哈!」李定國忍俊不住開懷大笑:「我的金銀足夠花,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黃白之物留置何用?」

    朱亞蘭機靈聰智,李定國非常愛戴這位只有十歲的小女孩。尤其是她閒餘之間能學會複雜的密碼,更令李定國暗暗稱奇。三千多字的密碼一個字不錯的熟記於心,他做不到!

    「送她上學!」李定國臨出門時,對鄧紅英交代著。

    這時候,滿人已經意識到實現努爾哈赤和皇太極企圖的時機到了。四月初四日,即吳三桂剛剛叛歸山海關之時,內院大學士範文程上書多爾袞,主張立即出兵進取中原。

    要入主中原,在戰術上也要招攬民心。範文程建議要一改以往的屠戮搶掠政策,「嚴禁軍卒,秋毫無犯」。多爾袞接受了範文程的建議,「急聚兵馬而行」,與闖賊爭奪天下!

    在此期間,吳三桂已派出使者向清軍求援,使者於十五日便見到了多爾袞,向他遞交了吳三桂的信函,表示如清兵支援,則「將裂土以酬」。

    李自成於十三日親率部隊往山海關討討伐,吳三桂已經沒了退路。多爾袞非常瞭解吳三桂的窘境,因此長時間地作壁上觀。

    在李自成即將攻下東西羅城和北翼城,吳三桂幾次派人又親自殺出重圍向他求救的情況下,估計雙方實力已大損,這才發兵進入山海關。

    李自成大軍東來,山海關將作為主要戰場。這樣,清軍即使從中協、西協等處入境也解救不了吳三桂即將覆亡的命運。

    在形勢的逼迫下,吳三桂被迫改變初衷,由不許清兵自山海關進關轉而迫切要求其自山海關進兵,以與即將到來的農民軍作正面的交鋒。

    次日,四月二十二日爆發了決定命運的慘烈的石河大戰。根據清、吳雙方的約定,首先由吳三桂率領所部和李自成大軍作正面交鋒。

    在戰鬥進行到最緊張的時刻,清軍突然從陣後繞出並向李軍發動了猛烈的進攻。李自成事先對清軍入關毫無所知。

    兼之以連日作戰,李軍士氣也處於再而衰的境地,雖然拚命搏戰,最終抵擋不住清、吳兩軍的兇猛攻擊,遭到嚴重的損失。農民軍被擊敗了,李自成被迫率餘眾西走。決定三方命運的山海關之戰就以清吳聯合作戰的勝利和李自成的失敗而告結束。

    吳三桂終於投敵叛清,清兵開始浩浩蕩蕩的朝古都北平開進!

    王征南帶著一個營,他們喬裝打扮換成了明朝軍隊的服裝。一個排在前邊作為前哨,其他人分成兩批相互掩護著到達平定縣。

    娘子關為萬里長城著名關隘,位於太行山脈西側河北省井陘縣西口,山西省平定縣東北的綿山山麓。王征南望著這裡笑道:「關口是李自成的人馬把守,敵人更會麻痺大意。一連一排長。」

    「到!」

    「命令你帶領一個排,等我們打響後阻擋娘子關部隊前來增援!」

    「是!」

    王征南開著地勢交代著:「伏擊地點不要埋地雷,要在四周的路口佈置。等我們開火,李自成的兵丁吃驚會後逃,那時候才是拉響地雷的時候!」

    「是!」

    各部隊都在行動和潛伏,王征南帶著警衛在四處查看。他要找一處合適隱藏大批物資的地方,帶著物資撤退將會凶險萬分。

    雪花山的龍泉讓王征南眼睛一亮:「有了!放在這裡誰也猜想不到。即使被人發覺,有我的一個連在看守,他們也別想打撈!」

    「報告,李自成的運送隊伍離此還有五十里,護送的人有上萬!」偵查人員回來,登上山頂對王振南匯報。

    「上萬?三十比一的兵力懸殊!」王征南笑道:「沿途注意觀察,讓戰士們進入埋伏之地。」

    「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