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戰狼

正文 第九十四章 :海上大戰 文 / 我愛123

    第九十四章:海上大戰

    李定國回到襄陽,很快就感覺到不妙。他急忙把駐紮在襄陽的海軍、上海的海軍全部派出去,臨時改裝了四十艘大型商船,帶著其他三個獨立師朝東南亞進發。

    為了貿易,荷蘭人不會輕易放棄東南亞。既然這樣,他只能主動出擊!

    1619年,野心勃勃的燕·彼德爾斯遜·昆開始擔任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三任總督,正是他為荷蘭東方商業殖民帝國奠定了牢固的基礎。

    巴達維亞城正是在他的率領下襲擊和驅趕了萬丹軍隊後,建立起來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大帝國的總部,是荷蘭統治爪哇以至整個東印度群島殖民地的政治基礎。

    永久佔領和管理巴城耗費了荷蘭人的巨資和精力。初期,該地人口稀少,缺乏糧食供應,沒有木材建造船舶和房屋。

    周邊地區是荒涼的沼澤地,罕見村莊人煙,雨季洪水氾濫成災,還常有老虎、野豬、犀牛等出沒,同時四周也面臨當地穆斯林王國的敵視和威脅。

    荷蘭人從印度科羅曼德爾海岸的石場運來巨石,從東爪哇的扎巴拉砍得柚木,從當地採集珊瑚石,並從中國招募來大批可靠又吃苦耐勞的華工,在廢墟上建立起巴城的雛形。巴城的主要建設工程,如運河與排水道的挖掘、房屋和港灣的建造、城牆及防護要塞的修築大多由華夏人承包興建。

    為了充實人口,荷蘭東印度公司開始大量招攬華夏人。在西方殖民者眼裡,華夏人以「勤勉」、「愛好和平」、生性「懦弱」而著稱。

    因此,荷蘭總督用高額工資招引萬丹的華夏人,而且對移居到巴達維亞的華商課以輕稅,並獎勵華僑招引同鄉來巴城。

    當然,也採取了一些不體面的手段,比如在華夏沿海地區綁架「移民」。這一政策極為成功,華夏來的大帆船運來了大量華夏移民,華夏人一旦獲得能夠自立的資產,便在巴城安家落戶,並與被送到這裡做奴隸的巴厘女子通婚。

    華僑人口不斷增長,而在巴城內的華僑多數從事商業活動,從流動小販到固定攤販,到零售商和批發商,形成了完整的商業網。

    甲必丹被認為是華僑在荷蘭總督府裡的利益維護人和聯繫官方事務的中介人。每個華僑需按月到甲必丹府第交納人頭稅,並至少每年報到一次。

    17世紀30年代,華僑支付的人頭稅占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城市徵集的人口稅和其他稅收所得總和的一半以上。

    到1644年,在巴城當局對賭博、零售業、貨物進出口、木偶戲等行業所徵收的21個稅項中,華僑承包了其中的17個。

    然而,李定國的橫空出世,讓荷蘭人遭受到巨大損失。東印度公司不得不從國內從新運送過來部隊,並且帶過來十五艘戰艦要和李定國在東南亞決戰!

    荷蘭戰艦,其中九艘在四百噸,剩下的六艘是新建的大噸位九百噸的。艦上安裝六門24磅炮和18門九磅炮,士兵還有人手一把火藥槍。

    荷蘭艦隊司令雷也山有四十歲上下,是荷蘭海軍裡最有經驗的指揮官。這些戰艦一起出動,要在巴達維亞集中後開始掃蕩帝力的「侵略者」!

    李定國這次下了最大的本錢,他不想蒙受損失,把最具威力的海軍都派了出去。其中,有四艘巡洋艦的排水量在5000-20000噸,主炮口徑在150-280毫米之間。

    十二艘驅逐艦噸位在兩千噸至四千噸之間。通常情況下,巡洋艦用於海洋巡航作戰,驅逐艦用來對敵艦實施殲滅性攻擊。

    雙方都在行動,巧合的在馬六甲海峽相遇。被任命為海軍司令的劉文秀一見機會難得,首先發起進攻。

    「打!把他們徹底葬送在這裡!」

    雙方幾百門大炮,在海上發生了激烈的炮戰。根據李定國猜測:「這是17世紀最大一次的海戰!」

    「追著打!」敵人的炮火沒有自己猛、射程遠,劉文秀為了能迅速制敵,讓各艦朝前靠攏,一定要把荷蘭戰艦完全消滅!

    荷蘭艦隊司令雷也山發覺了自己艦隊不佔優勢,看到幾艘最大的戰艦被對方炮火壓制,急忙讓旗兵打出退卻的旗語。然而,他們速度太慢,在華夏帝國海軍的追逐下一艘艘戰艦被擊中。

    馬六甲海峽太窄,荷蘭戰艦在逃跑中開始相互碰撞。雷也山卻在自己多艘艦的掩護下逃到了孟加拉海灣。當他回頭觀看時,身後只剩下兩艘四百噸的戰艦!

    「荷蘭海軍再也成不了海上霸主咯!」雷也山悲哀的喊著,他的戰敗,也讓他認識到亞洲人的厲害。上萬噸的船速度那麼快,做夢都想到是怎樣行走的。

    華夏帝國取得了海上戰役的勝利,劉文秀把勝利的消息告訴給李定國:「消滅敵人十二艘戰艦,由於海道被堵,逃跑了三艘戰艦。」

    「很好!驅逐艦迅速在松巴島、帝力靠岸就地設防,巡洋艦在海上巡邏,不能讓歐洲任何一隻船通過!」李定國決定和荷蘭拼一下,哪怕英國也加入進來,他也要打掉這些侵略者!

    獨立師三個師直接到達香料群島、婆羅洲、西裡伯斯、爪哇、新幾內亞及蘇門答臘幾座主要島嶼,他們的任務是剷除一切外國殖民地的統治著,和當地居民建立和平的商貿交易。

    「你這樣做,咱們還能和歐洲人做生意?」洪承疇親自來到襄陽王府,提出了他的疑問。

    「歐洲沒有咱們需要的東西,商品交易有吉大港、加爾各答、烏拉爾,保證歐洲銷售額不會下降!」李定國早就考慮過這些問題,延遲一天歐洲在東南亞和亞洲的商業壟斷,將會對今後的形勢更有利。

    「歐洲會對咱們報復!」洪承疇不主張四面為敵,這將會引起更大的戰爭!

    「哈哈哈哈!最多他出動聯軍來攻擊我們,但我不怕!」李定國不肖的說道:「工業革命還沒有到來,我們已經提前他們一百多年!」

    工業革命又稱產業革命,發源於英格蘭中部地區,是指資本主義工業化的早期歷程,即資本主義生產完成了從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過渡的階段。

    工業革命是以機器取代人力,以大規模工廠化生產取代個體工場手工生產的一場生產與科技革命。由於機器的發明及運用成為了這個時代的標誌,因此稱這個時代為「機器時代」。

    18世紀中葉,英國人瓦特改良蒸汽機之後,由一系列技術革命引起了從手工勞動向動力機器生產轉變的重大飛躍。

    多年的海外貿易和殖民擴張,為英國積累了原始資本,提供了廣闊的原料地和海外市場;工場手工勞動時積累的經驗和生產技術的進步,為大機器生產的出現準備了技術條件。

    蒸汽機、煤炭、鋼鐵是促成工業革命技術加速發展的三項主要因素。工業革命都是以輕工業開始,向其他部門發展。李定國把世界現在的情況給洪承疇講著,要求華夏帝國必須加大教育進度,抓住有利機會組建各種技術研發。

    洪承疇發著感慨說道:「咱們的火車相信世界上沒有,膠輪馬車、架子車、人力車、黃包車、自行車已經夠先進,還能再研究出什麼?」

    「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海裡游的!」李定國微笑著,洪承疇還當李定國在說笑,忍不住在搖頭。

    「是真的!」李定國變得嚴肅認真起來:「我要研製內燃機,只要這一步成功,你就會看到咱們機器車到處飛奔。華夏的公路必須抓緊修建,不能等!」

    「真的?」洪承疇從前想著,修建水泥路是為了下雨天膠輪馬車行走方便,真沒有想到李定國還有這打算。

    內燃機,李定國在這幾年裡時時刻刻都在思索著。是將液體或氣體燃料與空氣混合後,直接輸入汽缸內部的高壓燃燒室燃燒爆發產生動力。這也是將熱能轉化為機械能的一種熱機。

    內燃機具有體積小、質量小、便於移動、熱效率高、起動性能好的特點。活塞式內燃機分四行程發動機、二行程發動機,柴油比較好提煉,他的目標是柴油機!

    他在英國學的是機械、化工,自己經常擺弄汽車,一切基礎都有。現在,他的蒸汽機、車床都有了長足的發展,該是這些機器問世的時候了!

    「閉關鎖國!」李定國想清楚了,必須要走這一步。明清是怕歐洲強大,而自己卻害怕技術外傳。

    「這——」洪承疇詫異,商業這麼紅火,一旦閉關鎖國,只怕沿海又要亂起來。

    「不讓外國任何人進入,我們的商船要經過檢查才可以出海。對於那些敢於和外國人勾結的商人,一定要堅決剷除!」李定國歎息:「華夏,何時能為自己的祖國利益多考慮一點!」

    「商人不能讓他接觸到蒸汽機、機床、冶煉鋼鐵等機密,凡是這些人都得小心。」洪承疇悲哀的說道:「清朝能對我施展美人計,難道其他國家就不會對咱們的人用攻心戰術?」

    李定國點點頭:「間諜不得不防。這些是我來安排,你要趕快行動,各省都要有一條鐵路和一條主要公路。」

    「好,我這就回去召開會議。」洪承疇笑著:「準備好銀子,人我有,錢還得你出。」

    「國庫裡的銀子呢?」李定國鬱悶了,商業和海關收入這麼大,怎麼還要我掏腰包?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