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戰狼

正文 第124章 :李氏王朝 文 / 我愛123

    第124章:李氏王朝

    三十歲的李淏前來拜見華夏帝國國王,他對比他小兩歲的李定國很尊重。李淏於1626年被封為鳳林大君,後被抓到清朝做人質。

    昭顯世子在清廷為質近十年,歷盡艱險,親眼目睹了明亡清興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更令他驚訝的是,橫空出世的華夏帝國,在很短的時間拿下整個華夏領土!他跟著父王將近五年,積累了處理朝政關係的豐富經驗。

    「臣參見皇帝陛下!」李淏望著李定國的打扮,心裡驚訝卻不敢出聲。

    「免禮!」李定國扶起李氏王朝的接班人,微笑著說道:「過去的禮節已經被廢除,你應該接受新時代的東西。」

    經過1627年和1636年的兩次戰爭,朝鮮對清朝產生了很深的民族仇恨。當時的李朝上下皆視清朝為犬羊夷狄,私下稱清帝為「胡皇」,稱清使為「虜使」。

    1649年己丑五月十三日,仁祖大王去世,李淏即位於昌德宮之仁政門。他有心與清朝開戰,怎奈國內的男子都被擄走,他下令全國召集人馬擴軍備戰。

    駐漢城的都城御營廳軍由7千人增加到2萬1千人。禁軍由6百名增加到1千名,全部改編為騎兵。御營廳增加了大炮攻堅部隊,還計劃將守衛漢城的訓練都監軍增加1萬名,御營廳軍增加2萬名。

    李定國聽說李氏王朝要出兵,堅決的搖搖頭:「記住,清朝堅持不了多久,你只要堅守鴨綠江,別讓他從你的地方跑掉就是功勞一件!」

    「萬一倭國——」李淏很謹慎,他怕小鬼子趁機襲擊鮮國。

    「他敢!」李定國大聲說道:「他敢趁此機會進攻你,我會打到他的國土內,讓他永遠都別想走出島國一步!」

    「國王陛下,臣的小女今年十四歲,聰慧賢良、能歌善舞。為了華夏帝國和李氏王朝百年結好,請你接納臣的一片心意!」

    李淏這樣做,是要用和親的辦法和華夏結好。他已經明白,沒有李定國這棵大樹,只怕鮮國會被清朝吞掉!

    李定國此時犯難了。歷史典故他讀過很多,知道歷代朝廷都有這樣的事情。雖然他已經下令國內的體制改革,但牽涉到國與國之間的事情,令他無有了主意。

    看到李定國在沉·吟思考,李淏又一次進言說道:「陛下,你如不願納她為妃,讓她做你的婢女也可。」

    「這不行!」李定國不懂古代的禮法,但是,一個國家的公主給他當婢女,簡直是對人家的侮辱!

    「那——你先見一下她!」李淏露出笑容,令跟隨過來的大臣請公主晉見。

    「臣妃參見國王陛下!」門口一個靚麗的身影一閃走進來,不等李定國開口,小人已經很有禮節的跪倒在艙室內。

    李定國定眼一看,不由得吃了一驚。這丫頭才十四歲,高挑的個子、明眸皓齒、天生麗質。身穿一身藍色衣裙,忖托著她那千嬌百媚、完美無缺的身姿。

    李定國看傻了,他知道鮮國出美女,卻沒有想到能讓他一看就頭暈眼花不能自制。難怪有詩句:「不愛江山愛美人!」

    李淏看著李定國的失態,微笑說道:「陛下,臣女等著你封宮。」

    「上天給你的那份天生麗質,當真是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李定國感歎著造物主的恩賜,也感歎他來到這個時代。這樣的美女如果不收下,豈不是終生一大憾事?

    淑安公主聽到李定國如此評價她,莞爾一笑說道:「臣妃跪得腿麻了!」

    「哦,哦。」李定國哈哈大笑:「你既然是淑安公主,就叫你淑妃如何?」

    「謝陛下封賜!」淑安公主一伸胳膊,等待李定國前來拉她。

    「我的列個神,這小妞還真會勾·引人!」李定國忍住心中的狂喜,攙起美貌的淑安公主。

    既然接受了這份厚利,李定國必定要表示一下。他令警衛團長送出三千支最好的鳥槍,決定把打擊清朝軍隊時繳獲的炮火全部賞賜給李淏。

    有了這份保證,李淏滿意的就要離去。李定國送到甲板上,交代他一定要防守鴨綠江,小心清朝會在絕望之下進攻鮮國。

    美女收下了,還帶著四個俏麗的丫頭。李定國這是才想起和洪承疇商量一下,這件事怎樣處理穩妥。

    「哈哈哈哈!」南京政府的辦公室,洪承疇拿著電報大笑不止。其他人都停住活計站著,等待總理說出下文。

    「李氏王朝和國王陛下和親了!」洪承疇揚著電報,歡笑不止的說道:「咱們要見見鮮國公主,然後給她確定一個婚禮的日子。」

    「好啊!」所有人這多日都被清朝進攻弄得很緊張,聽說這樣的喜事,沒有人不為國王高興。

    李定國等待洪承疇的電報時,前往非洲的劉文秀髮來電文:「所有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國商船、戰艦都已清除,請指示!」

    「回師,在天津海面等待命令!」李定國驚喜,他手裡籌碼又多了一份,大清朝縱然插翅也難逃掉覆滅的命運!

    「命令高文貴,帶一個軍從赤塔朝東進攻,首先打掉清朝韃子的大本營外興安嶺老巢!」李定國要先拿下黑龍江沿岸,王征南部把守蒙古,會把清國的兵馬困死在河北、東北一帶!

    「報告,鄭成功部隊被特務營接回來,他們師還有三千多人!」

    「快請!」李定國急忙走出艙門,朝甲板上一溜小跑奔去。

    「少爺!」鄭成功看到李定國,眼睛一熱流出了淚水。

    「好,能活著回來就好!」李定國激動地把鄭成功抱住,心情激動的喊道:「你肯定吃了很多苦頭,讓戰士們休息,更換服裝,咱們還有仗打!」

    「是!我去安排!」警衛團長離開,李定國和鄭成功開始朝艙內走去。

    自從山海關突圍出來,鄭成功就把部隊分成三部分在敵後出擊。他們主要是毀滅清朝的運輸線,間接打擊那些防備鬆懈的城鎮。

    彈藥,成了他們的致命傷。鄭成功下令不到萬不得已不要開槍,全憑手中的大刀和破風八刀和清軍交戰!

    不到一個星期,他們得到了需要的戰馬,這才朝蒙古邊境前進。和王征南部隊會師後,鄭成功要求補充了食品、彈藥和電台,二次殺入長城以北地區!

    「東北清軍有多少人?」李定國想知道這裡的情況,準備著下一個行動方案。

    「韃子留守人員大約有三十萬,在我襲擊後又從關內調回二十萬。」鄭成功恨恨的說道:「我的戰士被漢八旗和鮮國人埋伏,一下子減員三千多!」

    「戰士的血不會白流!」李定國冷靜的分析著雙方的兵力,突然想起來一件事:「你們遇到過外國人沒有?」

    「有,是白皮膚、藍眼睛的英國人。」鄭成功在美洲經常和這些人打交道,當然知道他們是哪國人。

    「把琉球島的一個師、騎兵一師調過來,咱們和他在東北決戰!」李定國想清楚了,他用這五萬人去和韃子五十萬開戰,雖然兵力不足,但佔據著靈活和海軍能支援的優勢。

    12歲的清世祖順治皇帝,又一次回到北平。6歲登上王位的福臨,是在多智多勇又獨斷專行的叔父多爾袞、與深明大義的寡母孝莊文皇后教導之下成長起來的皇帝。

    輔政和碩德豫親王多鐸在三月死後,英親王阿濟格向攝政王多爾袞發起爭奪皇叔的挑戰。這件事還未結束,英國人開始來挑撥離間。

    福臨年紀雖小,但他從心裡產生一種恐慌不安。多爾袞堅持開戰,他這個兒皇帝只得下令啟動軍馬朝華夏進攻!

    這幾日,朝內都在竊竊私語,認為華夏帝國要開始反擊了。福臨心裡很悲傷,海道被李定國封鎖,黃河南岸、西安一帶、蒙古和赤塔都被堵死,大清朝的江山還能堅持多久?

    「英國人想溜走!」多爾袞在金殿狠狠地罵著,他們得到一件破爛也會研究半天,原來是為了華夏帝國的工業技術!

    「他也走不掉咯!」孔有德在苦笑,四周已經被封鎖,英國人能走到哪裡?

    「殺了他們!」多爾袞恨極了這些過河拆橋的傢伙。當初承認不惜餘力給予糧食和彈藥支援,現在卻拿不出一粒糧食,還想在處境不妙的情況下溜掉!

    「對,殺了他們!」耿仲明根本不想出兵攻打華夏帝國,他在關外有美女奉陪,自己帶著兵丁開墾了大片的土地,現在,來到北平卻沒了活路,城裡人去樓空,別說食品,吃水都成了困難!

    福臨呼靈靈的眼睛望著多爾袞,提出更好的建議:「皇叔,把他們送給華夏帝國,咱們再拿出賠償、撤出東北豈不更好?」

    這是一招最妙的棋,所有大臣都一愣:「小皇帝不簡單那呢!」

    「恐怕華夏帝國不會和我們談判!」多爾袞悲哀地發現,自己早就應該收起和華夏帝國作對的心。現在,清朝已經讓李定國感覺到不可信任,恐怕等待他們的結局會很悲慘!

    「朕親自去!」福臨站起來,第一次露出皇帝的威嚴:「要殺要剮先從我來,朕求他們放過所有子民!」

    小皇帝的膽氣,令所有人激動而佩服。多爾袞冷笑道:「皇上好計謀!你是皇上,他不會殺你,我們這些臣子,華夏帝國能放過?」

    「是啊!」

    「陛下不能扔下臣子獨善其身!」

    一霎那,大殿上吵鬧成一片。福臨皇帝跌坐在龍椅上,眼睛一閉說道:「一切交給皇叔打理,退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