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大帝無雙

正文 第二百四十四章 毒士之計 文 / 真命虎哥

    熟讀三國演義的劉協,生怕黃忠再次馬失前蹄,敗於關羽刀下,特意下旨叮囑黃忠注意釘牢馬蹄鐵,避免打滑摔倒。

    只是他料想不到的是,黃關大戰,這次馬失前蹄的不是黃忠,居然是沒有赤兔馬的關羽,多日以後他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居然忍不住一口老酒噴在龍案上。

    「陛下真神人也!」此時的黃忠,心中對那尚未謀面的傳說中的聖君佩服得五體投地。

    血色長刀直指關羽:「念同門之誼,且饒你性命,換馬來戰。」

    關羽滿面羞愧的站起身來,飛身上馬,倒拖著長刀敗陣而回。

    這一敗陣之後,諸葛亮便藉故死活不願讓關羽出陣單挑,氣得關羽暴跳如雷卻毫無辦法,因為臨行前劉備一再叮囑凡事以諸葛亮為主。這邊蒯家兄弟也不願意黃忠再去冒險單挑,畢竟守城才是重中之重。

    就在諸葛亮和蒯家兄弟各展奇謀,一攻一守,相持不下的時候,一封飛書自中原飛至荊州。

    此時的劉協正在緊鑼密鼓的準備渡江之戰。華佗苦苦訓練數月的醫護營終於派用上場,荊州數千的或輕或重的傷兵都得到醫治,只有少數實在傷重又延誤了醫治時間的傷兵不治而死,大部分傷兵都逐漸治癒。能戰的繼續作戰,已傷殘無法再戰的士兵則發放安家糧餉遣回原籍。

    大漢陛下的恩德深深的折服了荊襄之地的軍民,八萬多荊州軍正式併入漢軍,一時間江北的漢軍達到十八萬之眾。

    然而漢軍縱橫中原和關西之地。靠的是無雙的鐵騎,而渡江卻需要的是船堅器利。所以目前最缺的是船隻。荊州原有水軍三萬,大小船隻上千。但是要想渡江征戰江南卻是遠遠不夠的,所以荊襄之地的工匠在襄陽雲集,大量建造船隻,精通水戰的蔡瑁和張允兩人負責監工。

    與以往船隻不同的是,每艘新制的鬥艦上都加上了弩炮和火炮,即將龍弩固定在船身上,另外增加了最原始的松木挖空為炮管的土炮,雖然威力遠遠不如後世的艦炮,卻也能起到震懾效果。

    然而西蜀那邊的局勢卻令劉協心中惴惴不安。因為西蜀軍已掃平除房陵以外的整個關中之地,蜀軍正逐漸向房陵聚集,一心要拿下房陵,威逼襄陽。據隱龍密報,陳到和張任兩人已率五萬蜀軍正往房陵增援,其中包括三千白耳精兵。

    蕭南天將賈詡的密信呈遞給劉協,劉協拆信之後不禁神色一喜。

    賈詡說劉備雖佔了漢中,但是大後方卻未穩,劉璋和劉辯對劉備都猜忌很重。益州的老將們對關羽、張飛和陳到等人並不服氣,還有益州的許多大姓家族對外來爭利的劉備部屬也是排擠嚴重。

    所以賈詡獻計三條:第一,在成都等地散佈謠言,說劉備和諸葛亮意欲打下漢中之後。在漢中之地建立根據地,自立為王,引起劉辯和劉璋的猜忌;第二。趁益州空虛,派一能言善辯之士。遊說益州雍姓大族之族主雍闓趁機起兵驅逐劉備,雍闓不但在益州土著大族之中威望很高。而且在當地漢人和彝人心目中也有很高的地位。劉備等人來到益州之後,屢屢侵犯了益州大族的利益,所以益州大族都對劉備怨言很大,若能遊說雍闓起兵,就算不能成事,諸葛亮等人也不得不回師救成都。

    劉協將信遞給徐庶和龐統兩人,兩人不禁連連稱好計。

    徐庶和龐統兩人生於荊州士家,故善使陽謀,而賈詡來自西涼虎狼之地,擅長毒計,也算是各有所長。

    劉協問道:「何人可施此二計?」

    龐統道:「若是散佈謠言,隱龍衛可為之。至於遊說雍闓之事,非能言善辯之士不可,尚無合適之人可推舉。」

    徐庶笑道:「臣薦舉一人,必可成功。」

    劉協眉頭輕展,微微笑道:「速速說來。」

    徐庶道:「山陽人伊籍擅辯論,有急才,荊州士人皆敬重,可擔當此任。」

    劉協思索片刻,立即笑道:「就依元直之言。」

    劉備沒有像歷史上那樣在荊州呆過,而是直接去了益州,原本屬於他的荊州謀臣猛將現在都可以歸於自己麾下了。

    伊籍,在歷史上是劉備的重要謀士之一,而且其辯才連孫權都歎服,應可擔當此重任。

    ……

    天府之國的中心——成都。雖然自黃巾之亂以來,中原各地戰亂連年,百姓飽受戰火之苦,然而蜀川之地卻一片平和,未受波及。如果不是少帝劉辯隨同劉備入川,這裡簡直就是難得的一片桃源盛世。

    如今諸葛亮等人東攻漢中,將十萬川中子弟捲入戰火,已令許多百姓不安和反感。

    雖然已是初秋時節,蜀中盆地卻依然是暑氣未退,成都城裡的睡不著的小屁孩們一大早就從家中蹦了出來,在空曠的街道上和習習的晨風中嬉鬧。

    「糖葫蘆來嘍~」

    一聲清脆的聲音打斷了正在玩得熱火朝天的小孩們的興致,一個頭戴遮眼草帽的漢子,一手舉著一桿鮮翠欲滴的糖葫蘆吆喝著走了過來。

    小孩們一個個圍了過來,望著那紅艷艷的糖葫蘆直流口水。

    那戴草帽的漢子問道:「小鬼們,你們想吃嗎?」

    眾小孩異口同聲的說道:「想吃。」

    雖然他們知道說了也是白說,因為他們的褲兜裡比他們的臉乾淨多了,沒錢是不可能吃得到這香甜的糖葫蘆的。

    「你們有錢嗎?」

    「沒……有…

    ……」

    那漢子咧嘴笑了:「沒錢沒關係,只要你們幫我做一件事,一人都可以分到一串糖葫蘆。」

    小孩們呆住了。一個年紀稍大的小破孩搖頭說道:「叔,我們不做壞事。」

    那漢子生氣的說道:「做什麼壞事。叔長得那麼像壞人嗎?叔教你們念一首歌,你們每天念二十遍。就可吃到一串糖葫蘆。」

    三天之後,一首童謠傳遍成都城的大街小巷,然後逐漸傳至了皇宮之中。

    「田之君,起於漢中;大耳之帝,立於東川。」

    ……

    就在劉備氣急敗壞的追查童謠的來源之時,一名神秘的中年士自襄陽順水而出,水陸並進,日夜兼程進入益州南部。

    十數日之後,益州郡太守雍闓迎接到一位神秘的客人。

    ……

    房陵城。

    天色微明。雄偉地城廓沐浴在淡淡晨曦中。遠遠望去,雲霧繚繞、層巒疊嶂,風景如畫。

    「嗚~~」

    一聲嘹亮的號角聲綿綿響起,城下的蜀軍又攻城了,這時的攻守之戰已達一月之久。諸葛亮和關羽不過三萬大軍,而城中的荊州漢軍外加楊任的漢中軍,總兵力也達到了兩萬多,所以漢軍根本不懼蜀軍的攻城。

    雖然諸葛亮足智多謀,但是三個臭皮匠尚可抵上諸葛亮,何況是大名鼎鼎的蒯家兄弟。所以任諸葛亮智計百出。卻無法撼動房陵城半步。須知此時的諸葛亮也不過二十歲,比起歷史上出山的時候少了好幾歲,尚未到智若妖魔的地步。

    「咚咚咚~~」

    「吼嗚嗚~~」

    房陵城下,綿綿不息地戰鼓聲以及低沉地號角聲響徹長空。一望無垠地曠野上,漢軍潮水般席捲而至.一桿蒼勁大旗迎風獵獵招展,上繡威風凜凜地一個「漢」字。

    城上城下的軍隊。都自稱漢軍,一個奉劉協偽帝,一個奉劉辯為君。

    大旗下,關羽一身戎裝和諸葛亮並排而立。與以往不同的是,兩邊增加了兩名猛將。

    一個四十多歲的。神態威嚴,手中的長槍槍刃閃著寒光;一個不過二十幾歲。銀槍白馬,頗有趙雲之風。在他們身後,森森鐵甲匯聚成一片鋼鐵地汪洋,閃爍出懾人地冷意。一桿桿長矛直刺長空,還有頂盔上那白色的犛牛尾,在朝陽地照耀下亮麗如雪。

    精銳!真正地漢軍精銳!白耳精兵!

    遠處,楊任目露讚歎之色,喟歎道:「此~~真精銳之師也!」

    「呵~~」

    「呵~~」

    「呵~~」

    蜀軍軍陣中忽然響起有節奏地號子聲,蒯良目光一凝,瞳孔霎時縮緊,驚道:「井闌!?」

    眾人紛紛翹首而望。只見一望無垠地曠野已被無盡地蜀軍鐵甲所覆蓋,浩瀚地蜀軍後陣,忽然鬼魅般豎起一座座「木塔」,在那亮整齊地號子聲中,木塔越豎越高、最終直刺長空。

    蒯越冷笑道:「井闌雖利,在連弩面前也不過爾爾,再敢向前,必以連弩射之。」

    諸葛亮把手一揮,沉聲道,「傳令,攻城!」

    肅立諸葛亮身後地傳令兵將手中三角令旗狠狠揮落。頃刻間,綿綿不息地戰鼓聲陡然一轉而變得激越起來,低沉地號角聲亦陡然變得嘹亮至極.嚴陣以待地蜀軍將士立刻開始移動起來。

    攻城戰又要開始了!

    房陵城下。

    「白耳軍前進~~漢軍威武!」

    「漢軍威武!」

    「漢軍威武!」

    一排排身披厚重鱗甲地步卒喊著整齊地號子,踩著整齊地步伐、洶湧而前.冰冷地鐵甲、沉重地大盾交織成一堵堵令人窒息地堅牆,而鐵盾之間又伸出一片如林般的長槍,向著房陵城樓無可阻擋地推進,只片刻功夫,已然推進到距離城門不足百步之遙處。

    在他們身後,矗立著近百架攻城雲梯。

    城樓上,黃忠目光一凝.厲聲大喝道:「放箭~~」

    咻咻咻!

    漫天破空聲響起,一排排弩箭如傾盆大雨般從城樓上疾射而下。

    城樓下。

    「樹~~盾!」

    陳到一聲令下,重甲步卒將手中地沉重大盾往地上狠狠一頓,頓時出一聲震耳欲聾地巨響,霎時間,一面面堅固地大盾已經連在一起,結成一堵堵牢固地堅牆,傾洩而下地箭矢攢射而至.聲聲悶響中,大盾上已經插滿了羽箭.躲在大盾後面地重甲步卒卻是毫無損。

    漢軍後陣,諸葛亮表情冷漠,沉聲道:「井闌~~前進!」

    轟隆隆~~

    傳令兵將手中令旗狠狠揮舞兩下。

    「井闌~~前進!」

    轟隆隆~~

    井闌越來越近,逼近了房陵城下百步之外,進入了連弩的射程甚至普通弓箭的射程,可是井闌頂上卻空無一人。

    射!

    諸葛亮一聲令下,井闌頂上突然冒出無數的人頭來,個個手持一把帶匣的弩箭。

    連弩!

    r/>蜀軍也有連弩!

    殺!

    陳到長槍指天,發出攻城的號令。

    三千白耳精兵舉著大盾,挺著長往城樓下緩緩繼續前進,後面的雲梯隊從隊列間隙中迅速的衝了過來,奔往城牆下。

    高空中,井闌上箭如雨下,與城樓上的漢軍對射著,而井闌的高度比城牆還高上半截,雖然諸葛連弩不如馬鈞連弩強勁,卻也將城樓上壓制得喘不過氣來。

    殺!

    黃忠手持血色長刀,狠狠的將一名剛剛爬上城樓的白耳精兵劈了下去。

    殺!

    漢中名將楊任也不甘示弱,一槍將一名敵兵挑向長空。

    關羽、陳到和張任三將紛紛不甘示弱,縱身下馬,提起武器向城樓奔去。

    眼看一場慘烈的血戰拉開了序幕。

    嗚嗚嗚嗚~

    一聲高昂的號角聲響了起來,隨即又想起鳴金之聲。

    剎那間,城上城下交戰雙方的將士都呆住了。

    這是蜀軍撤退的命令!(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