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穿越重生 > 天墓棺咒

正文 第130章 彝人撒麻,初起爭議 文 / 斬雪千山

    此間事了,我們耽誤的時間也不短了,因此第二天就聯繫到蔣忠林所的來自阿金部落的人,準備出發前往阿金部落。

    我們見到了這個叫做撒麻的男子,約莫在三十歲左右,長得很壯實,看起來很精明的樣子。但是他似乎不怎麼喜歡我們,不怎麼熱情,但有蔣忠林的交待,我們是他的大恩人,讓撒麻一定得幫助我們。

    他本來阿金部落是不歡迎外人進去的,但因為蔣忠林的關係,他就破一次例,但至於能不能找到需要的東西,就只能靠我們自己了,他幫不上什麼忙。

    雖然他態度不怎麼好,但畢竟是我們有求於人,只得笑著答應並做保證。

    現在雖然改革開放那麼多年了,各民族也實現了大融合,相互通婚也成了常事,不過仍然有些民族仍然不願意和外族交往,封閉得很,特別是對漢族,有些民族一直對其沒有好感。

    當然也有一些是因為比較閉塞,和外面的世界幾乎處於隔絕的狀態,就像阿西裡所在的部落一樣,據他還是第一個學會漢話的人。

    起阿西裡,我也很久沒看到他了,二叔他族中出現了事情,讓他回去處理去了。

    二叔,伍仁行和我,起來三個人都有少數民族的一些特徵,伍仁行是純粹的苗族,只不過他已經完全被漢化了,平時根本看不出他是個苗族,二叔是少數民族巫儺掌壇師,會幾個少數民族的語言,而我則是從生活在苗寨和彝寨中,自然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蔣忠林沒有透露我們的信息,因此我對撒麻,我從生活的地方,就是彝寨,然後用彝語和他對話了幾句。

    二叔也開口了,一口流利的彝語,讓他愣了一下。

    不知道他是不是把我們當同族人了,因此臉色緩和了許多,話也得多了起來,自動地起了阿金部落的情況。

    其實這個彝族部落也沒有什麼特別出奇的地方,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偏僻,聽撒麻的介紹,我們先得乘車到一個鎮,再走路回去,估計要一天左右的時間。

    烏蒙山區就是這麼一個情況,山高路陡,據阿金部落本來也不是住得這麼偏僻的,族中最老的一輩,也就是阿金部落的創始人,早年是跟隨奢香夫人征戰的將領。

    奢香夫人何許人也?

    史書上有介紹:「奢香,彝名捨茲,生於元順帝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61年)、系(四川藺州)宣撫使、彝族恆部扯勒君長奢氏之女。明洪武八年(公元175年),年方十四,嫁與貴州彝族默部水西(今大方)君長、貴州宣慰使靄翠為妻。」

    她的丈夫後來病逝,她就接管了丈夫的職位,政治才能逐漸凸現。不過西南地區少數民族部落眾多,有很多都不服從政府的管理,勢力大的,就想起兵造反,分裂西南。

    當時的雲南大理土酋段氏,就是最大的一股勢力。

    當時的另一大勢,盤踞在雲南的元蒙割據勢力視雲、貴、川三省交界處的黔西北為軍事重地,暗中與這一帶的土酋相勾結,企圖屯兵固守,阻止明軍征討。

    奢香審時度勢,以國家統一為重,堅持不捲入使西南分裂割據的漩渦,積極讓明軍在水西境內安營紮寨,主動貢馬、獻糧、通道,支持明軍經貴州進伐雲南。再是憑借水西與西南彝族各部的宗族姻親關係,親自出訪烏撒、芒部等地,向諸土酋宣以大義,曉以利害,進行勸開導,從而使割據勢力失去支持。

    明軍順利進入雲南,一舉消滅元守軍,梁王自縊而死;再又揮師攻克大理,土酋段氏就擒,從此結束雲南割據勢力的統治,使明王朝實現了對西南邊陲的統一,奢香為國家的統一,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洪武十六年,明王朝派駐貴州的封疆大吏——都指揮使馬曄,執大漢族主義偏見,視奢香為「鬼方蠻女」,對其攝貴州宣慰使職政績卓著,忌恨不滿;好事貪功,企圖以打擊彝族各部頭領為突破口,一舉消滅貴州少數民族地方勢力,「代以流官」、「郡縣其地」,達到邀功朝廷,專橫貴州的目的。

    因水西奢香力量最強,就把矛頭對準奢香。為此馬曄作了充分的武裝準備,等待機會。是時,有人污蔑奢香,馬曄即藉機將奢香抓到貴陽,用彝族最忌諱的侮辱人格的手段「叱壯士裸香衣而笞其背」。以為如此激怒奢香,擴大事態、就可趁機出兵,大動干戈。奢香無辜受到辱撻,極為忿怒,折斷所佩革帶,發誓朱元璋下定決心召回馬曄,定以「開邊釁,擅辱命婦」之罪,將其下獄。

    奢香入獄之後,其部下一些將領也受到了迫害,不得不逃到山區躲避,阿金部落,六十屬於其中的一個將領延續的後代。後來奢香夫人得到平反,不過阿金部落的那個老祖因為沒能救出她而感覺羞愧,沒有再出山復職。

    起奢香夫人的時候,撒麻頗為自豪,她是彝家人的驕傲,真正的民族英雄。

    邊交談著,我們很快就到了撒麻所的鎮。

    撒麻需要購置一些物品回去,這時候我才知道並非只有他一人出來,同族的還有四個人,讓我驚訝的是,其中還有一個看起來比阿幼朵還大一些的女孩,長得倒也可愛,不過皮膚比較黑,這是這一代彝族人的特,無論男女都比較黑,按照他們的法,黑是代表健康。

    因為身邊帶了個阿幼朵的緣故,我對這麼大的女孩都比較喜歡,因此友善地衝她笑了笑,不過她很是怕生的樣子,只是好奇地瞅著我們三人。

    其餘的三個人,有一個年齡比較大,其中兩個比較年輕,另一個是一個年過半百的老者,帶著那個姑娘,給我的感覺,竟然有些看不透他,眼眸中很是深邃,當他看了我一眼時,我頓時有種被看穿的錯覺!

    對我們到來,幾人都有些好奇,用彝族交談著什麼,似乎是發生了爭執,那老者一直搖頭,撒麻臉色有些難看。

    不過,憑借敏銳的聽覺,我還是聽懂了他們爭執的內容,老者堅決不願意讓我們去阿金部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