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穿越重生 > 天墓棺咒

正文 第157章 道家兩系,昆蟲異動 文 / 斬雪千山

    第一百五十七章道家兩系,昆蟲異動

    正一道和儺教有著難解難分的關係,我以前只知道二叔是正一道的弟子。一般來,道教分為正一道和全真道,不過相比全真道來,正一道一脈比較隱世,武俠作家金庸老先生的《射鵰英雄傳》中,提到的全真七子,就是全真道的,而丘處機此人並非杜撰,而是確有其人。

    正一道弟子清心寡慾,超凡脫俗,頗有一神仙瀟灑。他們傾心於悟道和劍法,在此之外,喝酒是他們最愛的消遣方式。溫一壺好酒,月下揮灑一派劍法。

    傳正一道祖師張宗演年少時候,本是走科舉仕途之路,但卻屢試屢敗,而在朋友的指下,背下了不少所謂的「范經典」,反而高中當了官。他心中自感慚愧,看破世情,上山學做神仙,卻因為不能了斷世間情結被逐出山門,回到家中,才發現原來凡世已經過去了百年,自己眷戀的一切都早已流逝,頓時只覺的世間索然無味,從此歸隱山林,只有美酒、書卷相伴。師傅見他情結已斷,駕霧而來,向他指迷津,道破洪宇真諦,張宗演終於大徹大悟,開創正一道派。正一道弟子們掌握了虛無縹緲、難以理解的法術,你也不會想像他們會在普通人面前恣意賣弄,人們只能看到所謂正一道弟子背著長劍,帶著酒葫蘆四處雲遊,只有在冥冥之中才能隱約感受到正一道派的作為,正所謂「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

    二叔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在他身上我感覺到一股不同於常人的氣息,似乎超脫物外似的,反正和他在一起,有一種寧靜的感覺,也許正是正一道道義的自然表現。

    其實正一道比較拿手的,就是符菉,而在組織上,由原有的新舊各符菉派組合而成。

    包括龍虎宗、茅山宗、閣皂宗、太一道、淨明道,以及神霄、清微、東華、天心諸派,其組織比較鬆散。組成大派之後,原有的宗派或因承傳乏人而徹底融入大宗,有的則只以天師為大宗主,各自的宗承傳如舊。如龍虎宗、淨明道、清微派等,直至清代,仍各自承傳不絕。

    正一道以《正一經》為共同奉持的主要經典,主要法術是畫符唸咒、祈禳齋醮,為人驅鬼降妖,祈福禳災。而且,正一道士可以不住宮觀,可以娶妻生子,被稱為「火居道士」。其宮觀規模較全真道為,戒律也不很嚴格。在明初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鑒於「吾道自近代以來,玄綱日墜」,意欲整頓其教之綱紀,著《道門十規》以加強其教規,但收效甚微。

    只不過,我一直比較好奇的是二叔都三十幾歲的人來,如今似乎尚是光棍一條,我想,是不是真的看淡紅塵,不打算再娶妻生子了。

    其實對於正一道我知道的很少,相反對另一派,也就是全真道比較感興趣,究其原因,還是金庸老先生武俠的影響實在太過深遠,那時候對少年時代的王重陽特別崇拜,一身武功天下無敵,風度翩翩,不僅迷倒了多少少女,也有一群群的追隨者,上個世紀的時候,尚武之風還是比較濃厚的,英雄夢,誰沒有呢?

    而事實上,少年的王重陽,是一個有豐富學問的人,而且任俠重義,豪氣凌雲。我想,這就是在那個年代被人們所崇拜的原因吧,我記得,時候在三舅家,我就看三舅收藏了不少關於王重陽的書籍,話書,連環畫等等。他生當衰亂之世,自己眼見要遭遇到亡國滅種的痛苦,況且正當「南渡君臣輕社稷」的時代。時勢環境迫得他無力挽回絕對的頹勢,便只有創教立宗,以保持化精神在宗教社會之間了。

    所以他便不得不自己活埋,號為「活死人」和「瘋子」。至於他所遇的師父,是呂純陽的化身,命他向東去創教,又吩咐他密語,他臨死又吩咐馬丹陽密語。如果除開囑咐修道的密訣外,誰能證明七百年前,他們師徒所的是什麼?究竟是為道或為國?自然都是疑案了。總之,沒有哪一個宗教的教主,和以學術思想自任的大宗師們,他們是絕無用世之心的人。只是不像英雄們有治世取天下之心,而卻都有救世平天下之志。不過所走的路線,和所取的目的和方法,各有不同而已。

    這大概就是一宗之所以屹立長存的原因吧。

    開創全真道的祖師王重陽的事跡看來,如果推開神仙的道業而不談,另從國家民族興亡的角度,來看衰亂時代中仁人志士的用心,便會使人發生無限的感慨。假使用歷史的觀來追論,如中國的老子、孔子、孟子、莊子、列子,印度的釋迦牟尼佛、龍樹菩薩、馬鳴菩薩,希臘的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柏拉圖,猶太的耶穌,阿拉伯的穆罕默德,有的在哲學上名垂萬古,有的在宗教上與天地同休,他們建立了不世的功業。

    但是,這些偉大的超人們,生當其時,沒有哪一個不是遭逢時世的衰亂,由於政治、社會衰敗的反應,而另覓人生究竟的道路而來的。至於借此而寄情物外,將一片悲天憫人的血淚,灑向虛空的,其心尤可令人肅然起敬。

    而且也一直屬於道家的主流教派,在修煉方法上,主內丹修煉,兼修符菉,形成獨具特色的內丹理論。而正一道則是主修符菉,和全真道剛好相反。在教制教規上,要求道士出家住道觀,不鼓勵蓄妻室。為了規範道士言行,制定系統的清規戒律,督促道眾嚴格遵守。

    老實,我還真不知道這兩個拍戲孰好孰壞,我倒是覺得,其實無論是修正一道還是全真道,都得遵從道家的基本思想,修身,度人,做有利於社會的事情。

    伍仁行對儺教什麼的並不感興趣,只是覺得這些看起來有些猙獰的面具看起來有些好玩,不時地這裡瞅瞅那裡瞅瞅。我由於聽不懂二叔和老婦人的談話,也溜了出來,畢竟對於苗語,我還是半瓶醋的水平,就像現在我聽英語是一個道理,一個單詞一個單詞知道是什麼意思,甚至是連成句子也能猜個大概,但要是從一個以英語為母語的外國人出來,那基本就是相當於雞同鴨講了,完全不知所云。

    伍仁行倒是聽得懂,不過這子可沒有什麼耐心陪兩個「老人」話,實在太悶,還不如溜出來透透氣,順便還能看看美女什麼的,反正語言不是問題,我甚至相信,這傢伙即便聽不懂對方的什麼,他也能勾搭上一個。

    對這傢伙的泡妞能力,我可是望塵莫及。

    很快,這傢伙就同一群少女聊開了,這些少女都沒有離開過大山,對外面的世界自然是好奇得緊,這可是合了伍仁行的胃口啊,唾沫橫飛地,一個人在那兒吹牛吹開了,不過這些女的哪裡分辨得清他是不是在吹牛,只是覺得很興奮,很刺激,時不時地發出誇張的尖叫。

    伍仁行本身長得還是比較帥的,雖然不高,但還是很吸引女孩子的那種,關鍵是,他這張嘴實在太會了啊,一番胡侃下來,一群少女已經被他侃得暈頭轉向,眼裡直冒星星了。

    如果我猜的沒錯,今晚上這傢伙就會遇上好事情了,因為,通過觀察,我發現,這些少女一開始還是比較矜持的,但一旦熟絡起來,那就相當開放了,言語動作都很大膽,一兒也不輸於現代化的女人們。

    由於言語上的交流障礙,我只是在一旁看著他們,不過,體內的金蠶蠱和棺玉裡的阿幼朵都向我發出了訊息,他們都想出來玩耍。

    這裡民風淳樸,我倒是不擔心會有人對他們不利,於是悄悄把它們放了出來。靈物和人不同,他們天生親近大自然,從大自然中汲取力量,所謂的吸取日月精華,的也是靈物。

    阿幼朵要是自己不現身,除非是有陰陽眼,否則一般人是看不到她的,而金蠶蠱則是身形太,飛在空中就比還真是不容易被發現。不過,自從出來後,我一直比較擔心吉娃娃白,這傢伙不知道跑哪兒去了,會不會遇到危險?

    可是,我並沒有聯繫它的方法,距離近還可以,距離遠了那就沒辦法了,除非等這貨主動出現。但我想,這貨畢竟也屬於凶獸,精靈得很,應該不會遇到什麼危險。

    我沒有想到的是,當我發出金蠶蠱的時候,我明顯感覺到空氣中躁動無比,接著有不少的昆蟲驚慌失措地亂飛,這讓我嚇了一跳,難道是要發生地震或者火山噴發了?

    一般只有在發生這兩種自然災害的時候,才會有動物發生暴亂的情況啊!不過,烏蒙山一代自古以來就沒有火山活躍的記錄,更別是地震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