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穿越重生 > 天墓棺咒

正文 第244章 地宮論道? 文 / 斬雪千山

    第二百五十四章地宮論道?

    湘西地理位置在大西南是很重要的,歷史上也誕生過一些大人物,不過出名的不再古代,而是近代,現在,作家沈從就是湘西的代表人物,再往前推,就是一個盛極一時的「湘西王」

    ?湘西的出名,不僅僅在於沈從,鳳凰古城,也不僅僅在於湘西三邪,趕屍,巫蠱和落花洞女,還有湘西的土匪,當時的湘西王陳渠珍,其實就是出身土匪。不過,這個地宮顯然不可能是他的,因為看這建築的風格,並非近代所建,而且,後來陳渠珍在賀龍的勸下起義,肯定是不可能有地宮的。?

    以民國時期的情況,任何人都沒有機會也沒有可能在這個地方修築一個地宮。

    ?顯然,這地宮極有可能不是當時任何一個朝代下的。

    ?那麼,就只有曾經將湘西作為領土的夜郎國了。

    ?事實上,從之前的祭柱就可以看得出來,還有棺玉的反應,基本可以斷定出這應該是夜郎國所建的地宮,只是不知道是國王的,還是某個王侯的。

    ?夜郎國的國度至今沒有人知道在哪兒,因為數次歷史物的發掘,都沒有發現一處規模宏大的宮殿,還有一種法,就是夜郎國的國度其實是不固定的,每一代國王定都的地方都不一樣,甚至就是一個國王也在不同的地方定都過。

    ?這樣的話,想找到他們的國都就是相當困難的事情了,而事實上,這麼多年過去了,至今沒有發現一處類似國都的地方。

    ?我和伍仁行向著地宮深處走去,特別是伍仁行,當他看到地宮的時候,眼睛都發直了,活像一個飢渴的色狼遇見絕世美女一般,興奮得身上的上頓時好得差不多了,不過樂極生悲,很快他就面露苦澀,是牽扯到了骨頭了。

    ?真是讓人無語,雖然見獵心奇,但這個地方處處充斥著危險,而我們都是傷員,千萬不能得意忘形,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如何出去。

    ?他有青蟲子在,這傷是事,又問我金蠶蠱呢,這傢伙比起青蟲子不弱,你怎麼這麼長時間了還沒有什麼好轉?

    ?我將之前發生的事情都告訴了他一變,沒成想這傢伙一臉的遺憾,早知道當時就毫不猶豫地跳了下來了,白白錯過了那麼多精彩的東西,幽靈船,夜郎大祭司,還有傳中的窮奇,除了這裡,恐怕以後一輩子都遇不到了。?

    這傢伙就是一個唯恐天下不亂的主,當時那情況那麼凶險,我都差殞命,比起他,我更加喜歡那種平靜淡然的生活,命重要啊。?

    不過,多年後回憶起現在的這些經歷,頓時覺得這一生也不算白過了,我相信這些經歷是無法複製的。

    ?走在這處地宮中,我彷彿感覺自己回到了古代一般,四周充斥著的荒涼,無奈,哀怨衝擊著我的心靈,這種感覺從所未有,我看了一眼伍仁行,見他雙眼中也是出現了悲慼之色,我頓時大感詫異,難道這地方有什麼古怪不成?不會又是什麼幻境吧??

    不太可能,因為無比清醒,現在就是厲害一的幻陣也無法讓我迷失在內,而且,這種感覺很悠遠,又很近前,彷彿是兩個時空的交替一般,很是特別。

    ?伍仁行忽然道:「這個地方,好像葬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時代似的。」?我陡然一驚。

    ?我也有這樣的感覺,就是再厲害的人的死去,哪怕就是舉國哀痛,也不會誕生這樣的厚重感,只有一個時代的葬送,才給人時間的荒涼,葬掉的,不僅僅是那個時代,還有時代裡發生的各種事,各種人。

    ?不過短短的幾十丈的距離,我們彷彿走過了幾個世紀一般,明明知道是怎麼回事,心中也很驚異,不過卻是沒有拒絕這種心靈上的衝擊,這種感覺很是奇妙,一時之間我竟然無法自拔。

    ?「除了時代的荒涼感,我也感悟到了道的痕跡。」伍仁行臉上忽然變得很凝重。

    ?「哦?」我訝異地望著他,等待他繼續下去。這傢伙可是一個巫術修煉者,敢情對道也有研究。?

    道,是很玄妙的,即便是作為修道者的我,目前也沒有捕捉到辦道的蛛絲馬跡。

    ?「《易經》曰:「一陰一陽謂之道」。意思是:陰陽的交*合是宇宙萬物變化的起。或者:陰陽是世間萬物的父母。」伍仁行道,關於道的解釋他從書中就知道一些。?

    「嗯,不用想我都知道你應該知道這個解釋。」我沒有露出驚訝的表情,作為一個修道者,要是這都不知道就好玩了。?

    「清代段玉裁解字注所行道也。毛傳每雲行道也。道者人所行。故亦謂之行。道之引伸為道理。亦為引道。從ひ首。首者,行所達也。首亦聲徒皓切。古音在三部。一達謂之道。釋宮。行部偁四達謂之衢。九部偁九達謂之馗。按許三偁當是一例。當作一達謂之道。從ひ首。道人所行也。故從ひ,此猶上邍人所登故從ひ也。自邍以下字皆不繫於人。故發其例如此。許書多經淺人改竄。遂不可讀矣。」?

    「這就是,其實道其實是一種道理,天地都需要遵從一定的規則方可,這與自然法則具有相似的道理。不過,我覺得修煉者中的道卻是有常人所不理解的東西。

    ?道,無形無象,無聲無嗅,大而無外,而無內,但卻是產生天地萬物,主宰天地萬物的總能源。道,又名真空、性、靈、氣、金丹、佛性,在不同的宗教和經典裡,名稱叫法不一,但本質指的都是一個。道是產生一切形式的根本,也是主宰一切形式的根本。?人們唯有去除一切的形式,才能夠見道,此謂「為道日損」。可惜的是,當今大多的修道者和學術研究者,不是「為道日損」,而是「為道日增」,總想通過有為的方式,形式上的手段認識和瞭解大道,如此只能背道而馳。」?

    「我想,這你應該知道吧?所謂的天地大道,根本不是我們能理解的東西。」伍仁行道。

    ?「其實,我根本不瞭解。」我苦笑著搖了搖頭,自己雖然是個修道者,但是卻是在意外的情況下才成為修道者的,而且時間也不長,算是半路出家的那種。?

    「我不是那些道宗派出來的,對修煉者的事情很多都不清楚,這天地大道我倒是聽過,但是究竟是怎麼樣的一種東西,我還沒有研究過。沒想到您這麼瞭解。」我覺沒想到伍仁行知道這麼多關於修道者的東西,心中很是訝異。

    ?「其實,道和巫是相通的,巫術中有一門術法,叫巫丹法,根據巫術秘法,據巫丹之法就是巫和道最開始的聯繫,當時道家的煉丹術,和巫祖和道家第一代煉丹師合力開創,不過後來演變成了兩部分,巫丹之法逐漸沒落,煉丹術卻是逐漸強大。」伍仁行道。?「煉丹與道又關係?」我驚奇地問道,這個法,他是第一次聽,也是第一次聽巫丹這種東西。?

    伍仁行繼續解釋道:「《鐘呂傳道集·論大道》:「大道無形、無名、無問、無應。其大無外,其無內。莫可得而知也,莫可得而行也!」大道溥散於天、地、人,故「道不遠人」,但由於無形無名,常人難知。而「以傍門法。易為見功,而俗流多互相傳授,至死不悟,遂威風俗,而敗壞大道」?

    「道之本缽是超越物質世界之上的無形無象的客觀存在。可以作為萬物之宗。在循環運轉中產生出天、地、人:因而大道是虛與實的統一。?

    《張三豐全集·大道論》:大道「統無極,生太極。無極為無名,無名者,天地之始;太極為有名、有名者,萬物之母。因無名而有名,則天生、地生、人土。物生矣:今專以人生言之,父母未生以前,一片太虛、托諸於穆,此無極時也。無極為陰靜,陰靜陽亦靜也。父母施生之始,一片靈氣投入胎中,此太極時也。太極為陽動,陽動陰亦動也。」修煉即是從有形有實處開始、以求返還其無形而虛,所謂「順則成物,逆則成仙」。修煉繼而得到還丹。」?

    我靜靜地聽著伍仁行的講解,不過卻是聽得雲裡霧裡,這些都是以前沒有接觸到的東西,給人一種很玄乎的感覺,不過他認真地記下他所的話,修煉者注重的就是一種對道的體悟。?

    其實在我們相遇的時候,我感覺這傢伙根本不像是一個養蠱人,更多的像是一個修道者,至今我都沒有搞清楚他為何會那麼多奇奇怪怪的東西。?

    「《張三豐全集·大道論》:「夫道者,統生天、生地、生人、生物而名,含陰陽動靜之機,具造化玄微之理。」在內丹學中,大道不獨含有造化天地之陰陽,而且含有乾坤男女。」

    ?「原來如此。」我似乎明白了什麼,他所的煉丹和道有很大的聯繫,看來得參悟大道之基啊!

    ?這是我第一次和伍仁行探討這麼玄妙的問題,雖然仍舊是沒有多少了悟,但在這樣的環境下,感覺心中像是有什麼在萌芽一般,我竟然不知道,二叔所的道基,竟然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種下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