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名著佳作 > 崔浩

 第四章 拓跋嗣憂後繼無人 崔浩巧獻身後之計 文 / 佚名

    公元422年四月,明元帝拓跋嗣封皇子拓跋燾為太平王,拜授相國,加授大將軍。

    一日,明元帝拓跋嗣帶著皇子拓跋秦和崔浩及隨從,一起巡視北嶽恆山。

    遠處,透迤起伏的恆山,猶如一條莽莽巨龍,向西向北一直飛騰到平城(今山西大同)的東面。

    恆山是桑干河和滹淪河的分水嶺,主峰位於山西渾源境內。在我國北方諸山中,恆山的地形地貌較為特殊:山勢陡峻,谷大溝深,道路崎嶇,關隘險要;內長城蜿蜒其上,寧武關、雁門關、平型關、飛狐關、倒馬關諸關連環相望,易守難攻。因而,恆山自古以來為兵家所重視,被稱作「天下形勝處」。

    據《史記。趙世家》記載:春秋時,趙簡子有一次對他的兒子們說:「我在恆山藏有寶符,你們哪個能把它取回來?」諸子都前去尋找,結果誰也沒有找到。有個名叫母恤的兒子卻說找到了,趙簡子命他奉獻出來。母恤說,「兒在恆山居高臨下俯視代國(今河北省蔚縣),發現只要用少許兵力,代國就垂手可得。」一句話道破了恆山的戰略地位。

    對這一點看得更清楚的,還要算戰國時期的那位縱橫家張儀。張儀曾向他遊說的楚王講過這樣的話:秦國已經擁有半個天下了,若再席捲恆山,「必折天下之脊」。把恆山看作是支撐當時整個中國的脊樑骨,這絕非張儀危言聳聽,此說的確是有一定道理的。恆山地跨晉、冀兩省,不僅本身具有較大的迴旋餘地,而且由此向任何方向都可以機動。恆山西接黃河,東連軍都、燕山,又是遮蔽黃河似北地區的天然屏障。如果恆山失守,黃河以北地區的防地就完全裸露,故不可等閒視之。

    恆山戰略地位的重要性,決定了它必然成為歷代兵家爭奪之地。相傳舜曾巡遊、狩獵至此。燕王因聽了張儀的後,將位於洹水以東恆山山麓上的五座城池奉獻給秦國,結果使當時整個天下形勢為之改觀。此後,代代都在這裡鑿路治關,駐紮重兵。特別是每當中國歷史進入動亂年代時,恆山上便烽煙不絕,總要展開一場場廝殺。公元193年,割據北方的軍閥袁紹與張燕率領的農民起義軍曾戰於恆山。公元198年,袁紹又與公孫瓚在此決戰。公孫瓚欲跨越恆山,聯合據險而守的張燕共同對付袁紹,但這一計劃未能實現。

    公元396年,北魏道武帝拓跋-乘後燕主慕容垂率大軍南征之際,引兵秘密翻過恆山,出敵不意地一直打到大同,險些佔領大同,端了慕容垂的老窩。

    二十六年後,明元帝拓跋嗣又帶領皇子拓跋燾重返拓跋-建立偉業的地方,其用心不言自明。拓跋嗣、拓跋燾、崔浩等登上的恆山主峰。望著山下的遠方,拓跋嗣情不自禁地對兒子講起拓跋氏族的歷史:「魏的祖先乃黃帝軒轅氏。黃帝子曰昌意。昌意少子因以國號,統幽都之北,廣漠之野,畜牧遷徙,射獵為主,結繩記事……」

    這真是一部偉大艱難的創業史。

    拓跋部族也屬於鮮卑族的一支。最初局限於大興安嶺以北,約在今西伯利亞東部,以遊牧打獵為主。傳說其祖父拓跋毛時,便統國三十六,大姓九十九。經過若干年,拓跋部族進至匈奴故地。到公元258年,也就是三國末期,其首領拓跋力微率其部族遷居於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由於拓跋力微頗具殺伐決斷的威嚴,遂統一了拓跋各部落。

    西晉末,力微少子拓跋祿官將拓跋部族分做三部統領:祿官統率東部,居於上谷(今河北懷來)以東;力微另一子沙漠汗的長子猗統率中部,居於代郡之參合陂(今內蒙古涼城東北岱海);猗兄弟猗盧統率西部,居於定襄之盛樂。這時,由於拓跋部族逐漸與漢夷各兄弟民族在各方面的交流與融合日益增多,經濟發展較快,族人生活有明顯改善。

    東晉懷帝永嘉元年(公元307年)拓跋祿官死,猗盧成為拓跋部族的首領,有騎兵40多萬,與晉并州刺史劉垠聯兵,抗擊匈奴汗國劉聰、石勒,晉王朝封猗盧為代王。後來,由於猗盧連年征戰,加之用法嚴酷;殺伐無度,大失人心,被其子六修殺死,拓跋部族陷於四分五裂、紛爭混亂之中。

    東晉成帝鹹康四年(公元338年),頗有作為的什翼犍代王位,使拓跋部族的混亂分裂局面漸趨統一。他模仿漢族國家,設置百官,建立起較為完整的國家機器。隨之,便開始了征伐開拓的戰爭。

    東晉鹹康七年、後趙建武七年(公元341年)十月,代王什翼犍率眾於代地西部大敗趙將劉虎,鞏固了自己的國家。東晉穆帝昇平五年(公元361年)十月,代王什翼犍率軍進擊高車(即敕勒部族,在今蒙古烏蘭巴托一帶),大破高車部,俘獲1萬多人,掠馬、牛、羊百萬餘頭。當初匈奴劉衛辰曾率部降於代,後又叛代。興寧三年春,代王什翼犍渡河東擊,劉衛辰率部逃走。

    太和二年(公元367年)十月,代王什翼犍再攻劉衛辰,俘其部眾大半而歸。

    什翼犍的極盛時期,曾使代國成為一個雄據中國北部和前蘇聯遠東地區南部的大國。它的疆域東起(今朝鮮半島中部),西至巴爾喀什湖西北,南至陰山,北達貝加爾湖以北地區,擁眾數十萬人。

    正當什翼犍順利擴展其勢力範圍之時,強大的前秦也在加緊統一中國北方。前秦主荷堅遂於東晉太元元年、前秦建元十二年(公元376年),征服了拓跋部族。什翼犍被其子室君殺死,拓跋部又陷於一片混亂之中。

    秦王苻堅以車裂的刑法殺死-君,為扭轉代地的混亂局面,便向代長史燕鳳詢問對策。燕風向苻堅建議說,代別部大人劉庫仁,勇敢多謀,鐵弗部劉衛辰,狡詐而多變,均不宜做代王。可命其二人分別治理一部。由於此二人平時即結仇很深,既無統一的可能,也不敢輕易攻擊對方。苻堅採納了燕鳳的建議,將拓跋部分而治之,河東歸於劉庫仁,河西歸於劉衛辰。

    什翼犍之孫拓跋-雄才大略,勇武剛毅,受到拓跋部族各地首領的擁戴。

    各部首領乘前秦淝水大戰失敗,眾叛親離之機,於晉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正月,推舉拓跋-為代王,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的北魏。

    拓跋氏建成的北魏,上層建築如政治制度禮樂刑法等,都是倣傚漢人的,幫助拓跋-制定各項制度的是崔浩的父親崔宏。崔家是清河大族,當時「有司制官爵,撰朝儀,協音樂,定律令,申科禁,玄伯(崔宏的字)總而載之」

    (《魏書》卷24《崔玄伯傳》)。如「皇始元年(公元396年),如建曹省,備置百官,封拜五等,外職則刺史太守,令、長以下,有未備者,隨而置之」。

    這些都是仿照漢人的官制。

    拓跋嗣講得有聲有色,臉上留露出自豪的神情。的確,拓跋-是鮮卑族的驕傲。拓跋燾聽得津津有味,常常被祖父的大智大勇所感染,心中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為鮮卑族建立偉業。

    拓跋嗣又興致勃勃他講起道武帝拓跋-大敗後燕的歷史……

    公元395年4月,魏王拓跋-因後燕扣留其弟為人質,索要良馬之事,公開叛離後燕,派兵奪佔了歸附於後燕的塞外諸部族。

    燕王慕容垂震怒。公元395年7月,燕主慕容垂命太子慕容寶、遼西王慕容農、趙王慕容麟率軍八萬,從五原出發攻魏,以范陽王慕容德、陳留王慕容紹率步騎一萬八千為後援。

    魏王拓跋-為使後燕軍驕傲輕敵,示弱於敵,將其部落和畜戶全部遷至黃河以西一千多里,以避燕軍之鋒芒。後燕軍至五原,收降魏部眾三萬餘家,進至黃河岸邊,造船準備渡河。魏王拓跋-見後燕軍至,立即派右司馬許謙向後秦請求援軍。9月,北魏主拓跋-率軍推進至黃河南岸。後燕將要渡河之前,暴風突起,將船隻數十隻漂向南岸。北魏軍俘獲燕士卒三百多人。燕軍見無法渡河,便與北魏軍隔河相持。

    當初,燕軍自中山發兵之前,燕主慕容垂便已患病,燕軍進至五原後,燕派出的使者,途中均為拓跋-佈置的游騎所截獲,使慕容寶等數月不知燕王的病情。拓跋-此時將其俘獲的燕使者帶到河邊,隔河告訴慕容寶說:「汝父已死,何不早歸!」慕容寶等聽說,心中憂慮恐懼,軍心騷動。與此同時,拓跋-命拓跋虔率五萬騎兵屯於河東,拓跋儀率十萬騎兵屯於河北,拓跋遵率七萬騎兵佈置於後燕軍之南。

    後燕與北魏軍相持數十日後,趙王慕容麟部慕輿嵩等均相信燕主慕容垂已死,遂陰謀作亂,準備立趙王為燕王,事機洩露,慕輿嵩等被處死。於是,趙王慕容麟與太子慕容寶之間互相懷疑,軍心更加混亂。慕容寶見此,便於十月二十五日燒燬船隻,乘夜退走。當時,河水尚未結冰,慕容寶以為魏軍必難渡河,便未設後方偵察人員。十一月初三,暴風嚴寒,河水封凍,北魏王拓跋-隨即引軍過河,留下輜重,率精銳騎兵二萬,晝夜兼行,急追燕軍。

    當月初九的黃昏,北魏軍士卒趕到參合陂西,後燕軍陣東,紮營於蟠羊山南水邊。北魏軍士卒口中含小木棍,以防止夜間行軍有人講話,束住馬口,乘夜暗向燕軍接近。次日黎明,北魏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然從山上向下衝擊燕軍營壘,燕軍當時正欲東退,突遭北魏軍的進攻,部眾大亂。拓跋-縱兵猛擊,燕軍溺死和互相踐踏而死者數以萬計,四五萬燕兵放下武器,投降了北魏軍。太子慕容寶等單騎逃去。北魏軍殺燕右僕射陳留王慕容紹,俘慕容倭奴、慕容道成、尹國等文武將吏數千人,兵甲糧食數以萬計。拓跋-怕留下後患,下令將降卒全部坑殺。參合陂燕軍的慘敗,大傷了後燕的元氣。

    十二月,燕太子慕容寶不甘心參合陂的失敗,向燕主慕容垂請求再次出兵攻魏。

    公元396年正月,慕容垂率燕大軍進擊北魏。當燕王慕容垂率軍經過參合破,見屍骨如山,便為之祭奠。軍士皆慟哭,聲震山谷。燕王慕容垂慚愧不已,發病而嘔血,暫停前進。太子慕容寶等聽說慕容垂病重,便率軍由雲中郡引軍折回。慕容垂在平城休養十日,病情轉好,遂率軍撤回中山。

    魏主拓跋-本欲追擊燕軍,但聽說平城已全部被燕軍佔領,便率軍退走陰山。

    夏四月,慕容垂死於沮陽(今河北懷來東南)。後燕主病亡後,太子慕容寶繼立。慕容寶非但沒有慕容垂的智勇謀略,且又荒怠而不孚眾望,燕朝野上下離心傾向日益高漲。

    北魏主拓跋-趁此時機,率軍出陰山,揮師南下,直驅中原。

    公元396年6月,北魏主拓跋-親自率北魏四十萬大軍,南出馬邑(今山西朔縣),越過句注山(今山西代縣西北),旌旗數百里,軍容異常盛大。

    拓跋-命左將軍李栗率騎兵五萬為前鋒,另派將軍封真率軍從東道出軍都(今北京昌平西北),進擊後燕之幽州(今河北涿州)。九月十八日,南下的魏軍進至陽曲(今山西陽曲西南),迅速逼近晉陽(今山西太原南)城下。拓跋-命令騎兵繞城鼓噪而去,以示威於後燕軍。燕遼西王慕容農率兵出戰,大敗而歸,北魏軍於是進擊晉陽。九月十九日,魏主拓跋-率北魏軍乘勝向汾川一帶地區進擊,俘後燕丹陽王慕容買德及離石護軍高秀和。隨後,魏主拓跋-即率軍東進,直趨北燕都城中山。

    當魏主拓跋-在久攻中山不下,面臨內部叛亂紛起、士卒思歸的困境時,他毅然拒絕回歸本土的建議,而以「四海之民,皆可為國」的寬闊胸懷,堅持作戰到底,連克中山、鄴城、信都三城,最終滅後燕,獲取重大勝利,為實現他統一中國北方的偉大抱負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明元帝拓跋嗣滔滔不絕他講著,……

    皇子拓跋燾目不轉睛,細心地聽著,心中不斷被激起立志稱雄於天下的偉大志向。

    崔浩在一旁不動聲色地觀察著明元帝拓跋嗣和皇子拓跋燾,心裡醞釀著一件關係北魏百年大計的大事……

    公元422年春夏之交的季節。

    塞北的風漸漸變得柔和起來。只是風到之處,依然是黃土,沙粒瀰漫,使人的視野受到限制。

    這天,天放晴,崔浩走出院落,向高大的城牆走去。這是崔浩的一個嗜好,喜歡在天氣晴朗的時候登高望遠。

    崔浩站在高大的城牆上,眼前豁然開朗,遠處群山連綿起伏,他思忖著:處在群雄紛爭的時代,一個想成就偉業的人,面前的艱難多像這一座座陡峭險峻的山,當你征服了第一座山,前面還會有一座……只有有百折不撓的頑強精神,歷經千難萬險,才有可能征服群山……

    崔浩正琢磨著用怎樣的韜略去征服這些不可低估的敵手……

    突然侍從喊:「大人,皇帝請您去皇宮。」

    原來年僅31歲的明元帝拓跋嗣本是一位善騎射,能征戰的驍將。稱帝后,因崇信道教,終日服用寒食散,結果延年無效,反而積毒過深,病入膏肓,時常藥性發作,加之一連幾年,天氣異常與災難不斷,使他深感憂慮,病情也更嚴重。

    崔浩在明元帝拓跋嗣居住的昭和殿外等候召見。

    拓跋嗣見到崔浩,便牽著他的手,把他引入密室。

    拓跋嗣開門見山地對崔浩說:「最近,趙、代地區多次發生日食,而朕的病又多年不愈,我擔心如果我一旦去世,皇子們還都年幼,那該如何是好?

    請你為我身後之事出個主意。「

    崔浩回答說:「陛下正值壯年,您的病很快就會痊癒。如果您一定要我拿意見。那我就說幾句不一定合適的話。自我們魏國創立以來,一向不注重冊立皇儲。結果永興初年發生的宮廷之變,險些傾國。現在我們亟待要做的就是建東宮,立太子,遴選賢明的公卿做太子師傅,讓您左右親信的大臣作他的賓客和朋友,讓太子在京師時主持朝政,出京時則統率軍隊安撫百姓,討伐敵人。口果這樣,陛下您就可以不必親自處理政事,在宮中頤養天年。

    陛下百年之後,國家有既定的君主,百姓亦有所歸附,奸佞之徒不敢再生它念,災禍也將可避免。皇子拓跋燾年將十二,聰明伶俐,性情溫和,以長子立為太子,是禮教的最高原則。如果一定要等到他們長大成人,再在他們中間選擇太子,那就有可能廢長立幼,逆違天倫,從而召致天下大亂。「

    明元帝拓跋嗣又就立太子的問題徵詢南平公長孫嵩的意見。長孫嵩回答說:「立長為儲君,名正言順,選賢為太子,則人心信服。拓跋燾既是長子又很賢能,這是上天的旨意。」

    拓跋嗣同意了崔浩早立太子的建議。

    明元帝拓跋嗣下詔立太平王拓跋燾為皇太子,並讓他坐正殿,參予處理朝中大事。

    拓跋嗣又任命長孫嵩及山陽公奚斤、北新公安同等為左輔官,座位設在東廂,面向西方;命白馬公崔浩,太尉穆觀,散騎常侍代郡人丘堆為右輔官,座位設在西廂,面向東方,共同輔弼太子。百官則居於左右輔官之下,聽候差遣。明元帝拓跋嗣則避居西宮,但亦不時悄悄出來,從旁窺視,觀察太子和輔臣如何裁斷政事。他聽後非常高興,對左右侍臣們說:「長孫嵩是德高望重的老臣,曾經事奉過四代皇帝,功在國家;奚斤能言善辯,遠近聞名;安同通曉世情,瞭解民間疾苦,處事明達幹練;崔浩足智多謀,博聞強記,精於觀察天象和民情;穆觀深通政務,能領悟我旨意;丘堆雖無大才,但他專心為公,謹慎處事。用這樣六個人來輔佐太子,我跟你們只要巡視四方邊境,對叛逆加以討伐,對臣服者加以安撫,」就足以稱霸天下了。「

    太子拓跋燾聰明,胸襟開闊,文武百官有時就疑難問題請示明元帝拓跋嗣,明元帝拓跋嗣就說:「這個我不知道,去讓你們的太子決定吧!」

    崔浩這一適時而重要的建議,使北魏政權順利地解決了交班問題,從而避免了以往常見的那種因政權更迭而出現的混亂局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