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純愛耽美 > 回到三國做梟雄

《》章 節目錄 第二十一章 正義之師 文 / 夜九星

    太平道的黃巾軍,在冀、、豫、兗等州縣興風作浪,殺聲震天;而伏虎山莊的伏虎軍,水軍、騎兵在東阿到樂安的黃河以北地區跑馬圈地,打土豪、斗地主、分田地,大肆收買民心;但這所有的一切,漢朝廷竟然毫不知情。()直到二月初四,張角率領黃巾軍攻破鉅鹿、安平國兩郡縣,俘獲了安平王劉續、甘陵王劉忠兩位宗室貴胄後。

    而安平王的一位家人死裡逃出,此人跑到州太守劉虞處,一番哭訴,要求劉虞率兵營救安平王劉續,劉虞這才率軍展開對黃巾軍的鎮壓,並上書朝廷稟奏太平道已反。

    漢朝廷終於在二月初六的申時,收到州太守劉虞關於太平道造反的奏報,隨即,豫州、兗州、荊州等州郡,關於太平道造反奏報和告急文書,接踵而至。

    漢朝廷雖說對太平道造反一事,多少知道一些,但是考慮到抓捕張角、封諝、徐奉等人的海捕文書已下發,並已嚴令各州郡抓捕太平道人士,還以為太平道已經瓦解了!

    誰知,才半月不到人家太平道都開始興兵造反了!並且已攻破郡縣衙門,俘虜兩位漢室貴胄,一時間天下震動。

    劉宏望著不斷傳上來的奏報、告急文書,全是他媽的要錢糧、要救兵、要援助,不由感到一陣陣噁心,卵跟子火!朕,哪來那麼多的錢糧兵馬?

    眾朝廷大員一番朝議爭論後,漢朝廷慌忙下令各州郡整修兵器,加固城防,封何進為大將軍,率領左右羽林禁軍和五校尉營鎮守洛陽,又在洛陽附近增設八關都尉,嚴守汜水關、箕關等關卡。

    封皇甫嵩為左中朗將,朱俊為右中郎將,盧植為北中郎將,令三人調集各地精兵對黃巾蛾賊進行清剿。

    各地的士家、大族、豪強、地主,聽聞漢朝廷對太平道展開鎮壓後,認為建功立業的大好時機已經來臨,亦紛紛派出私兵,配合朝廷禁軍對太平道黃巾軍進行鎮壓。()

    而三國時期的三大梟雄曹操、劉備、孫堅三人亦也在此時加入到鎮壓黃巾蛾賊的行列之中,準備趁此機會,建立功勳,撈一把。

    一時間,大漢朝境內烽火連天,人命賤如草介!一場小規模的官兵與黃巾軍的撕殺,折損幾千上萬人,是很平常的事!再加上地方官兵多時未發軍響,縱兵為匪的官軍將領,比比皆是!

    官兵眾將領對此不聞不問,因為他們沒錢發放,如果不默許劫掠,誰他媽的還賣命啊,而各地官員迫於無奈,也就莫認了眾將的行為。

    如果不是官匪雙方的裝備懸殊過大的話,很難分清楚到底誰是官兵,誰是賊匪;天下已然大亂,兵匪過處皆是一片荒蕪。

    但是也有意外,在東阿到樂安的黃河以南,東阿到朐縣的泗水流域以東,由於有伏虎鐵甲軍、虎豹騎、伏虎水軍、陸戰隊的嚴防把守,再加上伏虎陸戰隊於正月二十九,擊潰了由東平而來進犯東阿的黃巾軍!

    使其它地區的黃巾軍,懾於伏虎山莊武裝部隊的變態作戰能力,東阿到樂安的黃河以南,東阿到朐縣的泗水流域以東的地區,竟成了一方樂土,兗、徐兩州難民躲避戰亂的避難所!只不過是地主、豪族、士家、大族沒有了往日的尊嚴而已,比起戰火連連的其它州郡來說,真的算是天堂了!

    隨著黃巾之亂的暴發,伏虎山莊的所有行政機構高速運作,這一段時間,楊凌和典韋率領伏虎軍在新佔領的博陽、任城、魯國、昌盧、下邳打土豪、斗地主、分田地,忙了個不亦樂乎。

    這楊凌領著伏虎軍趕往魯國安邑,到達安邑城東數十里外的彬縣城。

    楊凌早已把富饒的魯國當做自己的勢力範圍,在自己的境內,當然要聚攏民心,收買民意了,楊凌便效仿岳飛的岳家軍「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故事,約束中央軍駐紮在彬縣城外。

    雖然現在已經十一月了,到了晚,野外紮營,天寒地凍,十分難捱,楊凌還是下令在縣城外面安營紮寨,不准任何人私自進入縣城,防止有的將士擾民、害民。

    為了杜絕此類敗壞伏虎軍名聲的事件發生,楊凌還特意讓典韋暫領軍法官之職,監督麾下所有士卒的軍紀,防止他們在魯國作惡。

    呼呼的北風吹過,刺骨的冷意瀰漫在原野,但楊凌這廝以身作則,將中軍帳設在城外,伏虎將士也無話可說,原本淤積心頭的怨言都一掃而空。

    在魯國郴縣內的楊凌剛剛睡下,護衛便進帳來,稟報道:「起稟主公,陸戰隊通訊員求見。」

    「傳!」楊凌知道如果不是急事的話,通訊兵是不會連夜求見自己的,一般的瑣事,只須往典韋那兒匯報一聲後,就完事!

    現在通訊兵在明知張鵬已睡下的情況,還要求見,可見事情有多麼的緊急!

    片刻後,通訊兵進入帳中,呈上一封書信與楊凌,說道:「起稟主公,此乃張鵬將軍的親筆信函。」

    楊凌接過書信後,立即抽出來觀看。看完張鵬的信函後,楊凌大驚,他太小看太平道了,憑張鵬手中陸戰隊的區區四千人,怎麼會抵擋得住八萬黃巾軍,這可是二十比一啊!加之張鵬的武藝值也就和裴元紹一樣的水平,所以楊凌不由不擔心。

    何況此時的太平道黃巾軍,正是起事初期,信心高漲之際!還有萬一伏虎軍與黃巾軍激戰之際,濟南東阿兩地的官兵趁火打劫,從陸戰隊的背後偷襲,怎麼辦?

    官兵從陸戰隊背後偷襲,東阿的官員是誰?楊凌想到此處後,不由感到一陣心悚!於是楊凌便努力地回憶前世黃巾之亂時,東阿、濟南兩處的官員來。

    不妙!陸戰隊的處境艱難了!官兵絕對會從陸戰隊背後偷襲!因為楊凌想起了東阿縣丞王度!

    正史上太平道造反,王度這廝便立即揭竿響應,而因為有了楊凌的介入後,本應立即揭竿響應張角黃巾軍的王度,並沒有造反,以此響應鉅鹿大賢良師張角,而是繼續潛伏在漢政權機構之中。

    但楊凌知道王度這廝在得知東郡卜己率眾攻打自己的陸戰隊後,絕對要利用手中的職權,率領東阿官兵,從伏虎軍的後背發起攻擊。

    楊凌暗自在心內計較一番後,喝道:「傳令兵,傳令給甘寧,令其火速將船隻準備好,今夜和明天早上,都要用船。」

    「遵命。」

    楊凌頓了一下後,接著喝道:「傳典韋、於禁、趙雲、趙文龍前來議事。」

    「遵命。」護衛應道。

    楊凌的話音剛落,典韋便進入帳中,說道:「大哥,俺來了。」

    「三弟,此乃張鵬送來的書信。」楊凌說著,將楊凌的求援信遞與典韋。

    「啊!」典韋觀看完函後,大驚。

    隨後,典韋又問道:「大哥,這張鵬信中所說的,東郡卜己率領八萬黃巾進犯東阿一事,黃巾軍的數額是不是有點誇大了?」典韋有些不相信東郡的卜己黃巾軍有八萬人,畢竟太平道才剛剛起事沒幾天!

    就在此時,趙文龍、於禁、趙雲三人連袂而至,正好聽見了典韋之言,三人也是一臉不解地望著我。

    「東郡卜己率領八萬黃巾進犯東阿一事,絕對屬實!」楊凌說道。

    「啊!」趙文龍等人聞言後,大驚。

    楊凌見此情形後,便就此事分析說道:「那太平道慣用鬼神迷信之言哄騙無知百姓,這一點從其『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的口號中就可看出!再加上,太平道黃巾軍又學我北斗山莊在干打土豪、分田地,太平道自然就脅裹了大量的百姓加入其軍中了!所以別說張鵬只報稱卜己糾集了八萬黃巾,就算其報稱卜己在東郡糾集了十萬之眾,某亦深信不疑!」

    眾人聞言後,知道事情嚴重,均一臉嚴肅之情,齊聲說道:「主公英明!」

    楊凌端起湯水飲了一口,潤了一下喉舌,繼續說道:「卜己的東郡黃巾有八萬之眾,而陸戰隊只不過四千人,加上水軍的話,也就五千來人,是幹不贏黃巾軍的,而這些都還不算,還有濟南、東阿兩地的官兵跟地主豪強的私兵虎視眈眈地望著陸戰隊,如果前後夾擊陸戰隊的話,陸戰隊稍微撤退慢一點,就很有可能全軍覆沒!當然了,圍攻陸戰隊的黃巾軍、官兵、地主豪強的私兵也討不了啥好!」

    「大哥,如此說來,張鵬率領的四千陸戰隊員豈不是危險了。」趙文龍說道。

    「好了,東阿的大概情況某也分析透徹了,要怎麼支援張鵬部,大伙議議吧!」其實,楊凌已想好救援方法,但是楊凌要鍛煉趙雲等將領的思維能力,就要大家都說說其對怎樣救援陸戰隊的看法,畢竟趙雲、趙文龍等人,將來是要獨當一面的將領。

    「既然濟南、東阿兩地的官兵、地主武裝自不量力,要領略我伏虎軍、虎豹騎的虎威,咱們就先幹掉濟南、東阿兩地的官兵和地主武裝,以解除我軍的後顧之憂。」趙雲說道。

    趙文龍想了想,道:「子龍建議不錯,只不過我們還要防備濟南、東阿兩城的官兵、地主私兵,與東郡的黃巾軍前後夾擊我軍,屬下認為伏虎軍不忙著支援陸戰隊;而是應先攻打濟南、東阿兩城,反正兗州、東郡已落入黃巾之手,濟南、東阿兩城被伏虎山莊攻佔了,朝廷也是不知道的;而陸戰隊的支援任務,就先交給咱們虎豹騎!待伏虎軍拿下濟南、東阿兩城後,咱們再一起將進犯東阿的黃巾軍給全收拾掉。」

    典韋聞言後,一臉的喜色,慌忙不迭地,說道:「對!對!咱們伏虎山莊忙活了好幾年了,的確是應該弄幾座城池來過過癮了!」

    「子龍贊成。」趙雲也同意道。

    「俺也支持。」於禁也跟著表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