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純愛耽美 > 回到三國做梟雄

《》章 節目錄 第二三章 楊凌顯威 文 / 夜九星

    其實不是楊凌色令智昏,而是他在自己的威壓之下,青州已經沒有多少士族世家剛和自己的伏虎軍對抗了,那些世家一聽到伏虎軍到來都是威風喪膽,紛紛為伏虎軍準備食物。因此一路上楊凌也見怪不怪了,他的防備之心也慢慢的淡了下來,特別是此刻正是美人當前的時候。

    「楊莊主,我們會專門為你開一個酒宴,邀請彬縣這邊的名流為楊莊主遠道而來接風洗塵,到時候鄒氏作為舞姬會為楊莊主獻舞蹈,若是莊主喜歡,便可以把她留下同寢。」王彥想要笑,表現在臉卻是皮笑肉不笑,比哭還難看。

    「甚好!」楊凌大喜,雖然他平時總說自己為伏虎山莊是何等地鞠躬盡瘁,可像這樣被人隆重地邀請前去酒筵的機會還真是太少,先前那些世家大族對他甚是畏懼,連請他前去吃酒的膽量都沒有,楊凌心花濃放之餘,便漸漸放鬆了警惕。

    楊凌一心想要得到鄒氏,在典韋和他手下一百名飛虎猛士的保護下,往彬縣城裡進發,因為伏虎軍就在城外駐紮,楊凌也不擔心王彥有什麼詭計。

    酒宴就在彬縣縣令王彥的府邸裡舉行,參加宴會的都是彬縣綽綽有名的名流,有些人不但是在彬縣,還在整個魯國郡裡都有名聲。

    不過楊凌也發現在場這些名流多半是來自世家大族,少半看似不是來自世家大族,卻是附庸於世家大族的寒庶地主,他們有個共同的特點,讓楊凌非常訝異。

    這些人身都帶著三塊玉,頭裝飾著玉石,腰繫著玉腰帶,手一顆碩大的玉扳指,這三塊玉讓楊凌不禁想起了後清和諧年間那些帶著三個表的人物。

    楊凌發現了一個很奇特的歷史重複,後清和諧年間,就是因為某些帶著三個表的傢伙,國家的未來希望才被逐步葬送著,現在這個東漢末年,這些身帶著三塊玉的傢伙也是大漢沉淪的罪魁禍首!

    楊凌對這些帶著三塊玉的傢伙們沒有半點好感,但他考慮到大局,沒有當面再度發飆,而是全神貫注地看著鄒氏的歌舞表演。

    鄒氏蒙著面紗,抱著豎琴,一邊彈奏,一邊歌唱,聲音婉轉淒美,讓人動容。

    楊凌彷彿沉浸在鄒氏那動人的歌喉和琴藝裡,久久不會回過神。

    彬縣境內那些世家子弟彷彿不再敬畏楊凌,這一天像是商量好了一樣,都紛紛地向楊凌勸酒,種種勸酒的辭令層出不窮,害得楊凌應接不暇,後來乾脆放開懷,多喝了幾杯酒,原來因為感冒而頭暈的腦袋更加暈起來。

    而府邸門口,典韋也在被人用力地勸諫著要多喝點酒水,典韋已經答應郭嘉,在保護主公的過程中滴酒不沾,他是說到做到的,不管那些人怎麼勸酒,典韋一滴不沾,還命令下屬都要加強戒備。

    當鄒氏一曲唱罷,歡聲雷動。

    楊凌搖搖晃晃地站起身,走到鄒氏的面前,就想伸出手去掀開她的面紗,想要看看這紅顏禍水到底如何傾國傾城,卻被王彥所阻止:「楊莊主,不可如此,待賓客散了以後!」

    楊凌還保持著幾分清醒,緩步回到座位。

    待所有的賓客散了以後,楊凌這才緩步走鄒氏身邊,輕輕掀開她的面紗,明眸皓齒,艷光四射,當真是美艷不可方物。

    果然真是紅顏禍水啊,只看一眼,楊凌便被她深深吸引住了,雖然現在鄒氏只有十六歲,但已經有了冠壓群芳的架勢。

    難怪一向自詡為英雄的張濟在她面前走不動路,難怪一向奸詐的曹操見到她就想要上,死了典韋和大兒子曹昂,難怪張繡即使在鄒氏被曹操收了還想要他嬸嬸道身邊。

    因為楊凌感到這個女人站立出來,幾乎所有的女人都黯然了,她當真算是女人的公敵,楊凌心想也許唯有三國的第一美人貂蟬能夠在美貌跟她並駕齊驅。

    而對面的鄒氏看到楊凌,眼神裡閃過一絲惋惜,她眨巴著眼睛,似是在暗示這裡很危險,要趕快逃離。

    可楊凌不禁感冒了還喝了這麼多酒,他的反應遲鈍了許多,根本看不出鄒氏的深意,還以為鄒氏是跟他,不禁伸出手去拉鄒氏的玉手。

    鄒氏仁至義盡,便不再試圖勸服楊凌逃離此地。

    鄒氏心裡已經把楊凌看成一個死人,她便不再為這樣一個死人再浪費時間,就準備找借口不再把自己獻給楊凌。

    楊凌看鄒氏的表情,就知道自己這麼匆忙的行為並不會給自己任何好處,以後妞真的要選擇好的時機,否則便是不甘心又能怎樣呢?

    可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了吵雜的聲音,吵雜聲越來越大,越來越響。

    楊凌輕皺了一下眉頭,責問一旁的王彥:「王縣令,到底出了什麼事情?!」楊凌攬美女入懷的雀躍心情,被突如其來的噪聲打擾到,心裡非常不爽。

    王彥衝出去一看,回來的時候一改原來的麻木表情,甚是慌亂:「楊莊主,大事不好了!」

    楊凌一聽,冷哼一聲:「到底出了什麼事情,能讓你這一縣之尊如此失態?!」

    「楊莊主,實話說給您聽,這位秀娘並非歌姬,乃是彬縣世家大族崔家養在家中的婢女,因能歌尚舞,在彬縣一帶頗有名聲。前幾日,崔家少爺崔光想要強行納鄒氏為妾,鄒氏執意不肯,為了躲避崔光的強迫,四處躲藏,正巧遇到我,因鄒氏與我家夫人乃是遠方親戚,便被我收容在我府中,可我區區一個縣令,根本無法與勢大財雄的崔家相對抗,得罪不起那個催光,尋思著把鄒氏交給崔光算了,恰逢楊莊主你領軍來此,我便想把鄒氏獻給你,楊莊主英明神武又有憐香惜玉的好名聲,不失為鄒氏的一個好歸宿。不知那崔光是從何處得到鄒氏在我府中,糾結了數百名惡僕,前來強行索要鄒氏回去,我衙內差役無法抵抗,眼看就要被崔光攻入縣衙。楊莊主,不如您暫且躲避一下,等崔光走了,我們再出面!」王彥說得繪聲繪色。

    「不知那崔光是從何處得知鄒氏在你府中?!你剛才大擺筵席,雖然沒有邀請崔家的人,卻也邀請賓縣其他名流,焉知這裡面沒有崔氏的附庸家族的人去告訴崔光!」

    楊凌冷笑道:「不過,魯國崔氏有什麼好怕的,他這一家很了不起嗎?崔光,吹得精光,真是一個好名字!今日就讓他們見識一下本公子的厲害,讓他崔家吹個精光!」

    魯國崔氏是很了不起,不過那是在晉十六國時期和南北朝時期,那個時候的崔家出了十幾個宰相。

    但在這東漢末年,魯國崔家的現任家主崔紹現在只不過是一個郡守,遠遠比不上四世三公的汝南袁家,不過,若是歷史不被楊凌更改,若干年後,崔紹會率領段煨等關中諸將討伐董卓餘黨李傕、郭汜,從此以後,魯國崔氏才真正升騰起來,成為不可動搖的世家豪門。

    像這樣的世家大族,即便是他不來惹楊凌,楊凌都想惹他,把他的升騰勢頭掐滅在萌芽狀態。

    楊凌帶著典韋走到府衙的前面,看到一大群家丁肆無忌憚地狂砸府衙毆打縣裡衙役,一個一身白袍臉膛卻黑如石炭的公子哥站在那群家丁後面,尖聲說道:「給我狠狠地砸,給我狠狠地打,竟敢把我的女人藏起來,還有沒有王法了,還有沒有法律了!!」

    楊凌不禁感歎這些世家大族的囂張,連忙揮手示意典韋帶著那一百飛虎猛士上前為那些衙役助陣。

    典韋猶豫了一下,謹慎地問道:「主公,我聽說這崔氏乃是魯國大族,主公真的想跟他們為敵嗎?我們伏虎軍若一出手,不死即亡,請主公慎重!」

    楊凌知道典韋考慮到自己正在魯國,他擔心楊凌的危險,不過楊凌橫了典韋一眼:「惡來,你怎麼變得這麼婆婆媽媽的,一點兒豪氣都沒有,你要記住,如何善後是我的事情,好好地打是你的事情,明白了嗎?!」

    楊凌平時言笑無忌,典韋很少能感受到楊凌的威嚴,就在剛才楊凌橫他的那一眼裡,典韋明顯感到人們常說的「天子之怒」,讓他不寒而慄,什麼話都不說了,提著那對楊凌命鐵匠精心為典韋打造的大鐵戟,帶著麾下那一百猛士,衝向那群張牙舞爪的崔家家丁。

    典韋這一百猛士,跟典韋一樣,手中都是一對鐵戟,只不過比典韋的小上一號,都研習典韋的戟法,被楊凌冠名為「大戟士」。

    歷史上的「大戟士」是袁紹授意張頜組建的精銳步兵,跟高順的陷陣營類似,但張頜的大戟士在對抗公孫瓚的白馬義從時的表現遠不如鞠義的先登士,再加上張頜為歸順楊凌,所以楊凌讓善於用戟的典韋先行創建一個大戟士戰隊來作為自己的陣前親兵,每個大戟士都是從伏虎軍中精挑細選的百戰之士,練習了典韋的戟法以後,都成了小一號的典韋。

    一百名大戟士揮動大鐵戟,如同一股強勁無比的鐵流,殺入那亂哄哄的崔家家丁群中,便如一群狼進入了一群羊裡面,那個正一臉戾氣嘶吼的黑臉崔光傻眼了,就在他剛才一眨眼間,他手下這群最精幹的惡僕,已經被大戟士的大戟砍翻了數十個,剩下那些見勢不妙,都四散奔逃。

    崔光往前方一看,正看到頭戴金冠身穿百花袍的楊凌,身為世家子弟的他自然知道楊凌來到了彬縣,卻沒想到楊凌竟然就在縣衙裡面,他怕更加惹惱楊凌進而禍及家人,連忙帶著殘餘的家丁,像受驚的兔子,一溜煙地跑遠了。

    楊凌望著崔光驚慌逃走的背影,哈哈大笑道:「無膽鼠輩,還敢學人欺男霸女!」

    楊凌還正在大笑著,就聽到彬縣縣令王彥的淒惶的聲音:「楊莊主,不好了,崔光的人翻入後堂,把鄒氏搶走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